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鄭州是具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商朝故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也是軒轅黃帝的故里。在鄭州的中牟縣和鞏義市,世代居住著一支不為世人所知蒙古族後裔,他們就是校氏族人。在校氏的祖輩傳說中,校姓原是蒙古人的後代,但他們源於何處?祖先是誰?就不得而知了。尋根問祖是人們永不泯滅的情結,慎終追遠是人們報本反始的孝思。為了追根溯源,解開身世族屬之謎,校氏族人從文獻資料、口頭傳說、碑文遺蹟、風俗習慣等方面著手,蒐集各種資料,梳理論證。經過大量考證後,2012年10月份,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南開大學、內蒙古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的5位蒙元史學者在河南省中牟縣召開了校姓族源鑑定會,通過專家研究討論一致認定元末明初由晉寧路遷出的校姓為蒙古族後裔,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嫡系子孫,為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之孫,撒立答的後裔。其淵源脈絡為:成吉思汗—朮赤—拔都—撒立答—校姓。撒裡答之父為拔都,拔都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孫、朮赤之嫡次子,朮赤去世後,拔都襲封其汗位及封地。曾於1243年建立橫跨歐亞之欽察汗國。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在中牟縣校家崗村西北約1公里處有校姓祖墳,遺存有一通清代乾隆時期的墓碑。其墓主人為校秀書,立碑人是校秀書的侄孫校逢庚。因年代久遠,碑上文字被風雨剝蝕,很多字跡已不可辨。根據校姓保存的資料得知,碑文為:“□元時□□藩服食邑山西洪洞縣浩繁□□□□赸在草莽冊牒淪亡各以封號記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較互見之後□莫不報捷□□□子子孫孫一見之後知校較雖異但□□□本”。根據文字內容可知,山西洪洞縣的校姓是元代朝廷的藩服。藩服是指離王畿最遠的藩屬,這說明校姓乃是蒙古族的天潢貴胄。“食邑山西洪洞縣”、“赸在草莽冊牒淪亡”等文字說明校姓系朮赤之子拔都之後,原系勳貴之家,因朝代更迭淪落為普通百姓。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如今,位於雁鳴湖鎮東漳村南約2000米處的校氏墓地,現存墓冢數處,埋葬著校姓從明初至今的校姓先祖,並有數十位先祖在中牟縣誌都有記載,承載著校姓族人的情感寄託和中牟縣的人文歷史。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在校氏墓地發現的明代嘉靖年間墓葬五座,清代乾隆年間校秀書墓碑以及校陳錫之父鎔親墓碑兩通,在2013年3月發現明代墓葬群,明代墓碑兩通,清乾隆年間鎔親墓碑一通,碑首處均刻有“日”、“月”和祥雲紋樣,並在出土的墓碑底座刻有特殊的骨頭圖案和麒麟祥瑞圖案。這些帶有蒙古族文化內涵的圖案雕刻無不表明,居住在中牟縣的5000餘校姓族人是蒙古族的後裔。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在出土的墓碑碑首處刻著“日”、“月”字樣和圖案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特殊的骨頭圖案。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被風雨侵蝕的墓碑上“食邑”兩字依舊清晰可見。

根據文獻資料和碑文遺蹟記載,校姓先祖在元朝食邑山西省洪洞縣,元末避難至河北欒城,明初部分校姓離開欒城,南渡黃河到開封,短暫停留後又西遷至中牟縣,繁衍至今已600餘年。這些墓葬及墓碑的發現對元史、校姓和中原成吉思汗後裔以及民族融合等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2016年1月,校氏墓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如今的校家崗遺址。


校姓——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


在校家崗遺址發現了帶有紋樣的石塊。


河南校姓蒙古族後裔主要分佈在中牟縣、鞏義市、輝縣市和舞陽縣附近。校姓在中牟縣有5000餘人,鞏義市600餘人,輝縣市近200人,舞陽縣近1500餘人。除河南以外,在外省也分佈著較多的校姓同族。如,河北省欒城縣和鹿泉市校姓族人有1300餘人,江蘇省泰州市轄興化市、姜堰區,鹽城市轄大豐市校姓族人約2800餘人;湖北省鄖縣校姓族人約600餘人;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蒲城縣,富平縣,寶雞市陳倉區共有校姓3400多人,山東省曹縣有校姓200多人。另外,還有一千多名校氏族人散居在全國各地,他們同根同源,均是天潢貴胄、黃金家族。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校姓蒙古族後裔不到兩萬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