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蒙古諸部演變

喀爾喀服飾

1628年,巴林部為察哈爾所破,蘇巴海之孫色特爾等率領巴林部投降後金。改封色特爾之子塞布騰郡王,主右翼,滿朱習禮為貝子,主左翼,襲封。右翼、左翼同遊牧地,當潢河(西拉沐淪河)北岸。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騰,北界烏珠穆沁。

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該部最早見於《遼史》《祕史》,一般用其複數形式,譯作翁吉刺惕。《黃金史》等蒙文文獻與《蒙古源流》寫法一樣,因此,弘吉刺惕這個譯法較符合原文的音值。

據《史集》記載,弘吉刺惕是遠古傳說中的涅古思的後代,屬於蒙古迭兒列斤部。據說,弘吉刺惕部是最先離開涅古思和乞顏二人生息的搖籃“額爾古訥昆”的,他們是從一個“黃金壺”裡出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長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羅忽訥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訥惕和弘裡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這些姓氏)。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蒙古諸部演變

喀爾喀服飾

1628年,巴林部為察哈爾所破,蘇巴海之孫色特爾等率領巴林部投降後金。改封色特爾之子塞布騰郡王,主右翼,滿朱習禮為貝子,主左翼,襲封。右翼、左翼同遊牧地,當潢河(西拉沐淪河)北岸。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騰,北界烏珠穆沁。

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該部最早見於《遼史》《祕史》,一般用其複數形式,譯作翁吉刺惕。《黃金史》等蒙文文獻與《蒙古源流》寫法一樣,因此,弘吉刺惕這個譯法較符合原文的音值。

據《史集》記載,弘吉刺惕是遠古傳說中的涅古思的後代,屬於蒙古迭兒列斤部。據說,弘吉刺惕部是最先離開涅古思和乞顏二人生息的搖籃“額爾古訥昆”的,他們是從一個“黃金壺”裡出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長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羅忽訥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訥惕和弘裡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這些姓氏)。

蒙古諸部演變

郭爾羅斯博物館內的畫作

最初,弘吉刺惕部的遊牧地在今呼倫貝爾地區的根河,得爾布爾河,額爾古納河流域。因為這個地區分給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兒為封地,所以又對弘吉刺惕部另行分賜了封地。今居住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族人口,其部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巴林部,其二是弘吉刺惕部。

翁牛特部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封地,在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在今吉林洮兒河流域和前郭爾羅斯縣一帶),東至嫩江和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另外,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今黑龍江湯旺河)一帶任探馬赤。因此,別勒古臺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為翁牛特。合赤溫後裔的屬民、別勒古臺後裔的屬民、斡赤斤後裔的屬民,在這一帶遊牧,由於這三部分經常在一起活動,被外界視為一體。另據《蒙古遊牧記》載: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諾楚因,其後裔蒙克察罕諾顏,有二子,長子巴顏岱青洪果爾諾顏,號所部曰翁牛特。

翁牛特意為“神聖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這個敬仰山神的風俗,可以追溯到歷史遙遠的東胡民族,戰國時的東胡敗於匈奴,其部潰退,餘部保烏桓山的稱烏桓,保鮮卑山的稱鮮卑。鮮卑山有人考證稱其為“吉祥的山”,這與“神聖的山”含義近似,習俗與烏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習俗,從這個方面講,翁牛特部很可能是烏桓人北遷到嫩江流域的後裔。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蒙古諸部演變

喀爾喀服飾

1628年,巴林部為察哈爾所破,蘇巴海之孫色特爾等率領巴林部投降後金。改封色特爾之子塞布騰郡王,主右翼,滿朱習禮為貝子,主左翼,襲封。右翼、左翼同遊牧地,當潢河(西拉沐淪河)北岸。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騰,北界烏珠穆沁。

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該部最早見於《遼史》《祕史》,一般用其複數形式,譯作翁吉刺惕。《黃金史》等蒙文文獻與《蒙古源流》寫法一樣,因此,弘吉刺惕這個譯法較符合原文的音值。

據《史集》記載,弘吉刺惕是遠古傳說中的涅古思的後代,屬於蒙古迭兒列斤部。據說,弘吉刺惕部是最先離開涅古思和乞顏二人生息的搖籃“額爾古訥昆”的,他們是從一個“黃金壺”裡出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長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羅忽訥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訥惕和弘裡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這些姓氏)。

蒙古諸部演變

郭爾羅斯博物館內的畫作

最初,弘吉刺惕部的遊牧地在今呼倫貝爾地區的根河,得爾布爾河,額爾古納河流域。因為這個地區分給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兒為封地,所以又對弘吉刺惕部另行分賜了封地。今居住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族人口,其部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巴林部,其二是弘吉刺惕部。

翁牛特部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封地,在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在今吉林洮兒河流域和前郭爾羅斯縣一帶),東至嫩江和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另外,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今黑龍江湯旺河)一帶任探馬赤。因此,別勒古臺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為翁牛特。合赤溫後裔的屬民、別勒古臺後裔的屬民、斡赤斤後裔的屬民,在這一帶遊牧,由於這三部分經常在一起活動,被外界視為一體。另據《蒙古遊牧記》載: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諾楚因,其後裔蒙克察罕諾顏,有二子,長子巴顏岱青洪果爾諾顏,號所部曰翁牛特。

翁牛特意為“神聖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這個敬仰山神的風俗,可以追溯到歷史遙遠的東胡民族,戰國時的東胡敗於匈奴,其部潰退,餘部保烏桓山的稱烏桓,保鮮卑山的稱鮮卑。鮮卑山有人考證稱其為“吉祥的山”,這與“神聖的山”含義近似,習俗與烏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習俗,從這個方面講,翁牛特部很可能是烏桓人北遷到嫩江流域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翁牛特部服飾

翁牛特,兀良哈(烏梁海),兀濟葉特組成山陽萬戶,明人稱之為兀良哈三衛,構成了北元蒙古汗國的三大勢力之一,兀良哈三衛與東蒙古(韃靼)和西蒙古(瓦剌)三足鼎立。蒙古達延汗時代,東蒙古復興。其後,東蒙古各大萬戶東遷併吞並了兀良哈三衛。東蒙古內部還曾有過一支強大的翁牛特部落,也為哈赤溫的屬民,駐牧地在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在其首領毛裡海太師的統治之下曾經相當強大,與當時稱霸蒙古的喀喇沁萬戶博來太師戰事不斷。毛裡海太師最終打敗了博來太師,雄居蒙古政壇。但好景不長,科爾沁人刺殺了毛裡海太師,其後翁牛特部落也漸漸衰落而不為人知了。天聰七年,濟農索音、貝勒東率所部降後金,後將其分為二部,封索音郡王,主右翼,東貝勒,主左翼,並襲封。所部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喀喇沁及敖漢,西界熱河禁地,北界巴林及克什克騰。翁牛特部主要分佈於翁牛特旗,翁牛特人以部落名為姓氏,部分改漢姓為高氏,包氏,敖氏。

阿巴噶部

阿巴嘎蒙古語“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領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異母弟別裡古臺後裔,故將其所率部落稱為“阿巴嘎”部,延用下來。明屬察哈爾,1639,塔爾尼庫同曾孫多爾濟率所屬遷回漠南,歸附清朝。嘉慶間,兩旗間各有佐領十一。牧地近庫爾察罕諾爾,約今內蒙古阿巴嘎旗。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蒙古諸部演變

喀爾喀服飾

1628年,巴林部為察哈爾所破,蘇巴海之孫色特爾等率領巴林部投降後金。改封色特爾之子塞布騰郡王,主右翼,滿朱習禮為貝子,主左翼,襲封。右翼、左翼同遊牧地,當潢河(西拉沐淪河)北岸。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騰,北界烏珠穆沁。

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該部最早見於《遼史》《祕史》,一般用其複數形式,譯作翁吉刺惕。《黃金史》等蒙文文獻與《蒙古源流》寫法一樣,因此,弘吉刺惕這個譯法較符合原文的音值。

據《史集》記載,弘吉刺惕是遠古傳說中的涅古思的後代,屬於蒙古迭兒列斤部。據說,弘吉刺惕部是最先離開涅古思和乞顏二人生息的搖籃“額爾古訥昆”的,他們是從一個“黃金壺”裡出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長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羅忽訥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訥惕和弘裡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這些姓氏)。

蒙古諸部演變

郭爾羅斯博物館內的畫作

最初,弘吉刺惕部的遊牧地在今呼倫貝爾地區的根河,得爾布爾河,額爾古納河流域。因為這個地區分給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兒為封地,所以又對弘吉刺惕部另行分賜了封地。今居住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族人口,其部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巴林部,其二是弘吉刺惕部。

翁牛特部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封地,在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在今吉林洮兒河流域和前郭爾羅斯縣一帶),東至嫩江和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另外,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今黑龍江湯旺河)一帶任探馬赤。因此,別勒古臺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為翁牛特。合赤溫後裔的屬民、別勒古臺後裔的屬民、斡赤斤後裔的屬民,在這一帶遊牧,由於這三部分經常在一起活動,被外界視為一體。另據《蒙古遊牧記》載: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諾楚因,其後裔蒙克察罕諾顏,有二子,長子巴顏岱青洪果爾諾顏,號所部曰翁牛特。

翁牛特意為“神聖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這個敬仰山神的風俗,可以追溯到歷史遙遠的東胡民族,戰國時的東胡敗於匈奴,其部潰退,餘部保烏桓山的稱烏桓,保鮮卑山的稱鮮卑。鮮卑山有人考證稱其為“吉祥的山”,這與“神聖的山”含義近似,習俗與烏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習俗,從這個方面講,翁牛特部很可能是烏桓人北遷到嫩江流域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翁牛特部服飾

翁牛特,兀良哈(烏梁海),兀濟葉特組成山陽萬戶,明人稱之為兀良哈三衛,構成了北元蒙古汗國的三大勢力之一,兀良哈三衛與東蒙古(韃靼)和西蒙古(瓦剌)三足鼎立。蒙古達延汗時代,東蒙古復興。其後,東蒙古各大萬戶東遷併吞並了兀良哈三衛。東蒙古內部還曾有過一支強大的翁牛特部落,也為哈赤溫的屬民,駐牧地在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在其首領毛裡海太師的統治之下曾經相當強大,與當時稱霸蒙古的喀喇沁萬戶博來太師戰事不斷。毛裡海太師最終打敗了博來太師,雄居蒙古政壇。但好景不長,科爾沁人刺殺了毛裡海太師,其後翁牛特部落也漸漸衰落而不為人知了。天聰七年,濟農索音、貝勒東率所部降後金,後將其分為二部,封索音郡王,主右翼,東貝勒,主左翼,並襲封。所部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喀喇沁及敖漢,西界熱河禁地,北界巴林及克什克騰。翁牛特部主要分佈於翁牛特旗,翁牛特人以部落名為姓氏,部分改漢姓為高氏,包氏,敖氏。

阿巴噶部

阿巴嘎蒙古語“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領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異母弟別裡古臺後裔,故將其所率部落稱為“阿巴嘎”部,延用下來。明屬察哈爾,1639,塔爾尼庫同曾孫多爾濟率所屬遷回漠南,歸附清朝。嘉慶間,兩旗間各有佐領十一。牧地近庫爾察罕諾爾,約今內蒙古阿巴嘎旗。

蒙古諸部演變

阿巴嘎部服飾

阿巴噶左旗地域為東接浩齊特,西鄰阿巴哈納爾右旗,南起正藍旗察哈爾,北抵阿巴哈納爾左旗,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噶右旗位於蘇尼特東部。旗地東妝阿巴哈納爾右旗,南接正藍旗察哈爾,西與蘇尼特旗相鄰,北和達裡岡愛牧石交界。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阿巴嘎旗西部。

阿巴哈納爾部

阿巴哈那爾為“叔父”、“伯父”之複數。首領為成吉思汗弟別裡古臺後裔。明末附屬於喀爾喀車臣汗。崇德間,臺吉塞冷、董夷思拉布來降,後封董夷思拉布貝子,主左翼,塞冷貝勒,主右翼,並襲封。1665歸附清,設左右翼兩旗。嘉慶間,左翼旗有佐領九,右翼旗有佐領七。牧地在錫林河畔,約當今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阿巴哈納爾左旗牧地康熙四年初定時,遊牧在阿巴噶左旗之北,相當於今天的錫林浩特市北部。清末,阿巴哈納爾左旗漸處於阿巴噶左旗之東,浩齊特右旗之西,南鄰克什克騰,北交喀爾喀蒙古。這一位置大體相當於今天錫林浩特市東部和東烏珠穆沁旗西部的一小部分。阿巴哈納爾右旗旗地東及東南與阿巴哈納爾左旗相接,南和正藍旗交界,西和西北同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毗連,北和東北同達裡岡愛牧廠接壤。清末時,阿巴哈納爾左旗漸處於阿巴噶左旗之東,旗地則大體相當於今天阿巴嘎旗東部的狹長地帶。

"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各部分佈圖

作為東胡的後裔

東北地區仍是蒙古族人口與部落最多的

清代,一般稱瀚海以南或稱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即內扎薩克蒙古。內蒙古地區,東北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部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偏東北。包括察哈爾八旗和內扎薩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非黃金家族,四旗貴族皆稱塔布囊(黃金家族的駙馬、女婿),不稱臺吉,其餘四十五旗的封建貴族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貴族皆稱臺吉,其中科爾沁部首領尤為受到清廷的重視和寵愛。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四個弟弟被分封在蒙古草原東部(今東北地區)和大小興安嶺附近地區,即元代東道諸王,其後裔部眾被統稱為“往流”(翁牛特),意思是“王屬”,又稱阿巴噶或阿魯蒙古。他們由好兒陳萬戶、也可萬戶、察罕萬戶、山陽(兀者或烏濟葉特)萬戶組成,各萬戶的統治者一直到15世紀末還保留其祖先元代的王號:齊王(西王)、廣寧王(黃苓王)、濟南王(進王、鄭王)、遼王(劉王)。其中大小興安嶺以北額爾古納、海拉爾河一帶廣袤肥沃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四千戶居民被賜給哈薩爾統轄,這四千戶逐漸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阿魯科爾沁、烏拉特、四子部、巴爾虎、茂明安等8個部落,統稱阿魯蒙古。1388年,蒙古大汗被明將的軍隊擊敗西走,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1389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今吉林與興安盟的洮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今烏裕爾河)流域。蒙古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泰寧衛為翁牛特,福餘衛為烏齊葉特。這是因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為主組成。

蒙古諸部演變

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哈薩爾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汗廷中佔有顯赫地位,參與汗廷的重大決策。哈薩爾的後裔曾多次在蒙古正統大汗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因此成吉思汗後裔一直對他們很尊重。達延汗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

蒙古諸部演變

hasar哈薩爾

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蒙古達延汗也沒有將他們納入六個萬戶之中,達延汗對他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通過聯姻、結盟和互訪等方式逐步將他們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後來科爾沁部避戰亂東遷佔居兀良哈三衛中的福餘衛地區,並對之實行統治。現今內蒙古主要的部族在此後基本固定成型,並穩定於所屬的生活區域。

察哈爾部

關於“察哈爾”的詞義,據蒙文文獻,“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建立常備的護衛軍,於北元達延汗中興,建立大汗護衛軍;衰於林丹汗抗金失敗,部眾離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軍,是蒙古民族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成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怯薛軍的英雄主義精神,在達延汗建立的大汗護衛軍身上得到繼承和弘揚。北元大汗脫脫不花、滿都魯、達延汗等直接統治著察罕兒萬戶。

古代蒙古(西征後)的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1480年至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重新統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因此,察哈爾部成為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此後共經歷六主大汗。“察哈爾萬戶駐牧於可可易裡速一帶(今錫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駐帳於此,以可可易裡速為中心,東至應昌府,西接土默特萬戶的東界,應當是察哈爾萬戶八部的領屬範圍,老哈河以東,遼河以西,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廣袤草原地帶,皆屬察哈爾萬戶的駐牧地”。明末察哈爾曾一度稱雄漠南。17世紀初,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採取武力打擊與政治拉攏的手段,對蒙古諸部進行分化瓦解。察哈爾萬戶的敖漢、奈曼等部先後歸附了後金,努爾哈赤南下時,察哈爾的林丹汗與之進行了殊死戰鬥,1634年,林丹汗兵敗,走歿於甘肅大草灘。次年,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在後金的圍困下率部投降。從此,蒙古的正統汗權被女真貴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沒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額哲降金後,仍保留部眾,被封為察哈爾札薩克旗的固倫額駙和碩親王(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的意思;額駙,“駙馬”之意),駐地在遼東義州。1636年,後金經過派人多次稽查、改變,將原察哈爾八部分設為8個札薩克旗。將部改改編為旗時,原察哈爾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別併入他旗,或將蒙古其他部眾安插於察哈爾各旗內。隨著旗的建立,原來部界的管轄範圍也被全部打亂,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劃定了管轄範圍。額哲去世後,其弟阿布鼐襲爵。第三任札薩克和碩親王布爾尼是阿布鼐的兒子。1675年3月,察哈爾林丹汗之孫布爾尼、羅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亂”,聯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義反清失敗,被科爾沁額駙沙津以箭射死,察哈爾汗裔嗣遂絕,札薩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爾的地位驟然降低,把原駐牧地義州收回,“犁其牧地為牧場,歸內務府太僕寺管轄,移其餘眾到宣化,大同邊外駐牧”,其牧地東南距京師430裡。其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口、張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

清庭將歸降的喀爾喀、厄魯特編成佐領歸其管轄,廢除察哈爾部的王公札薩克旗制,改為總管制,將察哈爾編為左、右翼各4旗。1761年設都統駐張家口管轄察哈爾八旗,依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黃白藍紅,又各分為正旗鑲旗,稱正黃旗察哈爾、鑲黃旗察哈爾等旗,各旗設總管,乾隆時設都統,駐張家口統領。其後,清朝又將其它各部歸附的蒙古人,攙插於察哈爾各旗內。把新疆伊犁“額拉得”姓氏,安排在鑲藍旗八蘇木;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巴爾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爾8個旗,每個旗兩個蘇木。從青海來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鑲藍旗的八蘇木;從昭烏達盟喀喇沁旗來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黃旗三、四蘇木和十四蘇木。此外,還遷來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薩繞拉)、賀(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圖如特)、武(武那個青、武文得)、梅(梅爾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後,察哈爾愈成了多姓部族。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旗為清朝統治下的一個特殊的區域。他們的地位雖略高於其它蒙古八旗及漢八旗。但卻低於科爾沁六旗,只相當於哲裡木盟十旗中的後四旗。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明人稱之為八大營。按《蒙古源流》出現的順序排列則為:1、察哈爾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爾克什克騰鄂托克;3、察哈爾浩齊鄂托克;4、察哈爾敖罕鄂托克;5、察哈爾察罕塔塔爾部鄂托克;6、察哈爾奈曼鄂托克;7、察哈爾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爾克木齊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烏珠穆沁、蘇尼特也成了察哈爾部的成員,說明經分化、改組察哈爾八部的成員又有新的演變。察哈爾八部與清代所設的察哈爾八札薩克旗制和總管八旗制不同。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齊特由大汗自己統領,其餘的或系大汗的弟侄,或屬答言罕之子阿赤賴臺吉、格哷博羅特等人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察哈爾部服飾

察哈爾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當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為首的軍事力量向西方發展的時候,蒙古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的軍事力量,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鄂托克名稱流傳下來的有浩齊特、蘇尼特、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克什克騰),其它鄂拓克以及屬於察罕兒的眾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兒、兀魯、阿速、克木齊古特、阿喇克綽忒、打刺明安、實納明安等。

克什克騰部

由達延汗第六子斡齊爾博羅特所領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師八百有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裡。東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齊特及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翁牛特,北烏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孫鄂齊爾博羅特,再傳至沙喇勒達,稱墨爾根諾顏,號所部曰克什克騰,服屬於察哈爾。據明代史料記載,克什克騰部駐牧地距薊州邊牆大約1250千米。由此可知,當時這個部大概是察哈爾萬戶駐牧地之最北邊。鄂齊爾博羅特之子為達賚臺吉。他們的駐牧地距離明朝邊境甚為遙遠,似乎他們不曾同明朝發生過任何關係。“克什克”也做“卻薛”,意即“值班”,克什克騰意即“值班人”。蒙古汗國時,克什克騰是護衛值勤部隊,分班輪流值勤。護衛軍成員來自萬戶長、千戶長的子弟,任務繁重,待遇很高。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北元末。達延汗時,克什克騰隸屬察哈爾萬戶,是親軍中的護衛軍。克什克騰對北元汗忠貞不二,1634年額哲孔果爾降金後,才由成吉思汗後裔沙拉勒答率領降金,成為漠南最後一個降金的部落。1652年始建克什克騰旗。

蒙古諸部演變

克什克騰部服飾

浩齊特部

浩齊特一詞含意是天長日久,舊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孫圖魯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繼之,其生三子,長子庫登號所部為浩齊特,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後,浩齊特部劃其七子阿魯博魯特,阿魯博羅特之長子納楚臺吉和次子頭喇臺吉二人治理浩齊特部族。但是,在記述蒙古各部變遷較為詳細的《蒙古王公表傳》一書中,又作為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領有的部落,謂庫登汗“號其所部曰浩齊特”該部歸入喀爾喀萬戶。後人認為浩齊特又稱“好陳察哈爾”,即舊察哈爾。在蒙古歷史上,由於封建世襲關係的中斷,導致某一部的領屬關係的變遷,是屢見不鮮的事。因而,有浩齊特部從最初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的部,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的變化。達賚遜庫登汗以後,領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於明朝廣寧衛(今遼寧北鎮縣)的正北邊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於“山後地名阿力素”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後”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在松嶺山脈之南,為圖們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長子)和其諸子的駐牧地。他們的駐牧地東南端,距廣寧衛約有七百餘里。

蒙古諸部演變

浩齊特部服飾

埃塔必有10個兒子,其中以長子挪門達(腦毛)大黃臺吉和幼子宮圖臺吉最著名。他們兄弟十人,擁有部眾萬騎。宮圖臺吉的駐牧地位於最南端,其牧地的東南邊距錦州西邊的邊牆約有250千米。宮圖臺吉經常率領部眾前往錦州西邊牆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洲。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轄域相當於今錫林浩特東北和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區。旗札薩克府原設在圖力格胡都嘎的王爺廟。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旗政府駐地為烏珠穆沁右翼旗烏蘭哈拉嘎廟。1956年7月,撤銷東部聯合旗建制,分設為東、西烏珠穆沁旗至今。

敖漢部

敖漢為蒙古語“力”、“權力”、“年長者”之意;拖雷長子蒙哥,人稱“兀幹王”,他的一支親軍很有名,稱兀幹王親軍。這支親軍的番號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名號。原為達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羅特領有,後來,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貝瑪土謝圖的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敖漢部的駐牧地,位於距義州(今遼寧義縣)西邊牆約200千米的地方。敖漢部經常在義州西邊牆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進行互市貿易。岱青杜楞統率下的敖漢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實力比較強大,十六世紀隸屬察哈爾,先在義州西大康堡,後移老哈河,經常活動於大淩河流域。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降清,後封郡王,世襲。東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

蒙古諸部演變


蒙古諸部演變

敖漢部服飾

奈曼(乃蠻)部

奈曼也作“乃蠻”,“粘八葛”、“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兒吉斯地區(吉爾吉斯),遼時移牧於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經濟和文化發展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璽,政治制度也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為國家類型的集團。據稱,“奈曼”一詞是數量“八”的意思,因其內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蠻”二字出現,當時的遼、金等國,對奈曼的地位非常關注,其首領檯布花受金封為“大王”,蒙古語訛為“太陽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陽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遼,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別、速布臺所滅。

《清史》載: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達延汗),遊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於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餘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楚克(又稱袞出斯),稱巴圖魯臺吉,服屬於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該部當時在遼西)。察哈爾部酋長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所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楚克率全部人民歸附後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袞楚克多年的功勳,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在奈曼旗札薩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襲多羅達爾漢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薩克職務。

蒙古諸部演變

奈曼部服飾

蘇尼特部

蘇尼特部是包爾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南部,與浩力布力亞特接鄰,是具有歷史悠久遊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一詞的來歷有三種解釋:一說:蘇尼特部落是從蒙古國腹地遷來,日行夜宿而得名,“蘇尼”指夜,“特”指數量詞,表示多;二說:“蘇尼特”來源於“蘇尼古奇”(古時音:蘇尼古德)一詞,意為好奇。據說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強,善於獵奇;三說:據《蒙古祕史》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將整個蒙古汗國分為東,西兩翼,把人口按兵力劃分為十,百,千,萬為數,以十進位方法,共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將領,統一蒙古立過汗馬功勞而劃地賜名,其中把蘇尼特首領格魯根巴特爾排在第五位,為此可以看到蘇尼特部落在歷史上蒙古汗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第三種解釋接近事實,但仍需考證。元太祖十六世孫圖嚕博羅特,再傳至庫克齊圖墨爾根臺吉,號其部曰蘇尼特。蒙古汗國時期,蘇尼特部落從蒙古中部遷址南部,即現張家口以北地帶,屬察哈爾八部敖特克。巴圖孟克達延汗時期,蘇尼特部落居於南從現阿巴嘎旗庫爾查幹淖爾北岸到杭蓋戈壁,東從浩齊特到西邊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域。寶迪阿拉克汗時期,他的長子達力順首領烏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臺首領蘇尼特部。林丹汗時期,因滿洲侵佔北元而無法統領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爾萬戶,當時西部三萬戶叛亂,東部科爾沁,哈拉沁歸滿洲,政權不穩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萬戶時,察哈爾部的烏珠穆沁,浩齊特,蘇尼特,阿巴嘎敖特克遷址到杭蓋依靠哈拉哈而去。

蒙古諸部演變

蘇尼特部服飾

蘇尼特部於1627年遷往杭蓋時已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兒之子達布海胡舒其首領蘇尼特左旗,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首領蘇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後,他的夫人和兒子額日和洪格爾投靠滿洲,獻傳國玉璽,從而整個察哈爾敖特克歸滿洲管轄。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達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洲汗取得聯繫,並於1639年9月26日滿洲同意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從1639年至1946年共約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右旗。

蘇尼特左旗位於錫盟西部,旗地東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爾正白旗和鑲白旗,西與蘇尼特右旗(今蘇尼特右旗及二連浩特市)接壤,北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毗連。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位於錫盟西部。東接蘇尼特左旗,南接鑲黃旗察哈爾,西與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界。相當於今天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現今的蘇尼特蒙古人主要分佈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

烏珠穆沁部

成吉思汗16世孫圖羅博羅特由杭愛山徙牧戈壁南,達賚遜庫登汗三弟翁袞都喇爾所率之部。烏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衛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語為“葡萄山人”,因為他們原在阿爾泰山脈葡萄山一帶駐牧,故名。明時,漠北的蒙古部族間發生紛爭,烏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遷漠南。他們看中了大興安嶺以西、寶格達山以南的草場,即在此駐牧下來。世宗嘉靖年間,頭領翁袞都喇爾諾顏將所轄部落,始定名為,號烏珠穆沁部,這就是現代烏珠穆沁草原名稱的由來。翁袞都喇爾在政治舞臺上曾經十分活躍,幾乎參加了圖們汗組織的所有軍事活動。17世紀,烏珠穆沁部落首領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1636歸附滿洲。1636—1643年設烏珠穆沁左、右兩翼旗,沿至民國。左翼扎薩克(執政王)駐在鄂爾虎河(烏拉蓋河)畔之奎蘇陀羅海(烏拉蓋蘇木東北)。1945年東烏珠穆沁旗6個蘇木在西烏道爾吉王和其弟東烏扎薩克帶領下與烏蘭夫部衝突兵敗,北遷蒙古國,兩年後駐牧於蒙古國道爾諾特省克魯倫河附近,至今遊牧於布日干等三個蘇木中。原東烏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烏拉蓋、額仁高比等兩個半蘇木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東部聯合旗(東烏、西烏),1956年分設為東烏、西烏兩個旗(約一半西烏人口、地域併入東烏珠穆沁旗)。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察哈爾萬戶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不知是由哪位臺吉領有,其駐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圖魯博羅特後裔中,其次子貝瑪土謝圖長子埃塔必一支和圖們汗之弟威正達爾罕一支,在察哈爾萬戶中實力雄厚,舉足輕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們領有的鄂托克名稱。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爾部隊出征之際,阿魯部一名濟農派三百人組成的哨探,對其後方的阿喇克綽特部進行襲擊,把阿喇克綽特部奧魯中的老弱婦幼斬盡殺絕後,攜帶林丹汗管領阿喇克綽特部事的太后揚長而去。從此林丹汗六萬戶之一的阿喇克綽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濟農北遁,林丹汗妹婿殺害桑哈兒寨濟農以後逃入明邊。腦毛大之孫桑哈兒寨洪臺吉在林丹汗西遷以前掌管阿喇克綽特部,因為他被牽連到敖漢、奈曼二部與愛新國(後金)聯盟之事,同克什可騰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討伐,從此阿喇克綽特部失去相對獨立的地位,在西遷中逐漸被合併到察哈爾本部。

蒙古諸部演變

多羅特部

多羅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聯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爾部中離明邊最近,與明朝的關係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併阿喇克綽特等察哈爾所屬部落時沒有碰多羅特部。多羅特部控弦5000人馬。歸附愛新國時多羅特部以察哈爾本部名義投奔愛新國,從此多羅特之名消失。顯然它融合到察哈爾本部中了。

內扎薩克八部

內扎薩克八部,始祖哈撒爾,為也速該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哈撒爾是蒙古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員猛將,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謀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給予同母兄弟哈布圖哈撒兒額爾古納河和海剌爾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封地。這一地域的哈薩爾後裔以科爾沁為總的部號,內有烏拉特等較小的蒙古部族。哈撒爾妻妾甚多,相傳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長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脫忽大王。哈撒兒家族曾在中亞地區(呼羅珊)試圖拓展領地,但統治時間延續很短,爾後大多數哈撒兒後裔均遊牧於今天的東北地區(蒙東、黑、吉、遼)。哈撒兒家族傳至七世阿克薩噶勒代,其長子阿魯克特穆爾,於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他將哈撒兒家族的勢力擴展到興安嶺以南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阿魯克特穆爾即為日後的內扎薩克八部之祖。此八部為:科爾沁、杜爾伯特、郭爾羅斯、扎賚特、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落、茂明安、烏拉特。

蒙古諸部演變

現在興安盟各旗縣、哲裡木盟絕大部分旗縣、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和達茂聯合旗的一部分、巴顏淖爾盟烏拉特三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彥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的一部分,青海省絕大部分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等,原來都是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落。在中國蒙古族人口中,他們幾乎佔三分之二。

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部

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為“怯薜”執事之一,“怯薜”是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眾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為衝鋒陷陣的主力。這支侍衛軍由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統領,稱為“帶弓箭的豁爾臣”。在跟隨成吉思汗征戰中,屢立戰功。哈撒兒父子精湛的射箭技藝在蒙古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長久地懷念他們。到了15世紀初,“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1410年,衛拉特部馬哈木殺死了蒙古本雅失裡汗(忽必烈系),1426年哈撒爾第八世孫阿魯克貼木爾,在阿魯臺太師的擁立下以“元氏子孫已絕”為理由,即全蒙古汗位,號稱阿岱汗。1432—1433年,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鬆嫩草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被稱為“嫩江科爾沁”,簡稱“嫩科爾沁”。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15世紀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重新劃分領地時,保留了科爾沁兀魯斯(萬戶),尊稱它為“阿巴嘎科爾沁”(叔王科爾沁),使之同六萬戶並立於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當時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內部也分左右翼。左翼包括新明安塔奔、茂明安、烏拉特、塔打勒沁、卜打沁、阿勒塔沁、和郭爾羅斯七個部(鄂托克)。右翼包括克里葉特(克列亦惕)、噶滾賀什格、主亦惕、吐亦別滾、伊克明安和薩阿赤惕六個部(鄂托克)。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中享有特殊地位,在軍事方面對兀良哈萬戶有統轄權。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1588年左右,嫩科爾沁部繼續往西南擴展,遭到扎魯特等內喀爾喀部的阻滯後,開始向開原東北邊外的海西女真諸部居住的混同江口一帶擴展,一時控制了女真的葉赫、烏喇等部。在此期間,嫩科爾沁與察哈爾大汗的關係是,時而聯合進攻明朝邊境,時而互相攻伐,總體上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由於科爾沁部子孫繁眾,到明末,奎猛克長子博迪達喇子烏巴什、愛納噶、阿敏等分別佔有嫩江東西兩岸一帶遊牧的郭爾羅斯、杜爾伯特、扎賚特等部。嫩科爾沁部活動範圍,西從興安嶺山陰起,東至哈爾濱以東,北起嫩江上游,南抵混同江江口一帶。這與北自齊齊哈爾南邊,南至舊邊牆的清代科爾沁部哲裡木盟地區大不相同,清代的科爾沁部經過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戰和融合,最終形成了科爾沁十旗。

科爾沁部為同察哈爾部爭雄,又擔心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強大的威脅,就與勢力較強的葉赫、烏拉部結盟,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臺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境域。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齋、納林布祿聯合科爾沁部首領翁果岱、莽古斯、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洲長白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3萬人(其中科爾沁蒙古兵1萬人)向努爾哈赤大舉進攻,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努爾哈赤古勒山一戰,大破九部聯軍,“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馬被陷,遂棄鞍,裸身,乘驏馬逃,僅身免”。努爾哈赤並未趁勝進逼,反而主動修好,科爾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時又不願出現內受制於林丹汗,外樹敵於滿洲的局面,所以開始靠近滿洲以抗衡察哈爾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鬆嫩草原

亞歐草原帶東部滿洲草原的組成部分

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兒後裔的支持。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裡木盟。奧巴之子巴達禮被封為土謝圖親王,去汗號;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中旗;布達奇(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多羅札薩克圖郡王,詔世襲罔替,領科爾沁右翼前旗;喇嘛什希(哈布圖哈撒爾十八世孫)封札薩克鎮國公,領科爾沁右翼後旗;蒙袞(哈布圖哈撒爾十七世孫),於1648年封固山貝子,詔世襲罔替,領扎賚特旗。

科爾沁部在清朝入關和征服各部落的戰爭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銀俸緞均高於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統治蒙古地區的重要依靠力量,與滿洲貴族的關係也最為緊密。(順治皇帝福臨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即是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順治帝可憐的第一個皇后也出自科爾沁部,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咸豐年間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等等)

蒙古諸部演變

科爾沁部服飾

科爾沁人主要居住在今東北地區(蒙東、河北北部和黑吉遼)。科爾沁右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南部、烏蘭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通榆縣及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的北部和白城市的一部分地區;科爾沁右翼後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和大安等縣的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中旗轄境相當於今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左翼中旗、吉林省公主嶺市、梨樹縣、四千市和雙遼縣的大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小部分地區;科爾沁左翼前旗轄境相當於今科爾沁左翼後旗西部和西南部、庫倫旗一部分、遼寧省彰武縣東北、康幹縣西部、法庫縣西北等地區。

阿魯科爾沁

1432—1433年,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長子昆都倫岱青,其部稱阿魯科爾沁(蒙語“阿魯”意為“山北”),以與駐牧到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科爾沁人區分。1546~1630年,隸屬於察哈爾部。1630年歸順後金,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併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相當於今阿魯科爾沁旗和開魯縣西南部地區。阿魯科爾沁與四子部落,以及烏拉特、茂明安、翁牛特等部落統稱阿魯蒙古。

蒙古諸部演變

阿魯科爾沁部服飾

杜爾伯特

杜爾伯特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意為四的複數。杜爾伯特部屬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先祖朵奔蔑兒幹之兄都蛙鎖豁爾的後裔,“都蛙鎖豁爾死後,其四子對朵奔篾兒幹不以親叔看待,棄而遷之,成為杜爾伯特氏”,分牧於呼倫貝爾以東地區。金代,自成部落,徙牧於嫩江中下游左岸至通肯河、呼蘭河右岸的鬆嫩草原一帶。1547年,北元達賚孫庫登汗,為收復“三衛”夷屬,率察哈爾部遷至兀良哈人地區。時成吉思汗弟哈薩爾第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遊牧於呼倫貝爾一帶,為了輔佐達賚孫庫登汗,從呼倫貝爾順洮兒河、綽爾河東遷至嫩江流域。奎蒙克塔斯哈喇死後,其長子博第達賚繼續於嫩江沿岸生息。博第達賚八子愛納嘎帶領孛爾只斤氏部眾,與當地杜爾伯特人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了新的以孛爾只斤氏為主體的蒙古部落,即杜爾伯特部。1624年愛納嘎子阿都齊,偕科爾沁部臺吉奧巴歸後金。今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蒙古諸部演變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郭爾羅斯

郭爾羅斯是蒙古語漢語音譯“河”的意思。史書載有“豁羅刺思”、“火魯刺思”、“郭爾羅特”等不同音譯。歷史上,蒙古諸部曾分為尼倫蒙古和迭兒列勤蒙古兩大部。迭兒列勤蒙古又分16部,郭爾羅斯或作豁羅剌思,與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兩部落同源,同屬迭爾列勤部落。相傳三部始祖與天女相愛結合,並生有三子(與滿洲愛新覺羅家族的神話故事很相似)。此事激起天庭大怒,三子被下令自天庭扔下人間,天母不忍,以金器相托降入人間,此三子即為郭爾羅斯、弘吉剌特和亦乞剌思三部落的祖先。弘吉刺惕部祖四世孫名“豁羅刺思”,郭爾羅斯氏族便出自這個人名。遼金時期,郭爾羅斯部徙牧於松花江與嫩江下游沿岸地區。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遣弟哈布圖哈薩爾徵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部成為哈薩爾的屬民,構成科爾沁萬戶的一支。明朝時哈薩爾十六世孫烏巴什佔據了郭爾羅斯之地,即以為所部號。子莽果仍之。與古郭爾羅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隸奴兒干都司撒叉河衛。郭爾羅斯部二旗附科爾沁左翼,天聰七年,臺吉古木及布木巴降後金,後封古木弟桑阿爾賽輔國公,世襲掌前旗,布木巴鎮國公,世襲掌後旗。其所部東界盛京永吉州,南界盛京邊牆,西及北界科爾沁,後以松花江為界將郭爾羅斯部分設前後兩旗。今黑龍江的肇源縣和肇州縣,還有綏化地區肇東市清朝時候是郭爾羅斯後旗,今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德惠縣、農安縣、乾安縣及長春市一部分地區,是當年郭爾羅斯前旗的主體部分。

蒙古諸部演變

吉林郭爾羅斯部蒙古族自治縣

扎賚特

扎賚特部是哈薩爾第十六世孫阿敏的後裔。為蒙古語“農耕”之意;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世孫博第達喇將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1624阿敏子蒙袞隨科爾沁臺吉奧巴降後金,賜號達爾汗和碩齊,徙牧於嫩江西岸。清代隸內蒙古哲裡木盟屬科爾沁右翼。1648年,敘功追封固山貝子改扎賚特部為扎賚特旗建制。今興安盟有扎賚特旗,泰來縣曾經是原扎賚特旗王府所在地。

蒙古諸部演變

扎賚特部服飾

四子部落

哈撒兒家族傳至十三世為圖美尼雅哈奇,圖美尼雅哈奇的次子巴袞諾顏,留牧於呼倫貝爾地方。巴袞諾顏的三子諾延泰(哈撒兒第十五代孫),生有四子;長子僧格,號墨爾根和碩齊;次子索諾木,號達爾罕臺吉;三子鄂木布,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號墨爾根臺吉。四子執政後,各有自己的領地和屬民,兄弟間仍親密無隙。隨著領地的擴大和部眾的增多,發展為愛瑪克(部落),所部被稱為“四子部”(意為四個孩子的部落)。阿魯科爾沁部歸附後金皇太極政權後 ,四子部落也於此時在伊爾扎木帶領下和阿魯科爾沁部一起歸附後金。從此,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等以忠誠的紐帶和效忠誓言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榮譽和血統聯繫在一起,有清一季,倍受恩寵,直至清朝滅亡。四子部落蒙古族自呼倫貝爾遷徙到現在的四子王旗境內駐牧,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原有遊牧地疆界,因區劃調整、墾牧等原因縮小了許多。四子部於1636年建旗,屬外藩蒙古內札薩克旗。初封鄂木布為和碩札薩克,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並率全旗戶丁遷徙到今烏盟四子王旗境內。“四子部落札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哩克圖郡王遊牧,東至什吉岡圖山,接蘇尼特右翼旗界;南至伊柯塞爾拜山,接察哈爾鑲紅旗界;西至巴彥鄂博,接歸化城界;北至沙巴克圖,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即土謝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南至查甘和碩,接察哈爾鑲藍旗界;東北至額爾柯圖鄂博,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汗部左翼中旗界;西北至查爾山,接喀爾喀後路圖什業圖左翼中旗界。1630年附清後,1636年初封鄂木布為旗札薩克,賜達爾罕卓哩克圖號,1649年晉封多羅郡王,相傳13代15位王爺,統治本旗達313年。

蒙古諸部演變

四子部服飾

茂明安

茂明安部,在張家口外,至京師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喀爾喀右翼,西烏喇特,南歸化城土默特,北瀚海。衛拉特蒙古有一個明安部落,從那裡分出許多支系。茂名安部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布圖哈薩爾十三世孫鄂爾圖鼐布延圖子錫喇奇塔特,號土謝圖汗。有子三:長多爾濟,次固穆巴圖魯,次桑阿爾濟洪果爾,遊牧呼倫貝爾,均稱阿魯蒙古。多爾濟號布顏圖汗。子車根,公元1633年,因其部明安姓氏較多,因而車根自號所部為茂明安部,率千戶由呼倫貝爾西遷,駐牧於呼倫貝爾的沁查幹朝魯、欽達穆尼額爾德尼、查呼日臺那林高勒一帶。茂名安的一支隨喀喇沁部東遷,成為喀喇沁各旗居民。內蒙古西部明安一般漢語姓千。1633年,茂明安部車根歸附後金。翌年,茂明安部的臺吉陸續歸附後金。皇太極為前來歸附的茂明安部舉行了盛大的慶宴,並賞賜甲冑、雕鞍、銀幣等。自此,茂明安部告別故土,邊征戰、邊遷徙,開始了為清朝征戰的歷程。1664年清廷封車根長子僧格為札薩克一等臺吉,賜牧於艾布蓋河源,為茂明安旗,今達爾罕茂明安草原。1735年,清廷指定給茂明安部落旗的牧地是:在張家口外800裡。東界喀爾喀右翼、西界烏拉特、南界歸化土默特、北界瀚海。茂明安部一直保持著祭奠其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傳統習慣。1633年,車根與其父固穆巴圖魯率所部歸附後金時,就把哈薩爾的祭奠歐日戈(純白蒙古包)隨部攜帶,一直延續至今。哈薩爾的祭奠活動每年舉行5次,即農曆2月27日、5月27日、7月27日、10月27日和除夕之夜。茂明安旗札薩克一等臺吉由僧格至那楚克道爾吉世襲十一代。

蒙古諸部演變

茂明安部服飾

烏拉特

烏拉特部,在歸化城西,至京師千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茂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西及南鄂爾多斯,北喀爾喀右翼。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烏拉特部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嫡系後裔。哈薩爾十五世孫布爾海,遊牧呼倫貝爾,號所部曰烏喇特。1425年,瓦刺部(衛拉特)攻破科爾沁部,科爾沁一支在哈薩爾十五世孫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1438年、1448年,瓦刺部接連兩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爾沁部。這一期間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兩個弟弟巴袞諾顏、布爾海為避瓦剌征服東蒙古的戰亂之難,率部避居額爾古納河與石勒喀河之間,布爾海始號所部為烏拉特。子五:長賴噶,次布揚武,次阿爾薩瑚,次布嚕圖,次巴爾賽。分烏喇特為三,賴噶孫鄂木布,巴爾賽次子哈尼斯青臺吉之孫色稜,及第五子哈尼泰冰圖臺吉之子圖巴,分領其眾。此時,居於貝加爾地區至黑龍江中游的原科爾沁蒙古諸部統稱為阿魯蒙古。

1632~1633,皇太極以武力和和親政策相繼征服阿魯蒙古諸部,使各部降附後金。1633年,布爾海曾孫鄂木布、圖巴二兄弟率侄兒色稜以及部眾歸順後金,烏拉特部內遷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布圖奈曼查幹、圖門烏力吉一帶。1634年起,烏拉特部隨從後金大軍攻打明朝、高麗(朝鮮)、喀爾喀蒙古及山海關內外,立有戰功。1648年,清廷為鞏固邊疆,對歸順的蒙古族上層“表其功,賜厚祿,封牧地”,將烏拉特部分置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並賜牧地於河套北、陰山、狼山、烏拉山(木納山)之間。1649年秋,烏拉特三旗由科爾沁分族西遷,由呼倫貝爾起程,1652年抵達所賜徼牧地。同時,將駐牧於此地的艾畢日米德札黑齊匪部追趕到喀爾喀蒙古境內,把散居此地墾荒種田的漢民也遷往長城以南閉耕放牧。為防禦阿拉善厄魯特部東犯,清廷諭烏拉特部落旗出兵鎮守中西邊關隘口。

蒙古諸部演變

烏拉特部服飾

烏拉特後旗鎮守昆都侖溝、五當溝,把守黃河的大樹灣渡口;烏拉特中旗鎮守哈達莫勒口子;烏拉特前旗鎮守毛尼胡碩(西山咀),把守黃河坦蓋木獨渡口。烏拉特部三旗札薩克同駐哈達瑪爾,分民而不分地,未劃分旗界、蘇木界。前、中、後三旗依蒙古族習慣則稱左中右三翼,故根據各札薩克衙門,鎮守隘口的位置,習稱前旗為西公旗(亦稱克公旗),中旗為東達公即中公旗(亦稱巴公旗),後旗為東公旗(亦稱喇公旗)。烏拉特三公旗疆域:東界茂明安旗,南界鄂爾多斯左翼後旗(今達拉特旗),東北界喀爾喀右翼旗(達爾罕貝勒旗),西界鄂爾多斯右翼後旗(今杭錦旗),北界瀚海。東南距京師1520裡,在歸化城西360裡。行政上隸屬原烏盟。烏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達茂聯合旗、包頭市、集寧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內五部喀爾喀

15世紀末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以分佈於喀爾喀河得名。

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因其子虎喇哈有子五人,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稱喀爾喀五部。巴圖孟剋死後,內五部逐漸南徙,清初編旗,屬內札薩克。它主要駐牧於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今遼寧阜新一帶地區)。東臨葉赫部,西接察哈爾部,北靠科爾沁部,南連明朝的廣寧(今遼寧省北鎮滿洲族自治縣)。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外七部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即後來的漠北蒙古。每個鄂拓克里麵包含著各種名稱的部。虎剌哈赤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統率喀爾喀萬戶的五部。長子烏巴什衛徵統率札魯特部;次子蘇巴海統率巴林部;三子烏班貝穆多克新統率翁吉剌特部;四子索寧岱青統率巴嶽特部;五子舒哈克卓裡克圖統率烏齊葉特部。16世紀中葉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的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兩個萬戶東遷。

蒙古諸部演變

喀爾喀服飾

1628年,巴林部為察哈爾所破,蘇巴海之孫色特爾等率領巴林部投降後金。改封色特爾之子塞布騰郡王,主右翼,滿朱習禮為貝子,主左翼,襲封。右翼、左翼同遊牧地,當潢河(西拉沐淪河)北岸。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翁牛特左翼,西界克什克騰,北界烏珠穆沁。

弘吉刺惕部

弘吉刺惕部,為古老的蒙古部族之一。該部最早見於《遼史》《祕史》,一般用其複數形式,譯作翁吉刺惕。《黃金史》等蒙文文獻與《蒙古源流》寫法一樣,因此,弘吉刺惕這個譯法較符合原文的音值。

據《史集》記載,弘吉刺惕是遠古傳說中的涅古思的後代,屬於蒙古迭兒列斤部。據說,弘吉刺惕部是最先離開涅古思和乞顏二人生息的搖籃“額爾古訥昆”的,他們是從一個“黃金壺”裡出生的三個兒子的後代。弘吉刺惕出自其長子一系,亦乞列思和斡羅忽訥惕出自其次子一系,合刺訥惕和弘裡兀惕出自第三子一系(今巴林右旗弘吉刺惕人中均有這些姓氏)。

蒙古諸部演變

郭爾羅斯博物館內的畫作

最初,弘吉刺惕部的遊牧地在今呼倫貝爾地區的根河,得爾布爾河,額爾古納河流域。因為這個地區分給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哈撒兒為封地,所以又對弘吉刺惕部另行分賜了封地。今居住在巴林右旗的蒙古族人口,其部源主要有二,其一是巴林部,其二是弘吉刺惕部。

翁牛特部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封地,在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在今吉林洮兒河流域和前郭爾羅斯縣一帶),東至嫩江和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另外,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今黑龍江湯旺河)一帶任探馬赤。因此,別勒古臺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為翁牛特。合赤溫後裔的屬民、別勒古臺後裔的屬民、斡赤斤後裔的屬民,在這一帶遊牧,由於這三部分經常在一起活動,被外界視為一體。另據《蒙古遊牧記》載: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諾楚因,其後裔蒙克察罕諾顏,有二子,長子巴顏岱青洪果爾諾顏,號所部曰翁牛特。

翁牛特意為“神聖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這個敬仰山神的風俗,可以追溯到歷史遙遠的東胡民族,戰國時的東胡敗於匈奴,其部潰退,餘部保烏桓山的稱烏桓,保鮮卑山的稱鮮卑。鮮卑山有人考證稱其為“吉祥的山”,這與“神聖的山”含義近似,習俗與烏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習俗,從這個方面講,翁牛特部很可能是烏桓人北遷到嫩江流域的後裔。

蒙古諸部演變

翁牛特部服飾

翁牛特,兀良哈(烏梁海),兀濟葉特組成山陽萬戶,明人稱之為兀良哈三衛,構成了北元蒙古汗國的三大勢力之一,兀良哈三衛與東蒙古(韃靼)和西蒙古(瓦剌)三足鼎立。蒙古達延汗時代,東蒙古復興。其後,東蒙古各大萬戶東遷併吞並了兀良哈三衛。東蒙古內部還曾有過一支強大的翁牛特部落,也為哈赤溫的屬民,駐牧地在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在其首領毛裡海太師的統治之下曾經相當強大,與當時稱霸蒙古的喀喇沁萬戶博來太師戰事不斷。毛裡海太師最終打敗了博來太師,雄居蒙古政壇。但好景不長,科爾沁人刺殺了毛裡海太師,其後翁牛特部落也漸漸衰落而不為人知了。天聰七年,濟農索音、貝勒東率所部降後金,後將其分為二部,封索音郡王,主右翼,東貝勒,主左翼,並襲封。所部東界阿嚕科爾沁,南界喀喇沁及敖漢,西界熱河禁地,北界巴林及克什克騰。翁牛特部主要分佈於翁牛特旗,翁牛特人以部落名為姓氏,部分改漢姓為高氏,包氏,敖氏。

阿巴噶部

阿巴嘎蒙古語“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領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異母弟別裡古臺後裔,故將其所率部落稱為“阿巴嘎”部,延用下來。明屬察哈爾,1639,塔爾尼庫同曾孫多爾濟率所屬遷回漠南,歸附清朝。嘉慶間,兩旗間各有佐領十一。牧地近庫爾察罕諾爾,約今內蒙古阿巴嘎旗。

蒙古諸部演變

阿巴嘎部服飾

阿巴噶左旗地域為東接浩齊特,西鄰阿巴哈納爾右旗,南起正藍旗察哈爾,北抵阿巴哈納爾左旗,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噶右旗位於蘇尼特東部。旗地東妝阿巴哈納爾右旗,南接正藍旗察哈爾,西與蘇尼特旗相鄰,北和達裡岡愛牧石交界。大體相當於今天的阿巴嘎旗西部。

阿巴哈納爾部

阿巴哈那爾為“叔父”、“伯父”之複數。首領為成吉思汗弟別裡古臺後裔。明末附屬於喀爾喀車臣汗。崇德間,臺吉塞冷、董夷思拉布來降,後封董夷思拉布貝子,主左翼,塞冷貝勒,主右翼,並襲封。1665歸附清,設左右翼兩旗。嘉慶間,左翼旗有佐領九,右翼旗有佐領七。牧地在錫林河畔,約當今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阿巴哈納爾左旗牧地康熙四年初定時,遊牧在阿巴噶左旗之北,相當於今天的錫林浩特市北部。清末,阿巴哈納爾左旗漸處於阿巴噶左旗之東,浩齊特右旗之西,南鄰克什克騰,北交喀爾喀蒙古。這一位置大體相當於今天錫林浩特市東部和東烏珠穆沁旗西部的一小部分。阿巴哈納爾右旗旗地東及東南與阿巴哈納爾左旗相接,南和正藍旗交界,西和西北同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毗連,北和東北同達裡岡愛牧廠接壤。清末時,阿巴哈納爾左旗漸處於阿巴噶左旗之東,旗地則大體相當於今天阿巴嘎旗東部的狹長地帶。

蒙古諸部演變

烏珠穆沁部服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