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中文歌?沒那麼簡單'

""唱好中文歌?沒那麼簡單

文 |張燚

第二季《聲入人心》引爆的第一個話題是:留學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的“滿分博士”在國內找不到工作(參看前文)。原因何在?事主袁廣泉自陳是因為“唱不好中文歌”。袁博士是中國人,打小生活在中國,從比賽現場看中文也很溜,但這樣的母語為中文的歌者為什麼唱不好中文歌?

事情並不奇怪,沒出國留學但唱不好中文歌的現象也很常見。只要我們跳出音樂、從基礎的語言學角度來看歌唱,這種現象就很容易得到解釋。

我們學院派的聲樂訓練模式借鑑的是西方美聲唱法的訓練模式,然而歌唱是帶有語言的音樂,語言體系的差異必然帶來歌唱技術及審美的差異。漢語是漢藏語系有聲調的語言,美聲唱法的基礎則是印歐語系的無聲調語言,用美聲唱法直接來套中文並不合適。

每一個漢字都至少包括咬字、吐字、歸韻三個部分。又因為任何一個漢字都有聲調,這又為其增加了一個維度:行腔。所以,唱好中文歌,絕不是掌握了一種所謂“科學唱法”之後即手到擒來的事。當然,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唱不好中文歌之“為什麼”,往下推進一步也就知道了“怎麼做”。

首先,注意中文聲母的重要性。咬字的職責主要由聲母承擔,漢語的聲母大都是清輔音,聲帶不發聲。但因此就輕視聲母就大錯而特錯。聲母的造型能力極強,規定了字的軌道、形狀以及力度,所以要仔細體會漢字聲母的發聲部位(雙脣、脣齒、舌尖、舌而、舌根、翹舌、平舌),勤加練習漢字聲母的發聲方式(塞音、擦音、賽擦音、鼻音、邊音)。即便是單元音成字的“啊”,在歌唱中往往因為前面字的讀音而產生六種音變:ya、wa、ra、za、na、nga;即便是“a”,在漢語歌唱中也通常不會是直接發聲,而會墊一個輔音,哪怕這個輔音只是一個形狀,並不發聲。總之,把精力放在韻母的飽滿方面而輕視聲母必然帶來咬字糊塗,“有如鈍刀殺人”。

其次,注意中文韻母的豐富性。一個漢字可以沒有聲母,但不能沒有韻母,比如“一馬來到汾河灣”的“一”和“灣”。漢字都是單音節,這就發展出韻母的多樣性,由兩個甚至三個元音組成的複韻母很常見;複韻母之後還可能配有濁輔音,比如“n”或“ng”;漢語還有一個特殊韻母“er”,這個翹舌音不知難倒了多少西方人。漢語韻母口形分為開、齊、合、撮“四呼”,歸韻有十三轍練習,收音分為展輔、斂脣、直喉、穿鼻、抵顎、閉口“曲韻六部”,這些都需要細細揣摩、設計並多多練習。嚴格說來,僅僅是韻母,也包括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當然這三個部分並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追求漸變。

再次,注意中文吐字的過程性。吐字的過程主要表現在韻母方面,但聲母的作用也很重要。並且,漢字是單音節來表意,那麼表意就會賦予這個音節以情感、狀態、色彩、指向或形狀。美聲唱法講究字音一下子打到,“飽滿”,漢字吐字卻要繼續細分為“咬字—發聲—引聲—歸韻—收聲”,這個過程根據漢字讀音的不同還會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區別,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句、語氣、語境中更會產生咬字過程的變化。這在戲曲中更是做到了極致,比如一個“院”字的演唱就能分成“義—烏—安”三個字音。如何把“y-u-an”表達為“一個字的豐富變化過程”而不是割裂成三個毫無聯繫的字音?此處極需功夫。中國傳統歌唱幾乎沒有顫音(均勻、幅度較小、無變化,每秒振動6次左右),卻有搖聲(不均勻、幅度較大、多變化,每交替一次用時兩秒甚至更多)。顫音是無意識的,搖聲是有意識的,搖聲的出現即是因為漢字具有過程性。

最後,注意中文行腔的裝飾性。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單音節即有升降平折之別。聲調具有重要的表意區別,比如“xi-wang”兩個音節,“希望”念“xī-wàng”,“xǐ-wàng”則成了“喜旺”。這種現象帶來漢語天然的歌唱性,所以在中國戲曲及曲藝中廣泛使用土白、韻白、唸詩等語言形式卻完全不輸西方歌劇宣敘調的音樂表現力。字調還帶來中文歌唱獨特的審美,並賦予中文歌唱豐富的裝飾效果。雖然美聲唱法也有滑音、顫音、倚音等,但表現形式相對簡單,也不可能把滑音開發成各種甩腔、把顫音開發成各種搖聲,以及豐富多彩的倚音、挫音、擻音、噎聲、疙瘩腔等等——這是由語言的性質決定的。如果說美聲歌唱是縱向思維的話,那麼漢語傳統歌唱往往表現出橫向線條的豐富性。豐富性來自於哪裡?既來之吐字對過程的重視,更來自字調與字調的結合後的多樣行腔。

總之,只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體會中文的咬字吐字、歸韻行腔特色,就能唱好中文歌曲。而在漢語上直接套用美聲唱法必然出問題,就像在意大利語上直接套用戲曲唱法必然出問題一樣。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唱好中文歌?沒那麼簡單

文 |張燚

第二季《聲入人心》引爆的第一個話題是:留學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的“滿分博士”在國內找不到工作(參看前文)。原因何在?事主袁廣泉自陳是因為“唱不好中文歌”。袁博士是中國人,打小生活在中國,從比賽現場看中文也很溜,但這樣的母語為中文的歌者為什麼唱不好中文歌?

事情並不奇怪,沒出國留學但唱不好中文歌的現象也很常見。只要我們跳出音樂、從基礎的語言學角度來看歌唱,這種現象就很容易得到解釋。

我們學院派的聲樂訓練模式借鑑的是西方美聲唱法的訓練模式,然而歌唱是帶有語言的音樂,語言體系的差異必然帶來歌唱技術及審美的差異。漢語是漢藏語系有聲調的語言,美聲唱法的基礎則是印歐語系的無聲調語言,用美聲唱法直接來套中文並不合適。

每一個漢字都至少包括咬字、吐字、歸韻三個部分。又因為任何一個漢字都有聲調,這又為其增加了一個維度:行腔。所以,唱好中文歌,絕不是掌握了一種所謂“科學唱法”之後即手到擒來的事。當然,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唱不好中文歌之“為什麼”,往下推進一步也就知道了“怎麼做”。

首先,注意中文聲母的重要性。咬字的職責主要由聲母承擔,漢語的聲母大都是清輔音,聲帶不發聲。但因此就輕視聲母就大錯而特錯。聲母的造型能力極強,規定了字的軌道、形狀以及力度,所以要仔細體會漢字聲母的發聲部位(雙脣、脣齒、舌尖、舌而、舌根、翹舌、平舌),勤加練習漢字聲母的發聲方式(塞音、擦音、賽擦音、鼻音、邊音)。即便是單元音成字的“啊”,在歌唱中往往因為前面字的讀音而產生六種音變:ya、wa、ra、za、na、nga;即便是“a”,在漢語歌唱中也通常不會是直接發聲,而會墊一個輔音,哪怕這個輔音只是一個形狀,並不發聲。總之,把精力放在韻母的飽滿方面而輕視聲母必然帶來咬字糊塗,“有如鈍刀殺人”。

其次,注意中文韻母的豐富性。一個漢字可以沒有聲母,但不能沒有韻母,比如“一馬來到汾河灣”的“一”和“灣”。漢字都是單音節,這就發展出韻母的多樣性,由兩個甚至三個元音組成的複韻母很常見;複韻母之後還可能配有濁輔音,比如“n”或“ng”;漢語還有一個特殊韻母“er”,這個翹舌音不知難倒了多少西方人。漢語韻母口形分為開、齊、合、撮“四呼”,歸韻有十三轍練習,收音分為展輔、斂脣、直喉、穿鼻、抵顎、閉口“曲韻六部”,這些都需要細細揣摩、設計並多多練習。嚴格說來,僅僅是韻母,也包括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當然這三個部分並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追求漸變。

再次,注意中文吐字的過程性。吐字的過程主要表現在韻母方面,但聲母的作用也很重要。並且,漢字是單音節來表意,那麼表意就會賦予這個音節以情感、狀態、色彩、指向或形狀。美聲唱法講究字音一下子打到,“飽滿”,漢字吐字卻要繼續細分為“咬字—發聲—引聲—歸韻—收聲”,這個過程根據漢字讀音的不同還會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區別,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句、語氣、語境中更會產生咬字過程的變化。這在戲曲中更是做到了極致,比如一個“院”字的演唱就能分成“義—烏—安”三個字音。如何把“y-u-an”表達為“一個字的豐富變化過程”而不是割裂成三個毫無聯繫的字音?此處極需功夫。中國傳統歌唱幾乎沒有顫音(均勻、幅度較小、無變化,每秒振動6次左右),卻有搖聲(不均勻、幅度較大、多變化,每交替一次用時兩秒甚至更多)。顫音是無意識的,搖聲是有意識的,搖聲的出現即是因為漢字具有過程性。

最後,注意中文行腔的裝飾性。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單音節即有升降平折之別。聲調具有重要的表意區別,比如“xi-wang”兩個音節,“希望”念“xī-wàng”,“xǐ-wàng”則成了“喜旺”。這種現象帶來漢語天然的歌唱性,所以在中國戲曲及曲藝中廣泛使用土白、韻白、唸詩等語言形式卻完全不輸西方歌劇宣敘調的音樂表現力。字調還帶來中文歌唱獨特的審美,並賦予中文歌唱豐富的裝飾效果。雖然美聲唱法也有滑音、顫音、倚音等,但表現形式相對簡單,也不可能把滑音開發成各種甩腔、把顫音開發成各種搖聲,以及豐富多彩的倚音、挫音、擻音、噎聲、疙瘩腔等等——這是由語言的性質決定的。如果說美聲歌唱是縱向思維的話,那麼漢語傳統歌唱往往表現出橫向線條的豐富性。豐富性來自於哪裡?既來之吐字對過程的重視,更來自字調與字調的結合後的多樣行腔。

總之,只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體會中文的咬字吐字、歸韻行腔特色,就能唱好中文歌曲。而在漢語上直接套用美聲唱法必然出問題,就像在意大利語上直接套用戲曲唱法必然出問題一樣。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唱好中文歌?沒那麼簡單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