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太真外傳》

出國交流

梅蘭芳先生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雄踞了當時國內娛樂界的一線的一哥兼一姐,那麼他的本人的藝術追求以及他整個策劃團隊,當時就沒有在滿足於僅限於本國的票房,開始向國外發展。所以梅蘭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後來的1956年,曾經三次訪問日本進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當時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蘭芳先生又開始籌備數年之後終於成行的美國文化之旅,從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歷時七個月,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演出。今天可能會覺得梅蘭芳先生當時去美國演出那應該是名利雙收,可是第一梅蘭芳並不是公派是自費,第二美國在1929年的時候,正好是進入本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但因為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這個時間段。所以當時梅蘭芳其實是比較茫然的,因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當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次美國之行非常的成功。因為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貢獻,美國的兩所大學一所是波摩那學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學,都分別授予了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從那以後梅蘭芳先生真的叫做載譽歸來,從那以後很多人在媒體上在其他場合就可以稱呼梅蘭芳先生為梅博士,這就比什麼梅老闆要典雅的多。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太真外傳》

出國交流

梅蘭芳先生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雄踞了當時國內娛樂界的一線的一哥兼一姐,那麼他的本人的藝術追求以及他整個策劃團隊,當時就沒有在滿足於僅限於本國的票房,開始向國外發展。所以梅蘭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後來的1956年,曾經三次訪問日本進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當時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蘭芳先生又開始籌備數年之後終於成行的美國文化之旅,從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歷時七個月,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演出。今天可能會覺得梅蘭芳先生當時去美國演出那應該是名利雙收,可是第一梅蘭芳並不是公派是自費,第二美國在1929年的時候,正好是進入本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但因為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這個時間段。所以當時梅蘭芳其實是比較茫然的,因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當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次美國之行非常的成功。因為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貢獻,美國的兩所大學一所是波摩那學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學,都分別授予了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從那以後梅蘭芳先生真的叫做載譽歸來,從那以後很多人在媒體上在其他場合就可以稱呼梅蘭芳先生為梅博士,這就比什麼梅老闆要典雅的多。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訪美期間與卓別林

1935年梅蘭芳先生又去了當時的蘇聯進行訪問演出,也是不但把中國的京劇推廣到了國外,並且呢也和國外的一些藝術家同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比如蘇聯著名的電影導演愛森斯坦先生,在蘇聯為梅蘭芳先生拍攝了《虹霓關》的電影短片。比如說梅蘭芳先生還拜會了當時蘇聯的戲劇藝術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蓄鬚明志

到了1937年,進入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由於和日本之前的良好的文化關係,所以日本侵略軍特別希望梅蘭芳能夠在中國繼續保持一種正常的營業演出,目的是為了粉飾太平,讓老百姓覺得日本人來了以後,與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沒有什麼亡國奴的感覺,這樣便於日本統治。梅蘭芳先生作為一個溫婉的君子,他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此舉的目的,所以他一再的拒絕,當然這種拒絕是以他的方式婉言謝絕營業演出。從1937年以後就淡出舞臺,然後又輾轉的去上海香港這些地方生活,因為不演出所以導致家裡的經濟狀況直線的下降,甚至要靠變賣家裡的器物、變賣自己所畫的畫來支持生活。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太真外傳》

出國交流

梅蘭芳先生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雄踞了當時國內娛樂界的一線的一哥兼一姐,那麼他的本人的藝術追求以及他整個策劃團隊,當時就沒有在滿足於僅限於本國的票房,開始向國外發展。所以梅蘭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後來的1956年,曾經三次訪問日本進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當時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蘭芳先生又開始籌備數年之後終於成行的美國文化之旅,從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歷時七個月,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演出。今天可能會覺得梅蘭芳先生當時去美國演出那應該是名利雙收,可是第一梅蘭芳並不是公派是自費,第二美國在1929年的時候,正好是進入本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但因為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這個時間段。所以當時梅蘭芳其實是比較茫然的,因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當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次美國之行非常的成功。因為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貢獻,美國的兩所大學一所是波摩那學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學,都分別授予了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從那以後梅蘭芳先生真的叫做載譽歸來,從那以後很多人在媒體上在其他場合就可以稱呼梅蘭芳先生為梅博士,這就比什麼梅老闆要典雅的多。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訪美期間與卓別林

1935年梅蘭芳先生又去了當時的蘇聯進行訪問演出,也是不但把中國的京劇推廣到了國外,並且呢也和國外的一些藝術家同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比如蘇聯著名的電影導演愛森斯坦先生,在蘇聯為梅蘭芳先生拍攝了《虹霓關》的電影短片。比如說梅蘭芳先生還拜會了當時蘇聯的戲劇藝術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蓄鬚明志

到了1937年,進入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由於和日本之前的良好的文化關係,所以日本侵略軍特別希望梅蘭芳能夠在中國繼續保持一種正常的營業演出,目的是為了粉飾太平,讓老百姓覺得日本人來了以後,與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沒有什麼亡國奴的感覺,這樣便於日本統治。梅蘭芳先生作為一個溫婉的君子,他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此舉的目的,所以他一再的拒絕,當然這種拒絕是以他的方式婉言謝絕營業演出。從1937年以後就淡出舞臺,然後又輾轉的去上海香港這些地方生活,因為不演出所以導致家裡的經濟狀況直線的下降,甚至要靠變賣家裡的器物、變賣自己所畫的畫來支持生活。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蓄鬚

到了1940年代初期各種各樣婉言謝絕日本人演出的這種方式基本都已經用完了,最後梅蘭芳先生採取了最後一招,就是把鬍子留起來,以示從此就告別舞臺。後來把這個行為稱為蓄鬚明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梅蘭芳先生棄須華麗復出,不久豐子愷先生曾經訪問過梅蘭芳先生,並且還寫了訪問紀,豐子愷先生在訪問紀裡,高度評價了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因為他說不只是梅蘭芳先生,如果我們全中國人民在1937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到了八年以後,日本人肯定會退兵的肯定會投降的,那個時候大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也許就不會覺得永無出頭之日。梅蘭芳先生也是這樣,他並不能夠預知日本人哪一天會投降,他所做的蓄鬚明志這樣一個舉動,實際上就是做了一生一輩子的決定,從此再也不演出。這正是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的可貴之處。

重歸演藝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梅蘭芳先生和很多文藝界文化界的名人一樣,熱情地投入了新中國的建設,熱情的投入到了為廣大人民群眾演出的這樣一個熱潮當中。他自己說進入新中國以後,好像變得比以前更年輕了,嗓子又比以前高了一個調。所以他演出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遠至工廠礦山包括抗美援朝的戰場前線,他說從來自己沒有給那麼多觀眾演出過,心情非常的高興。一直到1959年也就是國慶十週年,他又創排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個新劇目,也就是《穆桂英掛帥》,這齣戲成為了梅蘭芳先生創作的最後一個全新的劇目,一直到1961年5月31號,他還在中國科學院會堂演出《穆桂英掛帥》,這個時間距離他去世已經只有兩個多月。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太真外傳》

出國交流

梅蘭芳先生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雄踞了當時國內娛樂界的一線的一哥兼一姐,那麼他的本人的藝術追求以及他整個策劃團隊,當時就沒有在滿足於僅限於本國的票房,開始向國外發展。所以梅蘭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後來的1956年,曾經三次訪問日本進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當時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蘭芳先生又開始籌備數年之後終於成行的美國文化之旅,從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歷時七個月,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演出。今天可能會覺得梅蘭芳先生當時去美國演出那應該是名利雙收,可是第一梅蘭芳並不是公派是自費,第二美國在1929年的時候,正好是進入本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但因為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這個時間段。所以當時梅蘭芳其實是比較茫然的,因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當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次美國之行非常的成功。因為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貢獻,美國的兩所大學一所是波摩那學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學,都分別授予了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從那以後梅蘭芳先生真的叫做載譽歸來,從那以後很多人在媒體上在其他場合就可以稱呼梅蘭芳先生為梅博士,這就比什麼梅老闆要典雅的多。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訪美期間與卓別林

1935年梅蘭芳先生又去了當時的蘇聯進行訪問演出,也是不但把中國的京劇推廣到了國外,並且呢也和國外的一些藝術家同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比如蘇聯著名的電影導演愛森斯坦先生,在蘇聯為梅蘭芳先生拍攝了《虹霓關》的電影短片。比如說梅蘭芳先生還拜會了當時蘇聯的戲劇藝術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蓄鬚明志

到了1937年,進入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由於和日本之前的良好的文化關係,所以日本侵略軍特別希望梅蘭芳能夠在中國繼續保持一種正常的營業演出,目的是為了粉飾太平,讓老百姓覺得日本人來了以後,與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沒有什麼亡國奴的感覺,這樣便於日本統治。梅蘭芳先生作為一個溫婉的君子,他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此舉的目的,所以他一再的拒絕,當然這種拒絕是以他的方式婉言謝絕營業演出。從1937年以後就淡出舞臺,然後又輾轉的去上海香港這些地方生活,因為不演出所以導致家裡的經濟狀況直線的下降,甚至要靠變賣家裡的器物、變賣自己所畫的畫來支持生活。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蓄鬚

到了1940年代初期各種各樣婉言謝絕日本人演出的這種方式基本都已經用完了,最後梅蘭芳先生採取了最後一招,就是把鬍子留起來,以示從此就告別舞臺。後來把這個行為稱為蓄鬚明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梅蘭芳先生棄須華麗復出,不久豐子愷先生曾經訪問過梅蘭芳先生,並且還寫了訪問紀,豐子愷先生在訪問紀裡,高度評價了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因為他說不只是梅蘭芳先生,如果我們全中國人民在1937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到了八年以後,日本人肯定會退兵的肯定會投降的,那個時候大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也許就不會覺得永無出頭之日。梅蘭芳先生也是這樣,他並不能夠預知日本人哪一天會投降,他所做的蓄鬚明志這樣一個舉動,實際上就是做了一生一輩子的決定,從此再也不演出。這正是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的可貴之處。

重歸演藝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梅蘭芳先生和很多文藝界文化界的名人一樣,熱情地投入了新中國的建設,熱情的投入到了為廣大人民群眾演出的這樣一個熱潮當中。他自己說進入新中國以後,好像變得比以前更年輕了,嗓子又比以前高了一個調。所以他演出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遠至工廠礦山包括抗美援朝的戰場前線,他說從來自己沒有給那麼多觀眾演出過,心情非常的高興。一直到1959年也就是國慶十週年,他又創排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個新劇目,也就是《穆桂英掛帥》,這齣戲成為了梅蘭芳先生創作的最後一個全新的劇目,一直到1961年5月31號,他還在中國科學院會堂演出《穆桂英掛帥》,這個時間距離他去世已經只有兩個多月。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穆桂英掛帥》

大師離世

梅蘭芳的死亡是在1961年的8月8日。那時他的病情其實已經十分嚴重了,他的胸口不但發悶還伴隨著疼痛時常出現,後來到了北京的醫院檢查,這才知道是心絞痛。就在檢查後不久,梅蘭芳的病再次發作了,在醫院進行緊急搶救。經過專家會診,最終確定梅蘭芳的病是急性冠狀動脈梗死,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中,梅蘭芳的病情穩定下來。可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早上,梅蘭芳毫無徵兆的就去世了。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梅蘭芳先生的藝術人生。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

出身梨園

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他伴隨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想的“星二代”的生活,而卻是悽慘的童年。梅蘭芳先生的祖父梅巧玲先生,是清末最著名的京城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有一幅著名的畫卷,被稱為同光十三絕,梅巧玲先生位列其中。他是京劇形成早期的一位特別著名的旦角演員,但是梅巧玲先生去世的那年,只有四十一歲,距離梅蘭芳先生出世還有十二年的時間。而梅蘭芳先生的父親梅竹芬,在他四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梅竹芬先生也是一位很優秀的京劇旦角演員。那麼梅蘭芳從小由他的伯父,著名的京劇琴師梅雨田先生撫養長大。不過他的伯父在1912年,也就是梅蘭芳虛歲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梅蘭芳先生的母親,在他虛歲十五歲那年,也就是1908年就去世。今天我們可能以為,因為梅蘭芳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所以他走上了一條明星的道路。但實際上在清末的歷史規制裡,梨園的後代是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因此幼小的梅蘭芳在他九歲那年,就不得不開始學戲。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同光十三絕,左三為梅巧玲

學藝之路

按道理說出身於梨園世家,梅蘭芳應該有很好的藝術基因,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剛開始學戲的時候過程很不順利。他學得很慢,最開始的幾個老師都對他很不滿意。最後是由他祖父的當年四喜班的一位比他祖父年輕一點的老先生,吳菱仙先生開始教授他,可能因為比較適合他學習,用一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很快他漸漸步入了正軌。

1902年九歲開始學戲到1904年十一歲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是崑劇《長生殿》當中鵲橋密誓這一段,他演的不是楊貴妃,他演的是鵲橋密誓裡邊的那個織女,因為個子很小,他站在鵲橋上還要老師給他抱上去。到1907年他進入當時京城的一家科班,這家科班可不得了,就是後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的,可以稱為京劇第一科班的,富連成科班,1907年的時候它還叫喜連城。梅蘭芳進入喜連成科班搭班唱戲,演出了兩年時間,1909年他的嗓子突然變聲,對於他作為一個旦角演員來講,嗓子變聲了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演出就得停止了。而這個時候呢他的母親又剛剛去世,雙重的精神上的打擊。家裡人很照顧他,讓他暫停演出回到家裡來,並且這個時候給他成了親。

到了1912年也就是民國元年梅蘭芳剪了髮辮照相留念,這兩件事情都能夠體現出梅蘭芳是一個很時尚的人。剪掉辮子很時尚照相也是很時尚,老舍先生寫的著名的話劇《龍鬚溝》裡頭,那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龍鬚溝》裡邊的那個老大娘說不喜歡照相,照一回丟一回魂兒。也就說到了1949年前後,當時的人們對於照相這件事情,都還是覺得不是那麼的司空見慣。而梅蘭芳先生呢在1912年民國元年,他不但第一時間就剪掉了頭上的辮子,而且還照相留念。很快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初露鋒芒

首先他自己在京劇旦行的表演領域,開始在北京嶄露頭角。一定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出名特別早 ,因為我們現在有的小朋友,如果說上臺去表演,可能三四歲四五歲,就有可能比如說登上春晚的舞臺,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梅蘭芳呢在九歲十歲那個時候開竅還比較晚,他一直要到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才在京城的演藝界嶄露頭角,那麼一個京劇演員。除了在北京地區嶄露頭角還不夠,還要有全國性的影響才能夠站住腳。

那麼時間就到了1913年,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隨同當時的鬚生名家王鳳卿先生到上海去演出。京劇在早年,是以老生作為第一主演,王鳳卿先生作為京劇的後三鼎甲汪桂芬先生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傳人,在當時全國聞名。所以上海專門請他帶著一個戲班去演出,他以一種提攜的方式帶著梅蘭芳,梅蘭芳先生比他要小十幾歲,既是帶他去出名也是帶他去掙錢。到了上海,一開始梅蘭芳先生是掛二牌旦角,頭牌老生是王鳳卿。王鳳卿先生特別看中青年梅蘭芳的藝術表現力,所以到了上海以後,他還向主辦方專門提出能不能給我這位賢弟,讓他唱一次大軸。所謂大軸呢就是一臺演出裡邊,最後一個出場的節目。現在好像已經特別習慣把最後一個出場的最精彩的節目,稱為壓軸。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才叫壓軸戲,倒數第一個最精彩的稱為大軸戲。那麼梅蘭芳很快就排出了一部,以唸白唱功包括扎靠各方面體現長處的一臺戲,《穆柯寨槍挑穆天王》演出大軸,頓時在上海打響。可以說所有的到場的觀眾,包括媒體都特別關注,北京來了一位青年的旦行叫梅蘭芳,他不但是能夠唱唱功戲見長的青衣,同時他也可以演出文武帶打特別精彩的戲。

梅蘭芳在上海打響以後,回到北京可以說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首先對他們自己家裡,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他祖父和父親因為英年早逝造成的家庭的困頓情況,在這個時候因為在上海掙的錢就徹底解決了、

奠定地位

梅蘭芳回到北京以後,已經擁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力。他下一步做什麼,這是今天如果有這樣的影視明星,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出了名下一步怎麼做。

梅蘭芳做了幾件事,首先他在上海也看了很多上海地區的演出,他發現有人在演現代戲,今天叫現代戲,當時叫時裝戲 。所以梅蘭芳利用自己當時特別年輕扮相很好的這樣一個優勢,首先他創排了一系列的時裝戲,例如《一縷麻》。當時他創排的時裝戲北京的票房號召力非常之強。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一縷麻》

與此同時呢梅蘭芳還開始進一步的向很多崑劇老藝人,學習傳統的崑曲劇目,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早在1910年代,他就演出過《牡丹亭 春香鬧學》,他演的是春香。梅蘭芳對崑劇藝術的追求,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不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而且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60年,他還拍攝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部電影,就是《牡丹亭》的《遊園驚夢》,當年已經六十七歲的梅蘭芳先生扮演的杜麗娘,而他的得意弟子言慧珠扮演的是春香,言慧珠是著名的大美女而在老師的面前就被掩蓋了光芒,而這個時候已經年近七旬的梅蘭芳先生,依然還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他回到北京以後做的第二件事

他回到北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排演古裝新戲,這可以說是梅蘭芳先生在繼承和創新,這兩部分工作都進行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創作。古裝新戲分別是排演於1910年代的《太真外傳》和《天女散花》,古裝新戲的扮相和梅蘭芳先生傳統的青衣扮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的頭飾採取了古代仕女畫當中的吸收出來的髮髻,服裝也是全新的設計,但是這種全新的設計,又可以跟中國傳統審美結合起來。每一部古裝新戲還有專門的為這個戲和這個人物設計的,專門的獨立的歌舞單元。那麼有了傳統戲的底子,有了時裝戲的創作,有了崑曲戲的學習,創作出來的古裝新戲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範圍之內,都有極大的票房號召力,從而使得梅蘭芳的藝術地位,可以說在當年就達到了最高的一個水準。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太真外傳》

出國交流

梅蘭芳先生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雄踞了當時國內娛樂界的一線的一哥兼一姐,那麼他的本人的藝術追求以及他整個策劃團隊,當時就沒有在滿足於僅限於本國的票房,開始向國外發展。所以梅蘭芳先生在1919年1924年,以及後來的1956年,曾經三次訪問日本進行演出以及文化交流,和當時日本的文化界有了非常深度的交往。1929年年底梅蘭芳先生又開始籌備數年之後終於成行的美國文化之旅,從1929年的年底到1930年的夏天,歷時七個月,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演出。今天可能會覺得梅蘭芳先生當時去美國演出那應該是名利雙收,可是第一梅蘭芳並不是公派是自費,第二美國在1929年的時候,正好是進入本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但因為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到位了,不可能再更改這個時間段。所以當時梅蘭芳其實是比較茫然的,因為他不知道此行到了美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當然後來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次美國之行非常的成功。因為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以及文化交流的貢獻,美國的兩所大學一所是波摩那學院一所是南加州大學,都分別授予了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京劇演員,能夠獲得美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從那以後梅蘭芳先生真的叫做載譽歸來,從那以後很多人在媒體上在其他場合就可以稱呼梅蘭芳先生為梅博士,這就比什麼梅老闆要典雅的多。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梅蘭芳訪美期間與卓別林

1935年梅蘭芳先生又去了當時的蘇聯進行訪問演出,也是不但把中國的京劇推廣到了國外,並且呢也和國外的一些藝術家同行進行了深度的交流。比如蘇聯著名的電影導演愛森斯坦先生,在蘇聯為梅蘭芳先生拍攝了《虹霓關》的電影短片。比如說梅蘭芳先生還拜會了當時蘇聯的戲劇藝術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蓄鬚明志

到了1937年,進入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時期。由於和日本之前的良好的文化關係,所以日本侵略軍特別希望梅蘭芳能夠在中國繼續保持一種正常的營業演出,目的是為了粉飾太平,讓老百姓覺得日本人來了以後,與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沒有什麼亡國奴的感覺,這樣便於日本統治。梅蘭芳先生作為一個溫婉的君子,他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日本人此舉的目的,所以他一再的拒絕,當然這種拒絕是以他的方式婉言謝絕營業演出。從1937年以後就淡出舞臺,然後又輾轉的去上海香港這些地方生活,因為不演出所以導致家裡的經濟狀況直線的下降,甚至要靠變賣家裡的器物、變賣自己所畫的畫來支持生活。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蓄鬚

到了1940年代初期各種各樣婉言謝絕日本人演出的這種方式基本都已經用完了,最後梅蘭芳先生採取了最後一招,就是把鬍子留起來,以示從此就告別舞臺。後來把這個行為稱為蓄鬚明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梅蘭芳先生棄須華麗復出,不久豐子愷先生曾經訪問過梅蘭芳先生,並且還寫了訪問紀,豐子愷先生在訪問紀裡,高度評價了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因為他說不只是梅蘭芳先生,如果我們全中國人民在1937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一到了八年以後,日本人肯定會退兵的肯定會投降的,那個時候大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也許就不會覺得永無出頭之日。梅蘭芳先生也是這樣,他並不能夠預知日本人哪一天會投降,他所做的蓄鬚明志這樣一個舉動,實際上就是做了一生一輩子的決定,從此再也不演出。這正是梅蘭芳先生蓄鬚明志的決心的可貴之處。

重歸演藝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梅蘭芳先生和很多文藝界文化界的名人一樣,熱情地投入了新中國的建設,熱情的投入到了為廣大人民群眾演出的這樣一個熱潮當中。他自己說進入新中國以後,好像變得比以前更年輕了,嗓子又比以前高了一個調。所以他演出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遠至工廠礦山包括抗美援朝的戰場前線,他說從來自己沒有給那麼多觀眾演出過,心情非常的高興。一直到1959年也就是國慶十週年,他又創排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個新劇目,也就是《穆桂英掛帥》,這齣戲成為了梅蘭芳先生創作的最後一個全新的劇目,一直到1961年5月31號,他還在中國科學院會堂演出《穆桂英掛帥》,這個時間距離他去世已經只有兩個多月。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穆桂英掛帥》

大師離世

梅蘭芳的死亡是在1961年的8月8日。那時他的病情其實已經十分嚴重了,他的胸口不但發悶還伴隨著疼痛時常出現,後來到了北京的醫院檢查,這才知道是心絞痛。就在檢查後不久,梅蘭芳的病再次發作了,在醫院進行緊急搶救。經過專家會診,最終確定梅蘭芳的病是急性冠狀動脈梗死,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中,梅蘭芳的病情穩定下來。可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早上,梅蘭芳毫無徵兆的就去世了。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藝術人生

《貴妃醉酒》

結語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精心鑽研,勇於革新,創造了眾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腳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深受國內廣大群眾的喜愛,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蘭芳就是京劇的代名詞。梅蘭芳的藝術成就,對現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