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仙逝後,葬於今鄧州市穰東鎮西北方不遠處,後人稱馬殿甲墓地為“狀元墓”。據說原來的狀元墓,規模宏大,其墓前自北向南依次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牌坊、石獅、一旗杆等,石牌坊上書道光皇帝題字:“振威大將軍”(1962年遭破壞)。

【“狀元墓”今僅存不大的墓冢一座,原在六代人的墓園右旁,馬殿甲墓之下、馬步衢墓之上還有一座特殊的墓冢,即馬家後人口中的“唐師傅墳”(馬步衢的武術教師唐大用,此不贅述)】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仙逝後,葬於今鄧州市穰東鎮西北方不遠處,後人稱馬殿甲墓地為“狀元墓”。據說原來的狀元墓,規模宏大,其墓前自北向南依次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牌坊、石獅、一旗杆等,石牌坊上書道光皇帝題字:“振威大將軍”(1962年遭破壞)。

【“狀元墓”今僅存不大的墓冢一座,原在六代人的墓園右旁,馬殿甲墓之下、馬步衢墓之上還有一座特殊的墓冢,即馬家後人口中的“唐師傅墳”(馬步衢的武術教師唐大用,此不贅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馬狀元墓冢,呈北高南低狀,原立有馬殿甲碑文一塊,現殘碑立在鄧州市花洲書院裡。馬狀元墓雖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尚未開發,看到的只是雜樹野草和村民為了多種點莊稼不斷被侵佔的墓冢土堆。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把馬狀元轟轟烈烈一生的故事蒸發掉;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沖淡馬狀元在歷史中的地位;

但願不因時間的流逝,人們而忘記了這位河南歷史上僅有的武狀元!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仙逝後,葬於今鄧州市穰東鎮西北方不遠處,後人稱馬殿甲墓地為“狀元墓”。據說原來的狀元墓,規模宏大,其墓前自北向南依次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牌坊、石獅、一旗杆等,石牌坊上書道光皇帝題字:“振威大將軍”(1962年遭破壞)。

【“狀元墓”今僅存不大的墓冢一座,原在六代人的墓園右旁,馬殿甲墓之下、馬步衢墓之上還有一座特殊的墓冢,即馬家後人口中的“唐師傅墳”(馬步衢的武術教師唐大用,此不贅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馬狀元墓冢,呈北高南低狀,原立有馬殿甲碑文一塊,現殘碑立在鄧州市花洲書院裡。馬狀元墓雖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尚未開發,看到的只是雜樹野草和村民為了多種點莊稼不斷被侵佔的墓冢土堆。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把馬狀元轟轟烈烈一生的故事蒸發掉;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沖淡馬狀元在歷史中的地位;

但願不因時間的流逝,人們而忘記了這位河南歷史上僅有的武狀元!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1807年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后,從此大半生金戈鐵馬、為國分憂的馬殿甲——1813年禁宮剿匪,1826年西北平叛,1840年東南抗夷······

他輾轉流徙,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留給後人的是愛國、忠誠、盡職、清廉、愛民、勤儉、節約、仁愛;

他留下的也絕不能是荒草相伴的一堆黃土、一片孤寂、一種遺忘······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仙逝後,葬於今鄧州市穰東鎮西北方不遠處,後人稱馬殿甲墓地為“狀元墓”。據說原來的狀元墓,規模宏大,其墓前自北向南依次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牌坊、石獅、一旗杆等,石牌坊上書道光皇帝題字:“振威大將軍”(1962年遭破壞)。

【“狀元墓”今僅存不大的墓冢一座,原在六代人的墓園右旁,馬殿甲墓之下、馬步衢墓之上還有一座特殊的墓冢,即馬家後人口中的“唐師傅墳”(馬步衢的武術教師唐大用,此不贅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馬狀元墓冢,呈北高南低狀,原立有馬殿甲碑文一塊,現殘碑立在鄧州市花洲書院裡。馬狀元墓雖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尚未開發,看到的只是雜樹野草和村民為了多種點莊稼不斷被侵佔的墓冢土堆。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把馬狀元轟轟烈烈一生的故事蒸發掉;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沖淡馬狀元在歷史中的地位;

但願不因時間的流逝,人們而忘記了這位河南歷史上僅有的武狀元!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1807年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后,從此大半生金戈鐵馬、為國分憂的馬殿甲——1813年禁宮剿匪,1826年西北平叛,1840年東南抗夷······

他輾轉流徙,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留給後人的是愛國、忠誠、盡職、清廉、愛民、勤儉、節約、仁愛;

他留下的也絕不能是荒草相伴的一堆黃土、一片孤寂、一種遺忘······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立在花洲書院裡的馬殿甲碑刻)

民族英雄馬殿甲的形象也許從未在鄧州人們心裡暗淡過,從未在華夏人們心裡暗淡過,亦從未在歷史的扉頁上暗淡過。

他,猶如遙遠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永遠照耀著生生不息的人們;

他,猶如潛藏在地底深處永不熄滅的火焰,千古流芳;

他,永遠是“狀元馬”後人、鄧州人、河南人的驕傲!

附錄資料——

一、據狀元馬氏後人傳說,狀元馬氏有三支:

(一)、正宗狀元馬氏。鄧州東河街馬氏後裔,稱“狀元馬”,此宗馬氏在馬殿甲告老還鄉後,定居於現穰東鎮,也有散居在塔院和南關後場院的;

(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馬殿甲歸裡,跟隨馬殿甲多年的官兵後裔,亦落籍鄧州,在城西馬殿甲的莊子處建了前馬樓、後馬樓,即與馬家聯宗,亦稱“狀元馬”;

(三) 、元朝時期,隨元朝軍隊中的“探馬赤軍”屯田落籍鄧州的黃楝樹橋、八鄧營和馬營(現海營)的西涼馬氏都是當年屯田軍人的後裔,他們也與狀元馬聯宗,成為一家。

現在,以上三宗統稱謂“狀元馬”。後因繁衍生息,家族龐大,逐漸散居各地,除東河街外,南陽河街、石橋,鄧州穰東、林扒,南召雲陽,湖北房縣、黃龍鎮等地也有狀元馬氏遷居。

、鄧州的狀元馬氏名派譜排序為:

統一排序前名派用字:

玉、鴻(宏)、顯、殿、步。

統一名派譜序為:

天修永大業(或洪修連字明),德禮萬世昌。

三元成福厚,宗祖顯榮光。

國運盛祥瑞, 忠義孝悌先。

家邦振興旺,吉慶壽同增。

三、在鄧州市周邊一直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之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

有的說,因“楊”與“羊”同音,按此說“六楊”應為“六羊”,就有人解說:五月的馬肉不能吃,六月的羊肉不能吃,恐天熱食熱物中毒。據權威資料顯示,馬肉被列在涼寒食物首位。至於六月食羊肉者大有人在,從未見因此而中毒者;

有的說,“五馬六羊”中的“五、六”指的馬丶羊的年齡,指這2種動物已步入暮年,肉質柴丶鬆,營養價值不高,不推薦食用;

有的說,“五馬六楊(羊)”,指的是鄧州回族有五宗姓馬的,六宗姓楊的。不過鄧州回族中“五馬”確有其蹤,至於“六楊”,僅有分佈於鄧州城鄉間的回族楊姓一脈,可見此說也不盡然;

有的說,“五馬六楊(羊)”原本就是一個傳說故事,從前張家村的張財主,要培養他的兒子去學做生意,原則是不賺不做。一天,他兒子牽五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羊的見了,就牽著六隻羊換他的五匹馬,他覺得這樣很合算,能賺一隻,很合算,就換了六隻羊。賣雞的又用七隻雞換了他的六隻羊,讓他又賺一隻。後來就有“五馬換六羊,越換越不強”之說了······

也許“五馬六楊(羊)”之說還會繼續演繹下去,到底哪種解釋準確,你懂的!

"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

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在河南鄧州花洲書院“鄧州歷代名人館”裡,有上面這樣一幅畫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

武狀元馬殿甲【1776--1849,據馬步衢《行述》記載,馬殿甲生於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應為1777年)】,字捷三,號肅齋,鄧州市穰東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後歷任保定營參將、河間副將、廣東陸路提督、廣西提督等職。在任期間,參加了新疆平判、鴉片戰爭中的對英作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這短短的三五行文字到底蘊藏著一代武狀元怎樣的不凡人生?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史載,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年,1848),馬殿甲因病告老歸裡。第二年六月,馬殿甲病重,遂派遣家人去山東濟南喚回兒子馬步衢商議家務之事。馬殿甲口述其一生經歷和主要事蹟,由馬步衢整理的《行述》木刻版據說至今還保留著,這也成為後人瞭解馬殿甲的重要依據之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據《行述》記載——

馬殿甲曾祖馬玉純,祖父馬宏,皆隱居不仕。馬殿甲的父親馬顯麟,乾隆年間考中武進士,擔任正六品藍翎侍衛,從此家門顯貴。從馬殿甲的曾祖到其父親,三代均被封為振威將軍,曾祖母、祖母、母親則被封為一品夫人。

據史載,馬殿甲生下來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不苟言笑,眼閃靈光;

據史載,馬殿甲隨父親一起在京城求學時,讀書就主動自覺非常用功;

據史載,馬殿甲小時候,就被馬父顯麟預言“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可是,生活中有些意外和變故,總在人們毫不防備的時候悄然降臨。

有一天,宮中設宴,馬父顯麟作為侍衛官參加。宴席結束後,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王夫人頭髮鬆散著,便厲聲責問。

王夫人怯怯地迴應道:“孩子的舅父剛從老家過來,見他衣服很破,不便在京城久留,更不敢見你。我沒有錢給弟弟,就把金簪拔下來送給他,讓他趕緊回去了。才使得······”

誰料馬父酒性大發,怒上心來很踢了妻子一腳,王夫人哪經得起這一踢,當即不幸身亡。由於其妻是皇上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皇上聽說後勃然大怒,為一件區區小事竟不分青紅皁白將皇封誥命夫人踢死,豈有此理!於是將馬父關進監獄,聽候發落。馬父酒醒後,一想到妻子就這樣去世了,一時糊塗使得自己也深陷牢獄,兒子從此孤苦無依,不禁悲從中來,身死獄中。

乾隆帝念及馬顯麟的幼子馬殿甲孤苦伶仃,便派人將其送回鄧州,交由其叔父照顧。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突然之間,十歲的馬殿甲小小年紀便接連喪母失父,徹底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從小就有著遠大志向的他,終因家庭變故而暫時擱淺了一切。無奈叔父家中也確實貧窮,沒想到他的嬸孃更是心生嫉妒,對他也不是很好。馬殿甲不得不輟學在家,只得在鄉間荒野牧羊放馬,跟隨著家人學做小生意。

可是私下裡,作為有心人的馬殿甲到處打聽哪裡有文武全才之高人,就拜人為師,向其學習。

年紀稍大點,馬殿甲暗自思量,自家身世不幸,雖然很小就變成了孤兒,可男兒好漢更應該努力發憤圖強才是啊!

男兒好漢,如果不能持筆考取功名,就應披堅執銳,保家衛國。況且,西涼馬氏本就尚武!原來他暗下決心要繼承武人家風,要憑藉武術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男兒好漢,怎麼能如此在鄉野苟且並與市井間“細人爭利”呢?

於是馬殿甲繼承父業,練習武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武術學校學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清仁宗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馬殿甲在鄉試中嶄露頭腳。三年之後由舉人考取進士。

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馬殿甲進京參加會試,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頭等侍衛(負責守衛皇宮並跟隨皇帝出巡)的官職。

武舉考試自唐朝武后長安二年(702年)開始,到宋朝時才設立武狀元。始於宋天聖八年(1030年)的武舉考試,至清朝嘉慶十六年辛未科狀元,歷時771年,據資料記載共產生143位武狀元,而武狀元過去又多以山東、江西、浙江、直隸、福建、陝西、四川等地居多,河南僅有馬殿甲一人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如今,一直在鄧州周邊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一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見附錄資料) ,不過,在採風過程中瞭解到鄧州回族確有“五馬”之說,鄧州這五宗回族馬姓,多分佈在城區周圍,它就是“東院馬”、“西院馬”、“狀元馬”、“八塊鐵馬”和“沙堰馬”,此文重點談的就是“狀元馬”。

“狀元馬”後人大多自認先祖為西涼人羌族馬超之後裔(也有人認為“狀元馬”家族自古以來就是穆斯林家族,其來源與馬超風馬牛不相及),東漢時遷居河南洛陽,明時再遷至鄧州,定居於鄧州大東門內河街。不管咋說,自從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鄧州馬殿甲中辛未科武狀元后,自此,後人遂以此殊榮統稱其族人“狀元馬”(當然,“狀元馬”也有以地名稱之的,如居於塔院的稱“塔院馬”,居於南關練武后場院的稱“後場院馬”)。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回頭再說,武舉會試清沿明制文武並重,會試外場以武為主,內場以文為主。嘉慶十二年丁卯科因應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餘字,即日完場。據說武舉殿試雖先試策論後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弟,分別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馬殿甲考中第一名確非易事,奉旨馬殿甲授頭等待衛銜。只因馬殿甲身孤,又加上其父犯罪死獄,名雖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因無人作保(時貪官汙吏盛行,府君家貧,無銀行賄,出不了任),也僅只是負責把守後宰門。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及至道光宣調進京後,才知馬殿甲無人作保,屈才把守著後宰門。

因何道光知馬殿甲屈才?原來馬狀元在紫光閣秋圍時,最後道光呈稟皇上,想同馬狀元比試一場刀法,皇上恩准。

比賽快結束時,只見馬狀元橫馬一刀,眼看就要傷著道光,馬狀元眼疾手快,靈巧多變,如箭離弦,順手把刀拋回腦後上方,騰空而起躍在半空,又及時躲過道光砍過來的寒光大刀,飛快地用後腿把刀挑回,左手前伸穩穩接住。

道光見此,就詢問馬狀元:“你這是什麼刀法?”

馬殿甲巧妙答道:“這叫金鉤倒捲簾。”這一場比試,讓道光對馬殿甲的武功很是欣賞,得知馬殿甲只是個守門侍衛,覺得過於屈才,就稟報嘉慶帝,親保馬殿甲為振威將軍,在乾清門行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感念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從此下定決心為朝廷盡忠效力。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匪林清、馮克善、李文成等作亂京師,九月十五日叛匪殺進紫禁城。危機之下,馬殿甲奉詔進宮,隨手從地下揭起三塊玉磚,扔向敵軍,擊中了兩名亂匪。然後同御林軍一起,很利索地將刺客全部擒獲。

因為殺賊有功,馬殿甲晉升二級,隨後歷任陝西黃甫營遊擊(相當於營長、副團長)、陝西波羅營參將(相當於團長)等職,屢次協助陝甘總督長齡整治貪瀆,平息亂情。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蒙陝甘總督長齡奏請,馬殿甲擢升延安護理,任延綏(今榆林鎮)總兵。道光六年(1826)七月,馬殿甲任延綏鎮總兵時,恰逢英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張格爾(大和卓 博羅尼都之孫,博羅尼都在乾隆年間就曾叛亂)在新疆叛亂。

道光七年(1827)正月,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被派往天山一帶,讓馬殿甲負責轉運糧餉器械。二月,揚威將軍長齡在新疆的庫車、喀喇沙爾、托克遜等地催促其轉運糧草。不久,又讓馬殿甲籌集餉銀五萬兩。這期間,馬殿甲雖然沒有親自率兵參戰,卻晝夜奔波,不辭辛勞。軍隊所需物資能夠及時送達,沒有貽誤,馬殿甲功不可沒。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陝甘總督揚威將軍長齡認為馬殿甲在軍營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勤職為各營之最,奏請皇上,清廷又調馬殿甲為烏魯木齊濟木薩營參將,率軍赴喀什噶爾平叛。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道光十年(1830),清朝屬國安集延(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東南部,亦大宛國地。喀什噶爾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在喀什噶爾勾結匪賊,意圖謀反,其西部鄰居浩罕汗國趁機滋擾新疆地區,態勢猖獗。馬殿甲奉烏魯木齊提督之命,帶兵前去支援——

十一月初四,行至玉河(今新疆于闐縣東),與逆賊相遇。他整頓隊伍,激勵兵卒,最終殺賊數百,生擒五十多人。在激戰中,逆賊掉進河中淹死的不計其數,剩下的則順河逃竄,馬殿甲率隊跟蹤追剿,又擒獲數十人,斃敵無數。

初五,又和逆賊在葉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相遇。他率部奮力攔擊敵人,大獲全勝。

初七,再次與逆賊正面交鋒。最終,殺敵五百多人,繳獲大量馬匹軍械。逆匪殘餘勢力竄入回莊,據險死拒。馬殿甲命人圍而攻之,逆賊捨命突圍,四散潰逃。馬殿甲窮追五天,生擒叛賊首領。

十四日,馬殿甲率人搜捕追剿餘匪,共殺死、擒獲敵人七八百名。

十五日,行抵喀什噶爾,逆賊聞風喪膽,逃遁出塞,安集延匪患自此被肅清。

揚威將軍長齡、伊犁將軍楊玉春上奏稱讚馬殿甲“屢次打仗奮勇出力”。馬殿甲因此被賜頂戴藍翎,不久,又更換花翎(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在隨後的幾年裡,馬殿甲多次升遷,歷任各營長官;他每次位子還沒暖熱乎就又被調走了;他所到之處,恩威並施,治軍整肅,不但被上級官府所倚賴,還贏得了軍民的一致擁護。百姓都稱讚他有大將風範,不似尋常武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因剿浩罕平逆賊有功,朝廷賞給馬殿甲榮銜。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總督琦善認為馬殿甲身為將領,功勳卓著,上奏請求將其留在直隸,作為候補官員。

清宣宗道光十三年(1833),馬殿甲補保定營參將,後歷任河間協副將、浙江金華協副將等職。不久再升廣東南邵鎮總兵,官授權廣東陸路提督,參加了鴉片戰爭對英軍的作戰,全力協助林則徐抗英禁菸。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當時林則徐正處人生低谷,也痛心只憑一人之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鴉片依然氾濫,戰事未平,對皇上、對大清子民與心也不安。

面對林則徐心中的一團猶豫和顧慮,馬殿甲則勸道:“仕途多年,各個場面都見過,什麼風浪都經歷過,胸懷文韜武略,又熟讀兵書,通曉五經諸子百家,指揮戰爭有雄才大略,不下於一般軍事家,頭腦靈活,對周圍變化善於勤心思考,剛直不阿,心懷坦蕩,清廉忠貞,兩袖清風,現怎麼突然怕行軍作戰了?”

林公平靜下來,說道:“現戰情不同,處處要設防,兵力不足,軍情所需也是來不得半點含糊,而現兵權旁落,軍情急需也無法調遣,現我們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馬殿甲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生死何所懼?現今外患英夷,內憂鴉片,國運衰微,吏治敗壞,貪官惡吏眾多,上矇蔽皇上,下對百姓疾苦而不顧,從中鯨吞,民不聊生,給大清子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輕者弄得貧困不堪,重者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四處逃生。為了大清國泰民安,子民能安居樂業,戰死與心無悔。為天下勞苦子民,儘自己微薄之力,乃是兄一生的所願。”兩人心意相通,感情又融洽,越說越說投機。馬殿甲順勢接著說道:“在緊要關頭,我們還有什麼猶豫!”

林公哈哈一笑,堅定地迴應:“生死不過朝夕事而矣,何況活了五十多年也應滿足了,為了大清子民國泰民安,不受外侮而禁菸引起戰爭,我被砍了腦袋那也與心無悔無怨。”

馬殿甲幽默地笑道:“賢弟難道想通了?如若戰事再出現意外,真的不怕再惹惱了皇上?”林公拿起桌上茶杯甩在地上說:“即使如同此杯,林某現已無反悔之意。”於是共同周密商討對英之策。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關於對英作戰,馬殿甲盡言無隱,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清軍敗退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如英軍,而是我軍準備防禦不足所致。這與新疆剿浩罕不同,我軍在陸地靈活,洋人在水上,首先要查看了解敵情,沿岸炮位也要演試調拔到位,沿岸水道要口增強木排、鐵鏈設備,整頓水勇和兵器,船隻集中調動。英軍千里迢迢來到我朝,所憑無非是艦船而已,艦船雖威力巨大,非我朝木船可匹對,可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防禦堵塞各個水道要口沿岸,並以重兵把守各要道口,防禦英軍炮火攻之,而英艦一旦上岸自然無用武之地。然後選擇凌晨時分,用快速小船靠近,以火攻之,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鼓作氣趁勢以火箭、火球追擊,只要我等同心協力,怎能不大破英軍?”

對於馬殿甲的分析建議,林則徐深以為然。五月十日,一切準備妥當。趁著夜色,熟悉水性的二千四百名精壯勇士,兵分三路,襲擊英軍。這些士兵身上帶著火箭彈、鉤鐮,乘坐小船,靠近停泊在二沙尾和白鵝潭一帶的英軍艦船。他們用長鉤將英艦鉤住,往裡面投擲火箭、火球。英軍大敗,倉皇逃遁。

道光帝的侄子、靖逆將軍奕山上奏稟明他“在海口軍務整頓嚴肅,訓練水路壯勇,防禦出力”。道光帝將其封為正式提督。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乙已年,1845)三月初六日,旨宣馬殿甲特遣進京,道光帝詔見四次。在外患未平,內憂又生的海口、韶連鎮兩地的百姓朝夕不飽,他們不得不扶老攜幼到處流浪,而賦稅照舊,官吏行商平日更是作威作福,逼壓百姓。馬殿甲頂住壓力呈上奏本,奏請給兩地百姓減輕稅金,度過災荒,保持各地太平,預防滋事。為此事有些同僚對減免意見很大,馬殿甲因惜百姓不怕阻撓,多次奏表,終於獲得宣宗恩准,減輕了兩地等處稅金,兵民莫不感佩喜悅。

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旨宣馬殿甲入宮覲見,復訊兩廣軍務情勢,馬殿甲無隱飾據實面奏,道光知情後親下諭旨:“這次特遣來京,是為了西南邊陲苗疆要地,民族眾多,外接安南,為了大清西南邊陲安泰,若出現天災水患而引起災荒,因路途遙遠,百姓一切稅金可著情處理。今諭旨特授全權,可自行減免,無須上奏本。”馬殿甲授承聖諭旨,六月初六在京動身,抵達廣西赴任。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馬殿甲多年奔波戎馬,年老因病辭官還鄉。道光帝下旨,把內蒙古石古水口每年徵收的馬稅賜給馬殿甲養老。可道光帝哪裡知道,馬殿甲馳騁一生,深知百姓疾苦,不但拒收這一稅金,還奏明情由,請皇上免除這一稅錢。

道光帝高興地說道:“馬殿甲一生憂國憂民,愛民如子,那臣能比?”並在張家口立碑,表彰馬殿甲的功德。

道光帝為嘉獎其戰功,賜給馬殿甲一塊匾額,並親筆提詞:兩廣提督,馳騁疆場,干城卻敵,抵禦外侮,振威邊陲;軍門府第,一生戎馬,憂國憂民,清廉自矢,冰心雪操。

馬殿甲一生南征北戰馳騁疆場,為國為民盡職盡責,即使在臨終前夕,還不忘告誡時任山東濟南臨清衛守備的兒子馬步衢:“今皇上讓你在山東就任,實乃對我戎馬一生清貧一世的體恤,祖上幾代不願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大多選擇退隱不仕。今你任職臨清衛守備,務必恪守‘清廉’,一定要牢記‘不義之財不可取’,不要辜負了你是馬家子孫······”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話說一代武狀元、功勳卓著的馬殿甲歸裡後,不以官勢待人處世,而多施以仁愛,平時以勤儉節約自持,深得鄉鄰好評。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馬殿甲溘然長逝,享壽七十又三。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圖片來自相關資料)

馬殿甲仙逝後,葬於今鄧州市穰東鎮西北方不遠處,後人稱馬殿甲墓地為“狀元墓”。據說原來的狀元墓,規模宏大,其墓前自北向南依次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牌坊、石獅、一旗杆等,石牌坊上書道光皇帝題字:“振威大將軍”(1962年遭破壞)。

【“狀元墓”今僅存不大的墓冢一座,原在六代人的墓園右旁,馬殿甲墓之下、馬步衢墓之上還有一座特殊的墓冢,即馬家後人口中的“唐師傅墳”(馬步衢的武術教師唐大用,此不贅述)】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馬狀元墓冢,呈北高南低狀,原立有馬殿甲碑文一塊,現殘碑立在鄧州市花洲書院裡。馬狀元墓雖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目前尚未開發,看到的只是雜樹野草和村民為了多種點莊稼不斷被侵佔的墓冢土堆。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把馬狀元轟轟烈烈一生的故事蒸發掉;

但願時間的流逝,不會沖淡馬狀元在歷史中的地位;

但願不因時間的流逝,人們而忘記了這位河南歷史上僅有的武狀元!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1807年被嘉慶帝欽點為武狀元后,從此大半生金戈鐵馬、為國分憂的馬殿甲——1813年禁宮剿匪,1826年西北平叛,1840年東南抗夷······

他輾轉流徙,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留給後人的是愛國、忠誠、盡職、清廉、愛民、勤儉、節約、仁愛;

他留下的也絕不能是荒草相伴的一堆黃土、一片孤寂、一種遺忘······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立在花洲書院裡的馬殿甲碑刻)

民族英雄馬殿甲的形象也許從未在鄧州人們心裡暗淡過,從未在華夏人們心裡暗淡過,亦從未在歷史的扉頁上暗淡過。

他,猶如遙遠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永遠照耀著生生不息的人們;

他,猶如潛藏在地底深處永不熄滅的火焰,千古流芳;

他,永遠是“狀元馬”後人、鄧州人、河南人的驕傲!

附錄資料——

一、據狀元馬氏後人傳說,狀元馬氏有三支:

(一)、正宗狀元馬氏。鄧州東河街馬氏後裔,稱“狀元馬”,此宗馬氏在馬殿甲告老還鄉後,定居於現穰東鎮,也有散居在塔院和南關後場院的;

(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馬殿甲歸裡,跟隨馬殿甲多年的官兵後裔,亦落籍鄧州,在城西馬殿甲的莊子處建了前馬樓、後馬樓,即與馬家聯宗,亦稱“狀元馬”;

(三) 、元朝時期,隨元朝軍隊中的“探馬赤軍”屯田落籍鄧州的黃楝樹橋、八鄧營和馬營(現海營)的西涼馬氏都是當年屯田軍人的後裔,他們也與狀元馬聯宗,成為一家。

現在,以上三宗統稱謂“狀元馬”。後因繁衍生息,家族龐大,逐漸散居各地,除東河街外,南陽河街、石橋,鄧州穰東、林扒,南召雲陽,湖北房縣、黃龍鎮等地也有狀元馬氏遷居。

、鄧州的狀元馬氏名派譜排序為:

統一排序前名派用字:

玉、鴻(宏)、顯、殿、步。

統一名派譜序為:

天修永大業(或洪修連字明),德禮萬世昌。

三元成福厚,宗祖顯榮光。

國運盛祥瑞, 忠義孝悌先。

家邦振興旺,吉慶壽同增。

三、在鄧州市周邊一直流傳著五馬六楊(羊)”之說,至於它的確切意思,歷來說法不一 ——

有的說,因“楊”與“羊”同音,按此說“六楊”應為“六羊”,就有人解說:五月的馬肉不能吃,六月的羊肉不能吃,恐天熱食熱物中毒。據權威資料顯示,馬肉被列在涼寒食物首位。至於六月食羊肉者大有人在,從未見因此而中毒者;

有的說,“五馬六羊”中的“五、六”指的馬丶羊的年齡,指這2種動物已步入暮年,肉質柴丶鬆,營養價值不高,不推薦食用;

有的說,“五馬六楊(羊)”,指的是鄧州回族有五宗姓馬的,六宗姓楊的。不過鄧州回族中“五馬”確有其蹤,至於“六楊”,僅有分佈於鄧州城鄉間的回族楊姓一脈,可見此說也不盡然;

有的說,“五馬六楊(羊)”原本就是一個傳說故事,從前張家村的張財主,要培養他的兒子去學做生意,原則是不賺不做。一天,他兒子牽五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羊的見了,就牽著六隻羊換他的五匹馬,他覺得這樣很合算,能賺一隻,很合算,就換了六隻羊。賣雞的又用七隻雞換了他的六隻羊,讓他又賺一隻。後來就有“五馬換六羊,越換越不強”之說了······

也許“五馬六楊(羊)”之說還會繼續演繹下去,到底哪種解釋準確,你懂的!

一代武狀元馬殿甲,作者:笑熬漿糊

作者“笑熬漿糊”與馬殿甲

第七、八代後人在一起



微 信 號:stp13838711986

作者簡介:笑熬漿糊,本姓尚,乃今日頭條“圖說鄧州”以及微信公眾號“圖說鄧州”的創始人及原創作者。業餘堅持原創,傳遞社會正能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