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下的晉祠,是三晉大地魂系之處。這裡最初是祭祀晉國開國之君唐叔虞所建。其中的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侍女像與聖母像皆位於晉祠主殿聖母殿內。聖母殿是晉祠內主要建築,坐西向東,位於中軸線終端。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與唐叔虞的母親邑姜所建。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頂,黃綠色琉璃瓦剪邊,殿高19米。

侍女像與聖母像皆位於晉祠主殿聖母殿內。聖母殿是晉祠內主要建築,坐西向東,位於中軸線終端。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與唐叔虞的母親邑姜所建。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頂,黃綠色琉璃瓦剪邊,殿高19米。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是我國宋代雕塑遺存中的精華之一,它脫離了宗教神話偶像的範疇,反映出封建社會宮廷生活和宮廷人物的精神面貌。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殿內宮娥侍女裝束者三十一人,據其姿勢、神態和手執器物,大體可以看出她們是當時皇宮裡“尚室”、“尚繕”、“尚寶”以至歌伎、舞伎等方面的侍者。她們都在為帝后服種種勞役,如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奏樂歌舞以至侍奉文印翰墨等等。她們各因職位、年齡、性格和遭遇不同,表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少者天真,長著老成,或喜悅、或煩悶、或悲哀、或憤怒、或沉思,無不表現的淋漓盡致。各像大小與真人略同,造型典雅,體態豐盈俊俏,面貌清秀圓潤,顧盼傳情,異常生動。因此,當人們置身殿中,似乎能看到她們輕巧的動作,聽到她們悄聲的言談。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這些侍女雕塑並沒有藉助誇張這一慣用的藝術手段來表現每一個人的性格特徵,而是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理解,運用恰當的造型語言來塑造每個人的職別和性情。如稱為歌舞伎的侍女,她面帶微笑,俯首下視,烏髮高髻,紅花束於髻頂,她手據繡巾,身勢微側,纖細柔麗, 顯示出舞女輕柔活潑的情態。她的動作變化微妙,顯得優美而溫靜,意態含蓄而大方,嬌而不羞,正似窈窕淑女,但又不同於故作羞態的大家閨秀。她旁邊的侍女,卻故作男狀,左手握右手,眼平視,胸微挺,臉作無表情狀,略有公子氣質。前者活潑多姿,後者嚴肅恭敬,從中可以看出她們之間有明顯差異的職別和各自所具有的特徵。侍女職業不同,性格也不同,像洗衣、掃地的宮女就完全不同於這兩個人的神氣。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聖母殿中43尊彩塑的塑造者創作性地將表現對象從虛無縹緲的神轉向有血有肉的人。雖然由於儀軌、身份的限制,聖母像塑造得比較拘謹和刻板,但其餘的42尊侍從像舉手投足,顧盼生姿,世態人情,纖毫畢現,每一尊塑像都個性鮮活生動,造型無一雷同。除了對人物形象細緻入微刻畫外,在人物衣紋的處理上也體現出民間雕塑藝人的高超技藝。聖母身穿的袍服,被塑造得質地柔軟,宛如綢緞--般隨著人體結構而有韻律地下垂。侍從所著服飾的衣紋多做程式化的處理,披巾、綬帶以及佩戴的不同形狀的玉佩等細節既表現了人物不同的身份,也增加了造型的變化。群像中的5位男性侍從雖同為宦官,因為各自職責、身份不同,服飾也各不相同。例如,其中-位負責膳食的宦官腳穿弓鞋,兩位聖母近侍傳令官穿平底鞋,還有兩位宦官則腳蹬長筒靴。4尊宮廷女官像皆著男服,頭戴烏紗,系玉帶,腳蹬薄底烏靴。其中兩位著大袖衣,雙手相疊合抱;另外兩位著宋代武土裝,分別手捧硃紅珠寶盒及靛藍燭臺。這4位女官像與宦官像相比,身材相對矮小,但面容姣好,感情豐富。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他們的創作手法也緊緊圍繞真實表現的要求,突破了歷代寺觀雕塑概念化、程式化的形式。如衣紋的表現全部運用了活紋,沒有一根死紋。運用深紋、淺紋、實紋、浮紋進行恰當的配置,使雕塑栩栩如生。她們的衣紋表現不同於那些做裝飾的線條,而且很重視衣服的體積、質感和衣褶的起點和俯著點的變化,衣紋;起伏變化以及它的起與止都做得來去分明。在雕塑的線形處理上、服飾道具等諸方面都接近於寫實的技巧,同時適合每個人物的性情和職業。但它的寫實並不是自然主義的描畫再現,而是極具典型和特徵的表達。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彩塑在宋代是一種流行而普及的造像形式,其屬於泥塑的範疇,製作材料由一定比例的黏土、纖維、河沙和水組成。彩塑造型之前,首先要搭起支撐骨架,再進行塑造,採用刮、堆、錐、削、刻、捏等多種手法,再經過陰乾、打磨、上粉、裝彩等工序製成。但是由於彩塑多是外表彩繪的木胎泥塑,而木胎極易遭受菌類、蟲和鼠的侵害,浸水或長期潮溼等氣候條件也易使彩塑泥層產生裂縫或酥鹼,所以宋代的彩塑原作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彩塑在宋代是一種流行而普及的造像形式,其屬於泥塑的範疇,製作材料由一定比例的黏土、纖維、河沙和水組成。彩塑造型之前,首先要搭起支撐骨架,再進行塑造,採用刮、堆、錐、削、刻、捏等多種手法,再經過陰乾、打磨、上粉、裝彩等工序製成。但是由於彩塑多是外表彩繪的木胎泥塑,而木胎極易遭受菌類、蟲和鼠的侵害,浸水或長期潮溼等氣候條件也易使彩塑泥層產生裂縫或酥鹼,所以宋代的彩塑原作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中的彩塑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基本完整的宋代彩塑,雖然後世在維護和重修時在塑像的面部、頸部和部分衣飾上塗了白粉和色彩,有的眼皮、眼角被白粉遮蓋,有的還被重新勾畫了雙眉,但是其宋代彩塑的風韻猶存,它像是一座宋代的彩塑博物館,保存和展示了我國古代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和智慧的結晶,同時對於後人研究宋代宮廷禮制和宮闈生活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彩塑在宋代是一種流行而普及的造像形式,其屬於泥塑的範疇,製作材料由一定比例的黏土、纖維、河沙和水組成。彩塑造型之前,首先要搭起支撐骨架,再進行塑造,採用刮、堆、錐、削、刻、捏等多種手法,再經過陰乾、打磨、上粉、裝彩等工序製成。但是由於彩塑多是外表彩繪的木胎泥塑,而木胎極易遭受菌類、蟲和鼠的侵害,浸水或長期潮溼等氣候條件也易使彩塑泥層產生裂縫或酥鹼,所以宋代的彩塑原作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中的彩塑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基本完整的宋代彩塑,雖然後世在維護和重修時在塑像的面部、頸部和部分衣飾上塗了白粉和色彩,有的眼皮、眼角被白粉遮蓋,有的還被重新勾畫了雙眉,但是其宋代彩塑的風韻猶存,它像是一座宋代的彩塑博物館,保存和展示了我國古代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和智慧的結晶,同時對於後人研究宋代宮廷禮制和宮闈生活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關於聖母殿這組彩塑,許多名家大師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1959年,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來到晉祠,讚美彩塑“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1954年,著名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先生參觀晉祠後,撰文讚歎:“她們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體的豐滿與俊俏,臉形的清秀與圓潤,各因性格和年齡的大小而異;口有情,目有神,姿勢自然,各呈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全身比例適度,服裝鮮豔,衣紋隨身體動作而轉動。我們站在這些像中間,不但好像看見她們輕巧的動作,還像聽見了她們清脆的笑聲,快樂的言談,或不樂意的小小的諷言諷語,清楚地瞭解她們彼此間的思想感情關係;這是人的社會,令人難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在我國的雕塑史上、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954年,著名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先生參觀晉祠後,撰文讚歎:“她們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體的豐滿與俊俏,臉形的清秀與圓潤,各因性格和年齡的大小而異;口有情,目有神,姿勢自然,各呈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全身比例適度,服裝鮮豔,衣紋隨身體動作而轉動。我們站在這些像中間,不但好像看見她們輕巧的動作,還像聽見了她們清脆的笑聲,快樂的言談,或不樂意的小小的諷言諷語,清楚地瞭解她們彼此間的思想感情關係;這是人的社會,令人難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在我國的雕塑史上、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京劇大師梅蘭芳遊覽晉祠,曾在這些彩塑侍女面前佇立良久,仔細品味女伶動作中表現的內心世界,大加讚賞:“一笑一顰,似訴平生”,並依據侍女像創造戲曲手勢動作,對他後來塑造的女子形象產生很大影響。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雕塑大家錢紹武先生,多次參觀晉祠,他的觀察更加細緻入微,並撰文對聖母殿侍女像作了具體而又詳盡生動的描述,現將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雕塑大家錢紹武先生,多次參觀晉祠,他的觀察更加細緻入微,並撰文對聖母殿侍女像作了具體而又詳盡生動的描述,現將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左廡東側第五人就刻劃了一個機智靈便,善解人意,見貌辨色,伶俐尖巧的姑娘,是有了相當經驗的丫環。她的整個身姿微向前傾,似在較快地邁步。她臉的朝向和行進方向不同,似乎有人打招呼,她會立即回頭應對,有點"驀然回首"的意味。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右廡東側,最後一名侍女則完全和她相反,活現了一個天真妖憨,好像初來乍到,還有點不知所措的少女。圓圓的臉,充滿了稚氣,很漂亮但似乎毫不知覺,動作姿態十分純樸。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而右廡的第一個雕像卻可能是個"領班"。一副莊重矜持、不苟言笑的腔調,顯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職在"捧印"的重要。因此她全神貫注於所拿的"印璽",一手捧託,一手護持。尤其這護持的手,把怕碰、怕磕的心態表現得十分貼切。她的年齡也顯然大於一般丫頭們,穩重而老練,眼神極為鋒利,但卻含威不露,嘴角有力,顯得是個很有判斷力,辦事果敢的婦女。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左廡北牆一行最中間的一位。她身材纖弱而風姿綽約,可是雙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有著滿腹心事,幽恨怨悵,一肚子不合時宜,一看而知,她是位自尊心極強,不肯隨和,不會討好,連人家的同情都會拒絕的姑娘。自上而下都為直線衣紋,與大動態線相一致,也強調了優美柔和中的倔強之氣。她的眼神和其他各像不一樣,完全是在內省,對周圍的一切都不予理睬。更顯出心高氣傲、孤芳自賞的韻味。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右廡第二位的一個頭頂高冠的中年侍女。顯然她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視,她似乎沒有了和別人爭強鬥勝的條件。但她卻在這一大家裡歷盡滄桑,她已經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她的眼睛裡已沒有了希望和失望,有的只是冰冷的寒意和犀利的洞察。她微微下撇的嘴角說明了她的不滿和蔑視。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組雕塑是現實主義藝術的偉大成就。從中,我們看到了北宋社會的有血有肉、有喜怒衰樂的真實人物,體會到這些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和由此產生的複雜心態和深刻個性,不管作者是有意或無意”。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另外還有一尊侍女像,位於神壇北側第二尊,此像眉清目秀,身材苗條,頭飾紅色包巾,宛如綻開牡丹,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於胸前持絹巾。她動作優雅,美麗而恬靜,含蓄而大方,頭微微低垂。正面看,她含羞帶笑,從側面看,她眼睛紅腫,一副苦楚的樣子,因此有人稱此像為“雙面佳人”。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總之聖母殿這組宋代彩塑,最大特點是;寫實、傳神,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其風格特徵,完全擺脫了自南北朝以來的宗教和神的束縛,進而轉化到對世俗人物的深入刻畫,這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重大進步和飛躍,也是宋代彩塑的一個重要的時代特點。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晉祠聖母殿彩塑賞析

最後以郭沫若《遊晉祠》詩一首為結語:

聖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

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

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樑荇沼布蔥珩。

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來源:秀麗有畫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姚宇慧

轉載請註明書畫頻道山西工作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