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往了不起的企業,總是走在行業前沿。

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可以理解為,馬雲做了一件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然後造了一個節,引發全民購物;後來又變出一隻貓,放飛一鳥,便就有了“天貓”和“菜鳥”,最後再飄起一片雲“阿里雲”。"

2019年7月30日,馬雲旗下估值15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要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來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以符合中國監管機構即將出臺的新規。

除此之外,螞蟻金服已完成首單區塊鏈貸款業務,宣佈要用區塊鏈技術,打破供應鏈金融壁壘。

下一步,還將升級開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協作網絡,螞蟻“雙鏈通”。

1看似突然,實則醞釀已久

技術的進步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可比肩工業革命以來的任何事物,這種改變常常以未曾預料的方式洶湧而來。

其實,BATJ在區塊鏈場景中早已頻頻落子。一些銀行、科技、零售、地產及通信紛紛“涉水”區塊鏈技術。

2019年,螞蟻金服為優選自身業務的改造、升級以及戰略性佈局進行探索,在區塊鏈+供應鏈應用上掀起大動作,看似突然,實則醞釀已久。

其實,早在2016年7月,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首先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後又延展到互助保險領域。

2017年3月,阿里巴巴和普華永道展開合作,宣佈將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搭建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

2018年,阿里巴巴還和雄安新區一起打造了區塊鏈租房平臺,以提升租房的真實性、透明度和可信化。

2018年10月螞蟻“雙鏈通”展開試點,並在行業取得了積極的反響。

螞蟻“雙鏈通”的邏輯,通俗的來講,就是讓核心企業的信用可以在區塊鏈上逐級流轉,使上游的中小企業就可獲得平等的普惠金融服務。

目前,螞蟻金服涉及到的金融細分領域有銀行、保險、公募基金、小額信貸, 基本覆蓋了普惠金融的所需金融服務。

一路以來,螞蟻金服伴隨支付而生,逐步成長為綜合性、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務平臺。

由於小微企業缺乏抵押物或增信,傳統金融機構識別風險成本高,難以滿足中小微企業貸款需求。

2013年3月,螞蟻金服的前身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成立時,馬雲表示,中國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但中國缺一家真正專注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公司。

因此,馬雲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當時無數人確信,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就是要自己做一家金融機構。

但螞蟻金服對自己的定位是Techfin,基於互聯網定位使得螞蟻金服能夠克服與傳統金融機構競爭中的資金、牌照等劣勢,專注於發揮互聯網企業優秀的數據處理能力。


2阿里的觸角,遠不僅於此


螞蟻金服,手握牌照,拓寬場景。


廣發證券報告顯示,目前,支付行業比較有價值的業務牌照是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牌照,有26家公司同時擁有這三類牌照,支付寶是其中之一,即支付寶可以經營所有的支付業務。除此之外,螞蟻金服還手握基金牌照、小貸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金融控股牌照,眾多媒體報道,螞蟻金服與中信、光大、招商局等老牌央企金控並列入第一批名單,同時也表明監管層對其的認可。

不難看出,似乎並沒有阿里觸及不到的領域。

根據廣發證券報告顯示,2016、2017 年螞蟻金服稅前分別淨利潤為29.07、131.89億元。2017年支付連接佔比54%、金融服務佔比11%、技術服務佔比34%。

根據公司2018年版最新融資報告書預測,2017年至2021年螞蟻金服技術服務收入佔比將提高至65%,而金融服務收入佔比下降至6%。

因此,螞蟻金服未來的營收結構中技術服務業務佔比最大,支付、金融服務佔比逐步縮小。

據瞭解,螞蟻金服的區塊鏈迄今落地超40個應用場景,在公益、跨境匯款、小微企業融資、商品正品溯源,租賃房源溯源等領域均有涉及。

然而,理想的供應鏈必定離不開“四流合一”( 物流、業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而對四流的分析顯然是創新的關鍵,同時也是能否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有所作為的切入點。

目前,圍繞供應鏈金融,除螞蟻金服外,騰訊、京東、平安壹賬通等眾多互聯網巨頭企業正在加速入場佈局,打造“產業+金融”生態圈。

早在2016年,螞蟻金服已宣佈全面開啟農村金融戰略,併發布“穀雨計劃”。

基於阿里生態圈中完善的電商平臺、雲計算等服務系統,實現了農產品供應鏈內部資金流閉環流動。

另外,攜手國內數家農產品龍頭企業,並通過阿里生態圈中農村淘寶、天貓、阿里巴巴、菜鳥物流、阿里雲等力量,從生產端為農戶、企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和銷售服務。

2018年5月25日,首次對外闡釋了螞蟻金服在“金融+電商+農業生產”的互聯網農產品供應鏈佈局,闡釋了螞蟻金服農村金融的戰略規劃。

從農業生產經營的投入,到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再到農產品的銷售,金融+電商的模式覆蓋了整個過程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個農產品供應鏈的線上生態鏈。

3金融領域,核心一定是風控

正當供應鏈金融成為優質風口的同時,也引發各路資本競逐。

但在金融領域,核心一定是風控。若風控不到位,暗藏已久的“雷”終會爆發。

無獨有偶,就在2019年7月以來,供應鏈金融暴雷多數發生在大企業身上,蘿蔔章、假合同現象橫飛,處於供應鏈上的“C位”——核心企業,也遭信用質疑。

對此,監管層出手,7月16日下發155號文,規範供應鏈金融發展。在加強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方面,做了更加細化的規定。

其中,特別提到金融科技“鼓勵保險機構將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嵌入交易環節等,提升智能風控水平。”

記者獲悉,未來監管層將繼續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同時加強供應鏈金融風險監管,引導金融機構健全對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鏈條企業的跟蹤監控。

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透露,目前針對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區塊鏈融資已經跑通,在杜絕欺詐、降低操作風險方面優勢明確,機構、核心企業都可以更高效地掌握並運用這些能力開展現有業務,有望彌補以央企國企為核心企業的傳統市場空白。

據螞蟻金服官方公眾號顯示,目前,“雙鏈通”這一模式已經在成都得到實踐。

例如,註冊資本只有30元的成都百腦匯“冠勇專賣店”,與上游企業中科大旗一起在螞蟻“雙鏈通”上完成了第一單融資,為他們提供擔保的是成都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

螞蟻雙鏈通以中科大旗的技術資質和應付賬款為依託,以產業鏈上各參與方間的真實貿易為背景,讓中科大旗的信用可以在區塊鏈上逐級流轉。

最終,不僅中科大旗得到了成都中小擔的授信,冠勇這樣的末端供應商,也憑藉中科大旗的信用流轉得到了融資支持。

“螞蟻“雙鏈通”全面升級開放,而這一服務運用區塊鏈技術徹底消滅了供應鏈金融領域的“蘿蔔章、假合同”問題等。”蔣國飛說到

那麼,區塊鏈技術,是否能從根本上杜絕供應鏈金融難題?

一位金融風控人士表示,區塊鏈能解決應收賬款憑證真實性的問題。核心企業方面的應收賬款等憑證可在區塊鏈系統上進行簽發,憑證中擁有數字簽名,且所有的相關參與方都可以在系統上進行驗證。

這樣一來,所有的憑證都會有核心企業的背書,其他主體無法偽造。

一位銀行業相關人士向《貿易金融》記者透露:“把傳統的線下確權通過電子合同電子簽章等模式轉移到線上操作,把確權流程等變得更加容易操作,在假設網絡安全不出現漏洞的情況下,預防蘿蔔章、假合同是絕對有益的。”

從供應鏈金融爆發的風險來看,把矛盾集中在了確權的問題上。其實,不同機構的風險偏好決定各個機構的風險偏好有高有低,導致了對於確權問題的要求有緊有鬆。

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區塊鏈是幫助確認貿易背景的一種方式,前提是核心企業等供應鏈上的單位有意願被記錄交易信息,而且願意參與到區塊鏈裡面來完成確權。供應鏈金融的風險說到底是商業信用的風險,區塊鏈作為先進的科技手段,能夠讓確權,三流合一這些傳統難題變得可操作,但是無法解決確權意願問題。

作者 | 橙子同學

來源 | 貿易金融(ID:trade_finance)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