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小編在大一上《西方社會學理論》這門課時,任課老師說:“對我們而言,馬克思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可以張口即馬列主義,那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呢?

如果把17世紀定位為現代價值和現代社會結構的起源,18世紀為現代價值在西歐的普及以及西方核心地區社會的現代轉型,那麼19世紀則是全球化展開以及經濟自由主義全面推行的時代,這也是現代社會結構發生異化、弊病開始呈現的時期。它導致對現代價值之批判和對現代社會組織藍圖的再評價。一種力圖超越現代社會的想象亦日益強烈。馬克思主義正是其代表。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曾明確指出過馬克思主義有三大來源,它們分別為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今日看來,這三大來源恰恰刻畫了現代社會形成過程中對現代性(工具理性、個人權利和現代認同這三大價值)的懷疑以至否定的思潮。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個來源(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代表了對工具理性的否定,第二個來源(英國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性繼承)則記錄了對個人權利為正當性最終標準的懷疑,以至形成全盤顛覆性的理論,而第三個來源則刻畫了對社會契約論和民族認同的批判與取代。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所謂德國古典哲學,通常指從康德開始,通過費希特、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heph Von Schelling, 1755-1854) 到黑格爾(George Wilhelm F. Hegel, 1770-1831) 不斷深入之德國觀念論,以及包括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對黑格爾主義批判在內的德國哲學傳統。其實,這恰恰是一條反映德國民族精神誕生的哲學之路,亦是否定工具理性之路。康德經歷了整個啟蒙運動並目睹它怎樣導致法國大革命,作為力圖用其精神取暖而不是被其焚燬的思想家,康德哲學是從觀念論角度對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精神(二元論)作出總結。他的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用哲學分析指出理性的能力和侷限,建立了信仰(道德)與理性(科學)二元分裂(也是為工具理性提供正當性)的現代哲學體系,故康德是屬於對現代性進行闡述和論證的哲學家。

費希特則不同,雖然他自稱康德的傳人,但因深受拿破崙大軍入侵的衝擊,開始懷疑法國啟蒙價值的普世性,主張德國民族精神。為此,他告別信仰與理性二分立場,提倡主體(包括理性、意志和情感)的主觀精神論。謝林進一步將費希特的主觀一元論轉化為客觀的精神一元論。黑格爾繼續順著這一條思路,建構出精神不斷自我發展、以民族國家建立為理性最高實現的宏大體系。顯而易見,只要把外部世界視為人控制和改造之對象,世界就可以看作精神之實現。黑格爾正是基於這一點提出了他的絕對精神自我實現說。當理性和信仰都作為絕對精神表現時,上帝的存在亦得到證明。故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將黑格爾絕對精神稱為"自我設定的上帝",它既不同於有神論(theism),亦不同於自然主義(naturalism),"黑格爾的主體理論是一種自我實現理論。因此,它是徹底反二元論的。"既然終極關懷可從精神推出,那麼理性和信仰再次達到統一。因此在黑格爾哲學中,康德哲學基本精神(對工具理性的肯定等)已被顛覆。(注意:德國觀念論對工具理性的批判,僅僅侷限於哲學而非普遍文化價值,即並不意味著路德教放棄信仰和理性二元分裂的工具理性原則)。

我們知道,新柏拉圖主義或亞里士多德哲學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觀念一元論,而工具理性正是建立在唯名論對經院哲學(信仰與理性統一的一元淪)的否定之上的。黑格爾主義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回到新柏拉圖主義,但它是一種和托馬斯主義完全不同的反現代性的現代思想。它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德國在宗教改革後一直沒法建立統一的現代社會,唯有文化民族主義才能實現現代價值和社會耦合,一旦精神成為先於世界之存在,民族文化作為精神之載體,民族國家也就可以作為理性之最高實現了。

黑格爾認為,當精神(觀念)創造出與它相對應的現實後,精神還能再一次對這被創造的現實進行反思,產生對上述過程的自我意識,這意味著更高一級觀念之誕生。在黑格爾的模式中,精神不僅是萬物之主宰,而且通過反思處於不斷演進之中。據此黑格爾提出所謂精神進步的正、反、合三階段論(諸如理性的確立、理性的實現或異化、對理性實現的反思使理性達到更高階段)。為了將正、反、合表達為包羅萬有之內在發展法則,黑格爾把自我矛盾作為其方法論。黑格爾認為,規定性A和它的否定非A是同時存在的。正因為在一切領域對於任何一個規定性A,必定同時存在與其矛盾的非A,這使得這個世界是內在發展的。在黑格爾時代,不可能知道A和非A共存造成的邏輯悖論會對整個理論體系命題論證造成什麼後果。今日我們知道,如果允許在一個理論系統中存在悖論,即同時有著自我矛盾的A和非A,那麼在這個系統中任何想要的結論均可推出。這一點使得理論體系可以抗拒證偽,具有巨大的隨時代需要而應變的能力。

在西方哲學傳統中,本來就存在否定心物二分(包括信仰與理性)的唯物論。唯物論認為世界是物質組成的,不承認上帝存在。但樸素唯物論不能回答理性在物質世界的位置,17世紀前只是輔助性觀念系統。只有黑格爾唯心主義產生後,一元論才具備與心物二分論理性主義抗衡的力量。故一旦費爾巴哈認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只是物質世界的反映,馬克思就立即可以將黑格爾辯證法顛倒過來,系統地把黑格爾對工具理性否定之辯證法和唯物論結合,建立辯證唯物論哲學。

西方現代價值系統第二個核心是個人權利,以個人權利為正當性最終標準對政治和經濟制度作合理性論證,這就是自由主義。18世紀,充分展開了從理性和個人自主性(擁有財產和追求個人利益的正當性)來討論相應經濟制度之研究,形成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和自由主義共同成長,互相交叉的。洛克、休謨既是自由主義哲學家,亦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奠基人。個人權利為正當性最終標準,本具有雙重含義:第一,和自然權利相對應的自然法是來自於上帝的規定,它和自然法則等價;第二,擁有自然權利的個人就是理性的和追求自己利益的個人。這兩個原則轉化為市場經濟正當性之論證就是經濟自由主義。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意味著這兩個原則的確立,這既是現代經濟學的誕生,亦意味著英國政治經濟學傳統的形成。

眾所周知,自亞當·斯密後,經濟學家開始將市場法則當作物理定律那樣的規律,經濟學的目的即為揭示該規律。與此同時,人的自主性則主要體現在其經濟能力之中。據此,博蘭尼認為,經濟自由主義有三個要素,一是必須由市場來決定勞動力和商品的價格;二是金本位制;三是貨品必須能在國際自由流通不受阻撓或保護。事實上,19世紀的經濟自由主義,還有第四個要素,這就是從古典政治經濟學繼承來的勞動價值論。

為什麼這樣講?以個人權利為正當性最終根據有一個基本預設--自主的個人總是可以自己維持自己的生活的。但是當人無財產時又如何維生?為了保證個人自主性這一價值是人人可欲的(即使對無產者也是如此),必須假定一個人只要具有勞動能力,必定可以在市場中生存。勞動被認為是一切價值之來源,故自洛克到亞當.斯密,都主張勞動價值論。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這四個要素並不是自洽的。它們之間的互動會導致馬克思剩餘價值論的產生,從而推出一切權利都是階級的權利。也就是說,19世紀經濟自由主義的演化,本身就隱含著對個人權利作為正當性最終標準的懷疑和否定。

根據勞動價值論,既然勞動作為市場價值來源,那麼工人出賣勞動力即可以獲得生活必需的資源。這一理論預設的成立,必須有一個前提,這就是工人一定可以在市場上找到賴以維生的工作。但這一預設是和經濟自由主義所認為的市場萬能、政府越少干預經濟越好是矛盾的。因為價格和工資的剛性(價格和工資不能無限制地降低),必然出現非自願失業(特別是經濟不景氣時)。只要失業工人多到一定程度,市場社會即發生大量工人無法維持自己生活的情形。而在不受干預的市場經濟中,該情況一定會週期性地發生,這就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出現週期性生產過剩。

眾所周知,隨著貧富差別拉大,會導致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因為金本位制,貨幣的供給量受到限制,經濟自由主義又不允許國家用增加公共開支以刺激有效需求,其結果必定就是同時發生週期性生產過剩和大量工人找不到工作的問題。這時,如果仍堅持勞動價值論,就只能接受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即資本家剝削了工人的剩餘價值,使工人的收入不足以購買他們創造出來的社會產品。本來市場分配基於自主的個人自願交換,它無疑是正當的;而剩餘價值論證明交換中存在剝奪,這就等於指出現代市場經濟不具正當性。為什麼基於個人權利的自願交換會是不公正的呢?唯一的解釋是一切權利都是階級的權利,也就是說,個人權利再也不是普世價值,當然亦不是現代社會制度正當性最終標準了。整個自由主義的基礎面臨被顛覆的危險!

由此可見,19世紀的經濟自由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悖論。一旦工具理性和個人權利受到懷疑,作為現代社會組織藍圖的社會契約論開始崩潰。本來根據工具理性和個人權利,合理的社會不是有機體,而是個人之間契約的產物。當社會契約失去了正當性之後,隨著現代經濟危機出現,重返社會有機體的呼聲日益壯大,這就是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思潮。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何馬克思主義第三個來源是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源於工業化過程中社會有機體解體而導致的貧困問題,特別是形成赤貧無望的無產階級。所謂烏托邦社會主義均為各式各樣重建無產階級社群之嘗試,如歐文(R. Robert Owen, 1771-1858)建立工廠、消費和教育一體化社會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共產黨宣言》列舉了三種社會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和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都是反動的,因為它們代表著對已過時的社會有機體之緬懷和反對工人革命,而批判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則是空想的,馬列主義之所以視其為空想,是因為主張用科學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來代替它,這一理論中暗含著用另一套組織機制(道德意識形態共同體)來重建新式的社會有機體。因此,馬克思主義第三個來源中包含著對現代性第三個核心觀念的否定,個人並不是先於社會的,未來社會必須對自我認同的第二個層面重新界定。或者說,現代社會整個認同結構都是被商品社會異化了的,民族更是無意義的。人類必須形成全新的自我意識,馬克思稱之為人的解放。這裡,既存在對傳統認同的否定,也是對現代民族認同的批判。本來民族是在人被作為individual時對"我們"的定義,自由主義的傳播與民族主義並行不悖,如馬志尼( Giuseppe Mazzini, 1805-1872)認為民族的解放就是個人權利的普遍確立。馬克思主義既然否定個人權利的終極正當性,又將黑格爾主義顛倒過來,故主張工人無祖國。一種超越民族主義、主張社會高於個人的徹底的世界主義之學說出現了。

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它集中地反思並批判了現代價值的所有要素,還在於將其鑄造成一宏大而看上去一致的理論體系。首先,他將黑格爾辯證法顛倒過來。

用矛盾鬥爭、否定之否定作為解釋宇宙演化的法則,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然後將這種物質發展觀運用到人類社會,得到歷史唯物論和階級鬥爭之理論。歷史唯物論主張經濟決定論,認為人類的經濟在不斷髮展中。政治和文化只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它們必定也隨著經濟基礎變化而變化。然後,馬克思用唯物史觀來解剖資本主義社會,這就是剩餘價值論,它是論證現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之根據。最後推出科學社會主義,即經過無產階級革命,一個完美的共產主義社會就會來臨。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將對西方現代性否定之諸因素組成一個互相說明的整體,故它構成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為深刻的批判體系,我們可將其視為全面反思現代社會巨鏡的樹立。正如伯林(Isaiah Berlin)所說:"這一最終完成的體系是一個巨大的結構,無法對其進行直接攻擊,它包含了意在對付敵人擁有的已知的每一件武器的材料。它對朋友和敵人一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特別對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批評家。它在這樣一種意義上改變了人類思想的歷史,即自有了這個體系後,某些東西就再也不可以振振有詞地說出來了。"

只要認真思考馬克思主義的各個組成部分,就會發現辯證唯物論、經濟決定論和剩餘價值說之間並無邏輯聯繫。因為從辯證唯物論推出經濟決定論,需要一個前提,這就是把經濟等同於物質。而這只是語言含混帶來的模擬。從經濟決定論進一步推出剩餘價值說必須依靠勞動價值論,而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並不正確。馬克思主義使用了黑格爾哲學方法使得其論證含混,推導具有任意性。換言之,正是其邏輯的不嚴密,使人們覺得三者組成一個能解釋一切的體系。當然,如果不講究思想體系的整體性和預見性,同樣可以對經濟自由主義、工具理性和民族主義進行反思和批判,並用相反的價值取而代之。故在馬克思主義周圍的是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它們共同構成平等高於一切的思潮,並據此產生了對不平等給人類帶來的苦難激烈的批判和對現代性鐵籠的反抗。"總的說來,它構成了迄今表達出來的最令人生畏、最持續恆久、最雄辯有力的控訴,反對整個社會秩序,反對它的統治者、它的支持者、它的理論家、它的自願或非自願的工具,反對一切使自己的生活和它的生存息息相關的人。"

作為現代性批判者的馬克思主義是成功的。但19、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的功能遠不止此,它直指一個具有無比魅力的"現代社會之後"的理想世界。當一種社會藍圖被認為是科學的時候,它必定轉化為人類大規模的社會實踐,主張建立一個不同於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另一種現代社會的嘗試出現了。然而,正如鏡子的功能本是讓照鏡者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反思之巨鏡是不能脫離其反思對象而存在的。根據鏡子想象的圖景去建立另一種不同形態的現代社會,並不能保證該社會允許科技無限運用和經濟超增長,也就是說它不一定能同現代資本主義競爭。其失敗反而會導致反思現代性巨鏡的粉碎,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將面臨思想死亡和批判意識喪失的時代。

本文節選自金觀濤的《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本期小編:清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