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悲劇因為出身

四處投靠的猛將

呂布是東漢末年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一,正所謂“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三國第一猛將非他莫屬,正是因為呂布的勇猛善戰,後世文人還給他附會了一段美女貂蟬的浪漫故事,其實這個故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不過呂布在歷史上最大的名聲並不是他的勇猛,而是他的勢利多變,《三國演義》裡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投靠的主公豈止三家?他前前後後投靠的主公多達7人。

呂布的悲劇因為出身

呂布最初因為勇武被幷州刺史丁原招為騎都尉,後來就發生了為後人詬病的忘恩負義之事,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並協助董卓誅殺把持朝政的宦官,董卓欣賞其勇猛,一路把他升到都亭侯。

正當呂布的政治生涯開始走上坡路的時候,董卓也走向了他政治生涯的巔峰,挾天子遷都、成為真正的掌權者,稍有不滿即可當場誅殺官員。於是一些朝廷大臣密謀暗殺董卓,他們拉攏呂布,呂布那時也覺得董卓有謀權篡位嫌疑,便對董卓反戈一擊,刺殺了他,為朝廷除掉了一個人人畏懼的權臣,贏得了一片讚揚,並進入朝廷核心決策層。

不過,盛極必衰,董卓死後,其舊部屬李傕和郭汜等人發動叛亂進攻京城,呂布戰敗,開始了他不斷投主奔波的艱辛歷程,先後投靠袁術、袁紹、張楊,在張楊那裡總算是撈到一個喘息的機會。

過了幾天舒心日子,呂布又投靠了張邈,共同對付曹操,但很快兵敗而逃,這時他又投靠了佔據徐州的劉備,後來又背叛劉備奪取了徐州,自稱徐州牧。這之後,有了一席之地的呂布先後與袁術、曹操結怨冬,最後被曹操圍攻,下城投降,被曹操縊殺梟首。

呂布在三國英雄譜裡就像是天上的一顆星星,忽明忽暗,短短10年內投靠了7個主公,後人多認為呂布是勢利小人,但三國混戰時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誰都有先結盟後翻臉的時候,呂布雖然投靠的主公多了些,但一味指責他是見利忘義的小人卻也有失公允。

那麼,勇猛無敵的呂布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不斷地“易主”後來以至於喪命的呢?這裡既有他個人性格的因素,同時也跟他獨特的出身有關。

悲劇源自出身

呂布雖然可算得上三國豪傑之一,但是他的出身導致了他的發家史存在一定的獨特性或者可以說是缺陷,與其他主公相比,他不是袁術、袁紹那樣出身於四世三公的世族高門,也不像曹操那樣出身於富裕的官宦家庭,就連和“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的劉備相比都缺少世家大姓風範。

當初,當時的朝廷大臣王允拉攏呂布共謀剷除董卓的大業,對呂布算是有知遇之恩,可是他卻從心底裡看不起呂布,只把他當做一介武夫而已。其他人也多是利用呂布的勇猛,最多僅以“壯士”看待他,這使呂布感到沒人尊重他。

這與當時的官場風氣是分不開的,當時,人們最注重的是出身,無論窮富只要是名門大姓(例如劉備)或者是當代名士(例如諸葛亮等著名的謀士們),都能在社會中得到大家的尊敬,而呂布呂布出身貧寒,體力過人,從小習武,善於騎射,只是個民間俠士。他成名之前只靠給替小小縣吏效力而謀生。而在漢代以前,俠士正是當時一貫為大姓豪族所輕視的一類人。

呂布的悲劇因為出身

韓非子曾在《五蠹》中說:俠以武犯禁;司馬遷《遊俠列傳》中對俠的認識比較客觀,多有褒獎,但是還是說明了他們的行為“不軌於正義”;班固則把遊俠看成亂世“奸雄”。呂布更是遊俠中最底層的人物,年輕時混跡於無正當職業、遊手好閒的城鄉青少年之間,這些人又常常被稱為“輕猾之徒”或“亡命無賴之徒”。由於他們年少氣盛且勇而無謀,非常容易被人利用。

像呂布這樣的底層俠士,雖然出身低賤,但是十分勇猛,應該是主公門喜歡利用的棋子,但是鑑於俠的某些特性,在他們被大姓豪族、割據一方的統治者收為己用的時候,就像在耍弄一頭猛虎,既想支使猛虎傷人又怕猛虎回頭傷了自己。因此,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各方割據勢力都對出身低下的呂布愛恨交織,千方百計利用但是又怕他異軍突起難於控制,所以呂布只能落得個四方奔逃的命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