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兵鑑原創 文/核動力愛胖達)

一是火炮和炮彈自身設計和質量上存在缺陷。

炮彈是球形,重心在球心,結果炮彈在飛行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非常隨機,隨機地朝各個方向翻滾,造成炮彈飛行軌跡非常不規則。

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炮膛內部彈丸和火藥的裝填方式,最底部的圓筒狀是發射火藥包,發射火炮時可以用一根長針刺破方便引燃。黑色鐵球即球形炮彈,前後兩個木塞子包著麻繩碎絮,可以防止炮彈隨著船體搖擺而在炮管內滾動。

炮是前裝炮,為了能順利地從炮口裝填炮彈,炮管內徑只好比炮彈稍微大一些,流出所謂“遊隙”(Windage),結果發射時炮彈後面的火藥燃氣不斷外洩,衝擊著炮彈在炮管內隨機翻滾。

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同時,炮管採用內外模具鑄造,鑄造出的炮管不一定筆直,這樣炮彈在炮管內翻滾更加不規則,出膛時朝哪邊飛去只好跟著感覺走。

二是炮架非常原始

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這樣簡單的四輪小炮車,完全不允許炮在船體前後左右傾斜搖擺垂蕩的時候,炮口依然指向敵人,因此出膛的炮彈還帶有此刻戰艦本身搖擺晃動造成的隨機速度,朝哪裡飛更加不知道。

和這非常近的有效交戰距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風帆戰艦有30到50米高的掛帆桅杆,最頂層帆有幾米寬,從同樣高的桅杆上瞭望過去,地平線下的戰艦也可以在十幾公里甚至更遠之外,靠瞭望員1.5的眼睛看到。因此風帆戰艦從敵我相互發現,到最終接戰有很長的時間間隔——因為風帆戰艦最快只能跑不過10節,通常風力下平均5節一下,多數時候都是人步行的速度。這樣一來,比現代海戰更加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交戰前漫長的戰術機動、構造對我方最有利戰場環境的過程。敵人判明我方身份與意圖,不想交戰開始逃跑,我方如何根據天候風力情況採取最佳追擊路線?那時候窮追24小時也是常見案例,從法國海岸直接一路追進大西洋。特別是艦隊作戰的時候,常常有雙方打太極幾天,最後沒有一方指揮官認為形勢特別有利於自己,雙方又脫離接觸的。這種風帆時代的特殊情況下,只有雙方不期而遇恐怕才能真正打起來,尼羅河口海戰從戰術層面就是這樣一場意外的遭遇戰,納爾遜當機立斷、抓了個法國人措手不及,準備嚴重不足,這是納爾遜獲得如此徹底勝利的重要因素。

影響攻防形勢的除了火炮有效射程,還有這個距離上的有效殺傷力。決定殺傷力的當然是炮彈的動能、攜帶的化學能戰鬥部等等,但首先決定殺傷效果的其實是火炮的準確性。

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英國戰列巡洋艦爆炸

譬如日德蘭海戰兩艘英國戰列巡洋艦在一萬多米的交戰距離上被德國戰巡打成彈藥庫殉爆毀於瞬間的大爆炸,但如果德國炮術能在一萬米距離上以大於90%概率擊中炮塔頂蓋那樣數米尺寸的目標,那麼所有防火措施不嚴密的英國戰巡恐怕全部要爆炸昇天了。可見準確性的重要。風帆時代火炮的準確性慘不忍睹,在海上顛簸情況下,炮彈飛行上百米可以橫向偏差幾十米,換句話說,就是在上百米外開炮,也只能保證炮彈一定能落在敵艦上,落在艦上哪裡就不能把握了,如果僥倖飛進對方炮門,砸爛炮架讓大炮癱瘓,那跟日德蘭擊穿英國戰巡炮塔天蓋的炮彈一樣,屬於“一發入魂”的幸運一擊。

歐洲近代海戰系列|風帆時代,歐洲戰艦火炮準頭為什麼非常低?

納爾遜在尼羅河口之戰的旗艦前衛號的模型,可見炮門佔據舷側面積的比例

從概率上看這也是顯然,雖然炮門很大,有幾十釐米到一米多寬,但是戰艦舷側沒有開炮門的舷牆面積更大得多,結果按照概率隨機打到側面舷牆的炮彈,大部分都會砸到厚實的船殼上而不會飛進跑門裡。這就導致了風帆戰艦海上炮戰的第二個戰術結果——至近距離的快速射擊:貼上去到幾十米距離即一個船身長度的至近距離上,然後不管打得準不準,而是跟敵人拼誰在短時間內發炮次數更多,發炮次數更多就有更多炮彈能飛進對方炮門讓對方大炮癱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