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當把某個人拉黑時,是什麼心理?

理智與情感 不完美媽媽 看不見的人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2019-05-18

戀人萬念俱灰地說:“我太難過了,我把他/她拉黑了。”

孩子生氣地說:“爸媽太不理解我了,我把他們拉黑了。”

老人難過的說:“孩子太不孝順了,我把他/她拉黑了。”

當把某個人拉黑時,究竟是什麼心理狀態?

曾經有一本書叫做:《理智與情感》,書中描述了一對姐妹截然不同的情感糾結,對人性的理智和情感進行了細緻的剖析。

理智和情感好比是一把雙刃劍,堅持理智,可能會傷了情感;照顧情感,可能又會失去理智。

能很理智地去處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範圍內保持理智。最為理想,這也是運用這把雙刃劍的最好方式。

理智與情感:當把某個人拉黑時,是什麼心理?

在將自己的情緒理成一片亂麻之前,在理智與情感的糾纏和困頓之中,難免會做一些讓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故事中的埃莉諾和達西在他們那個年代,沒有微信朋友圈,他們也無法規避對方。

因為沾親帶故的貴族朋友圈,以及親人間舉辦的聚會,總是會將這對佳人帶入聯繫。

而現代朋友圈,卻有了拉黑屏蔽這項功能。

當把人拉黑時,是什麼心理?

有以下心理表現:

1. 絕望。

2. 報復。

3. 逃避。

4. 否認。

5. 隔離。

這其中起到作用的就是心理防禦機制。

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它指的是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和穩定地一種適應性傾向。

有意思的是:心理防禦機制具有雙重意義。

1. 積極意義是在於能夠使主體在遭受困難和挫折後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也可激發主觀能動性,激勵主體以頑強的毅力去克服苦難。

2. 消極意義在於使主體可能因壓力的緩解而自我滿足,往往具有偽裝的特點。

理智與情感:當把某個人拉黑時,是什麼心理?

比如,吃葡萄吃不著,有人想那真是糟糕,索性我裝作看不見葡萄,而有的說,反正吃不著,我就假裝那個葡萄是酸的,我也不愛吃等等,之後產生的意義卻又有不同,假裝看不見的人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都說只要看不見就行,所以一直放棄;

假裝是酸的人,偶爾一次發現可以吃得到,並且吃到了,嚐出來是甜的,改變了原先消極想法,變成積極想法也未嘗不是可能。

把人拉黑同樣也具有消極意義,也有積極意義。

消極意義方面:

1.否認。以逃避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去減輕自己在挫折或衝突時感受的痛苦。看不見就可以,拉黑就能看不見。假裝沒有這個人;或者用否認的防禦模式,將不愉快得事件否認,當作它從來沒有發生過,來獲取心理上得暫時安慰。

就好像小孩子闖了禍的那一瞬間,自己害怕地用雙手把眼睛蒙起來。

2.隔離。把部分的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拉黑也像是隔離。

積極意義方面:

斷離之後的反思期。

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黑,隔絕雙方聯繫,試著像沒有這個人一樣的生活,考驗自己是否接受好沒有對方的日子。反思自己是否是一時衝動而做了過激的行為,假如在下一次的複合之中,是否能夠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同樣的問題?

經過拉黑的斷離之後,才能更直接貼切地面對自己的問題,和更貼近自己的的真實想法。也是一個反省的機會。

因此,拉黑對方的人的心理有理智的部分,也有情感爆發後的報復,但不妨看成是暫時的分離,以便更好地相遇,更懂得珍惜的一個契機。

理智與情感:當把某個人拉黑時,是什麼心理?

要知道《理智與情感》中的男女主角,可真的沒有那麼方便,因為朋友圈裡還要一個不拉黑的功能。

他們的相遇還真的需要聽天由命。

而現代人卻不需要。

只需點擊。

我是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螢火蟲老師,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