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漢中建政時,為何一定要棄楚從秦?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劉邦漢中建政和棄楚從秦的原因剖析

漢元年的二月份,項羽在戲下主持分封,共分秦天下為十九國。十九國以原秦郡為基礎,大者如楚據九郡,小者如河南僅據一郡。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都於漢中南鄭,統治原秦郡漢中巴蜀攻32縣。

劉邦漢中建政時,為何一定要棄楚從秦?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大概停留了一個來月,到四月份,劉邦離開關中前往南鄭就國。抵達漢中後,劉邦以漢王之身份對部下功臣進行了第二次賜爵。而這一次分封中,受封者大多為侯,並領秦制官職。比如曹參以建成侯領將軍,周勃以威武侯領將軍,夏侯嬰以昭平侯領太僕,靳歙以建武侯領騎都尉。可見,在漢中的這次分封中,楚制的色彩已經大大淡化,而秦制的封爵和官職大量出現。如此可以推測,大概在漢中時劉邦已經有意識的採用秦製取代楚制了。那麼,此時的劉邦為何放棄楚制而用秦制呢?筆者以為有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為秦吏當行秦制

漢王定都南鄭後,便將原屬楚國的豐沛集團擴大為國,劉邦也由原屬楚國支配的一支旁系轉變為獨立建國執政的國王。劉邦雖為楚人,但並非出自楚國貴族,雖早年接受過教育,但時間並不長。因此,劉邦對複雜的楚國政體運行和官僚體制其實並不非常熟悉。此時,劉邦急需要有一套成熟而完整的國家體制。而就在這個時候,蕭何提供了一個成熟的治國方案。

漢元年的十月份,劉邦駐軍霸上。進入咸陽後,劉邦集團的後勤總長蕭何第一時間進入丞相御史府,將秦人的律令圖書全部登基造冊並妥善保存下來。三個多月後,蕭何帶著這批極為重要的典籍一路南下漢中。一年後,蕭何又重新將其帶回關中櫟陽。

蕭何、曹參等人為秦國基層屬吏,在長期的行政中,對秦人的高效官僚體制和細密的律令印象深刻。劉邦本人也做過十年的秦人屬吏,對秦人的基層行政制度大體上也是熟悉的。秦人所以強大,非僅百餘年的明君賢臣,其根本便在於這些法律和制度。因為有細密的律令,才能組織起高效的社會;因為有高效的社會,才能動員起強大的軍隊;因為強大的根本在於堅持法制,秦人才能在這一百多年裡無往而不利。

劉邦漢中建政時,為何一定要棄楚從秦?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毫不誇張的說,這批重要的律令典籍是秦人統治天下的根本。如此,劉邦入漢中後自然應該也只能採用秦制。

第二、在秦地當行秦制。

劉邦雖為楚人,但所封的國土其實是秦土。漢中、巴、蜀三郡雖原屬楚國國土,但楚國自戰國中期起便喪失這裡的統治權。如以惠文王后十三年(前312)算起,秦法在這裡實行已有一百年。可以說,這三郡實際上是秦國國土。而且與劉邦的故鄉豐沛地區不同,秦國在這裡的統治相當成熟,也非常穩定。

在楚地行秦制不可,在秦地貿然行楚制則同樣不可。可以預料,如果不出意外,漢中巴蜀將成為劉邦爭奪天下的基地。而事實上,在進入漢中前,劉邦的謀士便看出這個問題。如果因貿然行楚制而導致漢中、巴、蜀這個根基不穩,則東出中原無異於痴人說夢。

也許反對者會說:劉邦在關中與秦人約法三章,已經放棄了秦法,其實並非如此。筆者認為,約法三章並未完全將秦制拋棄。實際上,在約法三章後還有一道非常重要的附屬法令“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所謂:“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即要求原秦人各級官吏全部各安其位,繼續行使原有職權,不必擔心斧鉞加身。如此一來,劉邦便等於全盤接受了秦人龐大而有效的官僚體制。這也是為何劉邦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秦人支持的原因,也正是這道法令才保證了關中地區政權的正常運轉和社會安定。而這個官僚體制,後來便成為劉邦治理關中的支柱。故而,在關中如此,並已經收到顯著成效,劉邦入主漢中後豈有立即貿然更改原有策略之理?

第三、用秦人當行秦制

從歷史上可知,劉邦元從集團和基幹軍隊基本由豐沛碭的楚人組成。可是,自二世二年九月劉邦出兵西征以來,劉邦便已經逐漸離開原有根據地碭縣而向西、北活動。用戰國區劃來說,劉邦已經離開了楚國。從二世二年九月開始西征到二世三年的六月劉邦入南陽為止,劉邦主要的活動範圍為魏國和韓國。如此,劉邦集團逐漸吸收了原屬魏國、韓國的遺民加入。到二世三年六月到漢元年二月,劉邦自南陽宛城進入武關、藍田,軍霸上,這才進入秦國故土。

宛城之戰時,劉邦不戰而下宛城,封南陽郡守齮(音椅)殷侯,全盤接收了原屬秦軍戰鬥序列的南陽郡兵。從八月到十月,劉邦將兵入關中破秦。到十二月份鴻門宴時,劉邦軍規模已經達十萬之眾。可見,在這段時間劉邦的軍隊又加入了大量秦軍。

根據劉邦集團沛縣起事到入關滅秦這兩年多的發展,劉邦的十萬軍隊可以分為:一萬餘楚人、二萬韓魏人、七萬秦人。如此可見,劉邦集團的高層雖為豐沛集團,但截至到漢元年時,軍隊的主力卻已經是秦人。可以說,原秦軍構成了劉邦軍的主幹。

劉邦入漢中就國前,在項羽的壓力下,被迫大量裁撤軍隊。兩個月內,十萬軍隊被裁為三萬。按照項羽的分封秩序,劉邦既然為漢王,那原屬秦人的舊秦軍是不可以交給劉邦指揮的。因此,這裁掉的七萬人應該就是原秦軍降軍。劉邦留下的三萬餘人則是原屬劉邦指揮的西征韓魏楚人舊部。正因如此,劉邦入漢中時,才發生了大量將士因思鄉而逃亡的情況

劉邦漢中建政時,為何一定要棄楚從秦?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劉邦對自己的將來已有通盤考慮,以秦軍構成以後的漢軍是將來的必行之策。因此,以秦制將秦軍也是必然選擇。如果不以秦制而以楚制將秦軍,則必然導致軍心不穩,戰鬥力大幅下降。實際上,在還定三秦之後,劉邦便著手再度統一整編秦軍:

從漢二年十月徹底平定三秦到漢二年五月京索之戰這半年內,大量秦軍被編入漢軍,甚至有不少秦軍已經做到校尉級別的高級武官(《樊酈滕灌列傳》,騎兵校尉李必駱甲)。

可見,就封漢中時,劉邦放棄楚制而從秦,是鞏固統治、爭奪天下的現實要求。正因如此,劉邦集團才由從楚發展為從秦。

作者:底層史觀

參考: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