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漢中張魯投降的部隊和被曹操強兵所懾服的氐族並不可信,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曹操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此時貿然出兵伐蜀,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局面,曹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戰術層面: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曹操在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曹操在進攻漢中張魯的時候,調動了十萬部隊。在整個攻取漢中的過程中,部隊有一定的損失,由其是在攻取陽平關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一度產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見當時曹操所面對的阻力之大。這樣的部隊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也已經疲憊不堪,說是強弩之末並不誇張。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漢中張魯投降的部隊和被曹操強兵所懾服的氐族並不可信,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曹操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此時貿然出兵伐蜀,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局面,曹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戰術層面: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曹操在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曹操在進攻漢中張魯的時候,調動了十萬部隊。在整個攻取漢中的過程中,部隊有一定的損失,由其是在攻取陽平關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一度產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見當時曹操所面對的阻力之大。這樣的部隊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也已經疲憊不堪,說是強弩之末並不誇張。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蜀漢方面則是有六萬左右的部隊以逸待勞,且佔據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已疲憊之師擊以逸待勞之兵,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曹操這支部隊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佔領漢中,並沒有把入蜀考慮在內,並沒有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如果直接攻蜀,後勤保障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曹操困境:內亂不止,年事已高。

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時候,曹操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人了。他戎馬一生,戰勝了無數的對手,但此時已經不能適應連續征戰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雙重的壓力,可以說身心已經不堪重負。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漢中張魯投降的部隊和被曹操強兵所懾服的氐族並不可信,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曹操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此時貿然出兵伐蜀,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局面,曹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戰術層面: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曹操在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曹操在進攻漢中張魯的時候,調動了十萬部隊。在整個攻取漢中的過程中,部隊有一定的損失,由其是在攻取陽平關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一度產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見當時曹操所面對的阻力之大。這樣的部隊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也已經疲憊不堪,說是強弩之末並不誇張。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蜀漢方面則是有六萬左右的部隊以逸待勞,且佔據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已疲憊之師擊以逸待勞之兵,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曹操這支部隊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佔領漢中,並沒有把入蜀考慮在內,並沒有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如果直接攻蜀,後勤保障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曹操困境:內亂不止,年事已高。

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時候,曹操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人了。他戎馬一生,戰勝了無數的對手,但此時已經不能適應連續征戰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雙重的壓力,可以說身心已經不堪重負。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此時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的曹魏卻並不太平:以擁立漢獻帝為名,行推翻曹操取而代之為實的野心家們正蠢蠢欲動,前有董承、伏皇后,後有荀彧所代表的的世族大家對自己稱魏王的抵制;以青州兵為代表的地方豪強也蠢蠢欲動,這一點從曹操去世後,青州兵的譁變就可以看出端倪;世子曹丕的能力不足,還需要為其培養輔佐之臣。因此,曹操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從對外征伐轉移到對內的治理上來,在生命的最後五年裡,他主要解決的是自己身後曹魏的順利傳承問題,而不是對外攻伐拓展疆土的問題,否則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對於這個問題,“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是想的很清楚的。

四、客觀條件:蜀道難,難如上青天。

都說“蜀道難,難如上青天”,以前我對這句話並不太理解,只知道姜維據守劍閣讓鍾會大軍不能前進半步,鄧艾所走的陰平小路諸葛亮在世時曾派兵駐守,如果保持駐軍,則鄧艾也得束手就擒。最近由於休假的機會,我們全家人入蜀到閬中待了幾天,我才瞭解蜀道難並非虛言。究竟有多難走呢?先來看看劍門關。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漢中張魯投降的部隊和被曹操強兵所懾服的氐族並不可信,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曹操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此時貿然出兵伐蜀,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局面,曹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戰術層面: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曹操在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曹操在進攻漢中張魯的時候,調動了十萬部隊。在整個攻取漢中的過程中,部隊有一定的損失,由其是在攻取陽平關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一度產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見當時曹操所面對的阻力之大。這樣的部隊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也已經疲憊不堪,說是強弩之末並不誇張。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蜀漢方面則是有六萬左右的部隊以逸待勞,且佔據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已疲憊之師擊以逸待勞之兵,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曹操這支部隊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佔領漢中,並沒有把入蜀考慮在內,並沒有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如果直接攻蜀,後勤保障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曹操困境:內亂不止,年事已高。

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時候,曹操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人了。他戎馬一生,戰勝了無數的對手,但此時已經不能適應連續征戰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雙重的壓力,可以說身心已經不堪重負。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此時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的曹魏卻並不太平:以擁立漢獻帝為名,行推翻曹操取而代之為實的野心家們正蠢蠢欲動,前有董承、伏皇后,後有荀彧所代表的的世族大家對自己稱魏王的抵制;以青州兵為代表的地方豪強也蠢蠢欲動,這一點從曹操去世後,青州兵的譁變就可以看出端倪;世子曹丕的能力不足,還需要為其培養輔佐之臣。因此,曹操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從對外征伐轉移到對內的治理上來,在生命的最後五年裡,他主要解決的是自己身後曹魏的順利傳承問題,而不是對外攻伐拓展疆土的問題,否則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對於這個問題,“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是想的很清楚的。

四、客觀條件:蜀道難,難如上青天。

都說“蜀道難,難如上青天”,以前我對這句話並不太理解,只知道姜維據守劍閣讓鍾會大軍不能前進半步,鄧艾所走的陰平小路諸葛亮在世時曾派兵駐守,如果保持駐軍,則鄧艾也得束手就擒。最近由於休假的機會,我們全家人入蜀到閬中待了幾天,我才瞭解蜀道難並非虛言。究竟有多難走呢?先來看看劍門關。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看過之後,我才知道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究竟是什麼意思,也就能理解鍾會的十萬大軍不能前進半步的原因所在了。

結語:進是勇氣,退是智慧。

劉曄也好,司馬懿也罷,他們當時都處在三十幾歲事業的上升期,心高氣傲、志比天高,他們看到的是入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偉業,自然要鼓動曹操繼續進取。而曹操考慮的已經是自己的身後之事了,如何鞏固權力,為曹丕順利繼位創造條件,才是曹操最為關注的。

"

很多人都說曹操攻佔漢中之後沒有立刻攻取西川,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但在我看來,這卻是他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當時他身邊的兩位高級幕僚劉曄和司馬懿都建議他趁勢攻取西川,這樣既可以消滅劉備,又可以為最後除掉江東孫權進而一統天下奠定基礎。兩個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的說法。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晉書·宣帝紀》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司馬懿認為劉備通過欺騙的手段擊敗了劉璋佔領了益州,益州本地的人並不心甘情願歸附,且如今劉備正遠在江陵準備對孫權用兵,此時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進取西川。然後司馬懿又委婉的說所謂聖人是不能違背天命,也不能失去時機的,意思就是你曹操是聖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讓劉備做大。

對於司馬懿的分析和建議,曹操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晉書·宣帝紀》

表面上看,曹操的意思是說人不要不知足,既然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實際上曹操並不是不想進取西川,而是他綜合考了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做出的最佳選擇,也就是先固守漢中而後謀奪西川之地,這個決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是最為穩妥的選擇,說曹操坐失良機是不客觀的,更是不公允的,實際上司馬懿在這個時候只不過是個高級參謀,自己並沒有直接指揮部隊戰鬥過,因此無論是從軍事水平上,還是從政治能力上,他和曹操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司馬懿的建議表面上看確實很壯人心智,但總讓人感覺有點急於求成、貪功冒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和曹操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還顯得十分稚嫩,直到曹操稱魏王之後,司馬懿作為太子曹丕的中庶子,才得到了更多參與大事決策的機會。曹操討伐漢中張魯時,司馬懿只是和大部隊一起去了,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職務。曹操對於司馬懿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讓他得到歷練的機會,更好的輔佐曹丕是曹操的打算。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樂號曰四友。——《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真正發跡或者說成長,是通過輔助曹丕開始的,在曹操時代的司馬懿充其量不過是個曹操手下獻策的高級參謀而已。很多人說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把鷹視狼顧的司馬懿殺了以絕後患,我認為最真實的原因是在曹操眼裡,司馬懿對於自己或曹魏政權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威脅,如果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司馬仲達為我所控,因此才能為我所用,對於不受控的人才,殺之亦不可惜。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就算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沒有想過要奪取曹操的權力,他看到的是所有試圖和曹操對抗的人,除了劉備和孫權之外都被幹掉了,以自己的才智和見識,和曹操相比還相距甚遠,對於這點司馬懿是有自知之明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到了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也本本分分做人不僅因為曹丕、曹叡的能力,也因為曹魏的很多肱股之臣還在,因此司馬懿還沒有那個實力和膽略。而到了曹芳繼位,曹爽執政的時候就大不相同了,這個時候曹魏的肱股之臣已經都不在了,司馬懿也成為可政治鬥爭經驗最為豐富的人,天下為唯自己一人而已,這個時候不做點什麼才是最大的不智。

我們再來看看,曹操的另外一位高級參謀劉曄的說法: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三國志·劉曄傳》

劉曄的說法總體上看和司馬懿的說法類似,都認為曹操現在已經具備了滅蜀的良機,應該趁著攻取漢中的大好時機一舉滅蜀。對於劉曄這個人,我的第一個印象不是謀士而是個武士。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按照母親的遺命,殺死了父親劉普所信任的一個僕從,理由是自己七歲的時候,母親病逝之前告訴自己這個僕從有陷害人的秉性,會成為禍患。二十多歲的時候,劉曄又親手除掉了揚州當地擁兵自重的鄭寶,並接管了鄭寶手下的幾千部隊。從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劉曄是個有勇有謀、行事果斷之人。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他在曹操手下最初的職務是司空倉曹掾,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司空倉曹掾是司空下屬中管理倉谷的官員,可見劉曄的才能最初並不被曹操所發現和認可。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的時候,劉曄的職務是主簿,就是曹操手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是不是感覺這個職務有點似曾相似?對的,這個職務很像是今天的領導祕書。因此,曹操儘管此時對劉曄已經很信任,但是對於他的使用只是放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個可以培養的可用之人,直接參與大事的謀劃而已。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依據史料記載,此時的劉曄大概三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獲得曹操的認可而謀求自己的進身之地(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三十六歲),而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中, 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已去世;賈詡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軍遠征;程昱年紀也不小了,且在當時因與中尉邢貞爭威儀遭到罷免。因此,劉曄在曹操攻佔漢中後,才會建議曹操繼續伐蜀,從而一舉消滅劉備。

對於劉曄的建議,曹操的做法更加直接,這次連解釋都沒有了。

太祖不從,大軍遂還。——《三國志·劉曄傳》

拒絕劉曄建議的原因和司馬懿類似,他只看到了伐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可能,而忽視了傳承有序基業永固的重要性。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曹操不採納劉曄、司馬懿建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具體來說,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戰略層面:劉備存在的問題,曹操也同樣存在

司馬懿誇大了益州劉備的不利因素,而忽略了佔領漢中的曹操的劣勢是什麼,其實對於曹操來講,漢中也是剛剛被平定,自己在漢中的統治基礎也並不牢固,不能只看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地不能馬上讓人心甘情願歸附的問題,也應該正視曹操佔領漢中之後,面對張魯的舊部、少數民族的反抗,曹操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鞏固自己在漢中的統治。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漢中張魯投降的部隊和被曹操強兵所懾服的氐族並不可信,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曹操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此時貿然出兵伐蜀,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局面,曹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二、戰術層面: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曹操在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曹操在進攻漢中張魯的時候,調動了十萬部隊。在整個攻取漢中的過程中,部隊有一定的損失,由其是在攻取陽平關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一度產生了退兵的想法,可見當時曹操所面對的阻力之大。這樣的部隊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也已經疲憊不堪,說是強弩之末並不誇張。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蜀漢方面則是有六萬左右的部隊以逸待勞,且佔據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已疲憊之師擊以逸待勞之兵,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曹操這支部隊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佔領漢中,並沒有把入蜀考慮在內,並沒有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如果直接攻蜀,後勤保障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曹操困境:內亂不止,年事已高。

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時候,曹操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人了。他戎馬一生,戰勝了無數的對手,但此時已經不能適應連續征戰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雙重的壓力,可以說身心已經不堪重負。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而此時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的曹魏卻並不太平:以擁立漢獻帝為名,行推翻曹操取而代之為實的野心家們正蠢蠢欲動,前有董承、伏皇后,後有荀彧所代表的的世族大家對自己稱魏王的抵制;以青州兵為代表的地方豪強也蠢蠢欲動,這一點從曹操去世後,青州兵的譁變就可以看出端倪;世子曹丕的能力不足,還需要為其培養輔佐之臣。因此,曹操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從對外征伐轉移到對內的治理上來,在生命的最後五年裡,他主要解決的是自己身後曹魏的順利傳承問題,而不是對外攻伐拓展疆土的問題,否則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對於這個問題,“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是想的很清楚的。

四、客觀條件:蜀道難,難如上青天。

都說“蜀道難,難如上青天”,以前我對這句話並不太理解,只知道姜維據守劍閣讓鍾會大軍不能前進半步,鄧艾所走的陰平小路諸葛亮在世時曾派兵駐守,如果保持駐軍,則鄧艾也得束手就擒。最近由於休假的機會,我們全家人入蜀到閬中待了幾天,我才瞭解蜀道難並非虛言。究竟有多難走呢?先來看看劍門關。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看過之後,我才知道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究竟是什麼意思,也就能理解鍾會的十萬大軍不能前進半步的原因所在了。

結語:進是勇氣,退是智慧。

劉曄也好,司馬懿也罷,他們當時都處在三十幾歲事業的上升期,心高氣傲、志比天高,他們看到的是入蜀滅吳一統天下的偉業,自然要鼓動曹操繼續進取。而曹操考慮的已經是自己的身後之事了,如何鞏固權力,為曹丕順利繼位創造條件,才是曹操最為關注的。

取漢中棄西川:曹操晚年最為明智的選擇,和做出選擇的四個原因。

一統天下是最大的功業,但對於曹操來講,赤壁之戰時才是最佳時機,而攻佔漢中後入蜀的時機並不成熟,且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已經無法支撐自己去完成這份偉業了,只能寄希望於後輩之人了,這既是一種無奈,又是一種寄託,期後人逞強雄、滅吳蜀、定乾坤,這就是曹操不佔領漢中後不伐蜀的原因所在。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