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古志八景

明清大名縣的治所在今天的舊治村,縣境範圍大致是今天的舊治鄉全部,龍王廟鎮的大部,西魏莊鄉、大名鎮、萬堤鎮、鋪上鄉、楊橋鎮的部分村莊,以及今天魏縣南部的部分區域。大名縣古志書記載的八處勝景都在今天的大名縣境。

1、白水清風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白水清風 李大禹/繪

白水清風一景在舊治村西南,系一水潭,並有溝渠通往舊治村西,注入護城河。大名縣城西南5.2公里處有白水村,白水清風一景即在此處。

白水村無任何風景名勝,而將白水清風列為一景,或與大名縣城(今舊治村)的“地脈”有關。按照堪輿學觀點,“大名(府)分野應奎壁”,“郡(今大名城)脈自坤方(西南方)來,大名(今舊治村)先受之。”西南而來的衛河是大名府城的地脈。相對於大名縣(治今舊治村)來講,白水村是縣脈所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秋,漳河奪佔衛河河道,衛河改由白水潭村東行。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塗時相任大名知府,為了大名府城的地脈,採納風水家建議,在白水村至艾家口開衛河支河十餘里注衛河故道。開衛河支河以後,史載:“府之長吏,用形家言,欲導衛入郡,橫開支口於上流,繞邑西北,腹背受水,幾無虛歲。”(明成基命《李侯修堤記》)同時,開支河雖然有利於大名府城風水,但嚴重不利於大名縣城(治今舊治村)的地脈。“論縣脈,自西發衛水南環,若移衛於支河則斷西來之脈,驅南環之秀,大不利也。”(王履泰《畿輔安瀾志》衛河卷三)因支河導致舊治村連年水災,且又有礙“縣脈”,支河最終被堵塞。

2、衛水歸帆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衛水歸帆 李大禹/繪


衛水歸帆一景原指今朱窪村至今大名城這一段衛河漕運盛況。清乾隆《大名縣誌》卷十《圖說十》衛水歸帆在白水潭,民國《大名縣誌》卷七《河渠志》白水潭條載:“白水潭在衛水之陽,去今城十二里,為河南糧艘經行之所。林木交蔭,菱荇縱橫。邑無名山大川之奇,臨流眺望舟楫,頗覺快心爽目。舊志八景,所謂衛水歸帆者也。後河徙,變為村落,景狀全無矣。”似衛水歸帆一景專指白水潭,與正德府志圖大相徑庭。之所以如此,實系因衛河河道被漳河奪佔,衛水歸帆一景也隨之變改,由舊治村西北的衛河移至白水潭村。

衛河前身即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歷經多次變遷,在北宋後期改由朱窪村至南關艾家口鎮,再繞經北宋大名府城東北行,中間一度穿城而過。艾家口鎮自北宋以來,歷經金元明三朝,始終是當時衛河上的一處重要的碼頭,藉助衛河漕運的便利條件,艾家口鎮由一處碼頭一躍成為經濟重鎮,距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艾家口鎮的經濟地位始終未衰。明永樂初年,大名府城自大街村遷艾家口鎮北,既是因為艾家口鎮經濟的繁榮,也是出於衛河漕運便利的考慮。

明嘉靖九年(1530年)秋,漳河由響王口經回隆鎮奪佔衛河河道,於艾家口入衛河故道,衛河改由白水潭村東行,在岔河嘴折而南下,經龍王廟北行。清道光三年(1823年)八月,白水潭至岔河嘴這條衛河河道再次被漳河奪佔,衛河在南樂縣袁村以東沖刷成新河,長160多華里,40裡為北宋黃河北流故道,至岔河嘴與漳河會合,再行衛河故道北行。衛河改道,商民船隻也均改走新河,這時,白水潭村漕運繁忙的景象方歸於平寂。《大名縣地名資料》白水潭條下記載:白水潭村在大名縣城西南5.3公里處,衛河本由該村經過,衛河遷徙後,在村南形成一大水坑,終年有水,水質清冽。《乾隆大名縣誌》繪有衛水歸帆圖。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3、愜山古偃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愜山古偃 李大禹/繪



愜山古偃一景在今大名縣城北4.6公里處的嶽莊村。愜山,是西漢時期堵塞黃河決口的遺蹟,因嶽姓最早在此居住,故名嶽莊。

黃河流經大名縣境有明確紀年的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在浚縣宿胥口決徙,經今滑縣、濮陽、內黃東南、清豐北、南樂西北入大名境,東北入館陶,折向東行,經高唐縣西南,再折向北至東光縣西合漳水,復下折東北流經漢章武縣(今黃驊縣伏漪城)東入海。

西漢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大雨十餘日,黃河北決館陶及東郡(治所在今濮陽縣)金堤,氾濫兗、豫,入平原、千乘、濟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地十五萬餘頃,深者三丈,壞官亭、室廬四萬所,徙民避水,居丘陵九萬七千餘口。次年春,大司馬王鳳向漢成帝薦舉王延世為河堤使者,負責堵塞決口。王延世採用兩艘船夾帶著一個“長四丈大九圍”的竹筐,竹筐裡滿盛石頭,行至決口處落石,歷經三十六天,決口堵塞,“隆如山阜,頗愜人心”。漢成帝因此賜名“愜山”,並將建始五年改為“河平元年”。元城縣民為頌揚王延世的功德,在愜山頂上建王延世祠,世代祭祀,至今未絕。

在嶽莊村北,隨著村民建房取土,發現一處河決遺蹟,明顯可以看到數根直徑約0.5米的木樁被洪水夾帶著前行,是否也是王延世塞河遺蹟,有待相關部門實地考證了。

關於愜山,唐朝時期的愜山之戰,就發生今嶽莊以西。此外,在北宋,愜山還有上愜山、下愜山之分。《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元符二年七月條,大名知府韓忠彥奏報,黃河決口,大名府西即是北流故道,水勢逼近大名府城,此時若不將御河閉塞,黃河將奪佔御河河道直注入城,請令李仲以所得修新河錢物,儘快修築。宋哲宗下詔,令大名府與李仲修築上下愜山。而上下愜山是否就是嶽莊村南和村北,不得而知。

王延世祠在嶽莊村西南,祠有三間,民間稱愜山廟,祠堂周圍種植花卉樹木,鬱鬱蔥蔥。登臨其上,“俯窺漳衛同涓滴,上摩雲霄近鬥牛”(趙寧《愜山廟》);放眼四望,“長堤分水勢,壘土象山岑;遠浦歸帆出,斜陽古樹深”(莊同生《愜山廟》)。

檢閱典籍,愜山歷歷在目,愜山之所以能“北與堯山齊寵,南與大伾山並峙”(範鑑古《愜山記》),是因為王延世塞河厚德流長的緣故。

4、譙樓暮鼓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譙樓暮鼓 李大禹/繪



譙樓暮鼓一景在原大名縣治東門,今舊治東村。

舊治村原來叫南樂鎮,宋紹聖二年(1095年),大名縣治由大名府城移至南樂鎮,直至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除明初短時間併入魏縣外,大名縣或移往府城附郭,或回遷南樂鎮,南樂鎮作為大名縣城長達數百年。北宋大文學家柳開就是南樂鎮人。

在明景泰間,大名縣典史郜瑢對南樂鎮增高重築,周圍五里有奇,高二丈六尺五寸,寬二丈五尺,開闢東西兩門,東曰崇仁,西曰廣義,兩座城門之上建有城樓,城樓上面懸掛有鼓、鍾(《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134卷大名府部),每天早晚按時敲鐘擊鼓,進行報時。

譙樓即城樓。古人採取敲鐘擊鼓的方式進行報時,朝來撞鐘,暮來擊鼓。每當晚霞初降,夜幕來臨,薄暮的霞光慘淡地映照城樓,此時,城樓之上響起有節奏的隆隆鼓聲,聲聲沉悶,迴盪在天際,既有落日遲暮之感,又有催人結束一日的勞作,收工趕程與家人團聚之意。

5、古剎晨鐘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古剎晨鐘

古剎晨鐘一景在大名縣舊治村東南角。

古剎指白佛寺,始建於北宋徽宗時期,原名白馬寺。自創建以來,一直是原大名縣的勝景所在,清乾隆年間,白佛寺廢於水。現在,舊址尚在,建築無存,景亦早亡。

白佛寺的來歷有些神話色彩。在宋徽宗崇寧年間,釋迦牟尼佛突現天空,放佛光數十丈,前有白馬駕寶車導行,至舊治村消失。僧人了雲、士人唐富等三千餘人向宋徽宗請求建寺,獲准,並賜名“白馬寺”,寺內建有佛塔五層,極盡土木之盛。金泰和年間進行過重修,金元易代之際,毀於戰火。明萬曆元年(1573年),縣人張自西重修,改名白佛寺,寺內有座藏經樓,舊志中所說的“藏經法雲”即是指白佛寺的藏經樓白佛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漳衛水齊發,寺與城同廢,後雖重建,但規模遠不如前。

白佛寺有一口大鐘,每當晨曉,值日僧人按節律敲擊大鐵鐘,集合僧眾作早課,唸經參禪,拜佛禱告。此外,清脆而洪亮的鐘聲,遠震古城內外,就會使世人油然升起對清高脫俗、超凡入聖的修行生活的敬仰,喚醒沉溺於紅塵煩惱中的凡俗,拋卻俗世的羈羈絆絆,崇慕清新超俗的生活,行善念、慈悲、理性。

6、凌角煙霞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凌角煙霞

該景在舊治村東南,指護城河。

明清大名縣城四周環繞有護城河,東南西三門各有石橋橫跨護城河,便利通行。縣脈自西南衛河來,南環大名縣城(舊治村)迤邐而東,護城河風景最秀美。登臨東南城角樓,放眼望去,護城河澄如白練,晚霞萬簇,從雲層迸射,映照水面,波光瀲灩,繚繞煙霞與嫋嫋水氣混為一體,如夢似幻,秀景宜人,使人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漳衛水齊發,城廢景亦廢。

7、蓮池淫雨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蓮池淫雨

蓮池淫雨一景在今天的龍王廟村東南、三角店村西北。

蓮池即蓮花池,因早已改造成耕地,故而鮮為人知。《古今圖書集成》73冊133卷載:“蓮花池,在縣東二十里,上依重岡,下洌深泓,蒲草菱行,葳蕤可玩。今成腴壤矣。”龍王廟鎮距離舊治村十八里,蓮花池應該在龍王廟村東二里許。《大名縣地名資料彙編》71頁龍王廟公社條下載“駐地在龍王廟村,東鄰黃河故道,四周高,中間窪,好像一個大池塘,有‘蓮花池’之稱。”又258頁,三角店村名來歷:“現在的蓮花池,古稱三角澱,該村座落在澱的東南角,村名因澱而得名。”

龍王廟在蓮花池的西北側,三角店位於蓮花池的東南方,三角澱與龍王廟之間就是古蓮花池。粗略計算,蓮花池方圓至少有數百畝。

蓮花池之所以又名三角澱,是因為這裡是穆堤(今名木堤)、李茂堤交合處形成的一個三角窪地,歷年積水,成為水潭,俗稱三角澱。因潭中種植有蓮藕,故而又名蓮花池。每當荷花開放的時節,千畝荷塘,荷香悠悠,蛙聲陣陣,舟行其間,採摘蓮蓬,大有“蓮葉何田田”之感。

至遲在清初,蓮花池已成耕地,蓮池淫雨景狀全無,惟有蓮花池一名還在民間口耳相傳。

8、穆堤曉月

大名歷史上的“八大勝景”

穆堤曉月

穆堤曉月一景在大名縣城東南21華里處,龍王廟鎮東北的東、西、李三木堤村。穆堤是北宋黃河西岸大堤,東、西、李三木堤村即是由穆堤演變而來。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改道北流,流經今大名縣東。嘉佑元年(1056年),自五月以來大雨不止,黃河在清豐縣六塔鎮決口,宋廷急令治黃河西堤,護衛北京大名府城。此後,只治西堤以衛北京,不治東堤。穆堤即在此時修築,直至北宋滅亡,黃河改道,穆堤與李茂堤始終護衛北京免遭水患。

木堤村東臨黃河故道,故道東側是歷史上有名的沙麓山,元城王氏的發祥地,三朝稱制的王政君、新朝皇帝王莽,也正因為王氏其故里而冠名“貴鄉”,貴鄉即大名的前身。此外這裡還有束皙、孫臏等名人的足跡,也正因為這裡歷史文化的因素,沙麓山步入歷史名山之列。

天將破曉,月亮仍高掛天際,信步踏上黃河古堤,腳下黃河故道流水潺潺,低聲傾訴往日金戈鐵馬的征戰、檣櫓交錯的漕運盛況。遠望沙麓山舊址,往日林木蔥蔥的沙麓山已成連綿沙丘,遙想周穆王射鹿,西漢元城王氏的輝煌,博學的束皙,孫臏用兵的馬陵故道,晉文公五鹿乞食等等,早已塵封歷史典籍。滄海桑田,山陵變遷,此情此景,令人有逝者如斯夫之感慨。(方誌大名消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