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史上和縣名人

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和縣南義鄉(現屬功橋鎮)豐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讀經史,愛寫詩文,20歲遊學開封。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愛慕杜默的才華,請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推辭未赴。同年六月,自謀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後應如進京都任祕閣校勘。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於詩,永叔豪於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杜默為詩多不合律,後人稱言事為文不實者為杜撰。杜默不願追逐名利,於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特意購六株玉蝶梅植於住宅邊旁,平日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遣興。著有《詩豪集》一卷。後,以特奏名仕,任新淦縣尉,終年66歲。

杜師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儻不羈,敝屣功名利祿,恥於為五斗米折腰,為風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師雄盛年辭官,掛冠歸隱。離開京師前,他特意買了六株玉蝶梅,返鄉後在宅邊竹籬植下,精心護理,後來建造了一座規模可觀的梅園。閒來無事,邀宴賓朋,對梅把盞,賞梅吟詩,大有王羲之當年蘭亭雅集之勝。杜師雄曾緣此賦詩三首,其中第一首為《植梅》詩:“半畝花蔭半畝田,寬適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設檻須添杖上錢;淺築牆頭防過酒,大開竹徑為留賢;不妨酒力兼詩思,好具藤床待晝眠”。這首詩洗練地記述了植梅建園的過程及梅園的設計思想,表現了一種陶淵明式的閒適恬淡怡然自得的樂趣。

沈 立

沈立(1007——1078年)字立之,歷陽(今和縣)人,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6)舉進士,籤書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年),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氾濫成災,有記載稱:“漂沒芻蒿,溺兵夫不可勝計”。遂命沈立負責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蒐集整理水文資料,一邊治水一邊著《河防通議》一書。後來許多治水官吏及民間,均視《河防通議》為法典。沈立遷任兩浙轉運使時,因見“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宋史·沈立傳》),故撰《茶法易覽》十卷,乞行通商法,後罷榷法如所請。另外,還有未注作者姓名的《茶法總則》(1150年以前)。但是,這兩部書均已亡佚。

後調京西北轉運使,參與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於採納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的意見,節省了大量勞役。此後歷任滄州知州,進諫議大夫,判都水監,江淮發運使,並知越州,杭州,在任內,曾以公粟購書,積數萬卷,神宗問所藏何書,沈立呈上書目,並附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神宗深贊其藏書之富。沈立司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詔嘉。晚年徙宣州,提舉崇禧觀,終年72歲。畢生還著有《蜀江志》、《劍南風物錄》、《錢塘圖》、《金陵記》、《會稽圖》、《都江記》等。

龔 楫

龔楫(生卒年月不詳) 字道濟,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系原兵部侍郎龔原之孫。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龔楫聞金人入侵,郡縣等地淪陷,常鬱悶激憤而食不甘味。金兀朮佔據和州後,以偏師萬人,在新塘(今和縣功橋鎮)一帶構築堡壘,企圖斷絕通往裕溪(今蕪湖市)方向的通道。龔楫奮起反抗,率領家傭百餘人襲擊金兵。鄉里聞之從眾3000餘人,俘獲金軍千戶二人,解救為金兵虜去的鄉民數百人,繳獲為金兵所掠奪的財物無數,皆分散給鄉民。在歸途中,龔楫遭金兵主力包圍,龔楫率眾改道圩上,金騎兵佔據前進的道路,鄉民企圖從水中突圍者,多被金兵殺死。龔楫對大家說:“今天鬥死,亦足為義士,自棄溝漠,無益也。”於是率眾與金兵苦戰,終因寡不敵眾,為金人所捕。但其仍剛烈不屈,罵不絕口,猶挺劍刺殺金將一人。後終為金人碎割而死,年僅22歲。

魏 石 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詳) 字邦達,和州(今和縣)人,宋宣和二年(1121年),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年),任宣教郎;紹興元年(1131年),任樞密院計議官,遷考功郎;後升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金兵屢犯宋疆,他反對屈膝議和,主張抗戰。紹興四年(1134年),叛臣劉豫勾結金兵攻宋,魏石工請纓隨軍北上拒敵,被任命督長江諸軍。時南宋大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之間互有成見,不能同心協力,他滿腔熱情,往來奔走,向三人反覆慷慨陳詞,備述利害:“為國雪恥,釋去私隙,不獨有利於國家,亦將有利其身”。並勸劉光世主動向韓、張寫信通好,促成三將和睦,合力抗金,屢戰屢捷,軍威大振。後遷祕書少監,極力反對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利用權勢,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責問他為什麼反對言和,魏石工不畏權貴,義正詞嚴地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慣弄權術的秦檜,無言以對。之後,魏石工又上書趙構,直陳和之弊,戰之利,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節。終因與秦檜議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幾,因父喪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有《魏邦達文集》、《魏邦達奏議》、《治亂分錄》等刊世。

徐 兢

徐兢(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八歲入太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會試時考績不佳。後以父徐宏中任輔將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執法,繼知縣事,政績有聲。但主要以書法繪畫知名於世。宣和六年(1124年),高麗入貢,請求派擅書畫者赴高麗。徐兢得以隨宋使路允迪報聘出使高麗。徐兢在高麗一個多月,考察了高麗的山川、地理、歷史、文物、制度等。回國後撰《高麗圖經》(原名《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內分“建國、世次、城邑、民庶、海道”等二十八類,詳細記載高麗的國體、風俗、事物等,為我國人民研究和了解高麗,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書中原有很多插圖,可惜於金人南下時散失。當時,宋徽宗閱後,甚為喜悅,特賜他同進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書學。徐兢工畫精書法,他的山水人物畫,被人譽為神品。他的書法,兼備顏(真卿)、柳(公權)諸體之長。一日,徽宗詔他進宮書寫“進德修業”四字,徐兢揮筆自如,寫至業字,突變行筆之序,最後落筆中劃,修勁端直,如高山墜石,旁觀者駭異失聲,徽宗擊節稱奇。紹興二十二年(1153年),回曆陽省親,卒於途中。

張 孝 祥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史上和縣名人

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和縣南義鄉(現屬功橋鎮)豐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讀經史,愛寫詩文,20歲遊學開封。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愛慕杜默的才華,請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推辭未赴。同年六月,自謀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後應如進京都任祕閣校勘。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於詩,永叔豪於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杜默為詩多不合律,後人稱言事為文不實者為杜撰。杜默不願追逐名利,於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特意購六株玉蝶梅植於住宅邊旁,平日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遣興。著有《詩豪集》一卷。後,以特奏名仕,任新淦縣尉,終年66歲。

杜師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儻不羈,敝屣功名利祿,恥於為五斗米折腰,為風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師雄盛年辭官,掛冠歸隱。離開京師前,他特意買了六株玉蝶梅,返鄉後在宅邊竹籬植下,精心護理,後來建造了一座規模可觀的梅園。閒來無事,邀宴賓朋,對梅把盞,賞梅吟詩,大有王羲之當年蘭亭雅集之勝。杜師雄曾緣此賦詩三首,其中第一首為《植梅》詩:“半畝花蔭半畝田,寬適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設檻須添杖上錢;淺築牆頭防過酒,大開竹徑為留賢;不妨酒力兼詩思,好具藤床待晝眠”。這首詩洗練地記述了植梅建園的過程及梅園的設計思想,表現了一種陶淵明式的閒適恬淡怡然自得的樂趣。

沈 立

沈立(1007——1078年)字立之,歷陽(今和縣)人,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6)舉進士,籤書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年),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氾濫成災,有記載稱:“漂沒芻蒿,溺兵夫不可勝計”。遂命沈立負責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蒐集整理水文資料,一邊治水一邊著《河防通議》一書。後來許多治水官吏及民間,均視《河防通議》為法典。沈立遷任兩浙轉運使時,因見“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宋史·沈立傳》),故撰《茶法易覽》十卷,乞行通商法,後罷榷法如所請。另外,還有未注作者姓名的《茶法總則》(1150年以前)。但是,這兩部書均已亡佚。

後調京西北轉運使,參與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於採納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的意見,節省了大量勞役。此後歷任滄州知州,進諫議大夫,判都水監,江淮發運使,並知越州,杭州,在任內,曾以公粟購書,積數萬卷,神宗問所藏何書,沈立呈上書目,並附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神宗深贊其藏書之富。沈立司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詔嘉。晚年徙宣州,提舉崇禧觀,終年72歲。畢生還著有《蜀江志》、《劍南風物錄》、《錢塘圖》、《金陵記》、《會稽圖》、《都江記》等。

龔 楫

龔楫(生卒年月不詳) 字道濟,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系原兵部侍郎龔原之孫。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龔楫聞金人入侵,郡縣等地淪陷,常鬱悶激憤而食不甘味。金兀朮佔據和州後,以偏師萬人,在新塘(今和縣功橋鎮)一帶構築堡壘,企圖斷絕通往裕溪(今蕪湖市)方向的通道。龔楫奮起反抗,率領家傭百餘人襲擊金兵。鄉里聞之從眾3000餘人,俘獲金軍千戶二人,解救為金兵虜去的鄉民數百人,繳獲為金兵所掠奪的財物無數,皆分散給鄉民。在歸途中,龔楫遭金兵主力包圍,龔楫率眾改道圩上,金騎兵佔據前進的道路,鄉民企圖從水中突圍者,多被金兵殺死。龔楫對大家說:“今天鬥死,亦足為義士,自棄溝漠,無益也。”於是率眾與金兵苦戰,終因寡不敵眾,為金人所捕。但其仍剛烈不屈,罵不絕口,猶挺劍刺殺金將一人。後終為金人碎割而死,年僅22歲。

魏 石 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詳) 字邦達,和州(今和縣)人,宋宣和二年(1121年),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年),任宣教郎;紹興元年(1131年),任樞密院計議官,遷考功郎;後升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金兵屢犯宋疆,他反對屈膝議和,主張抗戰。紹興四年(1134年),叛臣劉豫勾結金兵攻宋,魏石工請纓隨軍北上拒敵,被任命督長江諸軍。時南宋大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之間互有成見,不能同心協力,他滿腔熱情,往來奔走,向三人反覆慷慨陳詞,備述利害:“為國雪恥,釋去私隙,不獨有利於國家,亦將有利其身”。並勸劉光世主動向韓、張寫信通好,促成三將和睦,合力抗金,屢戰屢捷,軍威大振。後遷祕書少監,極力反對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利用權勢,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責問他為什麼反對言和,魏石工不畏權貴,義正詞嚴地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慣弄權術的秦檜,無言以對。之後,魏石工又上書趙構,直陳和之弊,戰之利,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節。終因與秦檜議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幾,因父喪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有《魏邦達文集》、《魏邦達奏議》、《治亂分錄》等刊世。

徐 兢

徐兢(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八歲入太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會試時考績不佳。後以父徐宏中任輔將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執法,繼知縣事,政績有聲。但主要以書法繪畫知名於世。宣和六年(1124年),高麗入貢,請求派擅書畫者赴高麗。徐兢得以隨宋使路允迪報聘出使高麗。徐兢在高麗一個多月,考察了高麗的山川、地理、歷史、文物、制度等。回國後撰《高麗圖經》(原名《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內分“建國、世次、城邑、民庶、海道”等二十八類,詳細記載高麗的國體、風俗、事物等,為我國人民研究和了解高麗,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書中原有很多插圖,可惜於金人南下時散失。當時,宋徽宗閱後,甚為喜悅,特賜他同進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書學。徐兢工畫精書法,他的山水人物畫,被人譽為神品。他的書法,兼備顏(真卿)、柳(公權)諸體之長。一日,徽宗詔他進宮書寫“進德修業”四字,徐兢揮筆自如,寫至業字,突變行筆之序,最後落筆中劃,修勁端直,如高山墜石,旁觀者駭異失聲,徽宗擊節稱奇。紹興二十二年(1153年),回曆陽省親,卒於途中。

張 孝 祥

史上和縣名人

張孝祥(1132—1170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祖籍簡州(今四川),後居安徽和縣烏江,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幼年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十六歲考取舉人。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二十三歲時廷試第一(狀元)。主考官原定秦檜的孫子秦壎為第一,張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後高宗閱卷,發現張文“議論確正,詞翰俱美,宜為第一”。故降秦為第三。秦檜懷恨在心,誣其父張祁有為交結胡寅“謀大逆”而下獄。不久秦檜病死,高宗親自過問此事,張祁獲釋。張孝祥不顧個人安危,上疏高宗,為岳飛鳴冤,疏曰:“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謗,不旬日而亡。敵國慶幸,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當亟復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義,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於九泉,公道昭明於天下。”趙構愛其才,特優容之。

張孝祥初任祕書省正字,後歷任校書郎、祕書郎、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知州、知府、中書舍人、都督府參贊軍事等官職。他為政清廉獎勵農耕。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時,築寸金堤,消除水患;置萬盈倉,儲糧備荒。在政治革新方面,他主張掃除積弊,賞罰分明;廣開才路,破格錄用;廢棄冗官,裁減冗吏。“民懷其德,所至有聲。”

張孝祥詞、詩、書法俱佳,尤以詞名世。他的詩文充滿愛國愛鄉之情,知州修三河,他曾撰寫《三河記》碑文。虞允文於橫江打敗金主完顏亮,他撰寫《水調歌頭·聞採石戰勝》。興隆二年(1164年)在建康留守席上,援筆寫下他的名作《六州歌頭》傾吐出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今存《於湖居士文集》四十卷、《於湖先生長短句》5卷、拾遺1卷。

張孝祥於乾道六年(1170年),病逝他鄉,僅年38歲。

張 即 之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史上和縣名人

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和縣南義鄉(現屬功橋鎮)豐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讀經史,愛寫詩文,20歲遊學開封。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愛慕杜默的才華,請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推辭未赴。同年六月,自謀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後應如進京都任祕閣校勘。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於詩,永叔豪於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杜默為詩多不合律,後人稱言事為文不實者為杜撰。杜默不願追逐名利,於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特意購六株玉蝶梅植於住宅邊旁,平日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遣興。著有《詩豪集》一卷。後,以特奏名仕,任新淦縣尉,終年66歲。

杜師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儻不羈,敝屣功名利祿,恥於為五斗米折腰,為風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師雄盛年辭官,掛冠歸隱。離開京師前,他特意買了六株玉蝶梅,返鄉後在宅邊竹籬植下,精心護理,後來建造了一座規模可觀的梅園。閒來無事,邀宴賓朋,對梅把盞,賞梅吟詩,大有王羲之當年蘭亭雅集之勝。杜師雄曾緣此賦詩三首,其中第一首為《植梅》詩:“半畝花蔭半畝田,寬適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設檻須添杖上錢;淺築牆頭防過酒,大開竹徑為留賢;不妨酒力兼詩思,好具藤床待晝眠”。這首詩洗練地記述了植梅建園的過程及梅園的設計思想,表現了一種陶淵明式的閒適恬淡怡然自得的樂趣。

沈 立

沈立(1007——1078年)字立之,歷陽(今和縣)人,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6)舉進士,籤書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年),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氾濫成災,有記載稱:“漂沒芻蒿,溺兵夫不可勝計”。遂命沈立負責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蒐集整理水文資料,一邊治水一邊著《河防通議》一書。後來許多治水官吏及民間,均視《河防通議》為法典。沈立遷任兩浙轉運使時,因見“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宋史·沈立傳》),故撰《茶法易覽》十卷,乞行通商法,後罷榷法如所請。另外,還有未注作者姓名的《茶法總則》(1150年以前)。但是,這兩部書均已亡佚。

後調京西北轉運使,參與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於採納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的意見,節省了大量勞役。此後歷任滄州知州,進諫議大夫,判都水監,江淮發運使,並知越州,杭州,在任內,曾以公粟購書,積數萬卷,神宗問所藏何書,沈立呈上書目,並附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神宗深贊其藏書之富。沈立司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詔嘉。晚年徙宣州,提舉崇禧觀,終年72歲。畢生還著有《蜀江志》、《劍南風物錄》、《錢塘圖》、《金陵記》、《會稽圖》、《都江記》等。

龔 楫

龔楫(生卒年月不詳) 字道濟,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系原兵部侍郎龔原之孫。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龔楫聞金人入侵,郡縣等地淪陷,常鬱悶激憤而食不甘味。金兀朮佔據和州後,以偏師萬人,在新塘(今和縣功橋鎮)一帶構築堡壘,企圖斷絕通往裕溪(今蕪湖市)方向的通道。龔楫奮起反抗,率領家傭百餘人襲擊金兵。鄉里聞之從眾3000餘人,俘獲金軍千戶二人,解救為金兵虜去的鄉民數百人,繳獲為金兵所掠奪的財物無數,皆分散給鄉民。在歸途中,龔楫遭金兵主力包圍,龔楫率眾改道圩上,金騎兵佔據前進的道路,鄉民企圖從水中突圍者,多被金兵殺死。龔楫對大家說:“今天鬥死,亦足為義士,自棄溝漠,無益也。”於是率眾與金兵苦戰,終因寡不敵眾,為金人所捕。但其仍剛烈不屈,罵不絕口,猶挺劍刺殺金將一人。後終為金人碎割而死,年僅22歲。

魏 石 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詳) 字邦達,和州(今和縣)人,宋宣和二年(1121年),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年),任宣教郎;紹興元年(1131年),任樞密院計議官,遷考功郎;後升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金兵屢犯宋疆,他反對屈膝議和,主張抗戰。紹興四年(1134年),叛臣劉豫勾結金兵攻宋,魏石工請纓隨軍北上拒敵,被任命督長江諸軍。時南宋大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之間互有成見,不能同心協力,他滿腔熱情,往來奔走,向三人反覆慷慨陳詞,備述利害:“為國雪恥,釋去私隙,不獨有利於國家,亦將有利其身”。並勸劉光世主動向韓、張寫信通好,促成三將和睦,合力抗金,屢戰屢捷,軍威大振。後遷祕書少監,極力反對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利用權勢,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責問他為什麼反對言和,魏石工不畏權貴,義正詞嚴地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慣弄權術的秦檜,無言以對。之後,魏石工又上書趙構,直陳和之弊,戰之利,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節。終因與秦檜議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幾,因父喪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有《魏邦達文集》、《魏邦達奏議》、《治亂分錄》等刊世。

徐 兢

徐兢(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八歲入太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會試時考績不佳。後以父徐宏中任輔將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執法,繼知縣事,政績有聲。但主要以書法繪畫知名於世。宣和六年(1124年),高麗入貢,請求派擅書畫者赴高麗。徐兢得以隨宋使路允迪報聘出使高麗。徐兢在高麗一個多月,考察了高麗的山川、地理、歷史、文物、制度等。回國後撰《高麗圖經》(原名《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內分“建國、世次、城邑、民庶、海道”等二十八類,詳細記載高麗的國體、風俗、事物等,為我國人民研究和了解高麗,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書中原有很多插圖,可惜於金人南下時散失。當時,宋徽宗閱後,甚為喜悅,特賜他同進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書學。徐兢工畫精書法,他的山水人物畫,被人譽為神品。他的書法,兼備顏(真卿)、柳(公權)諸體之長。一日,徽宗詔他進宮書寫“進德修業”四字,徐兢揮筆自如,寫至業字,突變行筆之序,最後落筆中劃,修勁端直,如高山墜石,旁觀者駭異失聲,徽宗擊節稱奇。紹興二十二年(1153年),回曆陽省親,卒於途中。

張 孝 祥

史上和縣名人

張孝祥(1132—1170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祖籍簡州(今四川),後居安徽和縣烏江,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幼年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十六歲考取舉人。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二十三歲時廷試第一(狀元)。主考官原定秦檜的孫子秦壎為第一,張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後高宗閱卷,發現張文“議論確正,詞翰俱美,宜為第一”。故降秦為第三。秦檜懷恨在心,誣其父張祁有為交結胡寅“謀大逆”而下獄。不久秦檜病死,高宗親自過問此事,張祁獲釋。張孝祥不顧個人安危,上疏高宗,為岳飛鳴冤,疏曰:“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謗,不旬日而亡。敵國慶幸,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當亟復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義,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於九泉,公道昭明於天下。”趙構愛其才,特優容之。

張孝祥初任祕書省正字,後歷任校書郎、祕書郎、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知州、知府、中書舍人、都督府參贊軍事等官職。他為政清廉獎勵農耕。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時,築寸金堤,消除水患;置萬盈倉,儲糧備荒。在政治革新方面,他主張掃除積弊,賞罰分明;廣開才路,破格錄用;廢棄冗官,裁減冗吏。“民懷其德,所至有聲。”

張孝祥詞、詩、書法俱佳,尤以詞名世。他的詩文充滿愛國愛鄉之情,知州修三河,他曾撰寫《三河記》碑文。虞允文於橫江打敗金主完顏亮,他撰寫《水調歌頭·聞採石戰勝》。興隆二年(1164年)在建康留守席上,援筆寫下他的名作《六州歌頭》傾吐出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今存《於湖居士文集》四十卷、《於湖先生長短句》5卷、拾遺1卷。

張孝祥於乾道六年(1170年),病逝他鄉,僅年38歲。

張 即 之

史上和縣名人

張即之(1186——1263年)宋代書家,字溫夫,一字椐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 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以父蔭授承務郎,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料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祕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 張即之書法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

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後轉師米芾,參以晉唐經書漢隸,並能“獨傳家學”,自成一家體系。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楷書結構嚴謹、端莊,行書則用筆枯硬,近於刻露,毫無溫潤典雅之感。有人稱之為'宋書殿軍'。傳世作品有楷書《汪氏保本庵記》、《大字杜甫詩卷》等。

憨 山 大 師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史上和縣名人

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和縣南義鄉(現屬功橋鎮)豐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讀經史,愛寫詩文,20歲遊學開封。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愛慕杜默的才華,請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推辭未赴。同年六月,自謀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後應如進京都任祕閣校勘。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於詩,永叔豪於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杜默為詩多不合律,後人稱言事為文不實者為杜撰。杜默不願追逐名利,於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特意購六株玉蝶梅植於住宅邊旁,平日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遣興。著有《詩豪集》一卷。後,以特奏名仕,任新淦縣尉,終年66歲。

杜師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儻不羈,敝屣功名利祿,恥於為五斗米折腰,為風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師雄盛年辭官,掛冠歸隱。離開京師前,他特意買了六株玉蝶梅,返鄉後在宅邊竹籬植下,精心護理,後來建造了一座規模可觀的梅園。閒來無事,邀宴賓朋,對梅把盞,賞梅吟詩,大有王羲之當年蘭亭雅集之勝。杜師雄曾緣此賦詩三首,其中第一首為《植梅》詩:“半畝花蔭半畝田,寬適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設檻須添杖上錢;淺築牆頭防過酒,大開竹徑為留賢;不妨酒力兼詩思,好具藤床待晝眠”。這首詩洗練地記述了植梅建園的過程及梅園的設計思想,表現了一種陶淵明式的閒適恬淡怡然自得的樂趣。

沈 立

沈立(1007——1078年)字立之,歷陽(今和縣)人,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6)舉進士,籤書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年),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氾濫成災,有記載稱:“漂沒芻蒿,溺兵夫不可勝計”。遂命沈立負責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蒐集整理水文資料,一邊治水一邊著《河防通議》一書。後來許多治水官吏及民間,均視《河防通議》為法典。沈立遷任兩浙轉運使時,因見“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宋史·沈立傳》),故撰《茶法易覽》十卷,乞行通商法,後罷榷法如所請。另外,還有未注作者姓名的《茶法總則》(1150年以前)。但是,這兩部書均已亡佚。

後調京西北轉運使,參與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於採納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的意見,節省了大量勞役。此後歷任滄州知州,進諫議大夫,判都水監,江淮發運使,並知越州,杭州,在任內,曾以公粟購書,積數萬卷,神宗問所藏何書,沈立呈上書目,並附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神宗深贊其藏書之富。沈立司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詔嘉。晚年徙宣州,提舉崇禧觀,終年72歲。畢生還著有《蜀江志》、《劍南風物錄》、《錢塘圖》、《金陵記》、《會稽圖》、《都江記》等。

龔 楫

龔楫(生卒年月不詳) 字道濟,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系原兵部侍郎龔原之孫。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龔楫聞金人入侵,郡縣等地淪陷,常鬱悶激憤而食不甘味。金兀朮佔據和州後,以偏師萬人,在新塘(今和縣功橋鎮)一帶構築堡壘,企圖斷絕通往裕溪(今蕪湖市)方向的通道。龔楫奮起反抗,率領家傭百餘人襲擊金兵。鄉里聞之從眾3000餘人,俘獲金軍千戶二人,解救為金兵虜去的鄉民數百人,繳獲為金兵所掠奪的財物無數,皆分散給鄉民。在歸途中,龔楫遭金兵主力包圍,龔楫率眾改道圩上,金騎兵佔據前進的道路,鄉民企圖從水中突圍者,多被金兵殺死。龔楫對大家說:“今天鬥死,亦足為義士,自棄溝漠,無益也。”於是率眾與金兵苦戰,終因寡不敵眾,為金人所捕。但其仍剛烈不屈,罵不絕口,猶挺劍刺殺金將一人。後終為金人碎割而死,年僅22歲。

魏 石 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詳) 字邦達,和州(今和縣)人,宋宣和二年(1121年),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年),任宣教郎;紹興元年(1131年),任樞密院計議官,遷考功郎;後升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金兵屢犯宋疆,他反對屈膝議和,主張抗戰。紹興四年(1134年),叛臣劉豫勾結金兵攻宋,魏石工請纓隨軍北上拒敵,被任命督長江諸軍。時南宋大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之間互有成見,不能同心協力,他滿腔熱情,往來奔走,向三人反覆慷慨陳詞,備述利害:“為國雪恥,釋去私隙,不獨有利於國家,亦將有利其身”。並勸劉光世主動向韓、張寫信通好,促成三將和睦,合力抗金,屢戰屢捷,軍威大振。後遷祕書少監,極力反對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利用權勢,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責問他為什麼反對言和,魏石工不畏權貴,義正詞嚴地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慣弄權術的秦檜,無言以對。之後,魏石工又上書趙構,直陳和之弊,戰之利,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節。終因與秦檜議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幾,因父喪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有《魏邦達文集》、《魏邦達奏議》、《治亂分錄》等刊世。

徐 兢

徐兢(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八歲入太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會試時考績不佳。後以父徐宏中任輔將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執法,繼知縣事,政績有聲。但主要以書法繪畫知名於世。宣和六年(1124年),高麗入貢,請求派擅書畫者赴高麗。徐兢得以隨宋使路允迪報聘出使高麗。徐兢在高麗一個多月,考察了高麗的山川、地理、歷史、文物、制度等。回國後撰《高麗圖經》(原名《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內分“建國、世次、城邑、民庶、海道”等二十八類,詳細記載高麗的國體、風俗、事物等,為我國人民研究和了解高麗,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書中原有很多插圖,可惜於金人南下時散失。當時,宋徽宗閱後,甚為喜悅,特賜他同進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書學。徐兢工畫精書法,他的山水人物畫,被人譽為神品。他的書法,兼備顏(真卿)、柳(公權)諸體之長。一日,徽宗詔他進宮書寫“進德修業”四字,徐兢揮筆自如,寫至業字,突變行筆之序,最後落筆中劃,修勁端直,如高山墜石,旁觀者駭異失聲,徽宗擊節稱奇。紹興二十二年(1153年),回曆陽省親,卒於途中。

張 孝 祥

史上和縣名人

張孝祥(1132—1170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祖籍簡州(今四川),後居安徽和縣烏江,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幼年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十六歲考取舉人。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二十三歲時廷試第一(狀元)。主考官原定秦檜的孫子秦壎為第一,張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後高宗閱卷,發現張文“議論確正,詞翰俱美,宜為第一”。故降秦為第三。秦檜懷恨在心,誣其父張祁有為交結胡寅“謀大逆”而下獄。不久秦檜病死,高宗親自過問此事,張祁獲釋。張孝祥不顧個人安危,上疏高宗,為岳飛鳴冤,疏曰:“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謗,不旬日而亡。敵國慶幸,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當亟復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義,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於九泉,公道昭明於天下。”趙構愛其才,特優容之。

張孝祥初任祕書省正字,後歷任校書郎、祕書郎、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知州、知府、中書舍人、都督府參贊軍事等官職。他為政清廉獎勵農耕。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時,築寸金堤,消除水患;置萬盈倉,儲糧備荒。在政治革新方面,他主張掃除積弊,賞罰分明;廣開才路,破格錄用;廢棄冗官,裁減冗吏。“民懷其德,所至有聲。”

張孝祥詞、詩、書法俱佳,尤以詞名世。他的詩文充滿愛國愛鄉之情,知州修三河,他曾撰寫《三河記》碑文。虞允文於橫江打敗金主完顏亮,他撰寫《水調歌頭·聞採石戰勝》。興隆二年(1164年)在建康留守席上,援筆寫下他的名作《六州歌頭》傾吐出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今存《於湖居士文集》四十卷、《於湖先生長短句》5卷、拾遺1卷。

張孝祥於乾道六年(1170年),病逝他鄉,僅年38歲。

張 即 之

史上和縣名人

張即之(1186——1263年)宋代書家,字溫夫,一字椐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 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以父蔭授承務郎,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料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祕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 張即之書法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

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後轉師米芾,參以晉唐經書漢隸,並能“獨傳家學”,自成一家體系。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楷書結構嚴謹、端莊,行書則用筆枯硬,近於刻露,毫無溫潤典雅之感。有人稱之為'宋書殿軍'。傳世作品有楷書《汪氏保本庵記》、《大字杜甫詩卷》等。

憨 山 大 師

史上和縣名人

憨山(1546—1623年)乃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安徽和縣石楊鎮綽廟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父彥高,母洪氏。生於明嘉清二十四(1546年)。大師幼結佛緣,十二歲尋佛金陵報恩寺,十九歲削髮為僧。大師終生學佛、拜佛、參禪,為佛教事業的振興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如在五臺上與妙峰和尚一道主持千人盛大法會,在山東嶗山同建海印寺,江西廬山同建法雲寺,尤其是大師歷經千萬苦重修南華寺,影響更為深遠,當時譽為中興祖庭宗師。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研究,著作累累,弟子萬千。大師一生業績光輝,對佛學研究博大精深,在佛學界無愧為一位高僧、佛學大師。憨山大師在中國思想學術界也是一位傑出哲人,寫了許多專著,如《大學中庸直角指》、《莊子內篇注》、《觀老莊影響論》、《春秋左氏傳四法》等。大師認為釋、儒、道應該三教調和,共同發展,不應相互排斥。在學術思想以及宗教界門戶之見很深的封建社會,憨山大師站得高,看的遠,胸懷博大,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一位偉大哲人的風範。

憨山大師博學多才,通詩文,精書法,他的夢遊詩構思奇特,禪意深邃,書法結構圓潤,筆力遒勁,柔中寓剛。

明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十一日,禪師世緣已盡,圓寂於南華禪寺,享年七十八歲。大師的肉身至今仍供奉在廣東南華寺內。

2004年7月,由南華寺獨家投資150萬元的憨山大師紀念堂,在大師的故鄉石楊動工興建,佔地1800平方米。紀念堂作為一個展示大師生平的平臺,如今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和善男信女前來拜謁。

戴 重

戴重(1601—1646年)字敬夫,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多歲便喪父,以孝順祖母和母親而名世。平時謹言慎行,能詩善文。十四歲為諸生,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拔貢生廷試第一。時李自成攻佔北京,推翻明王朝,福王遷都南京。馬士英把持朝政,向戴重索取家藏“澄泥硯”,並以授湖州推官一職誘之。戴重未允,馬士英欲以五百金購之,戴重仍不同意,遂改派廉州,戴重未赴任。這時清軍入關,南明危在旦夕,戴重與王元震結太湖義旅為一軍,並與吳江吳陽、宜興盧象觀互相呼應,攻復湖州,三失三複,轉戰三月,不幸為流矢洞胸,潛居在馬鞍寺廟內。後聞大明王朝崩潰,幽憤之極,作絕命詞十五首,絕食而亡。卒年45歲。鄉人追諡他為文節先生。

有《河村文集》、《河村詩集》等刊印。

戴 本 孝

戴本孝(1621-1693年)字務旃,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曾以布衣隱居鷹阿山中,故號鷹阿山樵,又號前休子、破琴老生、鸝口道人、碧落精廬主人、西顧巖樵叟、石天蹈海人、迢迢谷口農、守硯庵老生、橫江槎客、白石洞天逋臣、黃水湖漁父、天根道人。戴本孝一生不仕。能詩,工畫山水。性情高曠,嘗與友人夜談華山之勝,晨起即襆被往遊。山水多取材於黃山風景,善用枯筆,強調虛實對比,線條豐厚沉著,格調鬆秀枯淡,墨色蒼渾,得元人之趣。創作上主張學古人而不拘泥於古人成法,強調要“以天地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原濟(石濤)早期山水畫曾受其影響,後人稱其與梅清、梅庚、石濤等為黃山畫派。亦善畫鬆梅。傳世作品有《峻嶺飛泉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康熙元年(1662年)作《山谷迴廊圖》軸、三年作《溪亭清興圖》軸藏安徽省博物館;康熙十四年作《黃山圖冊》十二開藏廣東省博物館;《雪嶠寒梅圖》捲圖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山水冊》十二開藏故宮博物院;《山水圖冊》藏瀋陽故宮博物院;康熙十六年(1677年)作《華山毛女洞圖》軸藏浙江省博物館。著有前生、餘生諸集。

陳 廷 桂

陳廷桂(1768—1842年)別名夢湖,字子犀,和縣歷陽鎮人。少年時即“慎言敏行,如老成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鄉試中舉,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進士,殿試二甲一名傳臚,授翰林院庶吉士。與《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高鶚同窗。嘉慶元年(1796年),撰寫《樂府》十章,三月散館,改補刑部主事。後歷任律例館纂修、員外郎、雲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陝西按察使,太僕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學政等職。

陳廷桂博學多才,工詩善書,已刊印的有《尚書質疑》八卷,《尚書古今考記》二卷,《續識小錄》六卷,《香草堂集》十四卷,《詩略》十一卷,《試帖詞》、《牝金集》各一卷,《蔗廓短書》八卷,《所獨集》、《太音集》各二卷,《歷陽典錄》四十卷,《歷陽陳氏家乘》六卷,《香草堂藏書目錄》二卷,《神京風土記》十卷,《滇程日記》二卷,《豫章行記》、《瀋陽於役記》、《江漢行程錄》、《鄖獻隨筆》、《入秦記》、《秦三絕錄》各一卷。道光七年(1872年),因病告退歸裡。歸裡後猶力疾著書,撰《筍根雜錄》六卷、《歷陽詩囿》十二卷、《年譜稿》一卷。並重修《和州志》稿,未交付刊印。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即病故,終年74歲。

鮑 源 深

鮑源深(1811—1884年)字華譚,號穆堂、澹庵,和縣白橋鎮西梁山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成績優良,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國史館協修官、纂修官,順天鄉試官、分教庶吉士、宣宗皇帝實錄館纂修。赴任貴州學正時,苗亂激烈,遵義府團首王安國謀反,他即調兵平亂,以救貴陽。咸豐十年(1860年)七月,奉命幫助恭親王辦理洋務。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任實錄館纂修官,纂集《通鑑列後法戒錄》。同年六月,授廣西學政,八月升侍講,十月轉侍讀,侍讀學士,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南監臨官,工部、禮部左侍郎,吏部、兵部、戶部右侍郎。同治十年(1871年)授山西巡撫。在任巡撫期間,除察吏治兵外,還明令禁種罌慄(即鴉片煙),並對州縣成績進行考核“以禁種罌粟多寡為定”。光緒元年(1875年),因病奏請辭職,奉準改為署理。翌年山西饑荒,他自捐白銀二千兩賑濟,兼勸紳商捐輸。光緒三年(1877年)卸任啟行時,再捐白銀二千兩。嗣後,聞山西災荒嚴重,再次捐銀賑濟。事為皇帝知道,詔加三級。1881年受聘上海龍門書院山長。在京做官時,曾積極參與修建安徽會館。總結為官之道,有“好官何?盡心焉而已”之語常為後世引用。

鮑源深歸裡後,復捐田產數百畝,創立義莊,造福桑梓。光緒十年(1884年)六月病故,終年73歲,清廷下詔,按巡撫賜卹。生前著有《補竹軒文集》。

範 培 開

範培開(1874—1929年)字朗軒,號新村,和縣烏江鎮人,少時家貧,然資質聰穎,勤奮好學,曾從清末進士張慄庵讀書並習書法。他初學唐碑,後學漢魏,功力深厚。1903年中舉,出任山東知府,後因政局不寧,辭官歸裡,深居簡出,研究書法,兼行醫,開帳設館。他曾隨張慄庵師遊歷名山大川,先後到達泰山、黃山、九華、琅琊、觀賞歷代石刻碑碣,投師訪友,更是開闊視野。在藝術上主張為足配履,以履適足,兼收幷蓄,學為我用。反對泥古不化,敢於創新,對漢魏唐宋歷代書法名家,臻取精弘、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特有的豁達大度,宏遠精深,雄渾潑辣的藝術風格。正、草、隸、篆各體俱佳。民國元年(1912年)為書法家唐駝發現,深為推崇。民國2年(1913年),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書法大賽中名列第二名,為許多有志書法之士所景仰。當代書畫家林散之,曾就學於門下。後他的書體又為海外所矚目,日本書法雜誌《神州吉光》曾專文介紹。他為人正直不阿,與郭沫若、黃賓虹、張大千等皆有交往,其書法深為諸名流推許。他一生身居鄉里,清心寡慾,生活貧團,寄居在岳父家,民國8年(1919年)秋,病逝於範家祠堂。

郭 漢 章

郭漢章(1878——1968年),和縣螺百(今沈巷鎮)郭莊人。幼遭遺棄,1895年加入洪門會,1902加入興中會,開展革命活動。1908年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年)11月3日,參加光復上海戰鬥,任敢死隊隊長。同年12月25日,孫中山回國,郭漢章負責其安全保衛工作。元月,正式被任命為總統府侍從隊隊長,擔負保護孫中山安全的重任。晚年寫了許多回憶文章。有《大總統的民主精神》、《略談上海光復之役》等,多收入《辛亥革命回憶錄》一書。郭漢章1968年病逝,終年90歲。

俞 建 章

俞建章(1898—1980年) 和縣歷陽鎮人,民國13年(192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民國17年(1928年)由李四光介紹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民國22年(1933年)升為副研究員,赴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民國25年(1936)回國後,仍回原單位從事地質研究工作。民國28年(1939年)晉升為專任研究員,兼任重慶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1950年隨李四光赴北京進行地質礦產調查。1952年任中蘇科學考察隊中方負責人,併兼大興安嶺和黑龍江流域礦產資源考察工作。次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5年當選為吉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被選為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同年隨中蘇科學考察隊到蘇聯參觀,在莫期科參加中蘇科學考察學術年會。1964年任長春地質學院副院長。

俞建章教授有傳世著述四十多篇,他是中國珊瑚化石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是世界地質界公認的權威學者。1980年10月3日,病逝於長春,終年82歲。

林 散 之

林散之(1898—1989年),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縣烏江人。建國初,林散之當選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曾任江浦縣(時屬安徽)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1989年12月6日因病辭世,終年90歲。

齊 堅 如

齊堅如(1900—1973年) 原名齊敬鑫,和縣歷陽鎮人。民國16年(1927)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森林系,獲學士學位。民國19年(1930年)赴德國留學,民國22年(1933年)9月畢業於德國明星大學,獲慕尼黑明星大學林業研究森林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回國,先後任西北農學院教授、教務長、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常委、學術審議委員會專門委員、西北農專校長、安徽大學農學院院長。

齊堅如在森林學方面造詣較深,對國防用材核桃木,抗礆樹種、抗旱樹種、氣象學、水土保持學等均有專門研究,其重要著作有《氣候種》(德文本)、《國防用材核桃木》、《核桃代替木材之研究綱要》、《治河造林抗礆樹種——白榆》等。1973年病逝於合肥,終年73歲。

丁 山

丁山(1901—1952年)原名丁增熙,和縣城南人。幼年喪父,自學成材,立志鑽研中國古代史。自小學而入經學,由經學而入史學。後靠半工半讀旁聽北京大學文科課程。民國15年(1926年),他25歲時,考取北京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民國16年(1927年)年經沈兼士與魯迅兩先生介紹,任廈門大學國學院助教。民國18年(1929年)任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民國21年(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民國22年(1933年)後歷任中央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大學、暨南大學等中文系、歷史系教授。他尊重傳統而又不為傳統所侷限,對史學有關的學科,如天文歷算、沿革地理、民族學、考古學、經濟學等進行系統學習,最後以文獻結合甲骨金文資料,探索商周時期的歷史與文化。丁山在學生時代與任教初期側重文字、音韻方面的研究,20年代末轉向甲骨文的考釋,所寫《說文闕義箋》、《數名古誼》、《釋夢》、《由齊侯因月次敦銘黃帝論五帝》、《刑事與中庸》等專書與論文,對於甲骨文字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30年代後,他重點研究古史,把古文字與銘辭的考釋融匯於其中,注意論述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吳雷考》、《論炎帝太嶽與崑崙山》、《新殷本記》、《商周史料考證》與《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等重要著述都成於此時。1949年後,他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初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之後,聯繫中國歷史,寫了《姓與氏》、《半亞血族群婚制——媵》等論著,決心有計劃地全面整理自己畢生研究的心得,從事《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的撰寫,他還計劃撰寫《商周史》前編稿。該書從1949年9月動筆,到1950年冬,完成52萬字的初稿。不幸於1952年1月18日病逝山東,終年51歲,葬於蘇州。

侯 學 煜

侯學煜(1912—1991年)民國元年(1912年)4月2日出生於和縣歷陽鎮東門。少時就讀於和縣高小、蕪湖萃文中學,後轉入南京市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民國26年(1937)畢業於南京大學農學院農化系。隨後,他在國民黨中央政府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歷任練習員、調查員,研究員等職。

張 智 錦

"

和縣,古往今來,代有才俊,這裡誕生過勇貫華夏、一呼百應的孔武之士,也誕生過風流千載的文化巨擘。可謂天文地理,文武梟雄,繁星燦爛。

華 孟

華孟(?—前145年),歷陽(今安徽和縣)人,東漢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永嘉年間,其時江淮之間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與剝削,紛紛奮起反抗。於永嘉元年(公元前145年)十一月,華孟自稱“黑帝”,揭竿而起,率歷陽及周邊窮苦農民數千人起義。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下九江,殺死太守楊岑,聲振江淮地區,威懾京城。漢衝帝坐臥不寧,急命中郎將滕撫,調集四方大軍前往鎮壓,華孟及起義農民因征戰疲勞,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華孟戰死,起義軍被殺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 義 之

史上和縣名人

昌義之(?—523年)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將軍、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將軍、馬右夾轂主。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義之去世。梁武帝深為痛惜,下詔書追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並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百斤。諡號為“烈”。其子昌寶業嗣位,後官至直閣將軍、譙州刺史。

張 籍

史上和縣名人

張籍(約768—830年),字文昌,祖籍吳郡(今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張籍系中唐著名詩人。貞元十五年(799年)為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國子助教、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張水部。

張籍幼時家境清寒,貧而好學,熟讀經史,愛寫詩文。15歲時,開始5年的漫遊生涯,足跡遍及祖國南北,眼界大開,為他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

張籍同韓愈、白居易、劉禹錫、孟郊、王建等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還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韋處厚、施肩吾、令狐綯等多人,從名公巨卿、文壇領袖,以至釋道布衣,外國友人等都有詩歌往來。他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詩文精警凝鍊,簡樸清淳,語短情長,通俗自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樂府詩與王建的樂府詩,在中唐詩壇上被並稱為“張王樂府”。

唐大和二年(828年),張籍被授為國子司業。大和四年(830年),病逝他鄉,終年62歲。

張籍的詩歌,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已散失很多。現存詩400多首,編為12卷,名為《木鐸集》。今中華書局據各種版本輯成《張籍詩集》。

杜 默

史上和縣名人

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和縣南義鄉(現屬功橋鎮)豐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讀經史,愛寫詩文,20歲遊學開封。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愛慕杜默的才華,請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推辭未赴。同年六月,自謀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後應如進京都任祕閣校勘。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於詩,永叔豪於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杜默為詩多不合律,後人稱言事為文不實者為杜撰。杜默不願追逐名利,於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特意購六株玉蝶梅植於住宅邊旁,平日邀宴賓朋,飲酒賦詩,賞梅遣興。著有《詩豪集》一卷。後,以特奏名仕,任新淦縣尉,終年66歲。

杜師雄生性疏狂豪放,倜儻不羈,敝屣功名利祿,恥於為五斗米折腰,為風骨高逸的狷介之士。杜師雄盛年辭官,掛冠歸隱。離開京師前,他特意買了六株玉蝶梅,返鄉後在宅邊竹籬植下,精心護理,後來建造了一座規模可觀的梅園。閒來無事,邀宴賓朋,對梅把盞,賞梅吟詩,大有王羲之當年蘭亭雅集之勝。杜師雄曾緣此賦詩三首,其中第一首為《植梅》詩:“半畝花蔭半畝田,寬適一角始周全;培根急取他山土,設檻須添杖上錢;淺築牆頭防過酒,大開竹徑為留賢;不妨酒力兼詩思,好具藤床待晝眠”。這首詩洗練地記述了植梅建園的過程及梅園的設計思想,表現了一種陶淵明式的閒適恬淡怡然自得的樂趣。

沈 立

沈立(1007——1078年)字立之,歷陽(今和縣)人,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6)舉進士,籤書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年),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氾濫成災,有記載稱:“漂沒芻蒿,溺兵夫不可勝計”。遂命沈立負責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蒐集整理水文資料,一邊治水一邊著《河防通議》一書。後來許多治水官吏及民間,均視《河防通議》為法典。沈立遷任兩浙轉運使時,因見“茶禁害民”,山場榷場多在部內,歲抵罪者輒數萬,而官僅得錢四萬”(《宋史·沈立傳》),故撰《茶法易覽》十卷,乞行通商法,後罷榷法如所請。另外,還有未注作者姓名的《茶法總則》(1150年以前)。但是,這兩部書均已亡佚。

後調京西北轉運使,參與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於採納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的意見,節省了大量勞役。此後歷任滄州知州,進諫議大夫,判都水監,江淮發運使,並知越州,杭州,在任內,曾以公粟購書,積數萬卷,神宗問所藏何書,沈立呈上書目,並附所著《名山水記》三百卷,神宗深贊其藏書之富。沈立司職宋代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詔嘉。晚年徙宣州,提舉崇禧觀,終年72歲。畢生還著有《蜀江志》、《劍南風物錄》、《錢塘圖》、《金陵記》、《會稽圖》、《都江記》等。

龔 楫

龔楫(生卒年月不詳) 字道濟,和州(今安徽和縣)人。系原兵部侍郎龔原之孫。宋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龔楫聞金人入侵,郡縣等地淪陷,常鬱悶激憤而食不甘味。金兀朮佔據和州後,以偏師萬人,在新塘(今和縣功橋鎮)一帶構築堡壘,企圖斷絕通往裕溪(今蕪湖市)方向的通道。龔楫奮起反抗,率領家傭百餘人襲擊金兵。鄉里聞之從眾3000餘人,俘獲金軍千戶二人,解救為金兵虜去的鄉民數百人,繳獲為金兵所掠奪的財物無數,皆分散給鄉民。在歸途中,龔楫遭金兵主力包圍,龔楫率眾改道圩上,金騎兵佔據前進的道路,鄉民企圖從水中突圍者,多被金兵殺死。龔楫對大家說:“今天鬥死,亦足為義士,自棄溝漠,無益也。”於是率眾與金兵苦戰,終因寡不敵眾,為金人所捕。但其仍剛烈不屈,罵不絕口,猶挺劍刺殺金將一人。後終為金人碎割而死,年僅22歲。

魏 石 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詳) 字邦達,和州(今和縣)人,宋宣和二年(1121年),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年),任宣教郎;紹興元年(1131年),任樞密院計議官,遷考功郎;後升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金兵屢犯宋疆,他反對屈膝議和,主張抗戰。紹興四年(1134年),叛臣劉豫勾結金兵攻宋,魏石工請纓隨軍北上拒敵,被任命督長江諸軍。時南宋大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之間互有成見,不能同心協力,他滿腔熱情,往來奔走,向三人反覆慷慨陳詞,備述利害:“為國雪恥,釋去私隙,不獨有利於國家,亦將有利其身”。並勸劉光世主動向韓、張寫信通好,促成三將和睦,合力抗金,屢戰屢捷,軍威大振。後遷祕書少監,極力反對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利用權勢,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責問他為什麼反對言和,魏石工不畏權貴,義正詞嚴地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慣弄權術的秦檜,無言以對。之後,魏石工又上書趙構,直陳和之弊,戰之利,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節。終因與秦檜議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幾,因父喪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有《魏邦達文集》、《魏邦達奏議》、《治亂分錄》等刊世。

徐 兢

徐兢(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八歲入太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會試時考績不佳。後以父徐宏中任輔將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執法,繼知縣事,政績有聲。但主要以書法繪畫知名於世。宣和六年(1124年),高麗入貢,請求派擅書畫者赴高麗。徐兢得以隨宋使路允迪報聘出使高麗。徐兢在高麗一個多月,考察了高麗的山川、地理、歷史、文物、制度等。回國後撰《高麗圖經》(原名《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四十卷,內分“建國、世次、城邑、民庶、海道”等二十八類,詳細記載高麗的國體、風俗、事物等,為我國人民研究和了解高麗,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書中原有很多插圖,可惜於金人南下時散失。當時,宋徽宗閱後,甚為喜悅,特賜他同進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書學。徐兢工畫精書法,他的山水人物畫,被人譽為神品。他的書法,兼備顏(真卿)、柳(公權)諸體之長。一日,徽宗詔他進宮書寫“進德修業”四字,徐兢揮筆自如,寫至業字,突變行筆之序,最後落筆中劃,修勁端直,如高山墜石,旁觀者駭異失聲,徽宗擊節稱奇。紹興二十二年(1153年),回曆陽省親,卒於途中。

張 孝 祥

史上和縣名人

張孝祥(1132—1170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祖籍簡州(今四川),後居安徽和縣烏江,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幼年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十六歲考取舉人。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他二十三歲時廷試第一(狀元)。主考官原定秦檜的孫子秦壎為第一,張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後高宗閱卷,發現張文“議論確正,詞翰俱美,宜為第一”。故降秦為第三。秦檜懷恨在心,誣其父張祁有為交結胡寅“謀大逆”而下獄。不久秦檜病死,高宗親自過問此事,張祁獲釋。張孝祥不顧個人安危,上疏高宗,為岳飛鳴冤,疏曰:“飛忠勇,天下共聞。一朝被謗,不旬日而亡。敵國慶幸,將士解體,非國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當亟復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義,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於九泉,公道昭明於天下。”趙構愛其才,特優容之。

張孝祥初任祕書省正字,後歷任校書郎、祕書郎、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知州、知府、中書舍人、都督府參贊軍事等官職。他為政清廉獎勵農耕。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時,築寸金堤,消除水患;置萬盈倉,儲糧備荒。在政治革新方面,他主張掃除積弊,賞罰分明;廣開才路,破格錄用;廢棄冗官,裁減冗吏。“民懷其德,所至有聲。”

張孝祥詞、詩、書法俱佳,尤以詞名世。他的詩文充滿愛國愛鄉之情,知州修三河,他曾撰寫《三河記》碑文。虞允文於橫江打敗金主完顏亮,他撰寫《水調歌頭·聞採石戰勝》。興隆二年(1164年)在建康留守席上,援筆寫下他的名作《六州歌頭》傾吐出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今存《於湖居士文集》四十卷、《於湖先生長短句》5卷、拾遺1卷。

張孝祥於乾道六年(1170年),病逝他鄉,僅年38歲。

張 即 之

史上和縣名人

張即之(1186——1263年)宋代書家,字溫夫,一字椐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 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以父蔭授承務郎,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料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祕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 張即之書法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

張即之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後轉師米芾,參以晉唐經書漢隸,並能“獨傳家學”,自成一家體系。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楷書結構嚴謹、端莊,行書則用筆枯硬,近於刻露,毫無溫潤典雅之感。有人稱之為'宋書殿軍'。傳世作品有楷書《汪氏保本庵記》、《大字杜甫詩卷》等。

憨 山 大 師

史上和縣名人

憨山(1546—1623年)乃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安徽和縣石楊鎮綽廟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父彥高,母洪氏。生於明嘉清二十四(1546年)。大師幼結佛緣,十二歲尋佛金陵報恩寺,十九歲削髮為僧。大師終生學佛、拜佛、參禪,為佛教事業的振興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如在五臺上與妙峰和尚一道主持千人盛大法會,在山東嶗山同建海印寺,江西廬山同建法雲寺,尤其是大師歷經千萬苦重修南華寺,影響更為深遠,當時譽為中興祖庭宗師。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研究,著作累累,弟子萬千。大師一生業績光輝,對佛學研究博大精深,在佛學界無愧為一位高僧、佛學大師。憨山大師在中國思想學術界也是一位傑出哲人,寫了許多專著,如《大學中庸直角指》、《莊子內篇注》、《觀老莊影響論》、《春秋左氏傳四法》等。大師認為釋、儒、道應該三教調和,共同發展,不應相互排斥。在學術思想以及宗教界門戶之見很深的封建社會,憨山大師站得高,看的遠,胸懷博大,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一位偉大哲人的風範。

憨山大師博學多才,通詩文,精書法,他的夢遊詩構思奇特,禪意深邃,書法結構圓潤,筆力遒勁,柔中寓剛。

明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十一日,禪師世緣已盡,圓寂於南華禪寺,享年七十八歲。大師的肉身至今仍供奉在廣東南華寺內。

2004年7月,由南華寺獨家投資150萬元的憨山大師紀念堂,在大師的故鄉石楊動工興建,佔地1800平方米。紀念堂作為一個展示大師生平的平臺,如今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和善男信女前來拜謁。

戴 重

戴重(1601—1646年)字敬夫,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十多歲便喪父,以孝順祖母和母親而名世。平時謹言慎行,能詩善文。十四歲為諸生,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拔貢生廷試第一。時李自成攻佔北京,推翻明王朝,福王遷都南京。馬士英把持朝政,向戴重索取家藏“澄泥硯”,並以授湖州推官一職誘之。戴重未允,馬士英欲以五百金購之,戴重仍不同意,遂改派廉州,戴重未赴任。這時清軍入關,南明危在旦夕,戴重與王元震結太湖義旅為一軍,並與吳江吳陽、宜興盧象觀互相呼應,攻復湖州,三失三複,轉戰三月,不幸為流矢洞胸,潛居在馬鞍寺廟內。後聞大明王朝崩潰,幽憤之極,作絕命詞十五首,絕食而亡。卒年45歲。鄉人追諡他為文節先生。

有《河村文集》、《河村詩集》等刊印。

戴 本 孝

戴本孝(1621-1693年)字務旃,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曾以布衣隱居鷹阿山中,故號鷹阿山樵,又號前休子、破琴老生、鸝口道人、碧落精廬主人、西顧巖樵叟、石天蹈海人、迢迢谷口農、守硯庵老生、橫江槎客、白石洞天逋臣、黃水湖漁父、天根道人。戴本孝一生不仕。能詩,工畫山水。性情高曠,嘗與友人夜談華山之勝,晨起即襆被往遊。山水多取材於黃山風景,善用枯筆,強調虛實對比,線條豐厚沉著,格調鬆秀枯淡,墨色蒼渾,得元人之趣。創作上主張學古人而不拘泥於古人成法,強調要“以天地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原濟(石濤)早期山水畫曾受其影響,後人稱其與梅清、梅庚、石濤等為黃山畫派。亦善畫鬆梅。傳世作品有《峻嶺飛泉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康熙元年(1662年)作《山谷迴廊圖》軸、三年作《溪亭清興圖》軸藏安徽省博物館;康熙十四年作《黃山圖冊》十二開藏廣東省博物館;《雪嶠寒梅圖》捲圖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山水冊》十二開藏故宮博物院;《山水圖冊》藏瀋陽故宮博物院;康熙十六年(1677年)作《華山毛女洞圖》軸藏浙江省博物館。著有前生、餘生諸集。

陳 廷 桂

陳廷桂(1768—1842年)別名夢湖,字子犀,和縣歷陽鎮人。少年時即“慎言敏行,如老成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鄉試中舉,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進士,殿試二甲一名傳臚,授翰林院庶吉士。與《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高鶚同窗。嘉慶元年(1796年),撰寫《樂府》十章,三月散館,改補刑部主事。後歷任律例館纂修、員外郎、雲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陝西按察使,太僕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學政等職。

陳廷桂博學多才,工詩善書,已刊印的有《尚書質疑》八卷,《尚書古今考記》二卷,《續識小錄》六卷,《香草堂集》十四卷,《詩略》十一卷,《試帖詞》、《牝金集》各一卷,《蔗廓短書》八卷,《所獨集》、《太音集》各二卷,《歷陽典錄》四十卷,《歷陽陳氏家乘》六卷,《香草堂藏書目錄》二卷,《神京風土記》十卷,《滇程日記》二卷,《豫章行記》、《瀋陽於役記》、《江漢行程錄》、《鄖獻隨筆》、《入秦記》、《秦三絕錄》各一卷。道光七年(1872年),因病告退歸裡。歸裡後猶力疾著書,撰《筍根雜錄》六卷、《歷陽詩囿》十二卷、《年譜稿》一卷。並重修《和州志》稿,未交付刊印。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即病故,終年74歲。

鮑 源 深

鮑源深(1811—1884年)字華譚,號穆堂、澹庵,和縣白橋鎮西梁山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以成績優良,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國史館協修官、纂修官,順天鄉試官、分教庶吉士、宣宗皇帝實錄館纂修。赴任貴州學正時,苗亂激烈,遵義府團首王安國謀反,他即調兵平亂,以救貴陽。咸豐十年(1860年)七月,奉命幫助恭親王辦理洋務。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任實錄館纂修官,纂集《通鑑列後法戒錄》。同年六月,授廣西學政,八月升侍講,十月轉侍讀,侍讀學士,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南監臨官,工部、禮部左侍郎,吏部、兵部、戶部右侍郎。同治十年(1871年)授山西巡撫。在任巡撫期間,除察吏治兵外,還明令禁種罌慄(即鴉片煙),並對州縣成績進行考核“以禁種罌粟多寡為定”。光緒元年(1875年),因病奏請辭職,奉準改為署理。翌年山西饑荒,他自捐白銀二千兩賑濟,兼勸紳商捐輸。光緒三年(1877年)卸任啟行時,再捐白銀二千兩。嗣後,聞山西災荒嚴重,再次捐銀賑濟。事為皇帝知道,詔加三級。1881年受聘上海龍門書院山長。在京做官時,曾積極參與修建安徽會館。總結為官之道,有“好官何?盡心焉而已”之語常為後世引用。

鮑源深歸裡後,復捐田產數百畝,創立義莊,造福桑梓。光緒十年(1884年)六月病故,終年73歲,清廷下詔,按巡撫賜卹。生前著有《補竹軒文集》。

範 培 開

範培開(1874—1929年)字朗軒,號新村,和縣烏江鎮人,少時家貧,然資質聰穎,勤奮好學,曾從清末進士張慄庵讀書並習書法。他初學唐碑,後學漢魏,功力深厚。1903年中舉,出任山東知府,後因政局不寧,辭官歸裡,深居簡出,研究書法,兼行醫,開帳設館。他曾隨張慄庵師遊歷名山大川,先後到達泰山、黃山、九華、琅琊、觀賞歷代石刻碑碣,投師訪友,更是開闊視野。在藝術上主張為足配履,以履適足,兼收幷蓄,學為我用。反對泥古不化,敢於創新,對漢魏唐宋歷代書法名家,臻取精弘、博採眾長,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特有的豁達大度,宏遠精深,雄渾潑辣的藝術風格。正、草、隸、篆各體俱佳。民國元年(1912年)為書法家唐駝發現,深為推崇。民國2年(1913年),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書法大賽中名列第二名,為許多有志書法之士所景仰。當代書畫家林散之,曾就學於門下。後他的書體又為海外所矚目,日本書法雜誌《神州吉光》曾專文介紹。他為人正直不阿,與郭沫若、黃賓虹、張大千等皆有交往,其書法深為諸名流推許。他一生身居鄉里,清心寡慾,生活貧團,寄居在岳父家,民國8年(1919年)秋,病逝於範家祠堂。

郭 漢 章

郭漢章(1878——1968年),和縣螺百(今沈巷鎮)郭莊人。幼遭遺棄,1895年加入洪門會,1902加入興中會,開展革命活動。1908年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年)11月3日,參加光復上海戰鬥,任敢死隊隊長。同年12月25日,孫中山回國,郭漢章負責其安全保衛工作。元月,正式被任命為總統府侍從隊隊長,擔負保護孫中山安全的重任。晚年寫了許多回憶文章。有《大總統的民主精神》、《略談上海光復之役》等,多收入《辛亥革命回憶錄》一書。郭漢章1968年病逝,終年90歲。

俞 建 章

俞建章(1898—1980年) 和縣歷陽鎮人,民國13年(192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民國17年(1928年)由李四光介紹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古生物研究工作。民國22年(1933年)升為副研究員,赴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民國25年(1936)回國後,仍回原單位從事地質研究工作。民國28年(1939年)晉升為專任研究員,兼任重慶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1950年隨李四光赴北京進行地質礦產調查。1952年任中蘇科學考察隊中方負責人,併兼大興安嶺和黑龍江流域礦產資源考察工作。次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5年當選為吉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被選為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同年隨中蘇科學考察隊到蘇聯參觀,在莫期科參加中蘇科學考察學術年會。1964年任長春地質學院副院長。

俞建章教授有傳世著述四十多篇,他是中國珊瑚化石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是世界地質界公認的權威學者。1980年10月3日,病逝於長春,終年82歲。

林 散 之

林散之(1898—1989年),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縣烏江人。建國初,林散之當選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曾任江浦縣(時屬安徽)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1989年12月6日因病辭世,終年90歲。

齊 堅 如

齊堅如(1900—1973年) 原名齊敬鑫,和縣歷陽鎮人。民國16年(1927)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森林系,獲學士學位。民國19年(1930年)赴德國留學,民國22年(1933年)9月畢業於德國明星大學,獲慕尼黑明星大學林業研究森林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回國,先後任西北農學院教授、教務長、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常委、學術審議委員會專門委員、西北農專校長、安徽大學農學院院長。

齊堅如在森林學方面造詣較深,對國防用材核桃木,抗礆樹種、抗旱樹種、氣象學、水土保持學等均有專門研究,其重要著作有《氣候種》(德文本)、《國防用材核桃木》、《核桃代替木材之研究綱要》、《治河造林抗礆樹種——白榆》等。1973年病逝於合肥,終年73歲。

丁 山

丁山(1901—1952年)原名丁增熙,和縣城南人。幼年喪父,自學成材,立志鑽研中國古代史。自小學而入經學,由經學而入史學。後靠半工半讀旁聽北京大學文科課程。民國15年(1926年),他25歲時,考取北京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民國16年(1927年)年經沈兼士與魯迅兩先生介紹,任廈門大學國學院助教。民國18年(1929年)任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民國21年(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民國22年(1933年)後歷任中央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大學、暨南大學等中文系、歷史系教授。他尊重傳統而又不為傳統所侷限,對史學有關的學科,如天文歷算、沿革地理、民族學、考古學、經濟學等進行系統學習,最後以文獻結合甲骨金文資料,探索商周時期的歷史與文化。丁山在學生時代與任教初期側重文字、音韻方面的研究,20年代末轉向甲骨文的考釋,所寫《說文闕義箋》、《數名古誼》、《釋夢》、《由齊侯因月次敦銘黃帝論五帝》、《刑事與中庸》等專書與論文,對於甲骨文字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30年代後,他重點研究古史,把古文字與銘辭的考釋融匯於其中,注意論述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吳雷考》、《論炎帝太嶽與崑崙山》、《新殷本記》、《商周史料考證》與《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等重要著述都成於此時。1949年後,他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初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之後,聯繫中國歷史,寫了《姓與氏》、《半亞血族群婚制——媵》等論著,決心有計劃地全面整理自己畢生研究的心得,從事《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的撰寫,他還計劃撰寫《商周史》前編稿。該書從1949年9月動筆,到1950年冬,完成52萬字的初稿。不幸於1952年1月18日病逝山東,終年51歲,葬於蘇州。

侯 學 煜

侯學煜(1912—1991年)民國元年(1912年)4月2日出生於和縣歷陽鎮東門。少時就讀於和縣高小、蕪湖萃文中學,後轉入南京市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民國26年(1937)畢業於南京大學農學院農化系。隨後,他在國民黨中央政府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歷任練習員、調查員,研究員等職。

張 智 錦

史上和縣名人

張智錦(1918—1942年) 和縣香泉人,自幼家貧。父親張禮林,除耕種少量土地外,主要靠幫人放鴨為生。張智錦十一歲時在師塾讀書,三年後因病停學。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後,他在《述我立場》一篇文章中,表達了自己抗日救國的滿腔熱忱。民國28年(1939年)3月由宋超同志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新四軍東進部隊奉命撤離和縣後,他在極其複雜困難的條件下,堅持黨的工作,先後發展契懷鐳、浦玉民、王蘇民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併成立抗日時期江和全地區第一個黨小組。民國30年(1941年)7月,省三十工作團,組成中共香泉區委會,胡克誠派張智錦擔任區委書記。民國31年(1942年)5月,成立中共江和全工委,1941年10月,中共江和全工委機關,遷至滁縣花山,張智錦參加工委,擔任組織部長,他與工委書記胡克誠一起,領導江和全地區的革命群眾,爭取改造大刀會,發展地下抗日武裝,對國民黨鄉鎮政府人員開展統戰工作,在開闢建立新四軍二師與七師交通線等方面作出了貢獻。民國31年(1942年)11月,在收編國民黨和縣特工隊周宗漢時,由於內部有人告密,張智錦不幸被日軍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香泉曉山下慘遭日軍殺害,臨刑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殉難時年僅24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