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堆一器”看我國核工業發展

歷史 王淦昌 技術 鄧稼先 錢三強 經濟 中國電力報 2019-04-21
從“一堆一器”看我國核工業發展

4月15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採訪組來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

這裡是中國核工業的發源地,擁有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重離子迴旋加速器(簡稱“一堆一器”)。以此為源,我國有了“兩彈一艇”也有了一座座民用核電站。這裡曾留下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等老一輩核工業人的身影,也有惠及千家萬戶的眾多科研項目在持續發展,這裡的眾多“過去”與“未來”更加需要為人所知。

在原子能院,記者看到了已經退役的“101堆”——我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這座服役長達50年的重水反應堆是我國成為核電強國的基石。現在看來,它佈滿了歷史的滄桑,彷彿訴說著我國核工業發展的進程。

為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建設強大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決定建設我國的核工業。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原子能事業作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方針任務,列入國家長遠發展規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堆一器”於1956年5月在原子能院動工興建,1958年6月建成。1958年9月27日,國務院在原子能院隆重舉行了“一堆一器”移交生產典禮,開啟了中國原子能時代。

隨後,原子能院乘勢而上,建成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反應堆,並陸續研製出2.5兆電子伏特靜電加速器、400千電子伏特高壓倍加器等,構建了原子能院第一批科研平臺。同時,作為我國建設的第一項原子能設施,“一堆一器”建成後,我國核科學研究的技術裝備和實驗手段有了比較顯著的改善。原子能院圍繞“一堆一器”開展了大量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為攻克“兩彈一艇”技術難關作出了重要貢獻,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科學人才。

可以說,從基礎研究,到國防建設,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一堆一器”為我國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1984年,迴旋加速器光榮退役;2007年,重水反應堆也安全停閉。2018年,曾作出輝煌歷史貢獻的“一堆一器”入選國家工業遺產、首批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核工業)名錄。“一堆一器”的建設和發展,見證了原子能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我國核工業從零開始、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如今,“一堆一器”靜靜陳列於原子能院內,等候我國核工業創造新的輝煌。(記者 謝文川 白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