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養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養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養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吃清涼糕:

立秋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養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吃清涼糕:

立秋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

暑去涼來,一葉梧桐落,便可知秋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代表即將、始建,立秋,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此後暑氣未褪但漸衰,天氣慢慢轉涼,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宋代時,立秋這天,皇宮要將梧桐盆栽移入殿內,等立秋時辰到,太史官高奏“秋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物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二候,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三候,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氣象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秋本是肅殺的季節:“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但暑氣一時難消,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可見,南方處暑後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只不過沒有北方那麼明顯。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後,持續日數約一週至半月,甚至更長時間。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民俗

立 秋 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自周代開始,便有天子親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禮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節這天要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近代以來,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不同風俗遍地開花,以表對節令流轉之重視崇敬。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貼 秋 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啃 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晒 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漸成熟。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晒或掛晒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養生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吃清涼糕:

立秋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 | 一葉落而知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