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林業 三農 農產品 農業 今日賓川 今日賓川 2017-08-28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有一個地方叫趙卡拉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在賓川,有一個地方叫趙卡拉,它位於鍾英鄉境內,距鄉政府20公里,距縣城68公里。趙卡拉屬於"直過民族"聚居村,"直過民族"特指新中國成立後,未經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會跨越幾種社會形態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這裡自然環境惡劣,道路交通、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後,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這個小村子算是賓川縣所有扶貧鄉鎮中條件最艱苦的地點之一。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趙卡拉有桐麻山、鬆坪、咪大拉、趙上、趙下、李家坡、白洋箐、羅斯排8個村民小組,主要有傈僳族、彝族、漢族、拉祜族4個少數民族,共182戶,618人。經濟作物主要以核桃、青椒、山藥等,農作物主要以包穀為主。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什麼是貧困,這些圖片告訴你真相!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垛木房,上面住人,下面住牲畜。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土基,最原始的建築材料,趙卡拉的村民還在用它來砌牆。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這雙腳,沒穿鞋,褲子也有很多塊補丁了。上下都沒有樓梯。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這是一個家,房間沒有隔牆,沒有傢俱,那紅色的被子是主人家的床,沒有更多的衣服。夏天的蚊蟲,冬天的寒冷……就是這樣捱過了一月又一年。外面這些是他們的經濟來源,挖了晒乾賣錢的中草藥一一葛根。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整間屋子,簡陋到不能再簡陋。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老夫妻倆,在趙卡拉生活了大半輩子,連縣城都一次沒去過,外面的世界離他們很遠、很遠……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殘缺的火盆,一碗雜鍋飯,幾個紅薯就是他們的一頓中午飯。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兄妹倆天真的眼神,好奇的看著我們這群陌生人的到來。還算是有些時髦的衣服,可憐天下父母心,把最好的留給了兒女。這一切,真實而心酸。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深度扶貧 任重道遠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背上行囊,向趙卡拉出發。這樣的山路,崎嶇難行,路的一側就是萬丈懸崖。大家用雙手挪石開路,齊心協力,這是此刻最寶貴的東西。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這幾個大喇叭,在這裡比QQ,微信都管用。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茫茫大山,這樣平坦的地方很少,為了不給當地村民增加一分負擔。補給車上拉了隊員們至少一個星期的菜蔬和糧食。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車裡裝得最多的,還是帶給村裡貧困戶的糧食。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三清潔,每星期林業局全體扶貧隊員,都會定期開展"三清潔"勞動,大美趙卡拉從小事做起。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深入調查是基礎,挨家逐戶的深入細緻調查。每戶的人口、勞動力、房屋、田地作物、通水通電、牲畜飼養、受教育程度、新農合醫療保障……都要做詳盡的調查記錄。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特地拜訪咪大拉村幹部,更能全面瞭解村裡的情況。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這張照片,拍了之後才發現老人豎起了讚賞的拇指。對於扶貧隊的到來,老人這個不經意的舉動,更讓每位隊員感到肩上的擔子是那麼的沉。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老人名叫李文陶,已年過半百的他,早已沒年輕時的勞力。不過,手藝卻一直沒丟,津津樂道的編著篾籮,看得出,他以此為傲,每年這個手藝也會給家裡帶來一些補貼。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給村民理髮,也是一個津津樂道的事。村裡沒有理髮室扶貧隊特地從縣城帶來了電推剪,大家各顯身手,雖算不上大師級,但村民們非常喜歡。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依靠國家扶持,結合趙卡拉用水難的實際,給村裡建設澆築了多處水窖,以緩解飲用水和部分農田灌溉。水的好壞關係著人的健康。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林木是大山的靈魂,保護林木從生活的源頭開始。節能減排灶,村民使用起來方便,又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更重要的是減少村民對林木的砍伐,有效的鞏固退耕還林。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太陽能,方便日常生活,又利於養成好的衛生習慣,文明往往是在這樣一些習慣上慢慢養成。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同吃、同住、同勞動。趙卡拉的農田以山地、旱地為主,主要種植"靠天收"的玉米,要是遇到雨水少的旱年可能會顆粒無收。在雨水落地時扶貧隊加入到搶種的隊伍裡,太陽落山時和村民一同回家。時間長了,隊員們自發和掛鉤幫扶的貧困戶結成了"親家"以此來表達心中的真情真義、同甘共苦。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趙卡拉的一些村民小組沒有車路,物品只能靠人背馬馱,每次到來扶貧隊都帶了很多物資,這些"親家"們便用自家的馬幫助馱運什麼是"魚水一家親"這一刻有了很深很深的體會。更為感動的是"親家"們的純樸、真誠。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各村民小組間,看著只是在山的對面,僅一個峽谷山澗之隔,卻要走上兩三個小時。烈日與寒冬,爬山過河。山路的崎嶇危險,這是一場與貧困的戰鬥,也是一場與危險的戰鬥。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這不能稱之為路,卻是進村的必須,自身加行囊的重量,讓人無法輕鬆站立,女隊員只能坐下,慢慢的滑下去。男隊員一前一後,先峰探路後援墊後,患難見真情。一路走來艱辛異常,但更多的是收穫,還有滿滿的情意,滿滿的成就感。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脫貧攻堅 科學指引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脫貧,思想上的脫貧是根本,科學引導是出路。在結合趙卡拉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林業局經過多方論證後,“蜜蜂養殖”作為一個帶領趙卡拉脫貧的新項目應運而生。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扶貧隊特意選派了10多人,到怒江貢山縣獨龍族考察養蜂。最終,一家養蜂公司成功落戶趙卡拉,隊員們親自給蜜蜂佈置新家。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萬千的蜜蜂,寄以了扶貧隊萬千的期盼。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先自己學會,再手把手的教給村民。

給蜜蜂餵食,“小夥伴”快快長大吧!我們需要你,趙卡拉更需要你。

「幹部基層百日行」賓川這群人翻山越嶺,竟是為了做這件事

一路走來,經歷了路途的艱辛,見證了大山深處的貧窮。感受了那裡最純真的樸實,期盼所做的一切能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扶貧還仍在繼續,蜜蜂還在不停的長大,希望正在慢慢的實現!

張君玲/文 李必富、林業局扶貧工作隊/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