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別後的愛!悲情女作家廬隱:她的這段姐弟戀為何被稱作驚世駭俗

林徽因 婚姻 冰心 大學 文學 記者李滿 2018-12-03

廬隱是民國才女,與冰心、林徽因並稱"福州三大才女"。但世人明顯對後二者更熟悉,而對廬隱較陌生,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她過世時作品被陪葬有關。

35歲的廬隱難產過世時,一個身份特殊的男子,將她的所有作品一併放入了棺內。自此,曠世才女廬隱的心血便隨著廬隱一併被埋葬了。

但從現存的部分作品,如《海濱故人》、《火焰》等中,世人仍可一窺她的驚世才情。

相比廬隱的才情,她的戀情同樣讓人震驚。廬隱的第三段戀情,曾一度被民國同時代的人認為是“最驚世駭俗”。

死別後的愛!悲情女作家廬隱:她的這段姐弟戀為何被稱作驚世駭俗

“文章憎命達”,廬隱的一生似乎正是用悲苦佐證這句話的過程。

1898年5月4日,廬隱祖母忌日這天,廬隱出生了。有人說,人生一世最圓滿莫過於:“你出生時所有人都在笑,而你在哭;你離世時所有人都在哭,而你在笑。”廬隱的一生,註定不會有這種圓滿。她的出生,沒有給任何人帶來歡笑。相反,因為她的特殊的出生時間,廬隱一出生便被母親視為災星。

在這個理應是全世界最溫情所在的家裡,廬隱不僅絲毫未感受到溫暖,還不斷受到指責、咒罵和唾棄。

這個不受全家歡迎的孩子一出生,便被交給奶媽撫養。因為缺乏關愛的緣故,廬隱自小便體弱多病,這越發引來了家人的嫌棄。因為不被重視的原因,小小的廬隱顯得很是敏感、笨拙,到三歲多時,她竟還不會說說話。

之後,因為一場熱病,廬隱被母親殘忍拋棄了,心疼廬隱的奶媽便將這個可憐的孩子帶到了鄉下。

六歲這年,廬隱的父親離世,母親接回廬隱並將她帶到北京的舅父家生活。母親雖接回了她,卻依舊對她不冷不熱,平日裡,因為母親的不喜歡,廬隱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角落裡。但即便如此,她仍會受到生母和親戚的虐待。

小小的廬隱隱約覺得:自己就是傳說中的災星,自卑的她開始對生命充滿厭惡。

1908年,看廬隱不順眼的母親,索性將她送到了一個環境嚴苛的教會學校,讓她自生自滅。就是在這期間,廬隱遭遇了第二次被拋棄。

清末革命運動期間,廬隱的家庭為了避難,躲到了天津的租界裡去。但臨走的時候,卻丟下了廬隱。

但再苦的人生,也有被陽光照射的瞬間。長大後,在大哥指導下學會寫文章的廬隱,順利考上了師範預科,也是在這以後,母親和家人對她的態度才有了些許改觀。

得以重新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廬隱,依舊無法融入家庭。但好在,此後她再也沒有遭受過虐待,但即便如此,童年的陰影也始終伴隨著她。

上大學前,廬隱戀上了表親林鴻俊。林鴻俊向廬隱提出結婚,正當廬隱準備接受求婚走入婚姻生活時,母親和大哥提出了反對。

在多番協商下,廬隱最終答應母親和大哥:大學畢業後才能舉行婚禮。

廬隱母親和大哥此舉,實是緩兵之計,他們覺得林鴻俊此人不求上進且家境貧寒,如若兩人真的就此結合,以後的日子將面臨很大困難。但因為廬隱性格倔強,倘若棒打鴛鴦,恐有弄巧成拙的危險。所以,他們決定把一切交給時間。

果然,大學畢業後,因為廬隱的眼界、思想都有了很大提升,她開始重新審視這段婚姻,並在不久後主動提出解除婚約。

這段婚約解除後,接受過五四新思想薰陶的廬隱開始走上了創作之路,很快,她成為了文壇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偏偏,事業剛有起色之際,廬隱就戀上了有婦之夫郭夢良。

或許是天性叛逆的緣故,在所有人的反對聲中,廬隱不顧一切地與郭夢良結了婚。此後,廬隱放下自己的寫作生涯,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此時的廬隱天真地以為:愛就是一切,愛可以抵抗住任何現實。

事實證明,愛從來都不是全部,它也不具備衝破一切的能力。

兩女共伺一夫的日子裡,廬隱雖與郭夢良原配並未有太大沖突。卻遭遇了婆婆的百般刁難,兩年後,伴隨著丈夫郭夢良的病逝,婆婆開始變本加厲地責難廬隱。

不堪其辱的廬隱只得帶著女兒逃離了郭家,自此以後,廬隱帶著孩子四處漂泊的日子便拉開了序幕。

死別後的愛!悲情女作家廬隱:她的這段姐弟戀為何被稱作驚世駭俗

從福州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廬隱在漂泊間,為了撫養女兒換了無數個工作。但即使是最艱難的時候,她也始終沒放下筆頭,她利用閒暇時間寫下了《寄天涯一孤鴻》,《秋風秋雨》和《靈海潮汐》等短篇和散文。

流亡的幾年間,廬隱的母親、摯友和哥哥也都先後去世了,親人的離去讓廬隱倍感痛苦。恍惚間,她甚至又回到了童年的悽苦中。廬隱感覺自己被他們永遠拋棄了,幼年的那種孤獨無依籠罩著她,對於未來的人生,她陷入了極度的悲觀失望中。

上帝在關閉一扇門時,總會打開一扇窗。

在廬隱人生最孤苦無依的歲月裡,一個特殊男孩的出現重燃了廬隱的希望。

1928年3月8日,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廬隱在瞿世英家裡結識了大男孩李唯建。這年,廬隱30歲,李唯建剛剛21歲。

在不流行姐弟戀的年代,這樣的兩個人,誰也不曾想到他們會發生什麼。最初結識廬隱的李唯建也是這般以為,他將她稱作“姐姐”、“心靈姐姐”,而她則稱他“唯弟”。

最初在一起的他們,只是讀文學,談人生,談理想......

這期間,兩人往來的書信中,廬隱自稱"冷鷗",而李唯建則自號"異雲"。

感情從來沒有套路,也從來與理性無關。它來時,總是如此猝不及防。

當李唯建意識到自己已經愛上廬隱時,他們已經認識近一年了。愛情,從來沒有道理可講。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後,李唯建鼓氣勇氣向廬隱表白了。

讓李唯建驚喜的是,在自己對廬隱心生愛慕之時,廬隱對自己的感情也早已不那麼“純粹”。

原本,這是一段水到渠成。

但面對李唯建的愛,經歷過感情創傷的廬隱卻退縮了。相比李唯建,廬隱不僅年長了近十歲,還曾經歷過兩段婚姻。一個帶著孩子的寡婦,和一個連戀愛都未談過的大男孩。無論從哪種角度看,都讓廬隱覺得難以接受。

因為曾嘗過現實的苦,廬隱拒絕了李唯建。廬隱的害怕實是必然,她和他年齡差如此之大,自己還是寡婦,如若真的與他結合,世人該怎麼看?

被拒絕後的李唯建卻決定“永不言棄”,他一邊用一封封滾燙的信繼續表白,一邊一再勸說著廬隱,他對她說:

"我以為你太注意世人的批評。世人的議論只是一種偏見……我們又何必看重他們的淺見呢?"

面對李唯建的一再勸說,經過反覆思想鬥爭的廬隱對李唯建說: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對我人格的尊重和清楚更甚於你的人,換一句話說,我自入世以來只有你是唯一認識我而且同情我的人;因此我願為你受盡一切的苦惱。"

與李唯建的精神共鳴,讓廬隱第一次找到了歸宿感,他讓她覺得安全。有時,廬隱甚至覺得,他像是她的風,她願意做雲被他吹向任何遠方。

死別後的愛!悲情女作家廬隱:她的這段姐弟戀為何被稱作驚世駭俗

打定主意的廬隱決定拋開世俗,再次衝破一切為自己活、為愛活,她對李唯建說:

"讓我們做風和雲的結合吧。我們永遠互相感應、互相融洽,那麼,就算世人把我們摒棄,我們也絕對的充實,絕對的無憾。"

1930年,風和雲終於結成了伉儷。當年8月,廬隱毅然辭去北京師大附中的教職,與李唯建東渡扶桑,在東京築起了愛巢。

但幾個月後,由於經濟不支,他兩不得不回到了國內。

在國內,廬隱繼續著她的創作,為了支持她的創作,李唯建一邊做編輯一邊安頓妻子的生活。

在李唯建的支持下,廬隱的作品如《玫瑰的刺》《象牙戒指》等相繼問世。

不久後,他們兩人書信集也被整理成書發表,作家王禮錫在"序"中指出:

"這一束情書,就是在掙扎中的創傷的光榮的血染成的,它代表了這一個時代的青年男女們的情感,同時充分暴露了這新時代的矛盾。"

1932年,"一·二八"凇滬戰爭爆發後,廬隱以這場戰爭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火焰》。

死別後的愛!悲情女作家廬隱:她的這段姐弟戀為何被稱作驚世駭俗

在妻子的影響下,李唯建也爆發了靈感,他相繼在《新月》月刊、《詩刊》、《人間世》等刊物上發表新詩、譯詩和譯文,並出版了長詩《影》、《祈禱》。

一對文學伉儷,正以他們的方式在引領著時代。

在愛的浸潤下,廬隱的文學才華被髮揮到了極致。就在她被評為"福州三大才女"之一後不久的1934年,廬隱就因難產而去世了。這段驚世駭俗的姐弟戀僅僅維持了4年,便被迫終止了。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廬隱強撐著將她和李唯建的女兒帶到了人間。

妻子廬隱去世後,悲痛的李唯建將妻子的所有作品,全部放入棺中為妻子陪葬。安葬了妻子後,他便帶著他們的女兒回到四川老家,此後的每一天裡,他都依靠著他與妻子廬隱的回憶過活。

可幸的是,這段感情,雖最終以悲劇結尾,卻並未以悲劇結束。他們的愛,也終未因一方的離開而終止。

李唯建曾說,他每多活一天,便是多愛廬隱一年。

1977年,在繼續愛了廬隱30多年後,李唯建寫下了自傳體長詩《吟懷篇》,詩中所憶及的,均與廬隱相識、戀愛、結婚、死別的生活,在詩中,他哀嘆到:

"海濱靈海無潮汐,故人一去絕音息。

冷鷗空留逐波影,異雲徒傷變幻性。"

1981年11月12日,李唯建帶著他對妻子廬隱的思念,離開了人世。

這對苦命的戀人,終於得以再次重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