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一直以來,小房企老是被摁地摩擦。

被市場,被大房企,被購房者,不屑一顧。


1


買房其實很簡單。

不要抬槓,大多數人買房,就是“翻牌子”。選擇的標準簡單粗暴,誰的牌子大,誰的產品就好。

牌子大,產品剛硬;牌子小,產品弱雞。

購房者哪懂花花綠綠,哪知道套路深深不可知,買房不就是看牌子嘛,誰的牌子硬,誰的廣告多,誰的規模大,誰就是市場的王者。早年深耕三四線的恆碧,莫不如此,三四線人民夾道歡迎,紛紛搶購一空。

什麼,產品?對不起,沒聽說過。

市場已經被壟斷了。因為過於集中,都在追求千億規模,甚至萬億規模,矇眼狂奔的時候,不論哪一家房企,都要經歷品質下滑、口碑下降。

沒辦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大家都知道,大品牌房企的規模集中化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中小房企,尤其是小房企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佔,購房者的選擇面越來越窄,非甲即乙。

尤其是,當大牌房企交房效果低於預期,這一種平衡的信任就會被輕易打破,現在的市場就是這麼脆弱,無非是靠著漲幅的預期死扛罷了。

而對於小房企,購房者從不抱希望。

你看對面,大品牌,品質高,人家那展示,人家那亮點,輕鬆甩你幾條街。看了也是走馬觀花,品牌一般,沒有亮點。

說白了,小房企就是不行。

2


都知道萬科綠城永威康橋,行業標杆,業內楷模。

產品一流,品質一流,凡是硬剛的房企,無疑於以卵擊石。

簡單點,就是太嫩了。

還真別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怕死的愣頭青一大把。這麼大的魚塘裡,還真就有幾條鯰魚,願意當刺頭,敢於去亮劍,一點一點死磕,完全不計成本,雖然明顯經驗不足,效果並非十全十美,但是讓市場刮目相看。

說死磕太過了,說匠心太俗套,在我看來,他們更像是一群視死如歸的猛士,明知上有虎,偏向虎山行,市場不認,客戶不屑。

他們硬是用產品、用品質,死死撬開了市場的大門。

與其說勇士,其實就是不怕死的牛犢。

比如說經開萬錦城,比如說和潤林湖美景,比如說永豐樂城,比如說坤達祥龍城,比如說宏江瀚苑,等等。

看完他們的交房效果後,我覺得,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3


早在2015年年底,經開萬錦城面世。

我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在經開萬錦城面世之前,能夠知道的信息是,這家房企主要在商業圈摸爬滾打,市面叫響的住宅少之又少。

看吧,小房企,沒經驗,處女作,擱誰誰也不相信。

說實話,我當時也去看了項目,真沒看上。這麼小的地塊,還搞了一大堆的商業綜合體,當時的想法,又是一個瞎胡搞的爛尾樓;朋友也去看了,項目南側就是恆大綠洲和富田九鼎世家,大牌子,大社區,精裝修,多順眼。

但是過完年,恆大、富田全面漲價,直接飆到1萬2,能挑的只有萬錦城,朋友狠了狠心,買了,算下來均價9800,還自我安慰,至少經開老城區吧,至少有地鐵5號線吧,至少商業湊合能用吧。

真不是覺得好,就是價格湊合過。

當時項目唯一的亮點就是,施工方是南通二建,名氣很大,項目的樣板間直接做到實體樓棟的2樓,每一處都貼有工程指引和位置說明,供地上的材料擺放非常整齊,看著確實很舒服。

硬件不錯,但是產品能不能落地?商業會不會爛尾?

一切都是未知數,我的心裡不是打鼓,而是赤裸裸的懷疑。

說到底,說再多,還是不信你。

誰知道,3年後,交房效果啪啪打臉。

當天交房,毛坯牆面乾淨整潔,空鼓非常少,整體綠化也還不錯,幾乎沒有發生維權。雖然物業、綠化其實一般,但是這樣的交房效果,完全對得起當初9800的價格。

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一句話,值了。

4


跟經開萬錦城一期,同樣被嫌棄是“小兄弟”的樓盤中,還有和潤林湖美景,宏江瀚苑,坤達祥龍城,永豐樂城,等等。

一幫苦命兄弟,都混得灰頭土臉。

在這幾個樓盤中,永豐樂城還算是知名一些,至少在鄭州之前有交房項目,接了很多政府的工程,還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幾個,一個都沒聽過。

和潤林湖美景,聽說由幾個永威、天倫莊園的股東攢的;宏江瀚苑,是一個地市來的開發商;坤達祥龍城,以前是做鋼鐵材料的。

比如說和潤林湖美景,除了離地鐵口近點,旁邊就是天天堵車的西三環,以及萬年不搬的大煙囪,就那6棟樓,落地品質完全不知道,打造的樣板間也毫無亮點,跟市場上的樓盤,根本沒什麼兩樣。那一年,是2016年,開盤價8400。

比如說坤達、永豐,康橋、居易、錦藝、國瑞、融僑、華企、浩創等群雄環立,拎出哪一個品牌不是更大,哪一個位置不是更好,客戶哪懂什麼規劃、品質,他們只看牌子。那一年,南龍湖很公平,大牌6000,小牌5500。

簡單粗暴,直接明瞭。

這幾個樓盤,一開始都命中註定,就是陪太子讀書,他們就是市場上最透明的底色,無人關注,無人知曉。

轉眼2018年,終於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刻。

你還真別說,這幾個當初的小房企,那麼多人看不起,交房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幾乎沒有發生維權,不吹不黑,他們的交房品質,完全不輸同期品質很高的樓盤。

和潤林湖美景的交房:

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宏江瀚苑的交房:

我根本沒資格叫它小房企


有瑕疵,但是已經非常不錯。

5


不只有地產新貴,還有一些老傢伙,做得也相當漂亮。

老盤中,有幾個項目已經寫吐了,都盤出包漿了。

比如說普羅旺世,比如說東潤泰和。這裡講一個新案例。

這些所謂的小房企,沒有市場壓力,沒有資金壓力,更沒有產品制衡,更多的,都是企業本身自身的動力驅使,爆發小宇宙。

金水區有一個項目,叫廣匯PAMA。

當初我第一次聽到案名,覺得這個爛糟的案名,簡直堪比“大一新生活”、“漢飛逛逛街”、“青春GALA”,等等。不僅如此,開車經過售樓部門前,一點都不大氣,一臉嫌棄。

真正進入小區內部,我有一種錯過100億的錯覺。

據老一輩地產人講,廣匯PAMA是非常典型的港企打造,而且聘請鼎鼎大名的貝爾高林作為園林設計,要知道,在整個鄭州市場中,當初貝爾高林真正操刀的社區中,除了廣匯,就是康橋溪山御府,哪怕歷經十年,景觀水系都維繫的非常不錯。

看看亮點。小區主大門高出地面接近3米,地勢直接抬高,能夠跟社區西門的地勢達成平衡;在小區內部,雖然已經交房10年,但是內部的園林景觀卻非常生動,能夠見到的水系依舊是活水,以及當年非常新潮的連廊設計。

作為市場最好的回報,哪怕是在中州大道以西,哪怕是在金水區,哪怕有10年房齡,二手房非常堅挺,均價2萬2,幾乎可以比肩東站片區。

很多小房企,小項目,初看很一般,甚至不顯眼,但是很明顯,是一塊璞玉,時間越久,越顯功力。

耐看,持久,靠譜。

除了廣匯PAMA,比如說清水苑,園區綠化非常不錯;比如說正商鉑鑽,大平層歷久彌新;比如說亞星盛世一期,產品品質、園林綠化非常用心;比如說銀基王朝,當初以12銅首和法師坐鎮,轟動一時,一期起步200平以上大平層,非常奢華。

6


小房企這麼好?項目都值得買?

你看,你就挑好的說,你咋不說哪些爛尾的樓盤,哪些內購的樓盤,哪些品質差的樓盤,就是典型的管殺不管埋。

甚至還會啐一口,都是套路。

請大家注意,在我列舉的所有樓盤中,大家都能發現一個問題,上面涉及到的樓盤,全部都是二手房,而市場上的新房,哪怕不錯,還真不敢推薦。

有心,無膽,就怕誤導。

為什麼都是二手房?為什麼要講小房企?

1、品牌效應依舊。

很多購房者,不懂房產,不懂規劃,不懂落地,只懂牌子。沒錯,大品牌都不會有錯,交房品質也還好,再差不會爛尾。

2、小房企太容易翻車。

大家怕了。雖然小房企也有春天,交房效果非常驚豔,但是比例非常低,翻車概率非常高。多少打著內購、打著品質的樓盤,無疑栽了個頭。

3、購房者都是小白。

別說小白,哪怕是業內,沒有內部成本核算單,不深入瞭解工程管理,不在老闆身邊耳濡目染,怎麼可能知道項目未來的交付品質到底如何?

7


小房企,是市場最好的調色板。

這不是洗白稿。

市場的進步,不僅僅是靠大房企、高品質、高逼格的落地,更多的,還是要落地到普通人的身上,還是要落地要中小房企的身上,雖然很普通,不驚豔,卻非常紮實。

1、請給小房企以生存空間。

大房企,代表了高度;小房企,代表了濃度。

對於垃圾房企,垃圾樓盤,一看都不好好做的房企,以及樓盤,我當然要毫無保留的抵制和拒絕;但是紮實做產品、不擅宣傳的樓盤,他們的存在,更像是鯰魚,倒逼大房企不敢掉以輕心,倒逼市場不斷前行。

2、小樓盤,容易出現燈下黑。

瀚海思念城,名門橙邦,正弘府,都是網紅盤,都非常搶手,多少購房者搶都搶不到。但是換個思路,哪些不受關注的中小房企,是不是反而更具性價比?

名氣不大、品質不錯,價格不高,宣傳不夠,性價比卻非常高,只要耐心去挑,根本不需要搶,就是正常買,不僅沒有什麼問題,反而更容易撿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