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無眠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由於她的悲痛太深重,相形之下杜鵑也只能默默無語。詩中主人公葬花至黃昏,荷鋤歸去,深掩重門。青燈照壁,只有孑身隻影,久不能寐。

好不容易剛剛淺淺睡去,卻被一陣敲打到窗戶上的冷雨聲吵醒。由於一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被窩裡一直都是涼的。正所謂“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那麼為什麼事一夜難眠呢?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是一種既“憐春”又“惱春”的複雜心境,憐春忽至,因為春是美好的,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可是自己還來不及好好體味,就要離開了。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都是短暫而難以把握的。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無眠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由於她的悲痛太深重,相形之下杜鵑也只能默默無語。詩中主人公葬花至黃昏,荷鋤歸去,深掩重門。青燈照壁,只有孑身隻影,久不能寐。

好不容易剛剛淺淺睡去,卻被一陣敲打到窗戶上的冷雨聲吵醒。由於一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被窩裡一直都是涼的。正所謂“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那麼為什麼事一夜難眠呢?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是一種既“憐春”又“惱春”的複雜心境,憐春忽至,因為春是美好的,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可是自己還來不及好好體味,就要離開了。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都是短暫而難以把握的。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難以捉摸的春,既指自己短暫的青春,也指自己和寶玉的情感,寶寶是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溫暖。明明相愛卻阻力重重,未來幾乎是無望的。

這在《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夢中誤入警幻仙姑處時,曾有過判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

“晶瑩雪”指薛寶釵,“寂寞林”指黛玉。空對著說明二寶成親了。寶釵家事人品都沒得說,可惜不是自己的知己,縱然一輩子舉案齊眉也不會感到幸福。兩人有婚姻沒愛情。而寶黛則是有愛情沒婚姻。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無眠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由於她的悲痛太深重,相形之下杜鵑也只能默默無語。詩中主人公葬花至黃昏,荷鋤歸去,深掩重門。青燈照壁,只有孑身隻影,久不能寐。

好不容易剛剛淺淺睡去,卻被一陣敲打到窗戶上的冷雨聲吵醒。由於一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被窩裡一直都是涼的。正所謂“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那麼為什麼事一夜難眠呢?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是一種既“憐春”又“惱春”的複雜心境,憐春忽至,因為春是美好的,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可是自己還來不及好好體味,就要離開了。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都是短暫而難以把握的。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難以捉摸的春,既指自己短暫的青春,也指自己和寶玉的情感,寶寶是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溫暖。明明相愛卻阻力重重,未來幾乎是無望的。

這在《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夢中誤入警幻仙姑處時,曾有過判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

“晶瑩雪”指薛寶釵,“寂寞林”指黛玉。空對著說明二寶成親了。寶釵家事人品都沒得說,可惜不是自己的知己,縱然一輩子舉案齊眉也不會感到幸福。兩人有婚姻沒愛情。而寶黛則是有愛情沒婚姻。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黛玉七竅玲瓏心,已經預感未來命運的不可期,因而自傷至極。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咋夜恍惚聽到悲歌,今日方知是花魂鳥魂所發。或許這是某種預示。

葬花

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詩人情感悲傷至極,物極必反。至此反進入一種情感爆發狀態。自己的魂魄與花鳥合一,情思進入一種抗爭的、追求自由而不甘受桎梏的情境之中。

自由的“飛到天盡頭”是詩人的夢想,然而即使飛到天盡頭,有哪裡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魂魄的安寧之地呢?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無眠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由於她的悲痛太深重,相形之下杜鵑也只能默默無語。詩中主人公葬花至黃昏,荷鋤歸去,深掩重門。青燈照壁,只有孑身隻影,久不能寐。

好不容易剛剛淺淺睡去,卻被一陣敲打到窗戶上的冷雨聲吵醒。由於一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被窩裡一直都是涼的。正所謂“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那麼為什麼事一夜難眠呢?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是一種既“憐春”又“惱春”的複雜心境,憐春忽至,因為春是美好的,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可是自己還來不及好好體味,就要離開了。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都是短暫而難以把握的。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難以捉摸的春,既指自己短暫的青春,也指自己和寶玉的情感,寶寶是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溫暖。明明相愛卻阻力重重,未來幾乎是無望的。

這在《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夢中誤入警幻仙姑處時,曾有過判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

“晶瑩雪”指薛寶釵,“寂寞林”指黛玉。空對著說明二寶成親了。寶釵家事人品都沒得說,可惜不是自己的知己,縱然一輩子舉案齊眉也不會感到幸福。兩人有婚姻沒愛情。而寶黛則是有愛情沒婚姻。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黛玉七竅玲瓏心,已經預感未來命運的不可期,因而自傷至極。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咋夜恍惚聽到悲歌,今日方知是花魂鳥魂所發。或許這是某種預示。

葬花

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詩人情感悲傷至極,物極必反。至此反進入一種情感爆發狀態。自己的魂魄與花鳥合一,情思進入一種抗爭的、追求自由而不甘受桎梏的情境之中。

自由的“飛到天盡頭”是詩人的夢想,然而即使飛到天盡頭,有哪裡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魂魄的安寧之地呢?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這個世間哪裡有乾淨的地方呢?整個賈府也只有門前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不如還是裝入錦囊之中,用一抔淨土掩埋來得安心些。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去,總比出去陷落在骯髒的溝渠裡強呀!

這幾句物我同格,既是“花魂”所期,也是“鳥魂”所盼,寄託了作者不願為了苟活而同流合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潔理想。

落花漂泊無依尚有自己憐憫,而自己卻難逢知音,黛玉自傷命薄: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這幾句花人分寫,上句寫花,下句寫人。花之美麗明媚卻不免迅速凋零,由花及人,自己必然也難免這樣的命運。更可悲的是,花尚有自已收葬,自己去後又有誰顧及呢?人命更薄,不及落花!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最後幾句又花人合一,花之命運尤如人之命運。春光逝盡之時,即花落人之之時!

"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讓黛玉多愁善感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葬花吟》是這個形象成功塑造的關鍵所在。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歌,是律化了的七言古體詩。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七古可分為齊言七韻詩和雜言詩。齊言七韻詩有轉韻的要求;所謂雜言詩,古代各種不整齊的詩都可歸為七古雜言,一般對押韻要求不高。比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李白的《將進酒》都是雜言。而《春江花月夜》和《葬花吟》則是都是變體,是高度律化的七古詩,詩歌的各種變體都是為了更好表達情感的需要

一般來說散句使文章起伏流動大,對句使文章聲調優美。詩歌也是如此,古體詩適合有厚度、有力度的詩歌語言,律化讓詩歌音韻流傳,朗朗上口。因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古體詩更適合厚重、古樸的情感。而《葬花吟》這種詞彙豐美、情感婉約哀怨中帶著激憤的詩,很適合律化的七古。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起因

黛玉寫這首詩的起因,是前一天晚上,黛玉聽說寶玉被賈政叫走,心中替他擔心,晚上到怡紅院探望寶玉。敲門時,因晴雯和秋痕正在拌嘴,沒好氣,又沒聽出黛玉聲音,沒給開門。

黛玉吃了閉門羹回到瀟湘館,含淚坐到天明。次日相傳是花神退位的日子,大觀園為給花神餞行頗為熱鬧,眾姐妹在園中相聚玩耍。

黛玉因昨夜的事心懷憂憤,避開眾人獨自到花冢掩埋落花。遍地落英,令她感花及人,勾起了花落人亡的感傷和悲苦。於是以落花自比,寫出了這首如泣如訴、纏綿婉轉的葬花詞。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這首詩可以說是黛玉的自讖詩。而對於曹雪芹來說,十年辛苦泣血之作,不光是為“懷金悼玉”,千紅萬豔的凋落,也是為書中眾多薄命女兒一哭。正如白盾所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構建的“葬花冢”

憐花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開篇就描繪出一副落花鋪天蓋凋墜的暮春景像。“遊絲”指蜘蛛絲,“落絮”應指春末飄飛的柳絮。這種自然景物的凋零之狀,引發了讀者對自我生命的觸動,這種是一種體物的手法,由物及人。也可以說是一種起興,以景物興發之力,引出下文作者的滿腹愁緒。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這幾句勾勒出少女傷春的形像,這位寄人籬下的少女看著落花滿地,既憐惜又傷感,怎忍心踐踏,於是“手把花鋤”將在自己心中代表春天的落花親手埋葬。

繼而詩情更趨幽怨,進入抒情階段,將附近的樹木也擬人化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柳絲榆莢”的芳菲茂盛,反襯了桃李的飄零,更令人傷感。並進一步聯想到桃李花謝,明年還能再開。 而自己體弱多病,不知是否還能撐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人情冷暖如“柳絲榆莢”,到時還有誰能記得自己呢

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也傾。

至此情感的漣漪又宕開一層,由於作者思緒的波動,詩句形式也隨之激盪,出現參差的句式。

作者由“柳絲愉莢”再聯想到“燕子”的無情,即使築下香巢,一旦春去秋來也仍然會狠心離去。明年春天再飛回時,雖有新開的花可以啄食,可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連樑間香巢也早已被顛覆,自己也許早已不知去向。

通過燕子的無情,更顯出自己命運的無助與淒涼。這種側面襯托的手法,叫點染。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側面點染之後,又轉入正面描寫: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是“明媚鮮妍”的,也是柔弱的;“風刀霜劍”是無情的,並不憐惜弱者,依然無情威逼。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與落花的漂泊無依構成了意象對比。感發之力更強,情緒上再進一步,開始變得有悲憤之感。

通常來說,花木在秋冬季節才會遭受朔風的侵襲,“一年三百六十日”是誇張手法,是黛玉寄身賈府的切身情感體驗,借花木意象抒發心中的悲慨,鋒芒直指涼薄、冷酷的世態人情。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泣血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這裡暗與前面“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相呼應,黛玉將一片痴情傾注於落花之中,因尋不到落花心急,對花的悲憫之情更甚。

切膚之痛引發“愁殺”,繼而灑淚泣血,這裡巧妙化用了“杜鵑泣血”的意象。她的血淚傾灑於殘花落盡的枝頭,將悽愴悲慟的情緒宣染到極致。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無眠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由於她的悲痛太深重,相形之下杜鵑也只能默默無語。詩中主人公葬花至黃昏,荷鋤歸去,深掩重門。青燈照壁,只有孑身隻影,久不能寐。

好不容易剛剛淺淺睡去,卻被一陣敲打到窗戶上的冷雨聲吵醒。由於一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睡,被窩裡一直都是涼的。正所謂“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那麼為什麼事一夜難眠呢?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是一種既“憐春”又“惱春”的複雜心境,憐春忽至,因為春是美好的,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內心,可是自己還來不及好好體味,就要離開了。為什麼美好的東西都是短暫而難以把握的。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難以捉摸的春,既指自己短暫的青春,也指自己和寶玉的情感,寶寶是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溫暖。明明相愛卻阻力重重,未來幾乎是無望的。

這在《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夢中誤入警幻仙姑處時,曾有過判詞: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

“晶瑩雪”指薛寶釵,“寂寞林”指黛玉。空對著說明二寶成親了。寶釵家事人品都沒得說,可惜不是自己的知己,縱然一輩子舉案齊眉也不會感到幸福。兩人有婚姻沒愛情。而寶黛則是有愛情沒婚姻。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黛玉七竅玲瓏心,已經預感未來命運的不可期,因而自傷至極。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咋夜恍惚聽到悲歌,今日方知是花魂鳥魂所發。或許這是某種預示。

葬花

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詩人情感悲傷至極,物極必反。至此反進入一種情感爆發狀態。自己的魂魄與花鳥合一,情思進入一種抗爭的、追求自由而不甘受桎梏的情境之中。

自由的“飛到天盡頭”是詩人的夢想,然而即使飛到天盡頭,有哪裡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魂魄的安寧之地呢?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這個世間哪裡有乾淨的地方呢?整個賈府也只有門前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不如還是裝入錦囊之中,用一抔淨土掩埋來得安心些。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去,總比出去陷落在骯髒的溝渠裡強呀!

這幾句物我同格,既是“花魂”所期,也是“鳥魂”所盼,寄託了作者不願為了苟活而同流合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潔理想。

落花漂泊無依尚有自己憐憫,而自己卻難逢知音,黛玉自傷命薄: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這幾句花人分寫,上句寫花,下句寫人。花之美麗明媚卻不免迅速凋零,由花及人,自己必然也難免這樣的命運。更可悲的是,花尚有自已收葬,自己去後又有誰顧及呢?人命更薄,不及落花!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最後幾句又花人合一,花之命運尤如人之命運。春光逝盡之時,即花落人之之時!

《紅樓夢》之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結尾蒼涼悽婉,與開篇“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遙相呼應,餘音嫋嫋,言有盡而意無窮。

魯迅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春天是美好的,青春是美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可是這一切最有價值的,最後都碎作一場紅樓痴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