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狀元街名字的來歷

古城區狀元街是聊城的一條老街,其街東西走向,西接孫家衚衕,東至東口南街的牌坊口,雖長不到 二百五十米,但其在歷史上卻是相當的顯赫。

聊城狀元街名字的來歷

關於其名字的來源歷來有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大概是:鄧秉恆開此街購置宅院,是為鄧家大院,其中出了位狀元名叫鄧鍾嶽,大院改名叫狀元府,於是大家把此街改名叫狀元街。這麼一說似乎是對的。

另據現居遼寧省盤錦市沙春建先生說:清朝乾隆年間,曾經參修過《四庫全書》的胡德琳,出任東昌知府,在任親自撰修《東昌府志》。這位見多識廣的知府,在修《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曾經閱讀過《永樂大典》。他為我們尋找這為元朝狀元,留下了寶貴線索——《(乾隆)東昌府志》卷十一《建置一·城池·東昌府·在城坊巷》:“狀元坊,今名狀元街,在府治東南,國朝兩狀元亦居此。元馬氏擢高科,郡人立是坊以榮之。永樂大典。”

胡德琳的意思是說:“原先的狀元坊,現在叫作狀元街。位置在府衙的東南方。我大清朝兩位狀元傅以漸、鄧鍾嶽也住在這條街上。考查坊名的由來,原來是元代馬姓高中進士,家鄉的人們就立了一個狀元坊,以此來榮耀他。我所依據的是《永樂大典》。”

胡德琳撰述的這條記錄,後來也為嘉慶府志和宣統聊城縣誌所抄錄。但無論是胡德琳,還是後來的修志者,都未能考證清楚這為馬姓“高科”者是誰。究其原因,恐和元代進士資料稀缺難見有關,況且《元史》所記歷科狀元,並無馬姓者,於是,人們也就很難將這位高科進士和歷史上未知名的狀元聯繫起來。那麼,這位“高科”是否可考呢?答案是肯定的。

偶讀曹伯啟《曹文貞詩集(四庫本)卷六》有一詩,詩題為:“道過東昌,申仲禮僉司暨狀元呼都克岱爾諸父臺輔賢昆仲厚意相邀,別後以詩寄謝”。詩云:“十載重逢骨鯁臣,生涯能斥向來貧。一時輟棹舒情曲,三接乘驂到水濱。烏府前循儀範古,鴻臚首唱姓名新。清門幸喜陪清讌,世路悠悠懶問津。”

這個東昌狀元是誰呢?我們知道,“呼都克岱爾”、“呼圖克岱爾”,是乾隆年間編輯四庫全書時,對元人“護都沓兒”、“護都答兒”、“忽都達兒”等譯名的一種更改。可巧的是,相同發音的還有延祐五年蒙古色目人榜狀元忽都達兒。不過,戊午狀元忽都達兒系湖南澧陽人、蒙古捏古歹氏,今有黃溍所作的墓誌傳世,因此,可以將其排除。如此一來,曹伯啟所記載的這位叫作“呼都克岱爾”東昌狀元,就是延祐二年右榜第一人:護都沓兒。而曹伯啟原詩的題目也應是:“道過東昌,申仲禮僉司暨狀元護都沓兒諸父臺輔賢昆仲厚意相邀,別後以詩寄謝。”

曹伯啟此詩作於延祐三年。當時,他正以中憲大夫、刑部侍郎的身份,前往湖南沅州按察八番傜民構亂事,舟過東昌,遂有是會。

其詩之大意是:“自從江南憲臺一別,我已經有十年沒見到骨鯁之臣申從敬仲禮了,他的生活也早已脫離了原來的貧窮。我船到東昌後,就停了下來,和老朋友談談心,抒發抒發心中的感慨。你要知道,他們可是三次用馬車到會通河邊來接我的啊!申僉憲所遵循的禮法完全是古人倡導的,而鴻臚寺第一個報唱出來的狀元名字卻是嶄新的。大家都是清白門庭中人,能聚到一起舉行清雅的宴會,真是三生有幸!因此啊,那些世路上紛繁複雜的事情,也就懶得去想它了!”

通過對曹伯啟詩的解讀,我們完全可以確認:元延祐二年(1315 年)首科蒙古色目人榜狀元護都沓兒,是東昌路聊城縣人。而且,我們由此也可以確認:胡德琳引《永樂大典》所記載之“馬氏”,就是元延祐首科狀元護都沓兒。馬氏,系其漢姓。元末抑或明初的東昌方誌,記有此人,因此,《永樂大典》輯錄各地方誌時,故有錄入。

據此以下推斷:

1.元朝時這裡就有街道,且街心立有狀元坊,此街與清朝的狀元街重合。

2.根據坊字的解釋,和前兩句話可以看出狀元街原名狀元坊,且假設此牌坊就是街的入口牌坊,有類似街巷標識的作用,古城區同類的還有文明街南首的文明坊,樓西大街的興禮坊等。畢竟元代承接唐宋,坊巷名稱尚未成熟,街就是坊,坊也是街。

3.所謂鄧秉恆開此街的說法很可能不準確,他可能僅僅是重修或重建了此街。

這狀元街是這麼來的:宋朝時這裡有一條街道,其名未知,到了元朝東昌路聊城縣的護都沓兒中了狀元,郡人為表彰他的功績,以其漢姓馬姓,立馬氏狀元牌坊,於是此街改名為“狀元坊”,這狀元牌坊就是此坊巷的標誌,到了清朝時,街巷破敗不堪,鄧秉恆重修了此街,正巧其孫鄧鍾嶽又考中狀元,這街也就正好叫狀元街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