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他是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他一輩子身處老宅,隱於大市,生活素樸,粗布舊衣,白飯清茶而不改其樂,惟一的愛好就是畫畫。恰如陳鵬舉所說的那樣,“骨子裡是一個詩人”。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連環畫家賀友直說:“他是一個真正的國畫大家,國學底蘊深厚,飽覽詩書,書法也寫得很好。當下的國畫界正需要這樣一種學無止境的精神。而他為人的風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畫壇後人學習和敬仰。”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劉旦宅:(1931-2011年),原名渾,又名小粟,後改名旦宅,別名海雲生,浙江溫州人。擅長中國古典著作人物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職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後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所繪《紅樓夢十二金釵》郵票,曾獲1981年全國郵票最佳獎。1985年獲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頒發的《中國體育美術展覽》榮譽獎。作品有《劉旦宅聊齋百圖》、《石頭記人物畫冊》等。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劉旦宅,幼年家境貧寒,自幼喜好繪畫。他小時候就比同齡的孩子更早知道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中的傳奇人物,知道了祖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勤奮與天賦讓他少年成名,有“神童”之譽。10歲時曾在溫州舉辦過“十齡童劉小粟畫展”。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解放後,劉旦宅在家鄉已小有名氣,1951年到上海,為私營大中國圖畫出版社畫書籍插圖、教學掛圖等,亦作連環畫。劉旦宅取法漢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陳老蓮和八大之花鳥,廣泛吸取古人之長而融會貫通,工寫兼長。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生給世人留下很多作品,1953年他完成了首部連環畫“馬專員審案”,1954年第二部連環畫是為人民美術出版社畫的《屈原》,並於1963年全國連環畫評獎中獲得二等獎。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1979年春訪問日本、10月在上海舉行個人畫展。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型美術作品展覽及在多種專業報刊上發表,多次被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據說,劉旦宅甚至從來沒進過理髮店,一直都是自己在家剪髮、剃鬚,即使晚年生病後也不例外。可正是這樣一位生活儉樸的大師,在上世紀80年代,竟然一次性將赴日辦展獲得的25萬元人民幣悉數捐獻家鄉,用於溫州大學教學設施建設,蓋起了一座“溫故樓”。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還有某位研究屈原的老先生翻譯了全部《楚辭》卻苦於無錢出版,劉旦宅得知後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毅然無償為老人繪製了一套極為精美的插圖……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劉旦宅的一生,可稱得上外柔內剛,古道熱腸,話語不多卻有著高標於世的品格。

2011年3月2日劉旦宅在上海中山醫院因病辭世,享年80歲。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劉旦宅作品欣賞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一位創作“小人書”的“大畫家”(120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