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 | 人身體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情緒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樑冬 | 人身體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情緒

孔子告訴你關於情緒管理的終極心法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王鳳儀先生的教導。王鳳儀先生認為,我們的生命分成性、心、身三個層面。小樑以為,“性”大概指的是情緒;“心”指的是對是非對錯的理性判斷;“身”當然指的是肉身。王鳳儀先生說,人身體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情緒。

王鳳儀先生說,情緒幾乎決定了我們超過一半的生理和命運。

我曾觀察過一群老年人的生活,他們有著類似的生活經歷——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各自能力也都差不多,但晚景卻略有不同。由此看來,導致這種差別的原因還是和情緒有關。所以孔子花了很長時間去討論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情緒管理者。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一篇講的就是情緒管理的終極心法。

我們都知道《詩經》中的《關雎》這首詩。有人說這是一首描述皇后為皇帝選妃子的詩,也有人說這是一首描述青年男女談戀愛的詩。無論如何,它都在傳遞著一種氛圍——春天,男女青年都在河邊玩,漁翁帶著魚鷹打魚(“雎鳩”是魚鷹,“關關”是魚鷹的叫聲)。女孩子露出了潔白的手臂、腿,那充滿彈力的肌膚,牙齒白白的,身體壯壯的……

男生看到了,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原始的喜愛。於是,回家後輾轉反側,覺得這個女孩子太美好了,想象著和她一起採花、滑水、摘菜……再想著有一天用盛大的典禮把她娶回來,從此男青年和女青年過上了不計劃生育的生活。

人民一直這樣過著快樂的生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而孔子卻在這首詩裡看見了歡喜和思念的情緒都不太過分的狀態。“君子好逑”時“輾轉反側”——有點兒著急,但不哀傷,尤其不痛苦,沒有孤獨寂寞冷,也沒有關上手機出去“浪”的這樣一種憤怒、悲傷。在淳樸的年代,人們的情緒表達是接近中間值的。

“樂而不淫”的“淫”是過分的意思,我們說“淫雨霏霏”,是說雨下得有點兒過了,後世把“淫”引申為過度好色。“哀而不傷”是說,雖然有點兒小情緒,但並沒有傷到心裡。

以小樑這些年的觀察,各種修行法門無外乎就是讓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變成一個相對溫和的,不會大幅度震盪的狀態。每種修行法門都告訴我們:“無非是看破事情如夢幻泡影,它只是一個假象。”就像儒家思想只是告訴我們,世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理論上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真正碰到事情時其實很難做到。一個人的情緒固然會受天生自帶的因素影響,比如某些星座的人就溫和一些——我認識的大部分巨蟹座的人情緒波動就沒有那麼大,而許多天蠍座、獅子座的人情緒波動就比較大一點兒。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這也得看一個人的上升星座、下降星座……這都是一套說辭。

樑冬 | 人身體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情緒

在漂亮的和更漂亮的女生裡,選一個性格溫和的當女朋友

本質上來說,小樑認為情緒管理源於一個人童年的情緒反應模式。

如果父母都是情緒溫和的人,當小朋友開始哭泣吵鬧的時候,爸爸媽媽就不會那麼恐懼,不會害怕有一天他變成在人世間不堪的人。或者說,爸爸媽媽沒有憤怒,不會覺得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而是蹲下來與孩子共同體會這個情緒——通過握著他的小手錶示理解,慢慢慢慢地加以引導,轉移他的注意力。

讓一個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不要激烈地表達情緒,也許長大了,他這種溫和的習慣就養成了。

我跟我兒子說:“記住,千萬要記住,爸爸對你沒有什麼要求,如果以後還有婚姻制度的話,在你愛的和愛你的、有錢的和沒錢的、漂亮的和更加漂亮的女生裡,選一個性格溫和的當女朋友,這是我對你唯一的建議。

至於學習成績,你今天學的任何東西,可能到你長大的時候,都沒有什麼用。成績好的人也會失業,成績差的人也許因為性格好,能夠有貴人相助。學習不過就是養成一種思考的樂趣而已,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學會自學就可以了。”

有一天在飯桌旁邊,我兒子很認真地說:“爸爸你為什麼不輔導我做作業呢?”

我非常嚴肅地告訴他:“你們現在學的東西,再過一年,我想輔導也輔導不了了。我在高中的時候學的英語,都不如你們現在二三年級學得多(他們經常學的都是十一個字母以上的單詞),所以爸爸知道輔導你做作業只是暫時的,而培養你學會自學的能力才是重要的。

爸爸一直到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我的老師教的都不如我自己看的東西多,所以才學會了自學。”

以前大學老師給我們看的錄像、電視節目,其實都是很傳統的、很老的節目,當時我是從廣州去北京讀書,我在高中的時候已經在看“Larry King Live”和“The David Letterman Show”了。因此,我很早的時候就知道,將來的電視形態大概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而到了北京廣播學院的電視系,老師們講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個已經發生過的過去的電視形態(沒有任何指責老師的意思,他讓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迅速明白了一件事——自學才是最重要的)。而事實上當時學校裡的老師也都意識到電視這個行業日新月異,老師能夠教給學生的和學生自己能夠看到的知識,幾乎是一樣的,所以老師在很早的時候就放下了“我比你懂很多”的潛臺詞,告訴我們:“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最新的電視吧。”

所以你幾乎很難在一所學校裡學到關於互聯網的課程,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實在太快,任何一個老師都可能會發現學生去實習後瞭解到的東西遠勝於他,甚至很多互聯網公司的高層,都未必真的瞭解互聯網正在發生的劇烈變化。反倒是那些大學還沒有畢業的實習生,或者是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接觸到最新的互聯網應用,甚至會把這些應用背後的邏輯運用得更加如魚得水。

所以我和我兒子說:“你一定要知道,爸爸在你上三年級的時候就明白了一件事——我是不可能輔導你做功課的,你必須要學會自學。如果你有問題,我倒是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最新的知識。”

樑冬 | 人身體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情緒

小時候的情緒管理模式,養成了長大後的性格特徵

這種學習的過程,和本篇小樑跟大家分享的情緒管理有什麼關係呢?

實際上我想講的是,如果我們能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放下自己的身段,彼此尊重,和他共同學習,也許你就不會呵斥他,不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要求他,他會覺得自己和你是並肩作戰的,因此就會養成尋找同伴而不是尋找對手的習慣。

等他長大後,就不那麼容易瞬間墜入情緒對抗的模式、不那麼容易憤怒,而憤怒的情緒會影響一個人後來能否有貴人相助、婚姻是否幸福、在單位能否獲得一段不錯的友情……

小時候的情緒管理模式,養成了長大後的性格特徵。這是我希望傳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想法。

有一天,單農的創始人王先生給我發來了一張微博截屏,內容是如果你想起自己的父親會怎麼樣。下面幾千條評論的內容都是“那個老王八蛋”“那個壞人”“那個不爭氣的人”“那個loser”“那個和我對抗的人”……全是那樣的評論。

看完後我感到深深的悲傷,原來中國的父子關係如此緊張,很多父親和孩子由於常年對立,而形成了某種相互傷害,這就是後來我們“樂於淫、哀於傷”的基礎。

本篇小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論語》中的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說的是在《關雎》這首詩裡所傳遞的道理,快樂不用太過於放縱,悲哀不至於傷到自己。

情緒管理的核心在於我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任何快樂的事只要你一放縱,就會過猶不及,最終釀成悲劇;任何悲傷的事,也是有它本來的命運的。

曾經有一位女士和我分享,她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保住自己的一個胎兒的故事。她是如何走出來的呢?她最終接受了這個胎兒也有深刻的屬於自己的命運。

因此,“樂而不淫”的基礎來自你知道了如果放縱自己的快樂,就會轉向它目前的對立面;“哀而不傷”的基礎在於瞭解命運的無可奈何。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背後,都是智慧與年輕時習慣的集成。如果你已經不再年輕,可以花一點兒時間重新和年輕時經常發脾氣的自己說:“請放下悲傷,你可以成為一個性格更加溫和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