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結婚之前,我媽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想著怎麼過一輩子。

我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都是國企職工,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對人有依賴心理,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環節,婚姻也是。

都說相似的人總會互相吸引,丈夫也是跟我相似的人,我們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過於粘膩的關係,我們從大學本科時期就開始交往,畢業之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工作,雖然說彼此工作都忙,卻少了很多異地戀的風險,工作兩年之後,在我過生日當天,他跟我求婚,我答應了他。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沒鬧過矛盾,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所以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沒有過顧慮,這樣子結婚會不會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誠懇打動了我,我也覺得找到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詳細的婚前協議,比如輪流一起陪父母過年這件事,今年我們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還取笑我,說我跟甲方似的。

結婚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日本。在離東京不遠的橫濱租了一個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電器販賣公司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當時給他發信息,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他的回覆經常是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嗎,再說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開車到他公司樓下,帶了他喜歡吃的宵夜,給他發短信。他回覆,我要加班呢。

我說,那你下來拿飯,我馬上走。

他沒有回覆。

我獨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裡。第二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廚房的水槽留著那個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覺得,他就像這個家的幽靈。

後來好幾次,我都是通過判斷冰箱裡少了什麼東西,來判斷他是否回來過。我忍不住跟他爭吵,他都表現出退讓的樣子,還會想辦法安撫我。但是我知道,他從一個抱怨加班,變成了一個喜歡加班的人。

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半年。快過年回國的時候,我提起那個過年的協議,他說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時也沒提出讓我回他的家。

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讓他再想想,等忙完這一陣再說。

於是我問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靜地說,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過完年之後,我就和他提出了離婚。我不想在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裡,虐待不是剋制,不是冷靜,虐待就是漠視你,不對你的需求作出迴應。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結婚之前,我媽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想著怎麼過一輩子。

我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都是國企職工,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對人有依賴心理,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環節,婚姻也是。

都說相似的人總會互相吸引,丈夫也是跟我相似的人,我們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過於粘膩的關係,我們從大學本科時期就開始交往,畢業之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工作,雖然說彼此工作都忙,卻少了很多異地戀的風險,工作兩年之後,在我過生日當天,他跟我求婚,我答應了他。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沒鬧過矛盾,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所以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沒有過顧慮,這樣子結婚會不會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誠懇打動了我,我也覺得找到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詳細的婚前協議,比如輪流一起陪父母過年這件事,今年我們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還取笑我,說我跟甲方似的。

結婚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日本。在離東京不遠的橫濱租了一個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電器販賣公司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當時給他發信息,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他的回覆經常是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嗎,再說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開車到他公司樓下,帶了他喜歡吃的宵夜,給他發短信。他回覆,我要加班呢。

我說,那你下來拿飯,我馬上走。

他沒有回覆。

我獨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裡。第二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廚房的水槽留著那個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覺得,他就像這個家的幽靈。

後來好幾次,我都是通過判斷冰箱裡少了什麼東西,來判斷他是否回來過。我忍不住跟他爭吵,他都表現出退讓的樣子,還會想辦法安撫我。但是我知道,他從一個抱怨加班,變成了一個喜歡加班的人。

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半年。快過年回國的時候,我提起那個過年的協議,他說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時也沒提出讓我回他的家。

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讓他再想想,等忙完這一陣再說。

於是我問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靜地說,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過完年之後,我就和他提出了離婚。我不想在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裡,虐待不是剋制,不是冷靜,虐待就是漠視你,不對你的需求作出迴應。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作為一個長得很路人的同志,在努力健身和交友app上的各種經營後,終於找了男朋友,雖然交友還要防著被單位同事發現,還要應付來自家人的催婚,但現在回想起來,時隔兩年又戀愛了,實在是開心。

剛開始我們聊的很開心,相處地很默契。奔現1周後,他就跟我說想在合適的時候跟我去美國領證。當時,我內心其實翻了個白眼,因為認識不長,這種話絕對只是聽一下而已,不能往心裡裝,gay能長久在我看來還是個神話吧。

熱戀期過的很快,國外旅行、生日互送禮物、住在一起……有了那種“老夫老妻”的感覺。我有意識地想讓這段關係速度放慢一點,但卻發現已經被他逼入了一個角落,事情朝著相反的方向在發展。

因為換了工作崗位,經常需要出差不在家,但他從來不在乎這些,都始終要求我一定要陪他做很多事情,週六日兩天不能睡懶覺,一定要出門逛街,爬山遠行也是幾乎每個星期要做的事,我的休息日的工作,就是在他身邊加班。

雖然聽上去比較甜蜜,但實際上非常煎熬,幾乎是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是在陪他,如果你在週末趕工作,他會以各種方式埋怨你不理他,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機會,說實話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這段關係的,他的做法我都有儘量包容,同時在心裡默默感念一段關係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彼此。

直到一次我看到他當著我的面,在刷交友app的時候。他基本上每天登一次,我本來想跟他溝通,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很困擾。但我最終也沒有跟他講明,而是每天看他主頁上的配對人數,居然每天都會增加1個,在一起時,他並不避諱,我也假裝沒有看到。

因為我們在一起相處時,就吵過很多次,長時間冷戰,然後我讓步道歉。我不想跟他在app問題上聊天的原因也在於此,不想再平添更多的麻煩,我害怕分手,害怕回到原先一個人的時候。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2年情侶關係像一架快速進入巡航模式不久後就急速下降的飛機,只不過一直都沒有著陸,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他一直對說出“喜歡你”這個詞異常保留,對愛意的表達,也不做迴應,讓人非常糾結和懊惱。

我暗示過好幾次想分手,但反而被他追問是不是喜歡上了別人,被責怪花心。

戀愛沒有讓我開心,反而覺得自己已在崩潰的邊緣。

最難看到的親密關係虐待

親密關係中的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應該是所有情感關係行為中最為普遍,也最難以辨別的虐待形式,和身體暴力相比,不少情感上的虐待可能會讓受害者心理層面受害更深。

平時的吵架、甚至分手並不是一種情感上的虐待,而真正的虐待是很多人難以發現的,它可能會隱藏在很多日常行為中,比如對另一半行為和心理企圖控制的嘗試。

就像身體虐待會嘗試控制另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身體虐待和情感虐待唯一的區別是,情感虐待的加害者很少用暴力等物理形式進行傷害,相反,他們喜歡用情緒、言語來作為自己的武器,喜歡將對方置於自己的掌控中,以此來獲得安全感,認為這樣能夠獲得交往中的主動權。

心理諮詢師Andrea Mathews認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現象:

1. 經常的口頭批評、諷刺、控制和指揮他人的行為

2. 極度限制情感表達,拒絕溝通

3. 將性行為、善意情感表達當做一種獎勵和犒賞,以換取利益

4. 拒絕接受在情感關係中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5. 將受害者從朋友和家人那裡隔絕開來。

有一些專家認為,情感虐待甚至會造成雙向的損害,加害者表面上獲得快感,但之後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難以脫離,一旦脫離後,還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心理創傷修復階段。

但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無法脫離一些病態的關係,甚至不少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虐待正在發生,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錯。

處理這種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它的存在,然後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改變對方,改變自己的生活,要儘可能和對方劃清界限,因為這樣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結婚之前,我媽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想著怎麼過一輩子。

我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都是國企職工,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對人有依賴心理,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環節,婚姻也是。

都說相似的人總會互相吸引,丈夫也是跟我相似的人,我們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過於粘膩的關係,我們從大學本科時期就開始交往,畢業之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工作,雖然說彼此工作都忙,卻少了很多異地戀的風險,工作兩年之後,在我過生日當天,他跟我求婚,我答應了他。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沒鬧過矛盾,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所以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沒有過顧慮,這樣子結婚會不會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誠懇打動了我,我也覺得找到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詳細的婚前協議,比如輪流一起陪父母過年這件事,今年我們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還取笑我,說我跟甲方似的。

結婚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日本。在離東京不遠的橫濱租了一個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電器販賣公司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當時給他發信息,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他的回覆經常是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嗎,再說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開車到他公司樓下,帶了他喜歡吃的宵夜,給他發短信。他回覆,我要加班呢。

我說,那你下來拿飯,我馬上走。

他沒有回覆。

我獨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裡。第二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廚房的水槽留著那個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覺得,他就像這個家的幽靈。

後來好幾次,我都是通過判斷冰箱裡少了什麼東西,來判斷他是否回來過。我忍不住跟他爭吵,他都表現出退讓的樣子,還會想辦法安撫我。但是我知道,他從一個抱怨加班,變成了一個喜歡加班的人。

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半年。快過年回國的時候,我提起那個過年的協議,他說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時也沒提出讓我回他的家。

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讓他再想想,等忙完這一陣再說。

於是我問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靜地說,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過完年之後,我就和他提出了離婚。我不想在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裡,虐待不是剋制,不是冷靜,虐待就是漠視你,不對你的需求作出迴應。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作為一個長得很路人的同志,在努力健身和交友app上的各種經營後,終於找了男朋友,雖然交友還要防著被單位同事發現,還要應付來自家人的催婚,但現在回想起來,時隔兩年又戀愛了,實在是開心。

剛開始我們聊的很開心,相處地很默契。奔現1周後,他就跟我說想在合適的時候跟我去美國領證。當時,我內心其實翻了個白眼,因為認識不長,這種話絕對只是聽一下而已,不能往心裡裝,gay能長久在我看來還是個神話吧。

熱戀期過的很快,國外旅行、生日互送禮物、住在一起……有了那種“老夫老妻”的感覺。我有意識地想讓這段關係速度放慢一點,但卻發現已經被他逼入了一個角落,事情朝著相反的方向在發展。

因為換了工作崗位,經常需要出差不在家,但他從來不在乎這些,都始終要求我一定要陪他做很多事情,週六日兩天不能睡懶覺,一定要出門逛街,爬山遠行也是幾乎每個星期要做的事,我的休息日的工作,就是在他身邊加班。

雖然聽上去比較甜蜜,但實際上非常煎熬,幾乎是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是在陪他,如果你在週末趕工作,他會以各種方式埋怨你不理他,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機會,說實話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這段關係的,他的做法我都有儘量包容,同時在心裡默默感念一段關係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彼此。

直到一次我看到他當著我的面,在刷交友app的時候。他基本上每天登一次,我本來想跟他溝通,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很困擾。但我最終也沒有跟他講明,而是每天看他主頁上的配對人數,居然每天都會增加1個,在一起時,他並不避諱,我也假裝沒有看到。

因為我們在一起相處時,就吵過很多次,長時間冷戰,然後我讓步道歉。我不想跟他在app問題上聊天的原因也在於此,不想再平添更多的麻煩,我害怕分手,害怕回到原先一個人的時候。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2年情侶關係像一架快速進入巡航模式不久後就急速下降的飛機,只不過一直都沒有著陸,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他一直對說出“喜歡你”這個詞異常保留,對愛意的表達,也不做迴應,讓人非常糾結和懊惱。

我暗示過好幾次想分手,但反而被他追問是不是喜歡上了別人,被責怪花心。

戀愛沒有讓我開心,反而覺得自己已在崩潰的邊緣。

最難看到的親密關係虐待

親密關係中的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應該是所有情感關係行為中最為普遍,也最難以辨別的虐待形式,和身體暴力相比,不少情感上的虐待可能會讓受害者心理層面受害更深。

平時的吵架、甚至分手並不是一種情感上的虐待,而真正的虐待是很多人難以發現的,它可能會隱藏在很多日常行為中,比如對另一半行為和心理企圖控制的嘗試。

就像身體虐待會嘗試控制另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身體虐待和情感虐待唯一的區別是,情感虐待的加害者很少用暴力等物理形式進行傷害,相反,他們喜歡用情緒、言語來作為自己的武器,喜歡將對方置於自己的掌控中,以此來獲得安全感,認為這樣能夠獲得交往中的主動權。

心理諮詢師Andrea Mathews認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現象:

1. 經常的口頭批評、諷刺、控制和指揮他人的行為

2. 極度限制情感表達,拒絕溝通

3. 將性行為、善意情感表達當做一種獎勵和犒賞,以換取利益

4. 拒絕接受在情感關係中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5. 將受害者從朋友和家人那裡隔絕開來。

有一些專家認為,情感虐待甚至會造成雙向的損害,加害者表面上獲得快感,但之後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難以脫離,一旦脫離後,還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心理創傷修復階段。

但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無法脫離一些病態的關係,甚至不少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虐待正在發生,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錯。

處理這種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它的存在,然後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改變對方,改變自己的生活,要儘可能和對方劃清界限,因為這樣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

本文對一些個人信息做了處理

編輯:Jonas

排版:?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結婚之前,我媽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想著怎麼過一輩子。

我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都是國企職工,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對人有依賴心理,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環節,婚姻也是。

都說相似的人總會互相吸引,丈夫也是跟我相似的人,我們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過於粘膩的關係,我們從大學本科時期就開始交往,畢業之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工作,雖然說彼此工作都忙,卻少了很多異地戀的風險,工作兩年之後,在我過生日當天,他跟我求婚,我答應了他。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沒鬧過矛盾,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所以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沒有過顧慮,這樣子結婚會不會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誠懇打動了我,我也覺得找到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詳細的婚前協議,比如輪流一起陪父母過年這件事,今年我們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還取笑我,說我跟甲方似的。

結婚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日本。在離東京不遠的橫濱租了一個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電器販賣公司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當時給他發信息,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他的回覆經常是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嗎,再說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開車到他公司樓下,帶了他喜歡吃的宵夜,給他發短信。他回覆,我要加班呢。

我說,那你下來拿飯,我馬上走。

他沒有回覆。

我獨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裡。第二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廚房的水槽留著那個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覺得,他就像這個家的幽靈。

後來好幾次,我都是通過判斷冰箱裡少了什麼東西,來判斷他是否回來過。我忍不住跟他爭吵,他都表現出退讓的樣子,還會想辦法安撫我。但是我知道,他從一個抱怨加班,變成了一個喜歡加班的人。

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半年。快過年回國的時候,我提起那個過年的協議,他說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時也沒提出讓我回他的家。

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讓他再想想,等忙完這一陣再說。

於是我問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靜地說,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過完年之後,我就和他提出了離婚。我不想在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裡,虐待不是剋制,不是冷靜,虐待就是漠視你,不對你的需求作出迴應。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作為一個長得很路人的同志,在努力健身和交友app上的各種經營後,終於找了男朋友,雖然交友還要防著被單位同事發現,還要應付來自家人的催婚,但現在回想起來,時隔兩年又戀愛了,實在是開心。

剛開始我們聊的很開心,相處地很默契。奔現1周後,他就跟我說想在合適的時候跟我去美國領證。當時,我內心其實翻了個白眼,因為認識不長,這種話絕對只是聽一下而已,不能往心裡裝,gay能長久在我看來還是個神話吧。

熱戀期過的很快,國外旅行、生日互送禮物、住在一起……有了那種“老夫老妻”的感覺。我有意識地想讓這段關係速度放慢一點,但卻發現已經被他逼入了一個角落,事情朝著相反的方向在發展。

因為換了工作崗位,經常需要出差不在家,但他從來不在乎這些,都始終要求我一定要陪他做很多事情,週六日兩天不能睡懶覺,一定要出門逛街,爬山遠行也是幾乎每個星期要做的事,我的休息日的工作,就是在他身邊加班。

雖然聽上去比較甜蜜,但實際上非常煎熬,幾乎是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是在陪他,如果你在週末趕工作,他會以各種方式埋怨你不理他,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機會,說實話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這段關係的,他的做法我都有儘量包容,同時在心裡默默感念一段關係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彼此。

直到一次我看到他當著我的面,在刷交友app的時候。他基本上每天登一次,我本來想跟他溝通,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很困擾。但我最終也沒有跟他講明,而是每天看他主頁上的配對人數,居然每天都會增加1個,在一起時,他並不避諱,我也假裝沒有看到。

因為我們在一起相處時,就吵過很多次,長時間冷戰,然後我讓步道歉。我不想跟他在app問題上聊天的原因也在於此,不想再平添更多的麻煩,我害怕分手,害怕回到原先一個人的時候。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2年情侶關係像一架快速進入巡航模式不久後就急速下降的飛機,只不過一直都沒有著陸,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他一直對說出“喜歡你”這個詞異常保留,對愛意的表達,也不做迴應,讓人非常糾結和懊惱。

我暗示過好幾次想分手,但反而被他追問是不是喜歡上了別人,被責怪花心。

戀愛沒有讓我開心,反而覺得自己已在崩潰的邊緣。

最難看到的親密關係虐待

親密關係中的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應該是所有情感關係行為中最為普遍,也最難以辨別的虐待形式,和身體暴力相比,不少情感上的虐待可能會讓受害者心理層面受害更深。

平時的吵架、甚至分手並不是一種情感上的虐待,而真正的虐待是很多人難以發現的,它可能會隱藏在很多日常行為中,比如對另一半行為和心理企圖控制的嘗試。

就像身體虐待會嘗試控制另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身體虐待和情感虐待唯一的區別是,情感虐待的加害者很少用暴力等物理形式進行傷害,相反,他們喜歡用情緒、言語來作為自己的武器,喜歡將對方置於自己的掌控中,以此來獲得安全感,認為這樣能夠獲得交往中的主動權。

心理諮詢師Andrea Mathews認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現象:

1. 經常的口頭批評、諷刺、控制和指揮他人的行為

2. 極度限制情感表達,拒絕溝通

3. 將性行為、善意情感表達當做一種獎勵和犒賞,以換取利益

4. 拒絕接受在情感關係中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5. 將受害者從朋友和家人那裡隔絕開來。

有一些專家認為,情感虐待甚至會造成雙向的損害,加害者表面上獲得快感,但之後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難以脫離,一旦脫離後,還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心理創傷修復階段。

但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無法脫離一些病態的關係,甚至不少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虐待正在發生,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錯。

處理這種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它的存在,然後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改變對方,改變自己的生活,要儘可能和對方劃清界限,因為這樣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

本文對一些個人信息做了處理

編輯:Jonas

排版:?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

每個人都向往被愛。但有時愛的名義背後,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別在情侶中,親密關係如同一堵圍牆,將外人拒之門外,但裡面的人過的並不開心。他們經常在愛和痛苦之間被撕扯。

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總試著去控制另一半的生活,無法接受包括對方在內的生活失去掌控。

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可能會覺得愛情有時候讓人不舒服,甚至痛苦。但最終,每個人都還是要從自由和捆綁中二選一。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29歲那一年,當時我正單身,處於積極找對象的階段,在朋友的牽橋搭線下,我認識了現男友。

那時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伴侶,帥氣,善良,很接近我理想男友的模樣,那時我一直覺得,是我高攀了他,比如跟他約會的時候,會時不時檢查自己,有沒有穿了他不喜歡的衣服?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這種心理雖然讓我壓力倍增,但兩個人的相處狀態還是很甜蜜的。

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輕易的遷就,導致了後來一系列事情發生。

一次,他帶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沒有認識的人,他為了不讓我感到尷尬,拼命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後,開始和別人開始熱絡起來。

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和他的朋友聊了很多。不過在昏暗中,我看到其中一個朋友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那時候我感覺到他臉色不太對,他想讓我先回家,他一邊推著我往外走,幫我拿外套,還跟朋友說,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語氣一直很彬彬有禮。

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樓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氣了,想哄哄他,就買了他喜歡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開著玩笑,我們還計劃起了週末的安排,請各自的朋友過來吃飯。

但回家之後,他把門關上,開始對著我大吼大叫,問我為什麼要在剛才的聚會上喝那麼多酒,還把從超市買的東西一件件拎出來,扔到我的身上,我看著他扭曲的表情,腦子一片空白。他罵完之後,就躲到浴室裡去,10分鐘之後跑出來,抱著我請我原諒他,解釋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樣的舉動。我也相信他只是一時失控,他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軟了:我們是因為愛走到一起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愛失去對方呢?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閨蜜,閨蜜分析說,他可能就是這種習慣,跟性格和人品沒有直接關係,當時我也認為相處模式,是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磨合來改變的。雖然那晚發生的事,讓我有看偶像劇的既視感,但我就沒怎麼在意。

有一次我們在家看電視,吐槽電視節目裡的室內設計,我隨口一說,說我前男友就是做這個的,經常跑國外。他突然陰沉著臉告訴我,不許我再提起他們,再聽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糾錯的情緒裡,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哭了起來。

我知道自己一時失言應該檢討自己,但並不能說明自己是一個壞伴侶,值得被這樣對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走下去多久,但這種相處模式,似乎已經很難改變了。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她就是個瘋子吧,這是我跟她相處一年後對她的整體印象。

現在想起認識的時候,感覺是很遙遠的過去了。跟她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當時她看起來很害羞,說話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約了幾次後,最終成了男女朋友。

認識後的一兩個月裡,我們並沒向朋友們公開。跟做賊一樣,不過她和我很享受這種私密的關係,當時她跟我炫耀說一位日本的大作家(好像是三島由紀夫)曾認為,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私密。大概的意思是這才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不過半年過去,周邊的朋友也都漸漸知道了。

朋友圈裡撒狗糧的快感讓人幸福,不過也讓事情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沒有緣由的大哭大叫,我還記得對面樓道里的感應燈在她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中亮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自己做了噩夢,安靜下來後,我們一覺睡到天亮,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後來,我才從一個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她那晚跟閨蜜吐槽心裡不爽,說看到朋友圈裡有女生給我的朋友圈點贊,心中的氣憋不住,半夜開始情緒發作。

還是及時止損吧,那之後我就徹底關了朋友圈。但她在那之後開始檢查我手機,說懷疑我偷偷分組了她,還逼我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我每天的步數,會問我為什麼同樣上班今天走了一萬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時還不是很在意,還覺得她還真是關心我,我還是儘量讓她滿意有安全感,讓她能夠信任我。

但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太荒謬,跟她解釋就成了一項負擔,有時遣詞造句都會非常小心,有時候則懶得解釋。每天走夠8000步後,我就關掉微信運動的後臺運動數據讀取權限,這樣當天步數就永遠停在8000左右。但有時候第二天又忘了打開,到下午就會被逼問,今天是故意沒帶手機還是怎麼的,接下來就是一頓大吵。

被一個人監控太累了,我們甚至還沒有到結婚那一步。

一年過去了,最近幾個月,好幾次吵架到都嚷嚷著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幾個小時又和好,我覺得這樣下去感覺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折磨自己。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結婚之前,我媽說兩口子過日子,就要想著怎麼過一輩子。

我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爸爸和媽媽都是國企職工,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對人有依賴心理,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環節,婚姻也是。

都說相似的人總會互相吸引,丈夫也是跟我相似的人,我們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過於粘膩的關係,我們從大學本科時期就開始交往,畢業之後,我們在同一座城市工作,雖然說彼此工作都忙,卻少了很多異地戀的風險,工作兩年之後,在我過生日當天,他跟我求婚,我答應了他。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對: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沒鬧過矛盾,沒有什麼狗血劇情,所以結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沒有過顧慮,這樣子結婚會不會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誠懇打動了我,我也覺得找到一個靠譜的,可以結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詳細的婚前協議,比如輪流一起陪父母過年這件事,今年我們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還取笑我,說我跟甲方似的。

結婚之後,我們一起去了日本。在離東京不遠的橫濱租了一個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電器販賣公司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當時給他發信息,問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他的回覆經常是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嗎,再說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開車到他公司樓下,帶了他喜歡吃的宵夜,給他發短信。他回覆,我要加班呢。

我說,那你下來拿飯,我馬上走。

他沒有回覆。

我獨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裡。第二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廚房的水槽留著那個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覺得,他就像這個家的幽靈。

後來好幾次,我都是通過判斷冰箱裡少了什麼東西,來判斷他是否回來過。我忍不住跟他爭吵,他都表現出退讓的樣子,還會想辦法安撫我。但是我知道,他從一個抱怨加班,變成了一個喜歡加班的人。

這樣的情況大概持續了半年。快過年回國的時候,我提起那個過年的協議,他說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時也沒提出讓我回他的家。

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讓他再想想,等忙完這一陣再說。

於是我問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靜地說,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過完年之後,我就和他提出了離婚。我不想在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裡,虐待不是剋制,不是冷靜,虐待就是漠視你,不對你的需求作出迴應。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作為一個長得很路人的同志,在努力健身和交友app上的各種經營後,終於找了男朋友,雖然交友還要防著被單位同事發現,還要應付來自家人的催婚,但現在回想起來,時隔兩年又戀愛了,實在是開心。

剛開始我們聊的很開心,相處地很默契。奔現1周後,他就跟我說想在合適的時候跟我去美國領證。當時,我內心其實翻了個白眼,因為認識不長,這種話絕對只是聽一下而已,不能往心裡裝,gay能長久在我看來還是個神話吧。

熱戀期過的很快,國外旅行、生日互送禮物、住在一起……有了那種“老夫老妻”的感覺。我有意識地想讓這段關係速度放慢一點,但卻發現已經被他逼入了一個角落,事情朝著相反的方向在發展。

因為換了工作崗位,經常需要出差不在家,但他從來不在乎這些,都始終要求我一定要陪他做很多事情,週六日兩天不能睡懶覺,一定要出門逛街,爬山遠行也是幾乎每個星期要做的事,我的休息日的工作,就是在他身邊加班。

雖然聽上去比較甜蜜,但實際上非常煎熬,幾乎是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是在陪他,如果你在週末趕工作,他會以各種方式埋怨你不理他,幾乎沒有讓人喘息的機會,說實話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這段關係的,他的做法我都有儘量包容,同時在心裡默默感念一段關係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彼此。

直到一次我看到他當著我的面,在刷交友app的時候。他基本上每天登一次,我本來想跟他溝通,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很困擾。但我最終也沒有跟他講明,而是每天看他主頁上的配對人數,居然每天都會增加1個,在一起時,他並不避諱,我也假裝沒有看到。

因為我們在一起相處時,就吵過很多次,長時間冷戰,然後我讓步道歉。我不想跟他在app問題上聊天的原因也在於此,不想再平添更多的麻煩,我害怕分手,害怕回到原先一個人的時候。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2年情侶關係像一架快速進入巡航模式不久後就急速下降的飛機,只不過一直都沒有著陸,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他一直對說出“喜歡你”這個詞異常保留,對愛意的表達,也不做迴應,讓人非常糾結和懊惱。

我暗示過好幾次想分手,但反而被他追問是不是喜歡上了別人,被責怪花心。

戀愛沒有讓我開心,反而覺得自己已在崩潰的邊緣。

最難看到的親密關係虐待

親密關係中的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應該是所有情感關係行為中最為普遍,也最難以辨別的虐待形式,和身體暴力相比,不少情感上的虐待可能會讓受害者心理層面受害更深。

平時的吵架、甚至分手並不是一種情感上的虐待,而真正的虐待是很多人難以發現的,它可能會隱藏在很多日常行為中,比如對另一半行為和心理企圖控制的嘗試。

就像身體虐待會嘗試控制另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身體虐待和情感虐待唯一的區別是,情感虐待的加害者很少用暴力等物理形式進行傷害,相反,他們喜歡用情緒、言語來作為自己的武器,喜歡將對方置於自己的掌控中,以此來獲得安全感,認為這樣能夠獲得交往中的主動權。

心理諮詢師Andrea Mathews認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現象:

1. 經常的口頭批評、諷刺、控制和指揮他人的行為

2. 極度限制情感表達,拒絕溝通

3. 將性行為、善意情感表達當做一種獎勵和犒賞,以換取利益

4. 拒絕接受在情感關係中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5. 將受害者從朋友和家人那裡隔絕開來。

有一些專家認為,情感虐待甚至會造成雙向的損害,加害者表面上獲得快感,但之後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難以脫離,一旦脫離後,還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心理創傷修復階段。

但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無法脫離一些病態的關係,甚至不少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虐待正在發生,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錯。

處理這種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它的存在,然後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改變對方,改變自己的生活,要儘可能和對方劃清界限,因為這樣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

本文對一些個人信息做了處理

編輯:Jonas

排版:?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當著戀人的面刷交友軟件,算精神虐待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