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見山地說好了:

易建聯是個運動天才,但並不算個籃球天才。

2006年底,易建聯在http://nbadraft.net上面的球探報告,只挑身體方面:

運動能力9,身高尺寸9,力量6,敏捷8。除了力量,都很不錯。

哈登選秀前也被打過分:運動能力8,尺寸7,力量8,敏捷7。

即,從身體素質角度評分,易建聯在長人裡的地位,比哈登在翼側球員裡的排位要高。

但當時的球探報告也這麼說:

易建聯運球作為長人而言很好,可以持球突破;籃筐附近投籃出色,可以快攻扣籃;基本功紮實,籃球智商和球場意識中規中矩。

很少強行接管,順應比賽潮流。

移動出色,有一手20尺中投。

雖沒多少背身招式,卻有一手翻身中投。

可以參與快攻,橫移很快,手也很快,協防意識不錯。

缺點是:

缺乏上肢力量,缺乏背身招式,沒有三分球。

時機掌控不算好,自信心容易動搖。

能跑能跳能投籃。

這些,我起個名字,姑且叫硬天賦吧。

哪位會問:硬天賦之外,肯定有軟天賦吧?

易建聯上肢力量不夠強,是身體方面的弱點;但單打技巧不多、傳球視野好,卻不是身體的事了。

就以我們都知道的大白軟胖子約基奇為例。

只看身材,如今易建聯雖則年長許多,依然遠比約基奇看著更像個運動員。論跑跳,現在易建聯也不下於約基奇。

但最主觀的球迷大概也樂意承認,約基奇的能耐,勝過易建聯?

主要在於:

傳球技法、全局意識、背身步伐、投籃手感、移動的連貫(不是靈活性)。

另一個例子:

昨天阿根廷擊敗塞爾維亞,皇馬的天才後衛坎帕佐所向無敵。

只論硬天賦,比如跑跳,比如年紀,比如身高(人家不到一米八),中國男籃不是找不出勝過坎帕佐的後衛。

但昨天看球的,估計都被坎帕佐妖異的傳球、策動擋拆的能力給閃到了吧?

32歲那年,斯蒂夫·納什說自己:

“我與其說是快,不如說是難以捉摸,許多人會混淆這兩個事。我移動起來真還挺棒的:那需要你的協調、時機把握和平衡都很好。我一旦移動起來,就能做許多事了,但我爆發力實在不好。”

拉里·伯德從入行時就被人說跑得慢、不能跳。他承認自己的天賦,更多在於反應速度和手眼協調性。

勒布朗的跑跳天賦顯而易見,但他在高中時被誇說綜合了魔術師+喬丹,是因為他的視野。以及,他的照相機記憶力眾所周知

在這些方面,易建聯不算天才。

2015年,Basketball Scouting網的拉斐爾·烏哈拉給已回到CBA的易建聯,做了又一份球探報告。

跑動流暢;並不總是在籃下奮戰,但能利用彈跳和臂展抓籃板。

運球太高,步幅也不算大,但突破時平衡很好。

並不是一個傳球天才。

他的投籃不算快,跳得不算高,但平衡很好,出手點很高。

看看易建聯在2016年奧運會和本屆世界盃的表現,我們大概可以這麼說:

他並不具備約基奇、迪瓦茨、薩博尼斯那些前輩們的指揮塔天分;大夢或麥克海爾那樣流暢的單打萬花筒,似乎也不太行。

只看步伐+手感的流暢柔和,大概,他也超不過王治郅。

易建聯不是個多樣的單打手,也不是個出色的組織者,但依然是個優秀的得分手。

依靠的是身高、移動、彈跳,以及苦練。

比我們想象中更艱難的苦練。

易建聯沒有德克那麼柔和的金雞獨立後仰投籃,也沒有夢幻步伐或天勾。也很少一氣呵成做出類似鄧肯的“重心向左肩靠一步後翻身後仰單手斜拋”。

他要位之後的翻身後仰投籃和擋拆切出後的接球長投,視覺上更多的是紮實,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做得極為紮實。

這是苦練而來的。

觀察過易建聯的罰球就能明白,他罰球前置動作很多,動作不快,除了最後出手那一下,都不算柔和,但是紮實。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

本屆世界盃,賽前和半場大家投籃熱身。

一般球員,都是偏放鬆狀態,投投就算了,未必多緊湊,動作舒展而鬆弛。

易建聯,即便在熱身投籃時,也是“接球,彎膝下球,起,舉球到高點,出手”。不快,但是平衡又紮實

無論熱身、空位投籃還是面對防守投籃,他都是這樣子。做足每個環節的精確。

天才們是可以很任性地、無論怎麼扭身都能協調到最佳,投進神仙球的。

易建聯不太投得進神仙球。

他的這些,都是一點點練來的。

十二年前了。在NBA第一年,他不適應這裡的三分線,66場比賽三分球21投6中。第二年,為了配合網的DDM打法,他練了三分,140投48中。

最能體現一個球員水平保持的,是身材和罰球。身材,我們都看到了。

易建聯過去兩個賽季的罰球率,81%和78%,還在提高。今年總決賽四場比賽,34罰30中。

這真是勤苦練出來的。

我問過某位業內前輩:中國為什麼缺少那種靈性的天才?我就不信了,巴爾幹、阿根廷、西班牙和美國一抓一大把,中國就沒有?

那位前輩說了幾點緣由。大致歸納是:

——在我們這裡,某些基層,選球員先看身高;協調性、反應、判斷、球感這類,是很少被考慮到的。好,刷掉一批。

——在我們這裡,某些基層,要麼還用專業隊方式練力量,要麼就不太練力量;練力量了,吃東西和作息也糊里糊塗。好,廢掉一批。

——在我們這裡,許多有天分的苗子,在理該苦練的時候,並沒苦練。有相當多有天分的球員,並不愛籃球,所以日常生活也談不上職業。好,又一批沒了。

於是,嗯。

看體育運動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看到勤奮者得遂其願,看到有天賦的運動員兌現天賦。

所以我們許多時候的遺憾,恰恰在於:我們許多人自己並沒有打職業籃球的天分,所以羨慕那些有天分的球員;當看到他們將本該兌現的天賦隨意虛擲,就會覺得可惜之極。

我們明明有成功的個體範例,籃球也不是火箭科技,遵循科學的訓練,是練得出來的。

姚明和易建聯已經證明,勤奮可以改變許多似乎難以改變的東西——姚明的增重和轉型,易建聯的肌肉與持久。

以及身為長人,最體現勤奮程度的,高罰球命中率。

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天賦,這麼多年也只能靠姚明、姚明退了靠王治郅、王治郅退了靠易建聯呢?

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