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文秩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防盜版標記:今日頭條號:樂亭故鄉人

題圖攝影:灤河遊子。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實行生產責任制後,與時俱進的樂亭農民

實行生產責任制後,與時俱進的樂亭農民

實行生產責任制後,與時俱進的樂亭農民

樂亭地處灤河下游,土地肥沃,但歷代樂亭莊稼人種地,卻不只依靠土地優勢,而是隨著社會進步,在學習、掌握耕作技術的基礎下,不斷有新的突破。如今,這些建立“冀東糧倉”的農民後代們,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上,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時俱進創效益。

一、種植觀念的變化

樂亭人有糧、菜、果相結合的傳統種植結構,種地講究經濟效益,並隨著社會進步不斷進行調整。過去,先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要發財,種“三白”(棉花、芝麻和白菜)。這三種作物,經濟收入要比其他作物多得多。在土地私有制年代,人們注重因地制宜種植經濟作物,如在鹼性土壤種棉花,沙包地種果樹、栽白薯、種花生,有水源條件的種蔬菜,窪地種麻、稗子、大麥,油沙土種菸草,黑土地種大高粱、玉米,有的在這些地裡還套種大蒜、土豆,小麥收後,下茬種蘿蔔、白菜或大蔥,各地根據自己的土壤條件,都有特色品種和經營高招。農業合作化時期,地裡種什麼由國家規定,但有生產經驗的農民為了秋後社員們能多分點紅過日子寬綽,在生產隊安排種植作物時,還是建議隊長多種些瓜果蔬菜,以增加經濟收入。

生產責任制使農民在作物種植上有了自主權,莊稼人有了用武之地,都想發家致富,但由於多年守家在地,受信息、交通、農業科學技術等條件的制約,底蘊薄、見識少、思路窄、觀念落後,缺少先進技術和科學種植方式,開始仍侷限於種“五穀雜糧”和“三白”,很多人為擴大經營規模,千方百計多包地,大片種棉花、花生和瓜果蔬菜。

國家為發展農業生產,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組織科技人員下鄉推廣農業科學技術、進行試驗示範。農民通過學習,長了見識,紛紛跟著典型村和見成效的承包戶學。思想觀念的變化,也帶來了種植結構的變化。由單純的種糧食,改為糧、果、菜齊上,看什麼效益好就種什麼。如毛莊鄉的新村、胡坨的高家鋪等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栽植了大面積蘋果、梨、桃和葡萄等果樹,收益遠比種糧食作物高,因而人們也栽果樹。幾年後,果樹結了果,家家戶戶錢袋子鼓了,男女老少笑逐顏開。可是好景不長,由於果樹品種老化和種植結構不合理,出現了果品生產過剩或滯銷,有的賣不了爛掉倒進了大坑,一年下來,收入無幾,很多戶就把果樹砍掉了,使果品生產一度進入低潮。

教訓使人們變得聰明起來,通過認真總結、調研、取經、篩選,再重新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建暖室、大棚。各地形成了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類型的專業戶:如大棚種黃瓜、甜瓜、西紅柿、辣椒、韭菜、豆角、草莓、芹菜等果菜;小棚、地膜覆蓋,種甜瓜、韭菜、甜椒及各種蔬菜。其實,具有傳統觀念的樂亭人還是非常重視糧食生產,在大面積種植果樹、蔬菜的同時,還千方百計保障糧食作物面積,增加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如採取了種植糧食作物套種蔬菜,春季大田種玉米套種土豆、大頭菜、白菜、菜花、香菜或西葫蘆,收了後再種菜,一年三茬,使套種的玉米單產達千斤以上,糧菜畝收入3000多元,是種大田的四倍多。即保證了糧食生產,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在果菜種植戶中,有的是蘋果、桃、梨、葡萄、甜瓜、韭菜、茄子等單項專業戶,也有的是看市場變化啥效益好種啥。自古道“快馬趕不上青菜行”,果菜專業戶都是看行情,看信息選擇種植作物品種,但效益顯著的還是暖室、大棚。從合作化一開始,人們就喊:糧食產量過黃河(畝產400斤)、跨長江(800斤)。直到生產責任制後,實行科學種田,糧食作物畝產不僅過了長江,還超過了千斤,有的雙茬超噸,種糧大戶甚至年產糧食幾萬斤,超過了生產隊一個小隊的產量。

如今,不管是種菜的、種果的,還是種糧食作物的,都不侷限於一個種植模式,他們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調整種植結構,搶時機,選優種,新模式,精管理,實施無公害蔬菜錯季生產,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瓜果上市。所產果菜不僅運往大江南北銷售,甚至還遠銷香港、日本、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地。

二、種植品種的變化

歷史上,樂亭的莊稼人就非常重視糧食品種選優,儘管是荒歉年代,人們寧可勒緊腰帶,也選出最好的糧食留作種子。特別是在種植品種上很有講究,最典型的莫過於關東青大高粱,白馬牙玉米。“關東青”米質好、做出來飯好吃,大秫秸在莊稼院實用價值高,磨出的糠也富有營養,在糠菜半年糧的年代,高粱糠也是窮人的救命寶啊!過去,外地人一提到樂亭,就自然離不開高粱米,提起高粱米,就離不開關東青,一代又一代,吃了百餘年。棒子大、籽粒長的白馬牙玉米,也以其品質好、產量高成為當家品種。現在,上了年紀的人還記得品種有:麥子小紅芒,四號谷、龍爪谷、小豆、綠豆、黃豆、青豆、黑豆、白黑豆、麻豉等;瓜類有懶瓜、黑頭、落地黃、玻璃脆、虎皮酥、謝花甜等較好的品種。合作化時期,黨和政府為增加糧食產量,努力改善生產條件,繁育、推廣了大量新品種,如多穗高粱、千斤紅、九股分岔和六石準小麥、保加利亞小豌豆,紅小豆等。後來又推廣了高粱、玉米、花生等雜交品種。改革開放後,國家科研部門加快了對優良品種的研究、改良,小麥、玉米、高粱、花生等品種不斷更新,不僅提高了產量,且抗病、抗蟲、抗倒伏。果菜品種樣式多、品質也好,如桃由毛桃、結桃、蟠桃,發展到久保、早豔、重陽紅、綠化久、早鳳王、沙紅多個新品種。農民多方捕捉品種信息,看準了就上,再加上優種精管,生產措施配套,使糧食、瓜果蔬菜大豐收,傳統的農家品種也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新品種帶來了高效益,農民的生活水平隨之改善,傳統主食高粱米變成了大米,玉米變成了小麥,實現了祖祖輩輩期盼吃“大米白麵”的夢想。

三、種植技術的變化

從前,莊稼把式都有一手好農活,如扶犁點種、趕車插套、揚場簸簸箕,就是耪地也不是攥著鋤把子直摟,要先順手向外搭鋤再直耪,耪出的地呈魚鱗狀,他們把這種耪法叫做“魚鱗背”。耪三遍要圍著秧苗耪三鋤,叫“三鋤一 ”,穀子苗長到一巴掌高時,揮鋤在壠裡左右撇苗,要撇出“篩子空兒”;要熟練掌握作物播種時機、技術和輪作倒(換)茬,壠大壠小,苗密苗稀都有規矩,像“兩步三棵苗”,要保持作物通風透光,高低稈作物要間作,像苞米套豆子、套穀子,還有“寬壠密植”、“大小壠”多種植方式。當年,很多農民常以有這些技術而自居,合作化時期就是按技術評工分,從成莊稼人中選生產隊長。

生產責任制後,莊稼人都講科學種田,使用新品種、學習新技術,由種高粱穀子豆、種薅鋤耪,發展到溫室、大棚、地膜覆蓋,種果種糧,種瓜種菜,搞現代化多種經營,幹起了從前只有農業技術員才能乾的事,像溫室搭棚扎架、果樹修剪、秧苗嫁接、授粉、吊線等。農藥有防病的、治病的、治蟲的、除草的,還有抗倒伏的、促進生長的、抑制生長的、促果膨大早熟的,這些藥有油劑、粉劑、水劑,五花八門,隨著發展不斷變化,有的種植戶放置農藥的地方都像小藥店一樣。

為提高溫室內溫度,大棚裡套小棚,栽上瓜果後還蒙上地膜,數九寒冬,溫室內溫度就有30多度,甚至高達40度。晚上,育苗室裡還升起火爐。為防重茬栽種瓜菜發生病害嫁接秧苗。開花後,每天還要進行人工授粉。大棚裡,不僅是黃瓜、豆角、西紅柿搭架,連甜瓜秧也吊線上架。瓜秧上架,通風透光,甜瓜長得嘀嚕嘟嚕,像小燈籠一樣,摘了一茬又一茬。

在生產實踐中,培養鍛鍊了很多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的新農民,特別是還冒出一批穆桂英來。起初,有的農民認為自己農活全,生產有經驗,在土地經營上有一套,看不起她們。然而,女同胞卻不甘示弱,她們肯於學習、鑽研新技術,接受新事物,在生產實際中謹慎心細,像瓜苗嫁接、作物管理、防治病蟲害、甚至在推廣新技術時被人們忽視了的枝節問題她們都高度重視,試驗成效高、失誤少,經濟效益往往比成熟的莊稼人還要高。

四、耕作條件的變化

多少年來,樂亭農民祖祖輩輩用老牛拉車、種地,有條件的使用騾馬驢,日常所使用的傢俱也不過是鍬鎬木杴鋤。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一些老農民還使用木杴。在農業合作化初期,上級就向農民們講,農業要改善傳統的耕作方式,要實現四化(電氣化、水利化、機械化、化肥化),人們也盼望著“種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的日子早日來到。經多年奮鬥,農具由鍬鎬木杴鋤、老牛破車疙瘩套逐漸換成與現代農業相配套的水利、電力和各種農機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迅猛發展,不僅是耕種、澆地、收打、加工,施肥、植保用上了機械,就連地膜覆蓋、溫室上草簾也使用機械。上年紀的人還記得,當年起蝗蟲,孩子大人齊上陣拍打;起了粘蟲,人工拿,挖坑挖壕,又用破洋襪子樁裝六六六粉、滴滴涕粉抖摟,徹底根治,談何容易?後來用噴霧器、噴粉器,除治效果大大提高,如今又採用了機械除治,幾畝地上百棵果樹,用不了半天就噴完,比從前提高几十倍。靠天吃飯,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的時代已成為歷史。拔麥子、刨麥子、拔麻、拔棉花秸子等繁重的農活已成為老年人的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