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歷史上的三位尚書

作者:陰鵬鶴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今日頭條號:樂亭故鄉人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樂亭歷史上的三位尚書

尚書自唐代確定為吏、戶、禮、兵、刑、工等各部長官後,一直到清朝,均屬於高級官員。明代六部尚書為正二品官員,清代為從一品官員。查閱資料,樂亭在歷史上和今轄區內出現過三位尚書。細細品味這三位古代高官,他們還是有許多東西需要考證的,進一步填補了樂亭歷史空白。正如《讀樂亭》所說的,研究樂亭,記寫樂亭。

一、方誌中的尚書——李元璋

李元璋(1139年~?),字寶臣,據《灤州志》記載“少穎悟,每數千言,一覽成誦”。金正隆元年(1156)中舉,任西北路招討知法,因有政績,升左三品校法,歷任石城縣主簿、豐潤縣丞、山東夏津縣令,金章宗泰?年間,吏部考察吏績時,被山東舉薦為吏治賢能第一。李元璋因為提出“正綱紀、近忠直、遠邪佞”的建議,被金章宗採納。被提升為吏部尚書,官至少中大夫、上護軍府、隴西郡開國侯,食邑兩千戶,實封百戶,賜紫金魚袋。其兄李元道,詞賦進士,官至節度判官,祀鄉賢。

李元璋有四子五孫,長子邦基,為榛子鎮監酒;次子邦秀,為忠顯校尉;三子邦彥,為平州觀察推官;四子邦獻,以文字科出身,授元平灤路副都總管。孫李緯,官至警使;李纓,官至千戶;李綱,惠州同知;李經,元帥府鎮撫;李繪,敦武校尉。

為什麼我稱李元璋為樂亭“志書中的尚書”呢?問題就出在我縣歷代縣誌對他的籍貫記載上。

我縣第一部地方誌——明朝萬曆天啟《樂亭縣誌》記載李元璋家族五代時從定州遷居馬城縣南居住,但是沒有李元璋後人的記載。李元璋條目下有這樣一個按,對此作了解釋:“正隆間,樂亭猶未置,總屬馬城縣,則為城,則宜志也。以後既析治,而璋之子若孫分屬馬城,故不載。”

清朝乾隆二十年《樂亭縣誌》沒有記載李元璋的籍貫,只是他的條目下,引用《灤州志》和《永平府志》對他的子孫進行了簡要羅列。同時引用了萬曆天啟《樂亭縣誌》的說法:“正隆間,樂亭猶未置,統屬馬城縣,則馬城人宜志也。後既析治,而璋之子若孫分屬馬城,故不載。”

清朝光緒三年由史夢蘭先生編撰的《樂亭縣誌》記載:李元璋,馬城人。但沒有李元璋後人的記載,也在他的條目後沿用了舊志的註解。

民國《樂亭縣誌》和《樂亭縣誌》(1994年版)對李元璋籍貫的記載是:馬城人(舊志為馬城)。沒有李元璋後人的記載,也沒有註解。

從我縣歷代縣誌的記載來看,李元璋的籍貫是馬城(光緒年史夢蘭先生編撰的《永平府志》也記載李元璋是馬城人),馬城縣治所在今灤南縣馬城鎮,也就是說李元璋應該是灤南人。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縣誌記載他是馬城人,但是沒有說他是哪個村的啊!樂亭縣是從當時的馬城縣析分設立的,曾經是馬城縣的一部分,說不定李元璋的老家就在咱樂亭這邊。可是回頭看看歷代縣誌對李元璋的記載,尤其是民國縣誌和1994年版縣誌,寫到他的籍貫後面都加了個註釋——舊志為馬城,好像底氣不足。還有如果李元璋是樂亭的,為什麼他的後世子孫因為“分屬馬城,故不載”呢?是不是他的後世子孫籍貫是明確的呢,李元璋就是灤南縣馬城鎮人呢?如果真那樣,可是我縣的歷代志書為什麼還要把他載入呢?有待方家解疑釋惑吧。

不知道最新編撰的《樂亭縣誌》(1987-2005)是否還會將李元璋作為人物入志。如果李元璋的籍貫真的不是我們樂亭,儘管他位高權重,還是位“侯”級人物,我想,我們也要割捨。如果經過考證李元璋籍貫就是樂亭,那麼我們就大大方方的寫上“李元璋,樂亭人。”

二、地理上的尚書——張文質

張文質(1420-1492)字允中,中堡莊人。明朝正統三年中舉人,七年中進士,任工科給事中。十四年,升都給事中。景泰二年,因彈劾山東、河南巡撫都御史洪榮、王暹治水無功,升通政司左參議。天順初,擢左通政,進通政使。成化中,加兵部左侍郎、工部尚書,仍掌通政司事,加太子少保。十五年十二月,改任禮部尚書。十七年,丁母憂去職。二十一年十月,補禮部尚書,仍掌通政司事。後為言官所劾去職。弘治六年四月卒,賜祭葬如例。文質為人重厚有容,居家以孝稱,歷官四十餘年,無過舉。子張忱,成化五年己丑科進士,官至兵部車駕司郎中。

為什麼稱張文質為樂亭”地理上的尚書“呢?這就涉及到當時中堡的歸屬。明清時期,中堡屬於昌黎縣管轄,所以明朝《國朝獻徵錄》、明《國榷》和《永平府志》均稱張文質為昌黎人,歷代《樂亭縣誌》沒有記載他。1945年中堡才劃歸樂亭,我認為現在可以把張文質和他的兒子作為樂亭的人物來進行介紹,但是要註明,這樣對昌黎方面也有個交待,又不至於割裂中堡的歷史,畢竟是中堡這方水土養育了張文質。

三、無爭議的尚書——王好問

明朝南京戶部尚書王好問,無論那個角度來說,他都是不折不扣屬於樂亭的尚書。

據《樂亭縣誌》記載,王好問,字裕卿,別號西塘,樂亭雙廟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進士,先後任大理少卿、太僕、通政使、工部侍郎,刑、戶兩部侍郎,旋又升任南京右都御史、戶部尚書,為正二品官員。他雖官居顯位,但衣食簡樸、生性耿直。其為官清正、敢作敢當。在南京任職期間,適逢江南饑荒,王好問奏請皇上開倉放糧,併為了挽救饑民性命,不待旨令到達即發放賑糧,受到百姓的擁戴。

他還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學者。史書說他”一生好學,平居手不釋卷“,著作甚多。其著《春煦軒集》三十卷,曾由北京出版社作為古籍善本出版,多篇詞作收入《全明詞》中。

他在任職期間,還仗義直言,明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總督宣大兵部尚書翟鵬(撫寧人)因宣大邊關失守,被逮入獄,第二年,死於錦衣衛監獄。隆慶元年,作為御史的王好問上疏朝廷,力請為翟鵬等平反昭雪。

2010年8月,在”古灤河生態公園“建設工地出土了王好問的神道碑;2011年又發現碑額為”明資政大夫南京戶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西塘王公暨配夫人李氏合葬墓誌銘“。這通墓誌銘高60釐米,寬60釐米,厚20釐米。為墓誌銘撰文的是明代大學士許國,進士、吏部尚書楊魏為其書丹,進士、兵部尚書鄭洛為其篆額。這些進一步證實了王好問是咱們樂亭人。

2010年9月,秦皇島網友李利鋒在網絡上發表了王好問墓誌銘(附後)。這篇引自明《國朝獻徵錄》中的王好問墓誌銘,我縣歷代縣誌並沒有記載,今將其列出來,也算為《讀樂亭》出點力,添補一項歷史空白吧。

附:資政大夫、南京戶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西塘王公好問墓誌銘

萬曆壬午(十年,1582年),南京戶部尚書樂亭王公卒於家,訃聞,賜祭葬如令甲,贈太子少保。

公諱好問,字裕卿,別號西塘,永平樂亭人也。大父茂,父臣,世有隱德,俱用公貴贈尚書,母史夫人。公生而頴秀,有異徵。弱冠,善屬文,慨然抱當世之志。嘉靖丙午(五年,1526年)舉鄉試,庚戌(嘉靖二十九年,1550)第進士,授太常寺博士。時賂遺,公行泊然,有以自守。久之,乃擢御史。公以風節自持,行都城,摶擊無所避。會元夕,一巨璫張燈邸第,陳百戲,都人士女聚觀有蹂躪死者,璫囑公勿以聞。公竟按其事以聞,貴豪斂手。嘉、隆之際,內庫冊籍沉匿,莫可稽,宦豎侵漁無算。公請清之,得隱漏軍器三萬二千有奇。又用事近習謀督團營兵,公抗疏,謂:“自古未有以閹人監軍者,即有之亦衰世事。唐宋勿論,如本朝王振、劉瑾,足□(為)殷鑑。”言甚切直,中外莫不嚴憚公。公再被命按秦晉務,飭吏治,便民生,不□時俗媕婀之態以希上意,如隴山白鹿、芝草,榆次天書,皆卻不以獻,公論韙之於秦,議興革者八於晉上,便宜者十,天子嘉納焉。公在職八年,抗志論所言悉軍國大計,如禪聖治止行幸,肅戎政隆大典彰,主德一政體,飭禮儀,勵新政,慎卹典,重孝思,陳時議,勤聖學諸疏多見施行。當是時王御史之名聞天下。尋遷大理寺,歷左右少卿,晉太僕卿。公朴忠自許,遇事敢□(為),所至興利剔蠧,期無負任使居,頃之移南京太常卿,已復召入□(為)通政使,進工部右侍郎,仍攝納言,改刑部、戶部。公再疏乞身,不許。久之,遷南京右都御史,總檯事,尋拜南戶部尚書。入賀萬壽,再疏如初,溫旨勉留,公不得已就職。壬午(萬曆十年,1582)以滿上計,復申前情,又三四疏,乃聽,致仕歸,歸踰月而卒,距其生享年六十有六歲。

初,公之□(為)尚書也,會南中米暴貴,時當折給,人心洶洶,公遽發倉粟而後以聞也,軍民乃安,有詔賑江南飢,公不待移文,趨發賑,曰:“奈何稽朝廷德意以忍待哺之民?”聞者鹹心服。公以□,有古大臣風。公□(為)人謙和,鞠躬折節之若不勝至,其斷大事,決大疑中有定見,外無留行,自謂賁育弗及也。方髫年好古,目負比長,留心聖賢之學,至老彌篤,嘗謂道本平實安事,苟難學貴,定志勿□利動以故闇然,自修務在躬行,不欲□空談,終身恬澹,寡交遊,造次必以禮。初舉於鄉,樂亭令以公貧饋粟百斛,卻之。行用鼓吹前導,又卻之。其起太常也,令遺金二百以□行資,公一無所受,雖漸躋崇膴,食不兼味,衣不重帛,卒之口,家無餘貲財,平居手不釋卷書,無所不窺。著作甚富,成一家言。謝政後,始稍稍出,有《春照軒集》三十卷。

(作者陰鵬鶴,樂亭縣城管局幹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