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三秒,你能做什麼?在近乎絕望的環境下,面對從未贏過的對手,選擇堅持還是放棄?《絕殺慕尼黑》把我們帶往從未去過的1972年奧運會,前蘇聯男籃,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披荊斬棘,跌宕起伏,戰勝了當時保持36年奧運不敗的美國,打破了美國不敗的神話,贏得了奧運冠軍,拿到了“比出租車司機賺的多一點”的獎金。

一段真實的歷史,一段真實的比賽,在所有人都知道結局的前提下,用電影燃起鬥志。儘管這個絕殺歷史上還有爭議,聽說當時的美國隊拒絕去領取銀牌。但是影片展現出來的都是教練和隊員們有血有肉的那一面,受傷、欺騙、失意、幫助、堅持,人生百態盡在其中。而他們在不可能的情況下擊敗了美國隊,讓所有人領悟到了競技比賽的無限可能。滿屏的荷爾蒙,燃爆地還原賽場,你不一定是個籃球迷,甚至你根本一丁點都不懂籃球,但一定會在影片中感受到籃球的魅力。這就是《絕殺慕尼黑》。

看了這麼多場電影,第一次看一個電影這麼熱血沸騰,在那兩小時,分泌了超多的腎上腺素,彷彿又回到了青春年少,我是徹底不懂籃球的,已經徹底被粉,那最後的三秒激動到無法控制的手掌緊緊握拳,淚流滿面的無法控制。

《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相似的體制,30多年的冷戰大環境,許多細節引人共鳴。在訓練手段、物質、醫療等遠遠不如人的情況下還固步自封的體育局官員,那些自作聰明又耳熟的官方聲明背後引人發笑的卑瑣心態,意識形態之爭為個人帶來的諸多限制,出境打球帶貨回國自帶的笑點和球員不能自由結婚的體制對個人的禁錮。諸如此類的細節實在太多,不禁讓人想到,在這樣的體制內運動員不過是一枚棋,一切榮譽取決於成敗,體制才不在乎他們,只在乎成敗。正是如此,才被電影中尊重個體,熱愛體育和競技精神的教練真實地觸動到:為自己的國而戰,為團隊,為榮譽而戰!這才有大家在休息室把獎金送給教練兒子做手術這個橋段的感動。

《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伊萬說: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可能。最後的三秒,完成了絕殺。伊萬因為心臟問題,在美國接受治療,醫生是說不能劇烈運動,但最後他還是上了籃球場,也在籃球場找回了放棄的愛情。

前段時間有爆出吳京點贊《絕殺慕尼黑》,《絕殺慕尼黑》和《戰狼2》的主旋律是一致的。這應該也就是吳京為其點讚的原因吧。遺憾的是,真實故事改編、總統推薦、俄羅斯本土影史票房冠軍.......即使有這些光環加持,外加上蹭著“猛龍隊奪冠”的熱點,票房依舊如此一般,可能是由於“冷門”的原因,這部電影熱度一直都沒有,並且影院排片也是非常低。但是完全不影響豆瓣的超高評分,上映不到兩週口碑就經歷了“三級跳”,現在口碑直逼《戰狼2》獲得了9.6分。

《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時至今日,我們客觀的看一看,可能從實際專業水平上,蘇聯隊還是不如美國隊。但細想一下,輸贏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真正的體育精神,看到了面對強手仍然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決心。這種精神不僅在體育比賽中,在我們面對各種強權時,是忍受欺凌低三下四,還是從容面對奮力拼搏?影片已經做了最好的回答。

《絕殺慕尼黑》,憑什麼在豆瓣獲得9.6的超高分

超燃的一部影片,我是強烈推薦的。為榮譽和信仰而拼搏!“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鑑”一起加油。

希望今年的男籃世界盃能夠有好運,中國男籃盡力去拼吧!!!希望能去現場見證你們的每一場勝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