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 | 為什麼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不那麼糾結?

“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 “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 ;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聖人幷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故生無爵,死無諡,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樑冬 | 為什麼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不那麼糾結?

01

失眠時在心裡默唸“不要睡著”

一想到還有二十多天,我們這個《樑注莊子》就要告一段落了,居然有一些莫名的眷戀。

旁邊的可仁等同事,他們已經習慣了每晚在深夜把《樑注莊子》的背景音樂放出來。短短的一年時間,居然也做了很多事情,說了很多廢話,真是不知道應該為此高興,還是應該站在未來的角度覺得遺憾。因為可能我以後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修正曾經說過的錯話。

本篇講的是《徐無鬼》中孔子的故事。

其實,不管莊子以什麼樣的方式表揚或“嘲諷”孔子,在莊子眼中,孔子都是一個相當可愛的人,這隻能說明一件事——莊子很在意孔子。

天天把“我不在意錢”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一定是在意錢的人。

前段時間,我參加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的時候,碰見知乎的創始人周源。

他跟我說,他以前是一個失眠很嚴重的人。後來偶然嘗試一下某個方法,他居然能夠十秒鐘立刻睡著。幾年之後,他幾乎能做到沾著枕頭就睡著。

他在跟我分享他的心得的時候,現場有若干人,他還沒說完,好幾個人都感覺自己快睡著了。

周源的方法是在心裡默唸“不要睡著、不要睡著”。當他默唸“不要睡著”的時候,“啪”,就睡著了。

原來我們的大腦的確能夠聽到具有視覺化概念的行為、動作。對於要或者不要,其實是不那麼在意的。

就像說“不要亂來”,一直到“來”,中間經過“不要亂來”,“要亂來”,“來”。不管要不要來,關注的還是“來”,結果都是一樣的。

在我們的大腦中反覆出現的就是你對抗的東西。

在《徐無鬼》中關於孔子的段落裡,莊子反覆提到了一個有關“不要”的討論。其實莊子花了很長時間,跟惠施打嘴仗討論。

我一想到連莊子都還沒有做到完全解脫,就舒服多了,瞬間有了一點兒解脫的感覺。

樑冬 | 為什麼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不那麼糾結?


02

沉默會有一種超乎尋常的作用

讓我們正式展開這個故事。

話說這一次孔子到了楚國,楚王請他喝酒。當時,孫叔敖(楚王身邊一個得力大臣)拿出酒來給孔子斟上。而市南宜僚接過酒之後,卻灑地而祭曰:“古代的人啊,在這種場合您必定有想說的話吧!”

在古代喝酒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能斟上酒之後就說:“我先乾為敬啊,你隨意。”

一個人一旦決定要和另一個人喝酒,其實已經決定了要把自己一部分真性情釋放出來。

無論你認不認同,當一個人開始喝酒的時候,他有一部分被壓抑的靈魂就釋放出來了。所以在古代,喝酒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起碼在孔子的年代,是要講禮的。

怎麼講呢?孫叔敖他用敬酒的方式,其實是在向孔子發出邀請,跟在場的所有朋友說:“古之人乎,於此言已!”——孔子你是大人物啊,請您和我們分享一下從上古時期傳下來的真正智慧吧!

總之,就是請孔子發表一番感言,得對得起這杯酒。

只見孔子微微站起來,說:“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

這句話是說:“我孔丘啊,聽說過不發言的發言方法。有一種“行不言之教”的祕訣——重要的事情都是說不出來的。

但既然你們已經把我推到這個位置上,我就勉強說一說我能夠理解的吧。”

孔子這樣說,我相信不是他謙虛。

而是孔子可能已經瞭解到語言的蒼白,一個沒有達到語言藝術大家境界的人,是很難理解語言的匱乏感的。

這樣的情景之下,你也不能說讓我們沉默三分鐘,向大道致敬。於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孔子舉了兩個例子。

孔子首先舉了市南宜僚的例子——當時有人請市南宜僚去做一件事,做什麼呢?殺人。

市南宜僚既沒有說好,也沒有問多少錢。他當時只顧玩球。一般人玩兩個球就可以了,像核桃一樣在手上搓,而市南宜僚玩了八個球,或者更多。

你見過那種把球拋在空中,然後兩隻手換來換去接住,不讓球掉下來的雜技嗎?把七個球拋在空中,只有一個球在手上從左手到右手,這需要非常穩定的心理素質和很專注的做事態度。

總之,市南宜僚由於玩球解決了一場糾紛——殺人這件事情他沒有參與。不過在歷史上,好像後來還是發生了一場血拼。莊子只是借用孔子的話舉例而已。事實在莊子那裡不重要,重要的是莊子想講的這個道理。

孔子又舉了一個例子——“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這是說孫叔敖不表達自己的意見,無為而治,大家最後覺得打仗也沒啥意思。(中間典故很長,請大家百度。)

孔子提到的這兩個人,當時都在現場。大概意思是:你看在座的兩位,都在專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於有些他覺得無法表態的事情,就採取一種沉默的姿態。不是他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而是在知道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沉默。

也許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不去表達,不去行動,或者保持一種積極的沉默,會有一種超乎尋常的作用。

孔子說完這段話之後,繼續說:“天底下的道德總是很接近於整體的真相,如果我們的言論可以止於知識所不能知道的領域,那就是頂點了。”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而且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那就很了不起了。

樑冬 | 為什麼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不那麼糾結?


03

爺爺奶奶的教育,讓孩子一輩子不那麼糾結

有些時候我在想,為什麼爺爺奶奶帶孫子的時候,很容易很放縱孩子的一些情緒呢?

按道理說爺爺奶奶管自己子女的時候,其實都是有明確的是非觀:該打的時候就打,該暴打的時候就暴打。怎麼管起孫子來,就什麼都行呢——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兒就玩兒,成績差就差點兒……

以前我們覺得老人家管小孩的時候特別放縱他們,這樣不好,後來發現也不盡然。

我認識很多很有成就的人,他們小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從而使得他們的性格不那麼糾結。

我最近開始慢慢地、隱約地理解了一點兒東西——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他們已經混成八九十歲(或者七八十歲)的人了,他們開始明白那些在三四十歲剛剛有小孩子的人,因為自己還處於人生的事業上升期,還處在掙扎奮鬥期的時候,總覺得應該對孩子立點兒規矩。否則,你看我現在混得那麼辛苦,就是因為小時候學習不好,所以你不能再走我的彎路啊。

但是他們不一樣啊。

甭管是一無所成的爺爺奶奶,還是名滿天下的外公外婆(反過來也可以啦),他們發現其實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就跟小孩子差不多——能吃點兒吃點兒,能玩點兒玩點兒。再大成就也不過如此,再不堪,能活到現在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老人家就對於小孩子那些短期之內看著不靠譜的事情,以不言之教而教之,甚至不教。因為他知道結局都差不多,最後能快樂地、好好地活著,就相當不容易了。

因此,關於兒童教育,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釋放他們的天性;在多大程度上給他們立一些規矩,建立好的行為模式,真得看你放在什麼維度。

如果你希望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成就斐然,在人群當中一路拼殺的話,也許參考爸爸媽媽的教育觀念會好一點兒。

如果你希望他能夠這輩子不那麼糾結,懂得隨時體會快樂,有一種達觀的想法的話,也許可以參考爺爺奶奶的一些做法。

事實無絕對,只是看你把它放在多大的時間維度上來討論這個問題。

本篇故事本身很簡單,孔子後來又發表了一大堆“聖人啊,不要隨便評價啊,我們要合於道德呀,我們要保持沉默呀,我們不能實時地對任何事情進行辯論啊,各家各派的辯論沒有意義啊”……這些大家都瞭解的觀點。

我想孔子是不得已吧,大家都站在那裡等著你說話,你必須用語言去表達語言的匱乏,用講道理去說明道理是沒法講的——把天聊死為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