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三)、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1、資料記載:

(1)《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2)《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人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3)《莊子·天道》記載為: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音凡,演繹)《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為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2、資料註解:

筆者認為,按資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問禮於老子應該有兩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遊;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於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於善遊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於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回到家裡的孔丘對自己的弟子說:“鳥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飛;魚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遊;野獸,我們知道它們會跑。會跑的,我們可以用圍網抓住它們;會遊的,我們可以用篼網逮住它們;會飛的,我們可以用帶絲絃的箭射下它們;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風雲而高飛雲霄。我今天去見了老子,他就像是龍啊!”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有所認識,他彷彿看到在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後面,隱藏著醜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飢似渴地來學習關於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於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的商人總是把財富深藏起來而給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經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說:“聽說王室徵藏著作的官員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職後歸居此職。先生想藏書,不妨用舊關係找找他。”

孔子說:“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見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於是,孔子於是演繹魯國《十二經》反覆加以解釋。老聃中途打斷了孔子的解釋,說:“你說得太冗繁,希望能夠聽到有關這些書的內容大要。” 孔子說:“要旨就在於仁義。” 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聲,如果不義就不能立身社會。仁義的確是人的本性,離開了仁義又能幹些什麼呢?” 老聃說:“再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中正而且和樂外物,兼愛而且沒有偏私,這就是仁義的實情。” 老聃說:“噫!你後面所說的這許多話幾乎都是浮華虛偽的言辭!兼愛天下,這不是太迂腐了嗎?對人無私,其實正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愛。先生你是想讓天下的人都不失去養育自身的條件嗎?那麼,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獸原本就有各自的群體,樹木原本就直立於地面。先生你還是仿依自然的狀態行事,順著規律去進取,這就是極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標榜仁義,這豈不就象是打著鼓去尋找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嗎?噫!先生擾亂了人的本性啊!”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三)、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1、資料記載:

(1)《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2)《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人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3)《莊子·天道》記載為: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音凡,演繹)《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為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2、資料註解:

筆者認為,按資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問禮於老子應該有兩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遊;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於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於善遊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於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回到家裡的孔丘對自己的弟子說:“鳥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飛;魚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遊;野獸,我們知道它們會跑。會跑的,我們可以用圍網抓住它們;會遊的,我們可以用篼網逮住它們;會飛的,我們可以用帶絲絃的箭射下它們;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風雲而高飛雲霄。我今天去見了老子,他就像是龍啊!”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有所認識,他彷彿看到在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後面,隱藏著醜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飢似渴地來學習關於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於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的商人總是把財富深藏起來而給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經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說:“聽說王室徵藏著作的官員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職後歸居此職。先生想藏書,不妨用舊關係找找他。”

孔子說:“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見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於是,孔子於是演繹魯國《十二經》反覆加以解釋。老聃中途打斷了孔子的解釋,說:“你說得太冗繁,希望能夠聽到有關這些書的內容大要。” 孔子說:“要旨就在於仁義。” 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聲,如果不義就不能立身社會。仁義的確是人的本性,離開了仁義又能幹些什麼呢?” 老聃說:“再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中正而且和樂外物,兼愛而且沒有偏私,這就是仁義的實情。” 老聃說:“噫!你後面所說的這許多話幾乎都是浮華虛偽的言辭!兼愛天下,這不是太迂腐了嗎?對人無私,其實正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愛。先生你是想讓天下的人都不失去養育自身的條件嗎?那麼,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獸原本就有各自的群體,樹木原本就直立於地面。先生你還是仿依自然的狀態行事,順著規律去進取,這就是極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標榜仁義,這豈不就象是打著鼓去尋找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嗎?噫!先生擾亂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四)、孔子第四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第四次是孔子51歲時,到南之沛繼續向老子請教。時間:公元前502年。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說:“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親;使道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採真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鑑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鑑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為然者,天門弗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五十一歲還沒有聞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見老聃。老聃說:“您來了嗎?我聽說您是北方的賢者,您已經獲得大道了嗎?”孔子說:“還未得道。”老子說:“您從何處求道呢?”回答說:“我於制度名數中求道,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說:“您還從何處去求道呢?”回答說:“我於陰陽變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沒有得到。”老子說:“是的。假使道可以獻給人,則人無不把它獻給自己的國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則人無不把它奉送給自己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訴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告訴給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以傳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傳給子孫。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其他原因,內心沒有與道相應之主見,道就不能使它留下來;內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認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發出,不為外界接受,聖人就不把它拿出來宣傳;由外面來的種種理論,與內心之主見不合,聖人就不接納。名譽,是眾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義,為先王暫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義昭示於人,會招致眾多責難。古代的至人,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以邀遊於絕對自由自在的無限虛空,食在馬虎簡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間,立在不損己益人自滿自足的園圃上。絕對地自由自在,就是無為;馬虎簡略,就容易養活;不損己益人,故無所出。古時把這稱為採取真意以邀遊。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讓出俸祿;以名聲顯赫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名譽。貪戀權勢的人,不能把權力讓給他人,他們操縱權力則膽戰心驚,喪失權力則悲傷不已,而對上述危害都不能引為鑑戒,為奪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這是在經受自然之誅殺。憎惡、慈愛、剝奪、賜給、諫止、教誨、使之得生、處死,這八項是規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變化而無所滯礙的人能正確運用它。所以說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內心以為不對的,心靈就不會對它開放。”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三)、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1、資料記載:

(1)《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2)《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人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3)《莊子·天道》記載為: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音凡,演繹)《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為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2、資料註解:

筆者認為,按資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問禮於老子應該有兩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遊;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於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於善遊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於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回到家裡的孔丘對自己的弟子說:“鳥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飛;魚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遊;野獸,我們知道它們會跑。會跑的,我們可以用圍網抓住它們;會遊的,我們可以用篼網逮住它們;會飛的,我們可以用帶絲絃的箭射下它們;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風雲而高飛雲霄。我今天去見了老子,他就像是龍啊!”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有所認識,他彷彿看到在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後面,隱藏著醜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飢似渴地來學習關於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於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的商人總是把財富深藏起來而給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經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說:“聽說王室徵藏著作的官員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職後歸居此職。先生想藏書,不妨用舊關係找找他。”

孔子說:“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見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於是,孔子於是演繹魯國《十二經》反覆加以解釋。老聃中途打斷了孔子的解釋,說:“你說得太冗繁,希望能夠聽到有關這些書的內容大要。” 孔子說:“要旨就在於仁義。” 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聲,如果不義就不能立身社會。仁義的確是人的本性,離開了仁義又能幹些什麼呢?” 老聃說:“再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中正而且和樂外物,兼愛而且沒有偏私,這就是仁義的實情。” 老聃說:“噫!你後面所說的這許多話幾乎都是浮華虛偽的言辭!兼愛天下,這不是太迂腐了嗎?對人無私,其實正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愛。先生你是想讓天下的人都不失去養育自身的條件嗎?那麼,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獸原本就有各自的群體,樹木原本就直立於地面。先生你還是仿依自然的狀態行事,順著規律去進取,這就是極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標榜仁義,這豈不就象是打著鼓去尋找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嗎?噫!先生擾亂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四)、孔子第四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第四次是孔子51歲時,到南之沛繼續向老子請教。時間:公元前502年。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說:“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親;使道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採真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鑑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鑑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為然者,天門弗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五十一歲還沒有聞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見老聃。老聃說:“您來了嗎?我聽說您是北方的賢者,您已經獲得大道了嗎?”孔子說:“還未得道。”老子說:“您從何處求道呢?”回答說:“我於制度名數中求道,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說:“您還從何處去求道呢?”回答說:“我於陰陽變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沒有得到。”老子說:“是的。假使道可以獻給人,則人無不把它獻給自己的國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則人無不把它奉送給自己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訴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告訴給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以傳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傳給子孫。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其他原因,內心沒有與道相應之主見,道就不能使它留下來;內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認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發出,不為外界接受,聖人就不把它拿出來宣傳;由外面來的種種理論,與內心之主見不合,聖人就不接納。名譽,是眾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義,為先王暫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義昭示於人,會招致眾多責難。古代的至人,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以邀遊於絕對自由自在的無限虛空,食在馬虎簡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間,立在不損己益人自滿自足的園圃上。絕對地自由自在,就是無為;馬虎簡略,就容易養活;不損己益人,故無所出。古時把這稱為採取真意以邀遊。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讓出俸祿;以名聲顯赫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名譽。貪戀權勢的人,不能把權力讓給他人,他們操縱權力則膽戰心驚,喪失權力則悲傷不已,而對上述危害都不能引為鑑戒,為奪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這是在經受自然之誅殺。憎惡、慈愛、剝奪、賜給、諫止、教誨、使之得生、處死,這八項是規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變化而無所滯礙的人能正確運用它。所以說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內心以為不對的,心靈就不會對它開放。”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五)、孔子第五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五次見老子,也是最後一次。孔子已經周遊列國大概十二年之久了。老子也快出函谷關了。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對老聃說:“我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舊時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難啊!是人難以規勸,還是大道難以彰明呢?” 老子說:“幸運啊,你不曾遇到過治世的國君!六經,乃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白鶂相互而視,眼珠子一動也不動便相誘而孕;蟲,雄的在上方鳴叫,雌的在下方相應而誘發生子;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聃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跟自然的變化相識為友,又怎麼能教化他人!” 老子聽了後說:“可。你得之矣!”

二、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其他歷史證據

1992年安徽亳州市文物部門在鹿邑太清宮鎮東北方向5公里的該市安溜鎮發現了問裡宮石刻,所指即孔子問老子故里處,這說明孔子曾到過老子的故里鹿邑。在鹿邑縣城西街有明代“孔子問禮處”碑刻一通,圓首,高1米,寬0.46米。由此證明孔子曾由當時的魯國出發途經今亳州安溜鎮的地方到鹿邑問禮於老子這件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鏈條,當是可信的。

從考古發現看,東漢時期,工匠們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歷史事實。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東、陝西兩省發現了多幅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繁簡不一,刻畫人物或多或少,組合形式大致為孔子攜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

據統計,發現孔子問禮漢畫的地方有:山東嘉祥齊山、宋山、紙坊鎮敬老院漢墓發現各1幅;收藏在濟寧市博物館的原武氏祠畫像1幅;長清孝堂山郭氏祠畫像1幅。陝西綏德縣發現1幅。以山東嘉祥齊山出土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為例:石刻上層右端孔子率弟子20人晉謁老子,左端老子面向孔子,後有弟子7人,孔子與老子之間有一頑童即項橐,作頑皮狀。孔子的袖子中露出一個禽頭,這是孔子準備向老子獻的禮物——野雞。“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大多發現于山東地區,而山東又以濟寧地區為多,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於這個地區,該地區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孔子向老子的求教始終如一,孜孜不倦,若不在受教中深深得益並心嚮往之,是不會如此鍥而不捨的。正是孔子對老子學說的長期學習和琢磨,促使從量的積累到了質的飛躍,孔子徹底信服了老子學說,認為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非一般人所能為,實在是大哲人、大智慧者,真理掌握在老子手中,在老子那裡能夠求得正道。欽佩的心情無以言表,唯有由衷感嘆:“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讚嘆是在孔子年過60,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自己的治國治世之道不得施展,嘆息時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之際發出的,更見孔子對自己觀點不足的確認和對老子大道深邃哲理的深刻體認。孔子這種追求學術卓越的治學精神在今天也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2、“仁”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從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可見,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張”仁義”,所謂的仁:指的是仁愛。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而“仁”的外化就是“禮”,“禮”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特色。“禮”就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舉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說明懂禮。中國曆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問題就出在過分上。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如果有人違反了禮,就被視為犯上作亂。

(1)儒家思想注重人際關係,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家庭和睦,社會才和諧。

儒家思想的“仁義”就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數有自然科學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後的;其他都屬於社會人倫學問,“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作為君子,就是要“立於禮”,而“成於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就形成了重人際、輕科技的價值傾向。

(2)儒家強調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人的自然屬性。

種種客觀因素(如:氣候、溫度、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造成了地球上生命形態的多樣性。這,也就是生命形態的差異性。物種和物種之間存在差異性,同物種之間也存在差異性。比如人,每個人都有其不同於他人的獨特之處;即使從同一母體出生的雙胞胎,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差別,這些差別可以表現在|外貌、體型、性格、智商、情商等方面。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3)儒家思想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更強調人的社會屬性。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會人,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三)、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1、資料記載:

(1)《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2)《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人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3)《莊子·天道》記載為: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音凡,演繹)《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為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2、資料註解:

筆者認為,按資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問禮於老子應該有兩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遊;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於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於善遊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於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回到家裡的孔丘對自己的弟子說:“鳥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飛;魚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遊;野獸,我們知道它們會跑。會跑的,我們可以用圍網抓住它們;會遊的,我們可以用篼網逮住它們;會飛的,我們可以用帶絲絃的箭射下它們;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風雲而高飛雲霄。我今天去見了老子,他就像是龍啊!”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有所認識,他彷彿看到在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後面,隱藏著醜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飢似渴地來學習關於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於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的商人總是把財富深藏起來而給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經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說:“聽說王室徵藏著作的官員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職後歸居此職。先生想藏書,不妨用舊關係找找他。”

孔子說:“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見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於是,孔子於是演繹魯國《十二經》反覆加以解釋。老聃中途打斷了孔子的解釋,說:“你說得太冗繁,希望能夠聽到有關這些書的內容大要。” 孔子說:“要旨就在於仁義。” 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聲,如果不義就不能立身社會。仁義的確是人的本性,離開了仁義又能幹些什麼呢?” 老聃說:“再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中正而且和樂外物,兼愛而且沒有偏私,這就是仁義的實情。” 老聃說:“噫!你後面所說的這許多話幾乎都是浮華虛偽的言辭!兼愛天下,這不是太迂腐了嗎?對人無私,其實正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愛。先生你是想讓天下的人都不失去養育自身的條件嗎?那麼,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獸原本就有各自的群體,樹木原本就直立於地面。先生你還是仿依自然的狀態行事,順著規律去進取,這就是極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標榜仁義,這豈不就象是打著鼓去尋找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嗎?噫!先生擾亂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四)、孔子第四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第四次是孔子51歲時,到南之沛繼續向老子請教。時間:公元前502年。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說:“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親;使道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採真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鑑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鑑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為然者,天門弗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五十一歲還沒有聞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見老聃。老聃說:“您來了嗎?我聽說您是北方的賢者,您已經獲得大道了嗎?”孔子說:“還未得道。”老子說:“您從何處求道呢?”回答說:“我於制度名數中求道,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說:“您還從何處去求道呢?”回答說:“我於陰陽變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沒有得到。”老子說:“是的。假使道可以獻給人,則人無不把它獻給自己的國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則人無不把它奉送給自己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訴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告訴給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以傳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傳給子孫。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其他原因,內心沒有與道相應之主見,道就不能使它留下來;內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認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發出,不為外界接受,聖人就不把它拿出來宣傳;由外面來的種種理論,與內心之主見不合,聖人就不接納。名譽,是眾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義,為先王暫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義昭示於人,會招致眾多責難。古代的至人,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以邀遊於絕對自由自在的無限虛空,食在馬虎簡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間,立在不損己益人自滿自足的園圃上。絕對地自由自在,就是無為;馬虎簡略,就容易養活;不損己益人,故無所出。古時把這稱為採取真意以邀遊。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讓出俸祿;以名聲顯赫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名譽。貪戀權勢的人,不能把權力讓給他人,他們操縱權力則膽戰心驚,喪失權力則悲傷不已,而對上述危害都不能引為鑑戒,為奪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這是在經受自然之誅殺。憎惡、慈愛、剝奪、賜給、諫止、教誨、使之得生、處死,這八項是規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變化而無所滯礙的人能正確運用它。所以說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內心以為不對的,心靈就不會對它開放。”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五)、孔子第五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五次見老子,也是最後一次。孔子已經周遊列國大概十二年之久了。老子也快出函谷關了。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對老聃說:“我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舊時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難啊!是人難以規勸,還是大道難以彰明呢?” 老子說:“幸運啊,你不曾遇到過治世的國君!六經,乃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白鶂相互而視,眼珠子一動也不動便相誘而孕;蟲,雄的在上方鳴叫,雌的在下方相應而誘發生子;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聃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跟自然的變化相識為友,又怎麼能教化他人!” 老子聽了後說:“可。你得之矣!”

二、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其他歷史證據

1992年安徽亳州市文物部門在鹿邑太清宮鎮東北方向5公里的該市安溜鎮發現了問裡宮石刻,所指即孔子問老子故里處,這說明孔子曾到過老子的故里鹿邑。在鹿邑縣城西街有明代“孔子問禮處”碑刻一通,圓首,高1米,寬0.46米。由此證明孔子曾由當時的魯國出發途經今亳州安溜鎮的地方到鹿邑問禮於老子這件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鏈條,當是可信的。

從考古發現看,東漢時期,工匠們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歷史事實。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東、陝西兩省發現了多幅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繁簡不一,刻畫人物或多或少,組合形式大致為孔子攜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

據統計,發現孔子問禮漢畫的地方有:山東嘉祥齊山、宋山、紙坊鎮敬老院漢墓發現各1幅;收藏在濟寧市博物館的原武氏祠畫像1幅;長清孝堂山郭氏祠畫像1幅。陝西綏德縣發現1幅。以山東嘉祥齊山出土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為例:石刻上層右端孔子率弟子20人晉謁老子,左端老子面向孔子,後有弟子7人,孔子與老子之間有一頑童即項橐,作頑皮狀。孔子的袖子中露出一個禽頭,這是孔子準備向老子獻的禮物——野雞。“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大多發現于山東地區,而山東又以濟寧地區為多,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於這個地區,該地區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孔子向老子的求教始終如一,孜孜不倦,若不在受教中深深得益並心嚮往之,是不會如此鍥而不捨的。正是孔子對老子學說的長期學習和琢磨,促使從量的積累到了質的飛躍,孔子徹底信服了老子學說,認為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非一般人所能為,實在是大哲人、大智慧者,真理掌握在老子手中,在老子那裡能夠求得正道。欽佩的心情無以言表,唯有由衷感嘆:“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讚嘆是在孔子年過60,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自己的治國治世之道不得施展,嘆息時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之際發出的,更見孔子對自己觀點不足的確認和對老子大道深邃哲理的深刻體認。孔子這種追求學術卓越的治學精神在今天也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2、“仁”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從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可見,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張”仁義”,所謂的仁:指的是仁愛。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而“仁”的外化就是“禮”,“禮”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特色。“禮”就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舉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說明懂禮。中國曆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問題就出在過分上。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如果有人違反了禮,就被視為犯上作亂。

(1)儒家思想注重人際關係,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家庭和睦,社會才和諧。

儒家思想的“仁義”就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數有自然科學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後的;其他都屬於社會人倫學問,“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作為君子,就是要“立於禮”,而“成於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就形成了重人際、輕科技的價值傾向。

(2)儒家強調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人的自然屬性。

種種客觀因素(如:氣候、溫度、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造成了地球上生命形態的多樣性。這,也就是生命形態的差異性。物種和物種之間存在差異性,同物種之間也存在差異性。比如人,每個人都有其不同於他人的獨特之處;即使從同一母體出生的雙胞胎,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差別,這些差別可以表現在|外貌、體型、性格、智商、情商等方面。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3)儒家思想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更強調人的社會屬性。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會人,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天下第一”老子和偉大的《道德經》

1、老子的“天下第一”

從上述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可見,老子不單對傳統的禮教相當熟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開創性地親自寫下偉大的《道德經》;老子是偉大的先知、哲人和聖人——“老子天下第一”,之所以這樣評價老子,原因如下:

其一,老子是人類世界(天下)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先知”。 “先知”應該是人類之中首先發現宇宙之中萬事萬物的惟一真理,並首先加以堅定的信仰的人。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老子對於“道”的發現和信仰,即是對於宇宙之中萬事萬物的真理的發現和信仰,比之於西方古代著名的先知,例如摩西、耶穌等等人們對於上帝(象徵性地代替真理)的發現和信仰來說,老子的對於真理的發現和信仰,要更樸實,更直接,更接近自然,更符合先驗、客觀、抽象的自然真理的本質的自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老子作為“先知”,確實超越了西方人歷史之中所有的“先知”。所以老子應該具有充分的資格被稱為人類之中的“第一先知”。

其二,老子是人類世界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哲人”。

“哲人”——是指能夠自覺地按照邏輯規律進行思考的人,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最早發現思維規律,也即邏輯的人們,例如古希臘人之中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的人們。能不能發現思維規律,併力圖按照思維規律思考,這應該是“哲人”的最本質的定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老子是全人類之中的“第一哲人”。因為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之中,確實已經明確地表現結構邏輯的特徵,很顯然,老子比西方的“邏輯之父”的亞里斯多德明顯地要早近二百年,而且老子的“結構邏輯”比之亞里斯多德的“形式邏輯”又要更勝多籌。正是因如此,老子理應是天下第一“哲人”。

其三,老子當之無愧是“天下第一”的“聖人”

聖人即最愛人類的人。翻遍中國全部的歷史文獻,惟一隻有一個人,在他的偉大的著作之中曾經極力地提倡了“人人平等”的人類精神,就是寫作了《道德經》的老子。老子的“玄同”精神,即是明確地主張“人人平等”的精神:“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此外老子所提倡的“三寶”之中,也曾明確地提倡了作為第一寶的“慈”的精神。慈是什麼?慈是愛一切人的真正人類“博愛”的精神。正是因此,老子是真正無可非議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聖人”。正是上述的三個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先知,天下第一哲人,天下第一聖人,所以說老子天下第一。

2、偉大的《道德經》

《道德經》的偉大在於它以短短五千言而讓後人以無數文字去診釋它,而且似乎永遠也言猶未盡。《道德經》沒有西方古典哲學的邏輯的嚴密和語言的思拼;沒有同為東方古典哲學的佛學那種有如身臨其境的虛幻和浪漫;也不似同為國學經典的儒學那麼現實實用和直截了當。它是依據一種獨特的思維所做出的獨特的哲學表達,它“大似不肖”。因此,在老子死後的相當歷史時期內,《道德經》都不如偏學和佛學彰顯.《道德經》之學彼歷代學者稱為玄學。玄者,神祕之謂也. 《道德經》之學能成為一門神祕的學問,是因為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一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種不可思議的道,並多次以玄喻道,以玄冠德。老子所講的道與和他同時代的中國其他哲學家所講的道不同,其他哲學家所講的道是作為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提出來的,也可以說在其他哲學家那裡,道是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代稱。而老子所講的“道”包含天地萬物及其運動或靜止的規律。用當代的眼光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經》最早體現了“道治”(實際上是“法治”)思想:

第五十九章:“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歸(治)天下,其鬼不神。”

第三十六章:“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而只能示“道”)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偽也,不可執也,偽者敗之,執者失之。”

第七十九章:“以德報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策。”(老子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契約論者”,“契約論者”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法治”論者的先驅。)

(2)《道德經》體現了個人精神“自由”: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玄德”的精神即明顯的人類自由的精神)

(3)《道德經》體現了“博愛”精神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令而常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4)《道德經》主張勤儉,主張為天下造福的思想。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第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適價值也)。

(5)《道德經》主張做一個真人,說真話、做真事、思真誠的思想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這裡的“可”是真可,“非”是真非,“常”是真常)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自然則無偽)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偽而無不為”

第四十七章:“不見而明,不偽而成”

第四十八章:“無偽而無不為”

第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身的第一要務即是做真人、說真話、做真事)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偽天下先。”

第七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上有偽,是以難治。”

(6)《道德經》體現了結構邏輯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器以為和。”

老子的上述說法是揭示了體現了結構邏輯規律,而種結構邏輯規律正是當今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程序編寫的規律!由此可見,老子《道德經》對於我們今天中國人的真實而偉大的價值和意義。

"

一、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

翻閱中國古代典籍,有關孔子向老子問禮的事記載很多,《文子》、《史記》、《禮記》、《莊子》、《呂氏春秋》、《孔子家語》、《韓詩外傳》等書中均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記載。關於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次數,目前可以證實的最小有五次。孔子問禮於老子對話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確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思想,是宏揚人類和中華傳統精神的主軸所在。筆者希望通過整理考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希望儘可能糾正世人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對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扭曲。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筆者深知自己的道學尚淺,難免有誤,歡迎各位道學同仁、老師批評及指證。謝謝!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一)、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1、資料原文:

(1)《水經注·渭水注》載:“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2)《禮記·曾子問》中載:“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而後行,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老聃曰:‘諸侯朝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雲。”

2、資料註解:

這段歷史記載說的是,孔子第一次問禮於老子的時候,因為周王朝內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職後,遊歷各國。當他來到魯國時,恰逢他在魯國巷黨的友人去世,人們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禮的人,就請他去幫助安排喪事。出殯那一天,年僅17歲的孔子也去了。因為他有時也擔任喪祝,也就是幫助辦理喪事,所以也被邀助喪。這一天送葬隊伍正在行進時,突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讓送葬的隊伍停止前進,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過後再走。正在前面引導靈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對精通周禮的老子,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歸來,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認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禮,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長時間過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應該繼續前進為好。老子便對孔子說:“諸侯國王朝見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並祭奠車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國訪問也是見日出才趕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樣,不在日出之前出殯。夜晚看到星星出來而趕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喪的人。日食的時候,天很黑,如同夜晚,對於懂禮儀的君子來說,是不應該把別人剛去世的親人置於這樣一種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殯時如遇日食,應當停下來,等日食過後再走。”

顯然,孔子在第一次禮問老子的時候,孔子還是一個毛頭小子,對於“禮”的認識是膚淺的。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孔子第二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二次問禮是在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1、資料記載:

(1)《禮記·曾子問》的記載有三處:①“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國君薨,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禮也。卒哭,成事,而後主各反其廟。君去其國,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禮也。袷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主出廟入廟,必蹕’。”

②“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殤也,墓遠。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於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於周公。周公曰:豈!不可。史佚行之。’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③“子夏曰:‘金革之事無闢也者,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公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2)《孔子家語》記載:“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之歸,則吾師也’。”

2、資料註解:

公元前526年,孔子學識已大為長進,其時,魯國不少少年拜他為師。孔子認為自己對周禮的知識所知還不夠系統,尤其是關於周禮的理論原則,自己知道得還很淺,就決定和南宮敬叔(孔府門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陽)去學習周禮。於是,孔子和南宮敬叔來到洛邑向老子求教。這一次,孔子提出的問題仍集中在喪禮方面。

孔子問:“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和戰爭。如果在戰事進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戰服喪還是繼續打仗呢?”老子回答說:“子女在為父母服喪期間,按禮說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因為貪圖便利而不認真服三年之喪。”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三)、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1、資料記載:

(1)《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2)《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人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3)《莊子·天道》記載為: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音凡,演繹)《十二經》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為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2、資料註解:

筆者認為,按資料分析在周朝洛邑王城孔子問禮於老子應該有兩次。

(1)第一次

公元前518年,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被《莊子·天運》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它們善飛;魚,我知道它們善遊;獸,我知道它們善奔走。對於善奔走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於善遊的魚,可以用鉤去釣取;對於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回到家裡的孔丘對自己的弟子說:“鳥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飛;魚兒,我們知道它們會遊;野獸,我們知道它們會跑。會跑的,我們可以用圍網抓住它們;會遊的,我們可以用篼網逮住它們;會飛的,我們可以用帶絲絃的箭射下它們;至於龍,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風雲而高飛雲霄。我今天去見了老子,他就像是龍啊!”

在周王朝圖書管理工作達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場的腐敗,開始對周禮的實質有所認識,他彷彿看到在文質彬彬、溫情脈脈的禮儀紗幕後面,隱藏著醜惡陰險和狡詐;周禮成了某些人謀取名聲和官爵利祿的手段。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孔丘如飢似渴地來學習關於周禮的知識,從他的眼神、舉止動作和氣質上,都隱約可以看出一種驕矜之意和急於從政的勁頭。當孔子滿意地向他告辭時,老子一邊送孔丘出門,一邊誠懇地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贈送給別人以錢財,有優良品德的仁人送給別人以良言。我沒有錢財,只是勉強被人加了一個仁人的稱號,我就送給你幾句忠言吧:一個人自以為聰明,好議論別人的長短,以為自己的認識深刻,這種人也就接近於死亡了。真正聰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辯的,因為他懂得多言多敗的道理。一個人自以為知識淵博、懂得一切,總是喜愛揭露別人的隱私或錯事,這種人已經身處危境了。真正聰明的人無知無識得好像愚笨無比,因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錢財的商人總是把財富深藏起來而給人以窮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總是看起來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驕氣與過多的功名欲以及愛自我表現的毛病。”

(2)第二次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經典中,子路出主意。子路說:“聽說王室徵藏著作的官員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職後歸居此職。先生想藏書,不妨用舊關係找找他。”

孔子說:“好吧。孔子去洛邑王城見到了老子,但老子不同意。於是,孔子於是演繹魯國《十二經》反覆加以解釋。老聃中途打斷了孔子的解釋,說:“你說得太冗繁,希望能夠聽到有關這些書的內容大要。” 孔子說:“要旨就在於仁義。” 老聃說:“請問,仁義是人的本性嗎?”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聲,如果不義就不能立身社會。仁義的確是人的本性,離開了仁義又能幹些什麼呢?” 老聃說:“再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中正而且和樂外物,兼愛而且沒有偏私,這就是仁義的實情。” 老聃說:“噫!你後面所說的這許多話幾乎都是浮華虛偽的言辭!兼愛天下,這不是太迂腐了嗎?對人無私,其實正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愛。先生你是想讓天下的人都不失去養育自身的條件嗎?那麼,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運動規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獸原本就有各自的群體,樹木原本就直立於地面。先生你還是仿依自然的狀態行事,順著規律去進取,這就是極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標榜仁義,這豈不就象是打著鼓去尋找逃亡的人,鼓聲越大跑得越遠嗎?噫!先生擾亂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四)、孔子第四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第四次是孔子51歲時,到南之沛繼續向老子請教。時間:公元前502年。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說:“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親;使道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採真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鑑以窺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鑑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不以為然者,天門弗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五十一歲還沒有聞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見老聃。老聃說:“您來了嗎?我聽說您是北方的賢者,您已經獲得大道了嗎?”孔子說:“還未得道。”老子說:“您從何處求道呢?”回答說:“我於制度名數中求道,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說:“您還從何處去求道呢?”回答說:“我於陰陽變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沒有得到。”老子說:“是的。假使道可以獻給人,則人無不把它獻給自己的國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則人無不把它奉送給自己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訴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告訴給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以傳給人,則人無不把它傳給子孫。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其他原因,內心沒有與道相應之主見,道就不能使它留下來;內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認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發出,不為外界接受,聖人就不把它拿出來宣傳;由外面來的種種理論,與內心之主見不合,聖人就不接納。名譽,是眾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義,為先王暫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義昭示於人,會招致眾多責難。古代的至人,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以邀遊於絕對自由自在的無限虛空,食在馬虎簡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間,立在不損己益人自滿自足的園圃上。絕對地自由自在,就是無為;馬虎簡略,就容易養活;不損己益人,故無所出。古時把這稱為採取真意以邀遊。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讓出俸祿;以名聲顯赫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名譽。貪戀權勢的人,不能把權力讓給他人,他們操縱權力則膽戰心驚,喪失權力則悲傷不已,而對上述危害都不能引為鑑戒,為奪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這是在經受自然之誅殺。憎惡、慈愛、剝奪、賜給、諫止、教誨、使之得生、處死,這八項是規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變化而無所滯礙的人能正確運用它。所以說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內心以為不對的,心靈就不會對它開放。”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五)、孔子第五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

孔子第五次見老子,也是最後一次。孔子已經周遊列國大概十二年之久了。老子也快出函谷關了。

1、資料記載:

《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2、資料註解:

孔子對老聃說:“我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舊時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世)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難啊!是人難以規勸,還是大道難以彰明呢?” 老子說:“幸運啊,你不曾遇到過治世的國君!六經,乃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白鶂相互而視,眼珠子一動也不動便相誘而孕;蟲,雄的在上方鳴叫,雌的在下方相應而誘發生子;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待交合而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是此路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聃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自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跟自然的變化相識為友,又怎麼能教化他人!” 老子聽了後說:“可。你得之矣!”

二、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其他歷史證據

1992年安徽亳州市文物部門在鹿邑太清宮鎮東北方向5公里的該市安溜鎮發現了問裡宮石刻,所指即孔子問老子故里處,這說明孔子曾到過老子的故里鹿邑。在鹿邑縣城西街有明代“孔子問禮處”碑刻一通,圓首,高1米,寬0.46米。由此證明孔子曾由當時的魯國出發途經今亳州安溜鎮的地方到鹿邑問禮於老子這件事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鏈條,當是可信的。

從考古發現看,東漢時期,工匠們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歷史事實。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東、陝西兩省發現了多幅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繁簡不一,刻畫人物或多或少,組合形式大致為孔子攜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

據統計,發現孔子問禮漢畫的地方有:山東嘉祥齊山、宋山、紙坊鎮敬老院漢墓發現各1幅;收藏在濟寧市博物館的原武氏祠畫像1幅;長清孝堂山郭氏祠畫像1幅。陝西綏德縣發現1幅。以山東嘉祥齊山出土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為例:石刻上層右端孔子率弟子20人晉謁老子,左端老子面向孔子,後有弟子7人,孔子與老子之間有一頑童即項橐,作頑皮狀。孔子的袖子中露出一個禽頭,這是孔子準備向老子獻的禮物——野雞。“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漢代畫像石大多發現于山東地區,而山東又以濟寧地區為多,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於這個地區,該地區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孔子向老子的求教始終如一,孜孜不倦,若不在受教中深深得益並心嚮往之,是不會如此鍥而不捨的。正是孔子對老子學說的長期學習和琢磨,促使從量的積累到了質的飛躍,孔子徹底信服了老子學說,認為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非一般人所能為,實在是大哲人、大智慧者,真理掌握在老子手中,在老子那裡能夠求得正道。欽佩的心情無以言表,唯有由衷感嘆:“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讚嘆是在孔子年過60,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自己的治國治世之道不得施展,嘆息時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之際發出的,更見孔子對自己觀點不足的確認和對老子大道深邃哲理的深刻體認。孔子這種追求學術卓越的治學精神在今天也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2、“仁”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基礎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從孔子第三次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資料可見,儒家思想精髓是主張”仁義”,所謂的仁:指的是仁愛。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而“仁”的外化就是“禮”,“禮”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特色。“禮”就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舉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說明懂禮。中國曆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問題就出在過分上。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如果有人違反了禮,就被視為犯上作亂。

(1)儒家思想注重人際關係,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家庭和睦,社會才和諧。

儒家思想的“仁義”就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數有自然科學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後的;其他都屬於社會人倫學問,“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作為君子,就是要“立於禮”,而“成於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就形成了重人際、輕科技的價值傾向。

(2)儒家強調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人的自然屬性。

種種客觀因素(如:氣候、溫度、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造成了地球上生命形態的多樣性。這,也就是生命形態的差異性。物種和物種之間存在差異性,同物種之間也存在差異性。比如人,每個人都有其不同於他人的獨特之處;即使從同一母體出生的雙胞胎,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差別,這些差別可以表現在|外貌、體型、性格、智商、情商等方面。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3)儒家思想強調人的自然屬性,更強調人的社會屬性。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會人,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二)“天下第一”老子和偉大的《道德經》

1、老子的“天下第一”

從上述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歷史考證可見,老子不單對傳統的禮教相當熟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開創性地親自寫下偉大的《道德經》;老子是偉大的先知、哲人和聖人——“老子天下第一”,之所以這樣評價老子,原因如下:

其一,老子是人類世界(天下)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先知”。 “先知”應該是人類之中首先發現宇宙之中萬事萬物的惟一真理,並首先加以堅定的信仰的人。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老子對於“道”的發現和信仰,即是對於宇宙之中萬事萬物的真理的發現和信仰,比之於西方古代著名的先知,例如摩西、耶穌等等人們對於上帝(象徵性地代替真理)的發現和信仰來說,老子的對於真理的發現和信仰,要更樸實,更直接,更接近自然,更符合先驗、客觀、抽象的自然真理的本質的自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老子作為“先知”,確實超越了西方人歷史之中所有的“先知”。所以老子應該具有充分的資格被稱為人類之中的“第一先知”。

其二,老子是人類世界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位”真正的“哲人”。

“哲人”——是指能夠自覺地按照邏輯規律進行思考的人,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最早發現思維規律,也即邏輯的人們,例如古希臘人之中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的人們。能不能發現思維規律,併力圖按照思維規律思考,這應該是“哲人”的最本質的定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老子是全人類之中的“第一哲人”。因為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之中,確實已經明確地表現結構邏輯的特徵,很顯然,老子比西方的“邏輯之父”的亞里斯多德明顯地要早近二百年,而且老子的“結構邏輯”比之亞里斯多德的“形式邏輯”又要更勝多籌。正是因如此,老子理應是天下第一“哲人”。

其三,老子當之無愧是“天下第一”的“聖人”

聖人即最愛人類的人。翻遍中國全部的歷史文獻,惟一隻有一個人,在他的偉大的著作之中曾經極力地提倡了“人人平等”的人類精神,就是寫作了《道德經》的老子。老子的“玄同”精神,即是明確地主張“人人平等”的精神:“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此外老子所提倡的“三寶”之中,也曾明確地提倡了作為第一寶的“慈”的精神。慈是什麼?慈是愛一切人的真正人類“博愛”的精神。正是因此,老子是真正無可非議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聖人”。正是上述的三個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先知,天下第一哲人,天下第一聖人,所以說老子天下第一。

2、偉大的《道德經》

《道德經》的偉大在於它以短短五千言而讓後人以無數文字去診釋它,而且似乎永遠也言猶未盡。《道德經》沒有西方古典哲學的邏輯的嚴密和語言的思拼;沒有同為東方古典哲學的佛學那種有如身臨其境的虛幻和浪漫;也不似同為國學經典的儒學那麼現實實用和直截了當。它是依據一種獨特的思維所做出的獨特的哲學表達,它“大似不肖”。因此,在老子死後的相當歷史時期內,《道德經》都不如偏學和佛學彰顯.《道德經》之學彼歷代學者稱為玄學。玄者,神祕之謂也. 《道德經》之學能成為一門神祕的學問,是因為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一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種不可思議的道,並多次以玄喻道,以玄冠德。老子所講的道與和他同時代的中國其他哲學家所講的道不同,其他哲學家所講的道是作為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提出來的,也可以說在其他哲學家那裡,道是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代稱。而老子所講的“道”包含天地萬物及其運動或靜止的規律。用當代的眼光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經》最早體現了“道治”(實際上是“法治”)思想:

第五十九章:“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歸(治)天下,其鬼不神。”

第三十六章:“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而只能示“道”)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偽也,不可執也,偽者敗之,執者失之。”

第七十九章:“以德報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策。”(老子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契約論者”,“契約論者”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法治”論者的先驅。)

(2)《道德經》體現了個人精神“自由”: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玄德”的精神即明顯的人類自由的精神)

(3)《道德經》體現了“博愛”精神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令而常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4)《道德經》主張勤儉,主張為天下造福的思想。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第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適價值也)。

(5)《道德經》主張做一個真人,說真話、做真事、思真誠的思想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這裡的“可”是真可,“非”是真非,“常”是真常)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自然則無偽)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偽而無不為”

第四十七章:“不見而明,不偽而成”

第四十八章:“無偽而無不為”

第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身的第一要務即是做真人、說真話、做真事)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偽天下先。”

第七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上有偽,是以難治。”

(6)《道德經》體現了結構邏輯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充器以為和。”

老子的上述說法是揭示了體現了結構邏輯規律,而種結構邏輯規律正是當今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程序編寫的規律!由此可見,老子《道德經》對於我們今天中國人的真實而偉大的價值和意義。

孔子五次問禮於老子的詳細考證

四、後語

“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優美的東西都源出於道家學說。如果沒有道家學說,中國就像一顆沒有了最深的根的大樹。”(李約瑟),遺憾的是道家學說時至今天仍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

參考文獻:

1、《“孔子問禮於老子”考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