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恐龍 權力的遊戲 蜥蜴 動物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2017-08-27

| 地 圖 會 說 話 · 從 地 緣 解 讀 權 遊 之 三 |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在本章開篇之前,先沉痛哀悼下上一集剛剛被編劇謀殺的老玫瑰,雖然在小玫瑰和眾貴族被野火團滅後,能夠讓玫瑰這樣保持尊嚴的離去,已是編劇手下留情了,但智慧且富有的“高庭玫瑰”(提利爾家族)就此退出政治舞臺,還是有些讓人傷感的。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上一章解讀龍母身世之謎時不小心留了個尾巴,就是龍的問題,今天開篇就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吧。在新一集的劇集中,登上龍石島雪諾和洋蔥騎士,被空中掠過的三條巨龍嚇了一跳。我肯定不會嘲笑他們膽小的,因為這些龍的形象實在是太嚇人了。要是第一次看到不感到害怕,反倒不正常。

中國人一直以龍的傳人自居,然而“龍”的形象卻並非中國所獨有,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龍的傳說存在。如果要為花樣繁多的龍找一個設計上的共同點,那就是“會飛的爬行動物”。比如我們的“中國龍”,基本形象的來源大體有兩種觀點:一為蛇;二為鱷。這兩種爬行動物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們之中得大多數都能夠在水裡遊動。所以大家會看到“中國龍”有別於西方龍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並不是在天空中“飛”而是在“遊”。這一特點,2015年火爆院線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就處理得很好。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反觀我們現在見到的西方龍,其基本形象則來源於“蜥蜴”。儘管同屬於爬行動物,不過蜥蜴類動物並不是以游泳見長的動物。或者說盡管有些品種的蜥蜴,受環境影響也有游泳的技能,但人類其實很少會見到這種情況。因此西方人在以蜥蜴為藍本設計“龍”的形象時,給它加上了一對翅膀,以幫助它進入飛行的狀態。如果說中國龍是“游龍”的話,那麼西方龍就是“飛龍”了。

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差異,並不僅僅在於“飛”的方式。在西方龍的傳統設定中,龍可是一種非常邪惡的動物,這與中國龍有很大區別。中國龍的人設更類似於“虎”,雖然有時會對人構成威脅,但它首先是一個王者形象。也正因為如此,坊間一直有不要用西方龍的英文 dragon來稱呼“中國龍”的聲音。即使不考慮對中國人形象的負面影響,純粹從起源及設計特點來說,我個人認為用一個音譯的專屬單詞,比如 long來區別西方龍也還是有必要滴。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西方龍翅膀的設計靈感,很顯然不是來源於鳥類而是蝙蝠。這又引發出另一個問題:既然蝙蝠會飛,並且也夠醜,那麼為什麼西方人沒有乾脆以它為藍本,想象出“龍”形象呢?說到底這跟蝙蝠的體型過小有關。畢竟無論是作為邪惡的代名詞,還是代表王者的形象,“龍”的原始藍本本身都需要有足夠的力量。蝙蝠的體型顯然不足以承載起噴火巨龍的人設,加上其晝伏夜出的習性,蝙蝠在西方傳說中更多是與“吸血鬼”這種神出鬼沒的形象聯繫在一起。

從體型有威懾性來說,無論是鱷還是大蛇,都符合這一需求。事實上,歐洲龍最初的形象也是起源於蛇。比如北歐神話的“世界樹”底下,就有一條叫作“尼德霍格”的大黑龍,領著一大群蛇在啃噬樹根,哪天樹被啃倒了,世界也就毀滅了。結合冰火世界的北歐神話背景設定,以及第六季中最強壯的那條大黑龍“ 卓耿”曾經忤逆龍母的劇情。我不由得擔心,編劇們接下來會不會讓大黑龍站到“夜王”陣營中去與人類為敵。畢竟從技術角度上看,目前正方陣營有了會噴火的龍,有了大量龍晶來做武器,不給異鬼們加點血,決戰似乎沒什麼懸念可言了。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西方龍大約是在14世紀開始由蛇向蜥蜴形象轉化的。從尋找原型的角度來說,體長最長能達到3米,且非常凶殘“科莫多巨蜥”是最合適的選項。然而科莫多巨晰的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只有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才可能為西方人所知(不會早於16世紀)。除此之外,絕大多數蜥蜴體型不大,對人的攻擊力也遠不如蛇,因此科莫多巨蜥和其它蜥蜴都不是“蜥蜴龍”形象的源點。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能夠讓古代西方人把龍的形象和蜥蜴聯繫起來的,很可能是偶有出土的巨型恐龍化石(小型恐龍化石無法讓人開腦洞)。畢竟以當時人類的理解能力來說,很難相信這些形象與蜥蜴類似的遠古生物,不擁有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將這些化石與蜥蜴聯繫起來的另一個證據,是進入19世紀中葉,開始從科學的角度審視恐龍化石的西方人,將恐龍形象的命名為了“恐怖的蜥蜴”(恐龍一名在英文中的原意)。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需要說明的是,西方龍也有不同的流派。基本上在地中海周邊地區,如希臘神話、聖經中的記載,龍都是以多頭形象出現的,今天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包括動漫中,也還能看到這種龍。北歐龍或者說日爾曼龍則沒有那麼多頭。它的形象定型,源自於一部由盎格魯-撒克遜人記錄下來的,以北歐為背景的神話敘事長詩——《貝奧武夫》。在這部長詩中,英雄貝奧武夫殺死了一條會飛、會噴火,同時還看守著寶藏的巨龍。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馬上聯想到魔戒世界裡那條霸佔矮人寶藏的世龍——史矛革?冰火世界的龍,除了還沒體現出對寶藏的渴望,基本與史矛革的形象差不多了。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冰火世界中源自北歐傳說的“動物”形象並不只有龍。大家一定也注意到了那些無處不在,由學士們飼養充當信使的“渡鴉”。這一形象同樣來源於北歐神話。很多人通過這些年影視圈裡的北歐風,應該已經知道北歐神話的主神叫作“奧丁”。而奧丁神的肩膀上就有兩隻象徵象徵“思想”和“記憶”的神鴉,它們的任務是每天飛往世界各地為奧丁收集信息。

從神話中汲取靈感的馬丁,不僅在冰火世界中還原了“奧丁神鴉”的基本功能,甚至還把能夠參透過去未來的先知,命名為“三眼烏鴉”。看起來,歐洲人也早就注意到了,烏鴉在鳥類中擁有超高的智商。最起碼那位叫作“伊索”的古希臘奴隸,在寫編寫寓言時,沒用其它鳥來叼石頭喝瓶子裡的水。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其實奧丁神腳下還有兩隻充當警衛作用的狼。如果哪天馬丁老爺子說,史塔克家族的人設為“狼”是源自於此的話,我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通過上面的解讀,大家應該明白了,冰火世界出現過的最主要三種動物:龍、鴉、狼,都在北歐神話中有原型,這些元素加在一起,足以證明本劇在北歐神話中採蜜的事實。

下面我們把視線重新轉移到真實歷史,再來分析下坦格利安家族的地緣背景。坦格利安家族的發源地在劇中被稱為“瓦雷利亞”。這座城市是一個叫作“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的政治體的都城。我之所以沒有用“帝國”一詞來稱呼“瓦雷利亞自由堡壘”,是因為在作者的描述中,這並不是一個置於王權統治之下的“國家”,而更像是一個基於維護共同經濟利益而聯合起來的同盟。歷史上,商業底蘊深厚的歐洲,曾經誕生過很多類似的同盟。比如古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所主導的“提洛同盟”。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雖然“提洛同盟”有時會被後人稱為“雅典帝國”,但與瓦雷利亞一樣,這個政治體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帝國。作為古希臘兩大霸主之一,雅典人並沒有建立王權統治,而是更傾向於用金融、貿易手段來服務於政治。其中最突出的做法,就是在當時愛琴島的貿易中樞——“提洛島”上設立同盟金庫,並通過對這些資金使用權的支配來制約盟友(提洛同盟因此而得名)。說到這裡,不由得讓人想起冰火世界中,那個一直在用貸款做政治投資的“鐵金庫”。當然,這個“鐵金庫”上面並沒有政治實體,它的設定其實是在影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那些操控政治的金融資本。

提洛同盟看起來與“瓦雷利亞自由堡壘”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考慮到坦格利安家族濃厚的北歐風格,這個催生出“龍”家族的聯盟體,也有可能對應的是在13-17世紀時期,歐洲北部諸日耳曼人城市,為保護共同利益而結成的“漢薩同盟”(漢薩一詞在日耳曼語中意為“集團”)。至於“瓦雷利亞”城的位置,在書中被描述為一個近岸島嶼。如果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北歐)來定位的話,今天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無論從地理、地緣位置,還是在北歐的歷史地位來說,都是最合拍的地點。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瓦雷利亞和它所稱雄的時代,在書和劇中並沒有詳細的描述。這是因為它早已被一場“末日浩劫”式的災難所毀滅了。坦格利安家族則因為舉家殖民於“龍石島”,而成為唯一的倖存者。這一情節設定,很明顯是翻版於“諸神的黃昏”嘛!想到這點,我不由的稍稍鬆了口氣。既然作者在開篇時就已經做過這種玉石俱焚的設定,希望在結尾時能夠手下留情不要再來一次。

關於瓦雷利亞在現實世界的影射,到底是在希臘還是北歐,其實是件見仁見智的事。反正作者也不是寫歷史劇,什麼背景都揉進去一些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點從劇中的兩大神兵利器的製作材料:“瓦雷利亞鋼”以及“龍晶”的設定就能看出。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瓦雷利亞鋼是瓦雷利亞人鑄造出來的一種神祕合金,用它來鑄造的兵器,除了性能無與倫比以外,表面還會呈現出水波狀的紋路。在劇中,北境的史塔克家族、河灣的塔利家族等家族,都有“瓦雷利亞鋼劍”作為傳家寶。可惜的是,在瓦雷利亞文明消亡之後,已知世界就沒人再知道這種神祕鋼材的祕密了。那些遺留下來的瓦雷利亞鋼及其所鑄造的兵器,成為了各方眼饞的至寶。

任何對古兵器有所瞭解的觀眾/讀者,看到瓦雷利亞鋼劍的描述時,估計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著名的“大馬士革鋼”。這種原產於印度的鋼材,曾經被阿拉伯人鍛造成“大馬士革鋼刀”,並在十字軍東征中給歐洲騎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上,隨著穆斯林商人的傳播,大馬士革鋼在中國也同樣令習武之人趨之若鶩。這種鋼材所鑄之刀劍,最大的表面特徵就是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因此又被稱之為“花紋鋼”(中國古代稱之為“鑌鐵”)。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花紋鋼的製作方式,一般是通過將兩種不同性質的鋼材反覆摺疊鍛打。所謂花紋,其實就是兩種鋼材相間顯示出來的效果(想象一下肥瘦相間的雪花牛肉)。不過雖然摺疊鍛打的確能夠得到令人著迷的花紋,並且提高鋼材的品質,但也有研究者認為,最初最好的花紋鋼,應該是坩堝冶煉而非鍛打而成的。不管是哪種方法,都是歐洲人在中世紀所無法掌握的(即使現在也很難完全復原工藝)。這種神祕感和稀缺性,放在冰火世界中就變身成為了“瓦雷利亞鋼”。

再來說說“龍晶”,雪諾那位胖胖的未來學士朋友“山姆威爾·塔利”曾經在長城外面,用撿到的龍晶殺死異鬼,由此也找到了龍晶使用手冊的打開方式。第七季第三集中,雪諾之所以力排眾議非要前往龍石島面見龍母,就是因為塔利通過翻閱資料,知曉了龍石島藏有大量龍晶礦的祕密。那麼龍晶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這種能解救萬民於凜冬的黑色神祕材質,其實是“玻璃”。順便說下,我越來越感覺到,山姆這個角色的設定完全就是作者的翻版。要這樣看他應該能活到最後,並且把這段歷史寫成一部叫作《冰與火之歌》的敘事長詩。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不過龍晶可不是普通玻璃,也不是人類生產出來的,其在真實世界的學名叫作“黑曜石”是火山噴發後,外流熔岩溫度迅速下降(通常是遇到海水)而凝結形成的黑色天然玻璃。其特點是堅硬,且斷面異常的鋒利,以至於現代手術刀還有用黑曜石來做刀刃。

黑曜石外表如寶石般的光澤,使之經常被用來製作珠寶、護生符等飾物,但古人也很早就注意到它的武器屬性了。比如美洲文明就曾經將黑曜石運用在武器製作上。由於地理上的隔絕,美洲文明無法從其它文明汲取養分,進而使其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舊大陸文明,這其中就包括銅、鐵等金屬的冶煉技術。為此,美洲諸文明的武器,很大程度還停留在石器時代。黑曜石可以說是美洲人能夠找到的,最合適做武器的“石頭”了。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阿茲臺克人是美洲諸文明中最崇尚武力的一族。其最勇猛的戰士,被稱之為“美洲虎戰士”。這些戰士所持的武器叫作“馬誇威特”(Maquahuitl),俗稱“黑曜石砍刀”。其製造方法,是在船槳狀的硬木邊緣,等距離刻出很多凹槽,然後用龜糞(你沒有看錯)做粘合劑,將打製好的黑曜石刀片固定好,形成鋸齒狀的戰鬥部。這種又重又鋒利的武器,威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美洲虎戰士可以輕易的用它來砍下敵人的頭顱。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在世界其它地方(中國境內也有出土),黑曜石更多是用來做刀具、箭頭和矛頭。冰火世界中,不知道雪諾在開採出龍石島的“龍晶”後,會不會在武器的制式上有所創新。不過不管怎麼說,有了龍和龍晶的助力,異鬼終於不再是不可戰勝的惡夢了。只希望編劇不要為了戰局好看,強行五五開,讓我剛才的預感變成現實(黑龍叛變)。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吧。最近三篇都是圍繞著龍母在寫,說起來也是為了和劇本合拍,誰讓美國人那麼女權呢?大家有沒有發現,第七季一開篇,各大勢力的帶頭人幾乎都變成了“女王”,就連北境的管理權也移交給三傻了。事不過三,下一節該狼家出場了。到時候籠罩在史塔克家族身上的迷霧,包括森林之子、長城這些設定的緣由,也都會一一揭曉。

作者簡介

溫駿軒,網帖筆名“鄙視搶沙發的”,生於20世紀70年代,法律專業出身,長於分析解讀國際局勢。其2009年7月在天涯論壇“國際觀察”版塊開設的《地緣看世界》一帖,有理論,有資料,有地圖,有分析,廣受讀者關注,點擊量超過1700萬次,回覆超過10萬條。

相關圖書

你真的看懂《權力的遊戲》了嗎?|從地緣角度解讀(三)

一本書洞悉未來十年亞太地區戰略博弈格局

近60幅原創地圖

全景勾勒中國大國戰略路線圖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