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電影《頭號玩家》劇照

《頭號玩家》

2018年一部叫做《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席捲全球,以1.75億美金的成本,斬獲了將近6億美金的票房,而這部主打年輕受眾,以遊戲為題材的電影,僅僅在中國市場上就賺了2億多美金,讓《頭號玩家》成為有史以來第十部最賺錢的海外進口大片。

搜尋豆瓣電影《頭號玩家》的主頁,看到網友們幾十萬條評論,彼時電影上映在國內掀起的狂熱,餘溫灼眼。你能從字裡行間讀到他們未被平復的悸動。誰埋的單,誰為之狂熱,除了斯皮爾伯格的影迷,還有大量的遊戲迷,宅男宅女,那些沉溺於自己內心世界的頑童們。

為什麼會這麼狂熱?

一位叫“冰山的陰影”的網友這麼形容他的觀影體驗:

時間不可逆、人生不可逆,而遊戲不僅能讓我們超越現實的桎梏,在每次一敗塗地之後都捲土重來挽回遺憾,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玩家都在不知不覺中,為之付出了無可複製的生命體驗,熠熠生輝、永不褪色。

超越現實的桎梏,無可複製的生命體驗。這位網友悟得這麼深,估計這輩子即便沒有攢下幾套房子,但必將心靈富足。

這些年齡不算太老的觀影者們,在導演斯皮爾伯格構建的電影世界中,在電影世界開創的VR(Visual Reality)虛擬世界,重溫了青蔥歲月被父母嚴管的寶貴休閒時光裡的各路流行文化元素。

時間和人生都不可逆,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和依託VR技術、可以讓真人通過角色演繹的虛擬現實遊戲,短暫打破了人們心理上對時間的認知,既讓人們得以回到自己的過去,又讓人們可以提前經歷科技的未來。在有限的時間裡,開闢一片精神上的綠洲。

這是拋開炫酷的VR視覺特技製作,電影《頭號玩家》得以至勝的玄機。

這也是在電影之外,一個新興科技產業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以及對科技,所能開墾的娛樂和未知商業世界,將會改變人類現實生活的篤定和信念。

這個產業就是VR虛擬現實。他們的產品,就是在電影《頭號玩家》裡,主角們得以一次次穿越到虛擬遊戲世界的工具:VR眼鏡、頭盔和可以上身的VR可穿戴設備。

斯皮爾伯格此次充當了高級交互經設計師的角色,他為世界VR產業打造了一款趨於完美的終極產品demo。

電影之於觀眾們是娛樂;觀眾對電影故事的認可和對VR世界的狂熱,對於整個VR行業,如微軟的 HoloLens,Facebook 的Oculus,Sony,HTC,初創公司Magic Leap們來說,卻是繼2016年以來全球VR產業遇冷後,給他們的一劑強心針,意味著打開了人類的另一重生存空間的可能性。

電影《頭號玩家》完整得模擬了未來當VR技術高度成熟後,人類活動在現實和虛擬空間,將會猶如當下在網絡線上和線下之間的各種互動和聯通。PPT,產品原型,行業大會,現場展示,即便是已經上市的VR產品,有哪一種方式能比一部《頭號玩家》更能場景化、故事性得全面描述和展現這種新科技給人類許下的未來?

但交互設計大師如斯皮爾伯格,沒有產品經理搞出來的產品原型為藍本,估計也不能施展自己的創意。

那《頭號玩家》的產品原型來自哪裡?

這個產品原型的設計者、產品經理的頭銜,按說是屬於原著科幻小說作者,同時也是該電影的編劇恩斯特·克萊恩 Ernest Cline,但產品最初的理念,卻實實在在另有其人。他們是誰呢?

與西方其它眾多科技創新領域一樣,沒有這些人,沒有這些先賢們的啟迪,不會有克萊恩的小說《頭號玩家》,不會有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不會有2016年才算是得以成型的VR產業。

科技進階的催化劑,是春藥,是他們催生了西方近現代科技創新史。構築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程師們的精神家園,以及部分人類的終極夢想。

VR產業

星光璀璨。讓我們順著VR挑一顆夜空中明亮的星。

帕爾默·弗里曼(Palmer Freeman Luckey),VR 科技公司Oculus 的聯合創始人,這位生於1992年的企業家,在2014年Oculus被Facebook斥資2.3億美金股票+現金收購後的兩年,也就是2016VR產業的小高潮時期,曾經名列美國福布斯40歲以下最有錢企業家中的第22位。

小夥子年少有為,但很謙遜克制:

跟在科技領域工作的其他人一樣,我不是一個有創意的人。

有那些科幻小說家在真是太好了,這些人才是真正有創意的,他們可以設想出來任何科技最終的使用場景。他們提出了那麼多難以置信的點子。

這位年輕的創業者真是這麼認為的。在Oculus的創業期(2017年他離開了Oculus,另立門戶去做無人機和感應器相關的軍工應用產品。),他居然給剛進門的公司新員工每人發一本科幻小說《頭號玩家》。

厲害了,省事兒了,產品終極手冊+公司願景,還有比這樣一本書更生動的公司入門宣講麼?

VR基礎理論和技術或許可以追溯到1960年——MOrton Heilig提交VR設備的專利申請文件。幾十年過去了,VR的普通消費級應用,也就是說,普通人們如何與一片想象出來的世界開展互動,還是停留在未知。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科幻的力量。

科幻作品為VR公司創建出了他們可以用來面向市場,營銷這項技術的語境,影響了VR頭盔的各種用戶體驗,甚至為研發人員定義了長遠的產品可實現目標。

科幻小說《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出版於2011年,也正是在那個時候,Oculus創始人弗里曼開始構建Oculus頭顯設備產品原型。

我為什麼喜歡《頭號玩家》這本書的一個原因,就是這本書裡好多(對科技的)刻畫都是非常可行的“。”沒有一個點是瘋狂的,遠遠偏離科技的。

弗里曼說。

小說《頭號玩家》如此神奇,但是當記者問該書的作者恩斯特·克萊恩,對於未來,究竟什麼樣的願景和想法能讓你興奮?這位初出茅廬的科幻小說兼編劇沒有直接回答,但他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我剛剛讀了尼爾·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的新小說《七夏娃》Seveneves,太棒了!

很多科技在科幻中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被想象出來。科幻在科技文化中是不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或者說推動了科技的創新?

恩斯特·克萊恩回答是肯定的,並且說

我是站在巨人尼爾·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和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的肩膀上。

2014年,當Facebook收購Oculus之後,扎克伯格給自己的FRL部門(Facebook Reality Labs,專項研究未來VR和AR科技)找來了一位首席科學家,業界大牛邁克·阿卜拉什Michael Abrash。

早在1994年,當時在微軟協助研發Windows核心圖像架構的邁克·阿卜拉什在讀了一本叫做《雪崩》的科幻小說後,辭掉了微軟的工作,加盟一家遊戲研發公司,成為當時廣受歡迎的FPS(第一人稱射擊)類型遊戲首批產品的研發者。後來他一度又回到微軟研發Xbox,之後在Intel,直到2011年,他又加入了一家叫Valve的AR/VR初創公司。也就是在那裡,他感覺到,這麼多年的苦等,小說《雪崩》中描述的AR時代,終於來臨了。

2012年,在一篇名為“Valve:我是怎麼到得這裡,這裡什麼樣,和我正在做什麼”的博客裡,邁克·阿卜拉什開篇明志:

“It all started with Snow Crash.” 一切都源於《雪崩》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沒有《雪崩》,阿卜拉什說他自己不會進入虛擬現實VR和遊戲行業。

《雪崩》的作者是誰?尼爾·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尼爾·斯蒂芬森 和《雪崩》

維基百科顯示,Neal Stephenson出生於1959年,美國作家,父親是電子工程學教授,母親工作在生物化學實驗室,祖父是物理學教授。目前定居西雅圖。

聽聽這背景,不會出凡人。斯蒂芬森在波士頓大學先學的物理,後來又學地理,地理?對,據斯蒂芬森說學地理,他就可以在計算機上多花些時間。這估計對他之後的一段計算機編程生涯,廣泛的瞭解電腦網絡和黑客生活打下了基礎。

以創作推理性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見長。他的小說,還被打上了其他分類標籤,如科幻,歷史科幻,賽博朋克,後賽博朋克,和巴洛克(17世紀繁複的建築及藝術)風格。而最讓他得以名聲大振的類型就是後賽博朋克post-cyberpunk。

Cyberpunk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背景設定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反烏托邦的地球(類似電影《頭號玩家》里人類未來的生存景象),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發生的外太空。在賽博朋克文學中,大多數故事發生在網絡上、數字空間中,經常使用人腦和電腦直接相連。現實和虛擬現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1992年,也就是現在意義上的互聯網誕生的前夜,《雪崩》Snow Crash出版了。這部奠定了史蒂芬森一代宗師地位的著作,像史蒂芬森的其他作品一樣,信息量巨大,涵蓋了歷史、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宗教、計算機科學、政治、密碼學、模因論(Memetics 基於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新理論)和哲學領域。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雪崩》的故事情節不再贅述。跟《頭號玩家》神似。黑客兼披薩速遞員和滑板女郎Y.T.(Yours Truly)兩人搭檔聯手破解反派病毒,拯救網絡空間(虛擬)和人腦神經(現實),最終拯救世界的故事。

在《雪崩》問世後17年後,卡梅隆的同名電影《阿凡達》上映,Avatar“虛擬化身”這個詞,就是經由《雪崩》才得以廣泛流傳。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而《雪崩》的最偉大之處,是在現代互聯網WWW誕生之前,該書就已經開創了一個不同於互聯網扁平空間的,做為互聯網後繼的3D三維數字網絡空間——Metaverse 虛擬實景。“Meta”作為前綴意思是超越,”verse”取自universe,兩者合併,猶如無極,生髮出一個有別於現實世界的新場域新世界。

這個在VR產業非常流行的概念,如今已經超越遊戲的語境,被用來廣泛的描述可以開展多種社交活動的、多人互聯網虛擬現實空間。

西方人很有意思,互聯網、虛擬實景、甚至外太空,他們總是要在現實之上,在科技允許的最大想象範圍之內,多維度,全方位不斷尋求另一重生存空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雪崩》被提名為“亞瑟·克拉克(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後面會提到)the Arthur C. Clarke Award”大獎;
  • 除了前面提到的VR產業及帶頭兵們深受《雪崩》的啟蒙,
  • 《雪崩》還是NASA Worldwind 和Google Earth為代表的虛擬星球產品理念的來源;
  • 激發了微軟Xbox產品的靈感,以至於研發人員被強制要求閱讀;
  • 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2003年有款在線虛擬世界遊戲產品Second Life “第二人生”麼?創建人Philip Rosedale直接以Metaverse為藍本。

(插曲:谷歌地球的設計者Avi Bar-Zeev也是斯蒂芬森的小迷弟。深受《雪崩》的啟發。早在研發谷歌地球的前身app組件 Keyhole的時候,特別想邀請斯蒂芬森來參觀他們,但作家沒來。他自己琢磨,可能是因為斯蒂芬森已經厭倦了整天談論《雪崩》了。)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而這只是被媒體採訪、證實和報道出來的影響。《雪崩》,以及斯蒂芬森對西方當代互聯網科技和從業者們的思想滲透,估計深不可測;更不要說廣義範圍內,虛擬現實對一大票文學和電影創作的潛在靈感激發。

他的著作,做為人類科技文明的接續和里程碑,在人們思想領域撒播的種子,估計還會在不同的時期,悄悄生根萌芽,以意想不到的技術理念和產品形態持續煥發生機,震驚世人。

巨大的聲譽下,斯蒂芬森本人卻始終保持著一個作家,同時也是科技思想者的理智和反思精神。他從一個不同的視角,解讀了自己的作品所承載的價值和意義。早在2003年,也就是Second Life上線的同一年,在一次跟美國“連線”Wired雜誌的對話中,斯蒂芬森這樣說:

“很大程度上講,《雪崩》其實是一個失敗的預測。大家對沉浸式3D技術表現出的興趣是有限的。我覺得《雪崩》做為一部小說,比做為一種預言更加合適。

但是,它為某種娛樂科技提供了一個合情合理的、清晰連貫的圖景。這種圖景對工程師們是有價值的。因為在機構裡工作的工程師們(程序猿、碼農),他們整天就只盯著手頭那一小部分工作,從來沒有機會看到一個全景。

當工程師們對一些科幻小說作者頂禮膜拜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不是因為這些人預測了未來,而是因為他/她(科幻小說作者)把一些支離破碎的想法編織進了一個連貫的願景裡,這個願景可以讓那些技術研發者用來做為產品路徑圖Road Map。“

程序猿大兄弟們,你們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看哭了吧,斯蒂芬森大爺真得懂你們,是不是?

程序員,才華橫溢的很多,都被產品禍害了,整天開發不完的偽需求。沒有精力和時間,看世界。

我想到了不久前某程序猿對我的抱怨。不知道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有多少程序員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願景在哪裡。

斯蒂芬森不斷得拓展著他自己勾畫的產品“路徑圖”。並於2014年,以身作則,以首席未來學家的身份加入,並領導一家增強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初創科技公司Magic Leap位於西雅圖的研發中心。Magic Leap也是大名在外,這家公司在2016年估值曾經達到45億美金,投資方名單裡有谷歌還有阿里巴巴。去年,也就是2018年8月,推出了它的第一代非消費級頭顯產品the Magic Leap One。

從VR到AR,都是在虛擬現實世界打轉轉,你以為這就是斯蒂芬森視界的全部,錯了。除了在現實世界,和依託互聯網科技為人類建構三維的虛擬世界之外,他早就把眼光投向了另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星辰大海。

傑夫·貝佐斯的軍師

時間回溯到1994年,如今的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跟髮妻麥肯齊倆人辭職從美國東部紐約移居到美國西部的西雅圖,從0到1開創亞馬遜。就在這不久後,一次晚宴中他遇到了一位知音,也是啟發和鼓勵他進入私人航空領域的智者,一位被譽為科技界的Nostradamus(諾查丹瑪斯,16世紀法國著名的占星家,醫師和預言家,幾百年前就預測了一戰、二戰和9.11的發生)的科幻小說家。

你肯定猜對了。這位科幻小說家就是咱們上面說了半天的尼爾·斯蒂芬森。

咱們先把時間迅速往後翻到2007年,當時電商巨頭亞馬遜顛覆人們千百年的閱讀習慣,推出了一款風靡全球的讀書器——Kindle。其實剛開始這個產品在項目研發團隊內部被叫做“Fiona” ,名字就來源於斯蒂芬森另一部圍繞納米科技為核心場域的科幻小說《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2000),“Fiona”是書中的一個小女孩,睡覺前爸爸給她電子書讀。Kindle當時的產品研發理念及產品原型,就來源於《鑽石年代》中對電子書的描述。

而電子書Kindle,比起之後斯蒂芬森和貝佐斯之間發生的故事、他們一起幹的事情,只能算是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的一小段插曲了。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再回到90年代中期倆人初識的那次晚宴上,貝佐斯和斯蒂芬森相談甚歡,對話很快就脫離地球,導向遙遠的星空。倆人惺惺相惜。

斯蒂芬森後來回憶說:

當你爬到一個梯子上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正進行著一場匹配遊戲,通過有些人對細節的知曉,你可以判斷出他們到底對宇宙空間有多狂熱,處於梯子的哪個高度。

他(貝佐斯)在這個梯子上站得那麼高,真的難以置信。

於是,經常在週末的下午,這倆人開始混在一起,發射火箭模型。

1999年,斯蒂芬森和貝佐斯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做《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講述了一個男孩(以NASA 工程師 Homer Hickam為原型,這個人後來也搞創作,是電影《十月的天空》原著作者)沉迷於火箭的故事。看完電影,倆人喝咖啡聊感想,貝佐斯對斯蒂芬森說,長久以來,他就一直想著開一家火箭公司。斯蒂芬森立馬說:做啊,為啥不從今天就開始呢?

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貝佐斯就真得成立了一家火箭公司,這就是迄今在全球,唯一能跟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分庭抗禮的,著名民用航天航空製造和太空飛行公司Blue Origin藍色起源。兩年後,也就是2002年,馬斯克才創建了他的SpaceX。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Blue Origin 位於美國弗羅裡達州的工廠設施

做為Blue Origin的第一號員工,斯蒂芬森在西雅圖南邊一個時髦的工業地帶,為Blue Origin找了一個場地做為辦公地點。我們再來看看Blue Origin的早期成員“夢之隊”(這可真是名符其實只負責做夢啊)。除了斯蒂芬森,還有一個電腦黑客(自詡的),一個發明家(也是一個電腦工程師,在貝佐斯的資助下在美國的德州的山上,造了一個萬年鍾),一個來自亞馬遜內部成員、太空迷,還有一位科學歷史學家(那時在研究原子爆破助推火箭技術)。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萬年鍾所在地 美國得克薩斯州西部群山

我們都一致認為我們將來會在火星上退休。

這是那位太空迷當時說的話。這口氣,跟另一個深受科幻影響的大Nerd(科技呆)一致,當有人問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你有多大把握自己能移民火星的時候,馬斯克回答:70%。(這百分比是咋來的?)

是不是很瘋狂,到2000年的時候,中國正在經歷互聯網第一波浪潮,中國互聯網產業格局BAT才初現端倪。如果那個時候有人說(而且很堅定)將來要在火星上退休,那一定比當年馬雲用黃頁四處找融資讓人更加崩潰吧。

你會說,啊那個時候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不行啊,時機不夠啊。20年過去了,那現在呢,抄了20年了,是不是該有點自己真正獨創的東西了?

唯一個國民搜索月經式得被廣大用戶詬病;

企鵝帝國也動不動就被戳脊梁骨只會複製沒有創新;

勇敢殺出重圍以算法技術起家的新媒體如今變成一個APP加工廠;

還有達摩院,除了對AI工具性的研發和應用,手握重資,我們可以想點更高遠的關乎人類命運的事業麼,10年甚至30年後的?

好吧,小昭可不是就事論事,關鍵是那些原創的圖景,是否曾經在這些企業家和工程師的腦子裡存在過。

回到Blue Origin,別小看這些早期成員不靠譜,人家給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啊,初期的工作就是聚在一起——Brainstorm腦爆。他們思考:既然地球上人們通過互聯網可以顛覆傳統商務,那同理,關於重塑太空旅行,是不是還有什麼想法被大家忽視了?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2018年4月,“新牧羊人”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第八試飛成功之後

貝佐斯曾經對媒體說,他的目標是2019年上半年,Blue Origin就可以將人類帶入太空。

除了可回收運載火箭和太空旅行,不為大眾所知的是,Blue Origin還在同步研發一款叫做“藍色月亮”Blue Moon的月球著陸器。該著陸器可以承載重達10000磅貨物(相當於兩個福特150大皮卡車的載重能力)。貝佐斯說,也許到2030年,月球將成為人類獲取資源建造地球殖民地的關鍵地區。

當被問到,是否他自己想住在月球殖民地上的時候,貝佐斯回答:

是的,那些地方不是你想的那樣。我的意思是,那些地方將會有農田、河流和大學;將會有100萬人在那裡。會有城市。但是,我想在那裡和地球之間往返穿行。

在月球上,城市,農田,河流,大學。

從第一號員工到現在兼職擔任顧問,斯蒂芬森一直沒有離開Blue Origin,從智力和想象力上為Blue Origin保駕護航。不知道在外星球建造另一個人類生存空間的想法,是貝索斯和斯蒂芬森在某次看了類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星際穿越》(2014)之後,咖啡閒聊的時候做出的決定,還是斯蒂芬森虛擬空間的科幻預言,又一次在外星球的偉大實踐。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電影《星際穿越》裡的庫伯空間站Cooper Station,人類在外星球用隔離罩建造的太空家園

隱形知識空間

斯蒂芬森不是神,不是預言家,前面提到過,眾星璀璨,他甚至算不上近現代世界科幻小說和現代科技啟蒙偉人星空圖譜中,最亮的那一顆。

他前面還有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6次獲得“雨果獎”的(劉慈欣《三體》)羅伯特·海因萊因 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1988),他的作品大多是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之前出版的。當時人們認為登月既不切實際,也不可能。他據理力爭,著書反駁。作品激勵眾多的人才進入世界各地的太空探索領域,把探索太空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還有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1920-1992)。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一生論著無數,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還有被稱作賽博朋克之父的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1948-),一代科幻文學的創派宗師與代表人物。他寫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被譽為“賽博朋克”聖經。囊括了雨果獎、星雲獎、菲利普•迪克獎,直接催生了1999年那部全球轟動的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 。 創造出Cyberspace“網絡空間”這個詞,並將這個世界帶到了信息時代。

還有科幻小說三巨頭最後一個亞瑟·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中國作家劉慈欣現在被我們譽為中國的亞瑟·克拉克)等等等等。

正是這些先賢們一代代在想象力和創造力上的傳承和突破,為美國近現代科技創新鋪就了豐厚的精神、智力和信念的土壤;積澱出了一個強大的延綿不斷的科技和文化創新風潮,知識與實踐不斷磨礪和迭代、互為消長的創新思維場域。

當你看到電影《阿凡達2》、自動駕駛著特斯拉電動汽車、或者某天真的聽到有報道Blue Origin製造的航天器載人到太空旅行了,請不要再無邊際得感慨西方人的創新能力。今天小昭算是給你掀開了天幕的小小的小小的一角。

科學-科技-產品,是有個大致落地的順序,而西方人從文化及精神層面在“科技”的前後兩端添加了“科幻”,於是順序就變成了:科學-{(科幻)-科技-(科幻)}-產品。

科技有了科幻的加持,變得不再破碎和孤立,科幻的故事敘事和感性的表達,讓科技的應用獲得了完整展示的場景,讓科技工作者們看到了它與人類真實、生動的互動。

2011年在寫給美國連線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斯蒂芬森一邊批判當下美國科技社會創新乏力,呼喚科幻作者們繼續向老一輩科幻大家們學習,為科幻和科技發展提供養分和願景,一邊再次肯定了科幻在塑造共通意識上的價值:

大的科技公司和研究院裡或許有成百上千的員工。每個人就做整體工作的一小塊。他們之間的溝通僅僅侷限於一串串往來的電子郵件和PPT。大家這麼喜歡科幻,部分得反應出這樣一個問題,科幻中的敘事架構為他們和他們的同事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分享的視野和願景。

斯蒂芬森一邊在不同的科技公司任職,一邊筆耕不輟,實打實得做到了教學相長。2015年又出版了《七夏娃》Seveneves。這次斯蒂芬森把目光從虛擬實景裡移開,投向了外太空。寫了一個月球毫無緣由要爆炸,因為爆炸的碎石頭會滅絕性得衝擊地球,人類在爆炸前逃離地球,在外太空建立新的居住點的科幻故事。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小說里人類火箭發射所採用的機械助推原理,直接來源於斯蒂芬森和Blue Origin的工程師們花費大量時間思考總結出來的技術概念。

比爾·蓋茨專門寫了一篇長文讚頌《七夏娃》,說幾十年前讀過羅伯特·海因萊因的小說,這麼多年過去了,《七夏娃》再次燃起了他讀科幻小說的興致:

讓我想起了我熱愛的,與科幻相關的所有的事情,這是一本偉大的,值得在裡面迷失、學習和思考的小說。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比爾·蓋茨的博客文章

斯蒂芬森的想象力和作品影響著Blue Origin,Blue Origin火箭發射反過來又影響斯蒂芬森的科幻創作,猶如上個世紀50、60年代人類登月對科幻作者的深刻震動和啟迪。

科幻作品創作者-科技工作者-科幻工作者,如此循環反覆,形成閉環。集結成一個隱形的知識共享空間。

反觀我們中國的科幻文學創作,路漫漫。

人人愛科幻

在硅谷,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程序猿/碼農)都是科幻的擁護者,這個已經成了眾所周知的事實。科技巨頭大佬們時不時晒出的書單中每次都不乏科幻類圖書。

為了證實這一點,小昭隨機Survey了來自Google的幾名普通工程師,問他們是否喜歡讀或者觀看科幻作品,回答都說是(這個不奇怪);問他們科幻作品對職業選擇有無影響,他們有的說真得有被影響到。其中一個工程師是這麼回答的:

The Galactic Empire series novel helped shape my world-view in that the world is infinite, we should keep learning and expanding our own world's frontier.

《銀河帝國:帝國三部曲》(作者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位先賢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的小說系列,幫助我塑造了我的世界觀,世界是廣闊無垠的,我們應該不斷得去學習去拓展我們自己世界的邊界。

寫到這裡,小昭是在勸大家讀科幻麼,是,也不是。

互聯網,第二人生, VR/AR ,航天旅行,一次次,西方科技社會總是在現實世界的基礎上,尋求另一種生存空間,不論這空間是物理的,還是虛擬的。

這空間是對科學技術所能到達邊際的持續演繹,是基於科技可實現能力的想象力的極限;因此它並不是無根之水,幽谷的清風,而是人類通過智慧和行動力可期的未來。

也正是這種朦朧的,科學原理背書下連帶著蛛絲馬跡的可實現性可期待性,牽引和激勵著人類不斷得挑戰自我,突破層層意識和生存的迷霧,抵達人類的多維彼岸。

這彼岸是基於網絡信息技術上的賽博空間(以前還敢說是虛擬,現在不敢了,因為要給未來的腦機互聯留下足夠的空間),這彼岸還是我們頭頂的無限星空,這彼岸還有可能是至今潛藏在人類意識裡的,未被開鑿出的新型未知世界。

賽博空間可以被真真實實的研發出來,外太空生存空間也或在未來可期待,而武俠小說中的桃花島卻只是凝結在午夜夢迴的枕邊淚水。虛幻幽冥。第二天太陽出來,淚痕早已了無痕跡,有的是照常的庸常瑣碎。

吸貓、按摩、知識付費,這些不應成為中國互聯網人的精神安慰劑。不要在精神上混跡江湖了。

“綠洲”Oasis

最後,讓我們再次回到電影《頭號玩家》。影片結尾,虛擬現實遊戲“綠洲”Oasis的創造者詹姆斯哈利迪老爺爺,對在遊戲裡闖關成功的小男孩韋德說:

謝謝你玩我的遊戲……

雖然現實會令人恐懼,令人痛苦,

它仍是,唯一一個,能夠讓你吃到一頓大餐的地方。

因為,現實,是真實的。

說完他問小男孩:

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從科幻到科技,不為人知的西方科技創新之路

在現實生活中身世坎坷命運多桀的小男孩韋德,託著遊戲裡虛擬的大金蛋,留下了一行熱淚。這淚水,太複雜。

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2045年的韋德,似乎在那一刻深刻體悟到了現實和虛擬空間的界限,和這兩者彼此的價值和意義;韋德是幸福的,除了慘淡的現實,他有另一個世界可以期盼,那裡光芒又美好。

中國程序員們,你們的Oasis在哪裡,繼續征程吧。

Ref:

https://www.wired.com/story/jeff-bezos-blue-origin/

http://blogs.valvesoftware.com/abrash/valve-how-i-got-here-what-its-like-and-what-im-doing-2/

http://m.elecfans.com/article/790948.html

https://www.vanityfair.com/news/2017/06/neal-stephenson-metaverse-snow-crash-silicon-valley-virtual-reality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culture/a21238129/seveneves-neal-stephenson-blue-origin/

https://www.geekwire.com/2018/magic-leap-finally-reveals-whats-going-seattle-office-role-larger-vision-augmented-reality/

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15/07/an-interview-with-ernest-cline-author-of-ready-player-one-and-armada.html

https://uploadvr.com/snow-crash-predictions/

https://www.wired.com/2003/09/history-3/

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15/07/an-interview-with-ernest-cline-author-of-ready-player-one-and-armada.html

https://uploadvr.com/snow-crash-predictions/

https://www.wired.com/2003/09/history-3/

https://www.gatesnotes.com/Books/Seveneves

https://www.wired.com/2011/10/stephenson-innovation-starvation/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