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經驗不足的中國製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壘》宣稱“打磨”了6年,《明日戰記》已經做了三年還沒上映,“大路”確實是沒那麼好走的。

就算中國特效團隊能媲美好萊塢了,“科幻元年”開了個好頭,後面的中國科幻大片卻還在遙遠的路上。

或許5年,又或許10年,路慢慢,其修遠兮。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時耐心是關鍵。用十年時間等一個“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錢堡壘”要更帶勁。

在浮躁的市場風氣下,觀眾要有耐心,電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國科幻電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別催促《三體》的電影版了。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經驗不足的中國製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壘》宣稱“打磨”了6年,《明日戰記》已經做了三年還沒上映,“大路”確實是沒那麼好走的。

就算中國特效團隊能媲美好萊塢了,“科幻元年”開了個好頭,後面的中國科幻大片卻還在遙遠的路上。

或許5年,又或許10年,路慢慢,其修遠兮。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時耐心是關鍵。用十年時間等一個“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錢堡壘”要更帶勁。

在浮躁的市場風氣下,觀眾要有耐心,電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國科幻電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別催促《三體》的電影版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三、內核

無論是“大路”還是“小路”,中國科幻電影都需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幻的內核。尤其是“科幻大片”,要是把重點放在了“大片”而不是“科幻”,那對科幻類型片本身並沒有什麼幫助。

《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原著作者劉慈欣對“科幻”二字的理解,他是一個專注於科幻領域的作家,對科幻電影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否則電影中就不會出現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人工智能了。

與劉慈欣相比,《上海堡壘》的原著作者江南就不是一個專攻科幻領域的作家,他的《九州·縹緲錄》等作品大都屬於“幻想文學”,並不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撐。

論“硬”的程度,江南不如劉慈欣。

他們兩人各自的電影一出來就有著明顯的對比,先不論品質好壞,只說關於科幻的話題,《流浪地球》要遠勝《上海堡壘》,實際上後者算不算是科幻都還有待討論。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經驗不足的中國製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壘》宣稱“打磨”了6年,《明日戰記》已經做了三年還沒上映,“大路”確實是沒那麼好走的。

就算中國特效團隊能媲美好萊塢了,“科幻元年”開了個好頭,後面的中國科幻大片卻還在遙遠的路上。

或許5年,又或許10年,路慢慢,其修遠兮。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時耐心是關鍵。用十年時間等一個“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錢堡壘”要更帶勁。

在浮躁的市場風氣下,觀眾要有耐心,電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國科幻電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別催促《三體》的電影版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三、內核

無論是“大路”還是“小路”,中國科幻電影都需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幻的內核。尤其是“科幻大片”,要是把重點放在了“大片”而不是“科幻”,那對科幻類型片本身並沒有什麼幫助。

《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原著作者劉慈欣對“科幻”二字的理解,他是一個專注於科幻領域的作家,對科幻電影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否則電影中就不會出現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人工智能了。

與劉慈欣相比,《上海堡壘》的原著作者江南就不是一個專攻科幻領域的作家,他的《九州·縹緲錄》等作品大都屬於“幻想文學”,並不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撐。

論“硬”的程度,江南不如劉慈欣。

他們兩人各自的電影一出來就有著明顯的對比,先不論品質好壞,只說關於科幻的話題,《流浪地球》要遠勝《上海堡壘》,實際上後者算不算是科幻都還有待討論。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什麼是真正的“硬科幻”呢?

《復聯4》不是,連科幻都不是。

《超體》不是,最多算軟科幻。

《星際穿越》是,有大量的科學理論做基礎,只不過主旨不是科幻,並且有超過當今科學範疇的想象部分。

《2001太空漫遊》是,太空場景完全遵循科學,並相對準確地預測了部分未來科技,也有超過當時科學範疇的想象,所以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教科書”。

總的來說,科幻是科學和幻想缺一不可,你不能只有當下科學的東西,還需要有超出當今科學的東西,否則那就是“科普片”而不是科幻片。

科幻可以對未來科技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不少的科幻小說和電影作品確實啟發了科學家的研究發明,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外星生命,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不能只侷限在“現實”之中。

另外科幻還可以通過未來的虛構世界,來反應當下世界的一些社會問題,《1984》、《第九區》都是“披著科幻外殼的社會電影”,完全“虛無”的想象,卻具有實在的現實意義。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經驗不足的中國製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壘》宣稱“打磨”了6年,《明日戰記》已經做了三年還沒上映,“大路”確實是沒那麼好走的。

就算中國特效團隊能媲美好萊塢了,“科幻元年”開了個好頭,後面的中國科幻大片卻還在遙遠的路上。

或許5年,又或許10年,路慢慢,其修遠兮。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時耐心是關鍵。用十年時間等一個“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錢堡壘”要更帶勁。

在浮躁的市場風氣下,觀眾要有耐心,電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國科幻電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別催促《三體》的電影版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三、內核

無論是“大路”還是“小路”,中國科幻電影都需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幻的內核。尤其是“科幻大片”,要是把重點放在了“大片”而不是“科幻”,那對科幻類型片本身並沒有什麼幫助。

《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原著作者劉慈欣對“科幻”二字的理解,他是一個專注於科幻領域的作家,對科幻電影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否則電影中就不會出現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人工智能了。

與劉慈欣相比,《上海堡壘》的原著作者江南就不是一個專攻科幻領域的作家,他的《九州·縹緲錄》等作品大都屬於“幻想文學”,並不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撐。

論“硬”的程度,江南不如劉慈欣。

他們兩人各自的電影一出來就有著明顯的對比,先不論品質好壞,只說關於科幻的話題,《流浪地球》要遠勝《上海堡壘》,實際上後者算不算是科幻都還有待討論。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什麼是真正的“硬科幻”呢?

《復聯4》不是,連科幻都不是。

《超體》不是,最多算軟科幻。

《星際穿越》是,有大量的科學理論做基礎,只不過主旨不是科幻,並且有超過當今科學範疇的想象部分。

《2001太空漫遊》是,太空場景完全遵循科學,並相對準確地預測了部分未來科技,也有超過當時科學範疇的想象,所以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教科書”。

總的來說,科幻是科學和幻想缺一不可,你不能只有當下科學的東西,還需要有超出當今科學的東西,否則那就是“科普片”而不是科幻片。

科幻可以對未來科技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不少的科幻小說和電影作品確實啟發了科學家的研究發明,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外星生命,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不能只侷限在“現實”之中。

另外科幻還可以通過未來的虛構世界,來反應當下世界的一些社會問題,《1984》、《第九區》都是“披著科幻外殼的社會電影”,完全“虛無”的想象,卻具有實在的現實意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科幻再怎麼“幻”,最終都是與人類境遇有關。

一旦離開了有關人類的議題,科幻電影將會大大失去存在價值。

光有視覺特效和無聊打鬥的科幻片,中國不需要。

只有做到“虛”的幻想與“實”的科學相結合,“虛實結合”,那才能幫助中國科幻電影找到一個光明的出口。

"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拍出科幻電影了,而且還拍得很優秀。

就說黃建新導演的1986年作品《錯位》,一個機器人替身覺醒的故事,反映出職場工作的精神壓力,諷刺了某些社會現象,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然而當好萊塢大片入侵的時候,中國的科幻電影卻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態。

唯有港產片偶爾有零星的輸出。

2002年《衛斯理之藍血人》,表面上是一個“星際愛情故事”,實質上只是對美國科幻片的粗劣模仿。

2010年《全城戒備》,生化變異的噱頭略帶科幻感,然而無聊的劇情使得影片淪為了一部低分動作片。

還有《未來警察》、《機器俠》之流,主創想要創造超級英雄,卻把電影拍成了“喜劇”。

只有王家衛的《2046》,裡面男主角所寫的機器人愛情故事,贏得了一些好評。但很難說整部電影是一部科幻片,用“意識流電影”來描述更為準確。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總之,香港電影人的科幻探索以失敗告終。

臺灣電影與科幻絕緣,內地電影只沉迷拿大錢開發奇幻魔幻大片,一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才在沉睡中猛然驚醒。

不過,暑期檔《上海堡壘》的潰敗給了剛醒來的中國科幻電影當頭一棒,醒是醒過來了,可眼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為什麼美國人在60年代就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到21世紀就能在大銀幕裡隨心所欲地“星際穿越”,我們卻還費盡心思才實現了“流浪地球”?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一、方向

如果做一件事情感覺到困難而吃力,也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方向錯了。

人們一談到科幻片,首先想到的,大多數是《獨立日》、《阿凡達》這樣的商業大片,能創造視覺奇觀的,能讓觀眾看嗨的。

21世紀初的港產科幻就是往這個方向開展的,只是,不成熟的特效製作讓人頻頻齣戲,毫無邏輯可言的故事更讓觀眾哭笑不得。

《流浪地球》算是修補了這兩個重大缺陷。視效宏大非凡,尤其是太空場景,那確實是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故事在原著小說的基石上,加入了人類情感,民族情懷,乃至還有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不說其中的科學理論能不能成立,至少劇本是足夠紮實的。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之後,有人就開始期待“流浪地球2.0”的到來,各大製片公司也自然會以《流浪地球》為標杆,趁熱打鐵拍科幻大片,掙大錢。

但如果方向還是錯的,再怎麼打鐵,還是隻能恨鐵不成鋼。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方向嚴重跑偏的案例。以為有流量明星出演,加上“上海沉沒”的大場面,就能震撼銀屏。誰知,兒戲的劇情侮辱了觀眾的智商,觀眾也就發評論侮辱了回去。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和製片商立馬剎車,原來不是所有科幻大片都能掙錢的,國產科幻的市場前景一下又冷了下來。一些真心想拍科幻的人,拿投資又不是那麼容易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好在,中國科幻電影並不會就此止步。

“大路”一時之間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夠眼光犀利,能力出眾,能開拓出一條美妙的蹊徑。

其實30多年前黃建新就已經用《錯位》開闢了蹊徑,只是沒有後來者願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風風光光地走“大路”,明明還沒那個資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動,寧願呆在原地,也不願瞄一眼“小路”。

在好萊塢,是路都有人願意走,沒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資上億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燒錢,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上海取景的《她》,深層地探討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關係,成功示範了什麼叫“披著科幻外殼”的愛情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幾萬塊的成本,沒有任何特效,卻是一部公認的“硬科幻”電影,全球票房3.5億美元,豆瓣評分高達8.5,並且進入TOP250榜單。

事實證明,科幻並不一定要走“大路”,中國科幻電影也一樣。

走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適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術還略顯困難的條件下,國產科幻更適合走“小路”。

只要有足夠好的創意,故事緊扣科幻的命題,主題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難拿到的。至於能不能成為經典,那就要看導演的本事了。

中國絕對不缺少優秀的原創科幻故事,如果電影人能早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小路”上,可能創建科幻元年的就不是《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張大尉的《深空》,張小北的《拓星者》 都是“小路”的開拓者,如果有人能成功以小博大,其意義價值是不比《流浪地球》要小的。

因為終於有人“糾正”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前進方向。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二、耐心

不管小而美的科幻能不能出一部標杆作品,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大製作還是要繼續的。

只不過這更多不是電影內容上的探索提高,而是電影工業技術上的。

所以說,與其把《流浪地球》看作是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不如看作是整個國產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該片的視覺特效大部分由中國本土團隊完成,“外援”Weta Workshop僅負責了片中的實體外骨骼部分。

這證明了國人已有能力擺脫對“好萊塢特效團隊”的依賴,生產更多純正的國產科幻大片。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產科幻就這麼悄然崛起了,以後每年都有我們的科幻大片看了。

在好萊塢成熟的製作體系下,美國每年的科幻A級製作其實也不多,算上部分超級英雄電影,撐死也就十來部的樣子。

科幻大片需要大量的後期製作時間,《普羅米修斯》後期做了34周,場景相對簡單點的《火星救援》都做了24周,也就是接近半年的時間。

加上前期劇本構思,拍攝等工作的時間,好萊塢公司要做一部科幻大片,也至少要用一年多的時間。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經驗不足的中國製片方那就需要更久了。

《流浪地球》死磕了3到4年,《上海堡壘》宣稱“打磨”了6年,《明日戰記》已經做了三年還沒上映,“大路”確實是沒那麼好走的。

就算中國特效團隊能媲美好萊塢了,“科幻元年”開了個好頭,後面的中國科幻大片卻還在遙遠的路上。

或許5年,又或許10年,路慢慢,其修遠兮。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時耐心是關鍵。用十年時間等一個“小破球”,肯定比一年看一部“圈錢堡壘”要更帶勁。

在浮躁的市場風氣下,觀眾要有耐心,電影人更要有耐心,中國科幻電影才能在“大路”上震撼世界。

所以,就先別催促《三體》的電影版了。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三、內核

無論是“大路”還是“小路”,中國科幻電影都需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幻的內核。尤其是“科幻大片”,要是把重點放在了“大片”而不是“科幻”,那對科幻類型片本身並沒有什麼幫助。

《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原著作者劉慈欣對“科幻”二字的理解,他是一個專注於科幻領域的作家,對科幻電影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否則電影中就不會出現致敬《2001太空漫遊》的人工智能了。

與劉慈欣相比,《上海堡壘》的原著作者江南就不是一個專攻科幻領域的作家,他的《九州·縹緲錄》等作品大都屬於“幻想文學”,並不需要科學理論的支撐。

論“硬”的程度,江南不如劉慈欣。

他們兩人各自的電影一出來就有著明顯的對比,先不論品質好壞,只說關於科幻的話題,《流浪地球》要遠勝《上海堡壘》,實際上後者算不算是科幻都還有待討論。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什麼是真正的“硬科幻”呢?

《復聯4》不是,連科幻都不是。

《超體》不是,最多算軟科幻。

《星際穿越》是,有大量的科學理論做基礎,只不過主旨不是科幻,並且有超過當今科學範疇的想象部分。

《2001太空漫遊》是,太空場景完全遵循科學,並相對準確地預測了部分未來科技,也有超過當時科學範疇的想象,所以說這是一部“科幻電影教科書”。

總的來說,科幻是科學和幻想缺一不可,你不能只有當下科學的東西,還需要有超出當今科學的東西,否則那就是“科普片”而不是科幻片。

科幻可以對未來科技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不少的科幻小說和電影作品確實啟發了科學家的研究發明,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外星生命,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探索不能只侷限在“現實”之中。

另外科幻還可以通過未來的虛構世界,來反應當下世界的一些社會問題,《1984》、《第九區》都是“披著科幻外殼的社會電影”,完全“虛無”的想象,卻具有實在的現實意義。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科幻再怎麼“幻”,最終都是與人類境遇有關。

一旦離開了有關人類的議題,科幻電影將會大大失去存在價值。

光有視覺特效和無聊打鬥的科幻片,中國不需要。

只有做到“虛”的幻想與“實”的科學相結合,“虛實結合”,那才能幫助中國科幻電影找到一個光明的出口。

別催《三體》了,中國科幻電影先做好這三點再說

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流浪地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