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縣:古冀縣,今甘谷

考古 文物 秦武公 中國歷史 發現秦隴 2017-05-23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旨在信息傳播,推廣秦隴地域文化。

2002年11月30日,甘谷——華夏第一縣軟科學研究成果評審鑑定會在甘谷縣召開,經省內外十餘位專家、學者評審鑑定後形成的《評審意見》,充分肯定了甘谷作為華夏第一縣的歷史依據,牛勃同志提交的《華夏第一縣與甘谷縣文化定位研究》被認為“達到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華夏第一縣”通過《光明日報》《中國科技報》等媒體傳播,從此成為甘谷縣的另一稱謂和一張閃光的名片。

華夏第一縣:古冀縣,今甘谷

《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這是有關甘谷設縣,也是中華設縣的最早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越過隴山攻打今甘谷一帶的冀戎,征服該部族後,為了佔地治民,加強行政管理,遂於其地以其族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冀縣。縣的出現,標誌著一種新的行政區劃的開始,儘管此時的縣還僅僅是個雛形,但它畢竟標誌著一種新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的誕生。作為以軍事為特徵的秦國,一開始就將其隸屬於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後來,秦把這一制度推廣到全國,使之延續了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華夏第一縣:古冀縣,今甘谷

秦之置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究其作用,大致歸納為三:

一、佔地治民;二、行政管理;三、保護祖陵宗廟所在。

上述三條中,一、二兩條不難理解,第三條非常關鍵,說起來枝蔓卻多。可延伸的問題有秦為啥要把“華夏第一縣”放在甘谷?甘谷究竟有沒有秦的祖陵,或者說甘谷縣是不是秦人的發祥地?

1947年,著名學者裴文中先生在渭河流域調查時發現了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遺址,此後的1956年、1982年、1984年,學者張學政和甘肅省文物考古隊及北京大學考古系先後在此進行發掘。從採集和發掘出的連襠鬲、分襠鬲及彩陶器和盒、缽、豆、罐等大量遺物可以看出,毛家坪遺址主要有三種文化遺存,一是以彩陶為特徵的石嶺下類型遺存;二是以繩紋灰陶為代表的秦文化遺存——A組遺存;三是以夾砂紅褐陶為突出特徵的與秦文化並存而又不屬同一系統的文化遺存——B組遺存。研究發現,毛家坪B組遺存是在A組遺存後段即與東周秦文化共存的情況下發現的,但他並不屬於秦文化。就文化特徵而言,毛家坪B組遺存與此前陝甘青地區已發現的諸文化均不同,應當是一種新的遺存。毛家坪遺址既然是不同於秦文化的另一種新遺存,那麼,為什麼在同一時期內和秦文化共存於一地呢?這可能與兩種遺存的族屬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直接點說,就是毛家坪遺存中帶有許多東方文化色彩的東西。這讓許多研究者覺得一頭霧水。

華夏第一縣:古冀縣,今甘谷

要搞清它,首先得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嬴秦究竟緣自何方?這同樣是個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的未解之謎。近代以來,影響較大的有“嬴秦本即西方狄戎說”和“贏秦來自東夷說”兩種對立的觀點,代表學者分別有王國維、蒙文通、俞偉超等,衛聚賢、徐旭生、段連勤等。這個問題直到2011年底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系年》的發表才得以水落石出。出土文獻表明,周武王死後,三監之亂起,周成王伐商邑平叛,商朝重臣飛廉(秦先祖)東逃商奄(今山東曲阜一帶)。成王東征,殺飛廉,並將一部分“商奄之民”強迫西遷,其做法類似於後來的謫戍。這些西遷的“商奄之民”被髮配到朱圉山(今甘肅省甘谷縣)一帶抵禦戎人,他們正是秦的先人。這些被迫西遷的東方人,在離開東方時,自然會將一些東方文化自覺不自覺地帶到西方,作為其文化和傳統的一部分頑強地堅守和延續下來,這也就很好地解決了毛家坪遺址B組遺存中多少年的未解之謎,成為秦人東來說最重要的見證。“嬴秦族雖然在很早以前便西遷隴右,遠離中原,但他們本屬東方部族,其文化素質中含有華夏‘基因’,所以,從夏到周,他們一直保持著與中原王朝的聯繫,甚至參與中原王朝高層的政治權力格局,始終是中原王朝的擁護者和華夏文明的向心力量。”(祝中熹《早期秦史》)

既然甘谷朱圉山是秦人最早的發祥地,自然,就會有祖宗的宗廟和陵墓。上世紀末在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秦西垂陵區,有人認為是秦人最早的陵墓,但出土器物之精美,讓人不得不思考它的從不成熟到成熟,從成熟到如此精美的過程應該在什麼地方。大堡子所葬秦人先祖為誰,因遺址盜掘破壞,至今未能坐實,據傳世文獻資料推測,有可能是莊公、襄公等先祖的陵寢。問題是從時間上考察,此二公要比當初入主西垂的其先祖晚約近十代,靠後數百年。這就是說,在西垂陵區之前,秦人還有更早的,真正稱得上秦人發祥地的陵區,現在看來,這個陵區極可能就在今天甘谷縣內朱圉山至今不為人所知的某一個地方。李學勤教授認為:“毛家坪遺址的發掘表明,在朱圉一代確實有早到西周前期的遺存,看來在那裡尋找秦先人的居地,真是大有希望。”據此,我們可以說,秦人設縣於冀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保護宗廟和祖陵所在地,這點,在中國古代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絕不敢輕視的。

華夏第一縣:古冀縣,今甘谷

甘谷素稱“羲皇故里”,作為秦人的發祥地,亦可稱秦鄉,對甘谷,準確的界定應該是——羲裡秦鄉。

2012年8月19日,甘谷縣舉行了隆重的慶祝甘谷縣建縣2700週年慶祝活動,華夏第一縣成為一面招展的旗幟。為了紀念這個歷史的時刻,中共甘谷縣委、甘谷縣人民政府在剛剛竣工的縣統辦大樓前鑄華夏第一縣寶鼎,舉行隆重的華夏第一縣寶鼎揭幕儀式。鼎身正中鑄一陽刻大篆“冀”字,左右鑄陽刻金文《華夏第一縣寶鼎銘》。基座前鐫刻由著名國學大師霍松林先生題寫的“華夏第一縣寶鼎”,甘谷縣建縣2700週年紀念,後為《華夏第一縣寶鼎銘》,其文曰:

甘谷乃隴上之重鎮,絲路之要衝。公元前六百八十八年,秦武公“伐邽、冀戎,初縣之”。冀即今之甘谷。冀縣之置,乃中華縣制之始,迄於今,兩千七百年矣。天嘉殊榮,壯我河山;史衍餘香,恩澤冀裡。縣慶之際,縣委、縣政府集民智、順民意,寶千古之殊榮,瞻鵬程之無疆,鑄鼎以慶,以記其盛,以志永久,以祈永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