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名寺:神通寺

考古 文物 佛像 佛教 浮雕 聯合日報 2018-11-30
齊魯名寺:神通寺

在濟南南部山區,隱藏著一座久負盛名的寺院遺址,這就是神通寺遺址,它是山東地區最早的一座寺院遺址。

神通寺創建於前秦皇始元年(351年),開山祖師為朗公禪師。僧朗是東晉時期的和尚,曾經就學於西域來的高僧佛圖澄,在接受佛教學說教育的同時,“碩學淵通”,通曉天文地理等知識。他西遊返回山東之後,得到了統治者的尊崇和重視,支持其發展佛教事業。山東第一寺神通寺由此蜚聲中外,僧朗也被尊稱為朗公,其寺院也被呼為朗公寺,寺院的規模也因此而不斷擴大,最終成為中國東部地區影響最大的佛教勝地。

至北魏、北周時,該寺盡毀。隋代加以重建,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楊堅因“通徵屢感”,故曰神通,便命令將朗公寺更名“神通寺”。594年,楊廣之子河南王為神通寺檀越,興工復建,神通寺恢復到了相當規模。601年,文帝送舍利於30座寺院,勒令高僧法瓚送舍利到齊州神通寺,並令其為住持。現今的四門塔便是法瓚送舍利所建之塔。

盛唐時期,神通寺達到了鼎盛。但唐末五代大動亂的到來,再次將神通寺帶向衰敗。元代中葉,隨著釋教的興起,神通寺又得以恢復和發展。金代末年,狼煙四起,神通寺地處戰場,破壞很厲害。從元至明代,神通寺沒有大的變動。清朝乾隆年間,因寺院住持興壽和尚將寺內財產大肆揮霍,神通寺敗落。

齊魯名寺:神通寺

神通寺四門塔

如今四門塔景區在其原址上根據歷史記載復建了部分建築,但由於缺乏詳細記載和建築圖畫,其規模難以與過去相提並論。現存建築有四門塔、龍虎塔、唐基臺與墓塔林,大都為隋唐所建。該寺最重要的文物是銅舍利函,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寺內另有千年九頂鬆1株,據傳為朗公所值。各種碑刻8塊。

四門塔位於寺址東側,建於何年,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但據後來維修時發現的“大業七年造”(611年)石刻字樣,一般稱其為隋代的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佛塔。塔身用大塊青石築成,平面呈正方形,每邊長7.4米,通高15米,四面各有一半圓形拱門,故稱“四門塔”。外牆厚80釐米,上部略向內收。塔身上部用5層石板疊澀出簷,簷上用23層石板,層層收進,形成截頭方錐形塔頂。中央置方形須彌座、山花蕉葉和相輪組成塔剎,與雲崗石窟中浮雕塔剎形制相同,古樸深厚。塔內部有一方形塔心柱,立於石墩上,墩臺四面各置佛像1尊,分別面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佛像面部表情生動,衣紋流暢飄逸,為我國早期石雕佛像的佳作。四門塔造型簡潔,古樸莊嚴,與嵩嶽寺高聳挺秀風格完全不同,其牆身平直,四面券門也與牆平,整座塔除塔剎略有雕飾外,全為素潔石塊砌築而成,在古鬆掩映下更顯樸素無華。

四門塔的佛像從一開始就命運多舛,先是唐代的觀音、勢至等5尊造像遺失,接著是2塊題記被盜,至今下落不明。1997年初春,面向東方的造像又慘遭荼毒,被不法分子將佛首割下,盜賣到臺灣地區。所幸的是,該佛頭身首異處5年之後,又在臺灣佛教界及海峽兩岸信士們的努力下回歸原位,成就了21世紀海峽兩岸攜手完成的一大文化盛事。

龍虎塔位於四門塔西北,因塔門雕有龍虎而得名。始建年代無考,據建築風格推斷,塔基、塔身為石制構件,且裝飾有精美的雕刻,應始建於唐;塔頂為磚砌磚築,與唐代風格迥異,頗多宋代的樣式。高10.8米,石砌3層須彌座塔基,上有覆蓮、雄獅、伎樂等精緻浮雕;塔身由4塊長方形石板築成,每面闢火焰形券門,上部雕龍、虎、佛、菩薩、力士、伎樂、飛天等;室內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佛像一尊;塔頂為磚砌,重簷,頂置覆盆相輪塔剎。整個建築華麗優美,在現存唐塔中別具一格。塔北有僧墓塔林46座,多是宋元和尚墓葬,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元代道興禪師塔和德雲禪師塔。

和龍虎塔時代相同的還有一座石塔,除了體量小之外,基本形制和龍虎塔大體一樣,因此被人們稱為“小龍虎塔”。小龍虎塔原是從距此不遠的另一座寺院“皇姑庵”遷移過來的。據塔身東面題記,該塔建於唐開元五年(717年)。四門塔也有一個“克隆”形象,這就是“送衣塔”。其與四門塔極為相似,只是少開了東西北3個門而已。送衣塔演義的是“孝女故事”。

在神通寺遺址東側的青龍山上,還矗立著一座宋代的石塔,俗稱“小宋塔”,有題記表明該塔的年代是北宋“紹聖五年”,即1098年。

另外,神通寺的講經堂、天王殿遺址尚存。講經堂傳為朗公講經處,現存完整青石柱4根,殘柱4根。1964年,在其後發現唐代殿堂遺址,基臺呈長方形須彌座,東西長12.65米,南北寬10.77米,高0.75米,束腰0.3米。塔基束腰處,鐫刻有飛天、伎樂,有箜篌、琵琶、阮咸、排簫、笙、角、拍板等浮雕,雕刻精緻,形象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視察了神通寺遺址,對其文化內涵和保存狀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其為保存“最好的佛教遺址”。(高愛穎 劉守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