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
"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第79期話題: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納蘭明珠,在《康熙王朝》的設定裡,是個不折不扣的能臣。

他說話做事,能力一流,可以這麼說,這天底下,沒有他明相辦不了的差事。

可就是這麼一個能臣,卻貪汙受賄成性,最後他倒臺也是康熙反貪的結果。

康熙早就知道明珠貪汙的德性,可為什麼不早點處理他,甚至警告他呢?

咱們先看看明珠貪汙的案例:

第一,明相大公子的豪宅。

據內廷太監黃敬說,明相家的大公子,悄悄在四牌樓買下座大宅子,花了六十萬兩銀子。在裡面金屋藏嬌,包養了小妾。

這筆錢肯定不是明珠出,肯定有人給明相的大公子買單。

換句話說,這座價值六十萬的豪宅,是有人孝敬給明珠的。

這位大公子,其實就是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但是納蘭粉絲太多了。

估計這樣的花邊新聞,會惹怒納蘭粉絲,所以改成了大公子。

第二,收受李明山賄賂。

李明山是進京趕考的學子,考試前特意給明珠送了紅包,具體數額不明。

但明珠許諾他必定上榜,這紅包的分量絕對不輕。

關鍵是李明山一臉純真的告訴給了微服出訪的康熙,康熙聽後只是笑笑。回頭給圖海說:明珠又收人銀子了。

等他召見明珠的時候,只是說不讓李明山登皇榜,卻閉口不提行賄的事。

"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第79期話題: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納蘭明珠,在《康熙王朝》的設定裡,是個不折不扣的能臣。

他說話做事,能力一流,可以這麼說,這天底下,沒有他明相辦不了的差事。

可就是這麼一個能臣,卻貪汙受賄成性,最後他倒臺也是康熙反貪的結果。

康熙早就知道明珠貪汙的德性,可為什麼不早點處理他,甚至警告他呢?

咱們先看看明珠貪汙的案例:

第一,明相大公子的豪宅。

據內廷太監黃敬說,明相家的大公子,悄悄在四牌樓買下座大宅子,花了六十萬兩銀子。在裡面金屋藏嬌,包養了小妾。

這筆錢肯定不是明珠出,肯定有人給明相的大公子買單。

換句話說,這座價值六十萬的豪宅,是有人孝敬給明珠的。

這位大公子,其實就是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但是納蘭粉絲太多了。

估計這樣的花邊新聞,會惹怒納蘭粉絲,所以改成了大公子。

第二,收受李明山賄賂。

李明山是進京趕考的學子,考試前特意給明珠送了紅包,具體數額不明。

但明珠許諾他必定上榜,這紅包的分量絕對不輕。

關鍵是李明山一臉純真的告訴給了微服出訪的康熙,康熙聽後只是笑笑。回頭給圖海說:明珠又收人銀子了。

等他召見明珠的時候,只是說不讓李明山登皇榜,卻閉口不提行賄的事。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康熙知道明珠收賄的事情,絕對不止這兩件,可他從未聲張過。

康熙為什麼會如此“包庇”明珠呢?

第一,康熙早知道明珠的“油膩”德性。

早在沒有提拔明珠的時候,康熙就預言他是個“油珠”,心地不純,志在當官。

不像伍次友那樣潔身自好,康熙啟用的時候就很清楚。

人無完人,既然康熙要用其才,對於其品性惡劣的一面,也要能夠承擔。

第二,行賄收賄是官場慣例,康熙心裡門清,睜隻眼閉隻眼。

康熙在巡視山西的時候,召見山西大小官吏的時候就說了:見一次明珠要二百兩,見一次索額圖要三百兩。這只是見面,要辦事的話,另算。

可見這是陋習,也是官場的慣例,康熙對此也無可奈何。

水至清則無魚,不可能人人都是于成龍,有貪官的對比才會彰顯出貪官的罪惡。

明珠也一樣,明珠是個能臣,用他的地方還有很多,不能說因為收賄就把他擼了。

第三,明珠是個忠臣,時時刻刻和康熙保持一致。

明珠品德有虧,但大節不損。他不是個廉臣,卻是十足的忠臣。

無論後來紛爭如何演變,甚至是爾虞我詐的儲君鬥爭。

明珠始終是忠於康熙的,並無絲毫反叛之心。

而索額圖最後是狗急跳牆,

不忠,居然要派人刺殺康熙。

第四,牽制索額圖。

扳倒鰲拜,康熙親政,但權勢分散給了大臣們,大臣們又集中在索額圖周圍。

康熙很不放心,所以必須再建立另一黨勢力,來牽制索額圖。

明珠志在當官,心思活絡,有手段,是最合適不過的。

所以,為了牽制索額圖一黨,也不能讓明珠倒臺。

第五,明珠是外戚。

明珠的妹妹是康熙的惠妃,並且生育了皇長子。

後來局勢各種動盪,太子又是難產兒,誰也保不一定太子會夭折。

或者康熙失去生育能力,那長大的皇長子就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

以後還得明珠這個老舅,給人家保駕護航呢?

明珠再怎麼說也算是皇親國戚,因為貪汙整倒人家,這實在有點不近人情。

所以,明珠不會因為貪汙倒臺。他最後因為貪汙倒臺,只是藉口罷了。

"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第79期話題: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納蘭明珠,在《康熙王朝》的設定裡,是個不折不扣的能臣。

他說話做事,能力一流,可以這麼說,這天底下,沒有他明相辦不了的差事。

可就是這麼一個能臣,卻貪汙受賄成性,最後他倒臺也是康熙反貪的結果。

康熙早就知道明珠貪汙的德性,可為什麼不早點處理他,甚至警告他呢?

咱們先看看明珠貪汙的案例:

第一,明相大公子的豪宅。

據內廷太監黃敬說,明相家的大公子,悄悄在四牌樓買下座大宅子,花了六十萬兩銀子。在裡面金屋藏嬌,包養了小妾。

這筆錢肯定不是明珠出,肯定有人給明相的大公子買單。

換句話說,這座價值六十萬的豪宅,是有人孝敬給明珠的。

這位大公子,其實就是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但是納蘭粉絲太多了。

估計這樣的花邊新聞,會惹怒納蘭粉絲,所以改成了大公子。

第二,收受李明山賄賂。

李明山是進京趕考的學子,考試前特意給明珠送了紅包,具體數額不明。

但明珠許諾他必定上榜,這紅包的分量絕對不輕。

關鍵是李明山一臉純真的告訴給了微服出訪的康熙,康熙聽後只是笑笑。回頭給圖海說:明珠又收人銀子了。

等他召見明珠的時候,只是說不讓李明山登皇榜,卻閉口不提行賄的事。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康熙知道明珠收賄的事情,絕對不止這兩件,可他從未聲張過。

康熙為什麼會如此“包庇”明珠呢?

第一,康熙早知道明珠的“油膩”德性。

早在沒有提拔明珠的時候,康熙就預言他是個“油珠”,心地不純,志在當官。

不像伍次友那樣潔身自好,康熙啟用的時候就很清楚。

人無完人,既然康熙要用其才,對於其品性惡劣的一面,也要能夠承擔。

第二,行賄收賄是官場慣例,康熙心裡門清,睜隻眼閉隻眼。

康熙在巡視山西的時候,召見山西大小官吏的時候就說了:見一次明珠要二百兩,見一次索額圖要三百兩。這只是見面,要辦事的話,另算。

可見這是陋習,也是官場的慣例,康熙對此也無可奈何。

水至清則無魚,不可能人人都是于成龍,有貪官的對比才會彰顯出貪官的罪惡。

明珠也一樣,明珠是個能臣,用他的地方還有很多,不能說因為收賄就把他擼了。

第三,明珠是個忠臣,時時刻刻和康熙保持一致。

明珠品德有虧,但大節不損。他不是個廉臣,卻是十足的忠臣。

無論後來紛爭如何演變,甚至是爾虞我詐的儲君鬥爭。

明珠始終是忠於康熙的,並無絲毫反叛之心。

而索額圖最後是狗急跳牆,

不忠,居然要派人刺殺康熙。

第四,牽制索額圖。

扳倒鰲拜,康熙親政,但權勢分散給了大臣們,大臣們又集中在索額圖周圍。

康熙很不放心,所以必須再建立另一黨勢力,來牽制索額圖。

明珠志在當官,心思活絡,有手段,是最合適不過的。

所以,為了牽制索額圖一黨,也不能讓明珠倒臺。

第五,明珠是外戚。

明珠的妹妹是康熙的惠妃,並且生育了皇長子。

後來局勢各種動盪,太子又是難產兒,誰也保不一定太子會夭折。

或者康熙失去生育能力,那長大的皇長子就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

以後還得明珠這個老舅,給人家保駕護航呢?

明珠再怎麼說也算是皇親國戚,因為貪汙整倒人家,這實在有點不近人情。

所以,明珠不會因為貪汙倒臺。他最後因為貪汙倒臺,只是藉口罷了。

康熙王朝:康熙明知道明珠貪汙,為什麼還要重用明珠

正史鏈接:

天聰九年(1635年),納蘭明珠出生於葉赫部落,和慈禧是本家。

後來納蘭明珠娶英親王阿濟格(多爾袞親兄)之女,論輩分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康熙初年,納蘭明珠開始參與國政。

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兵部尚書,堅決站隊康熙,支持撤藩,從此成為康熙倚重的大臣。

康熙十六年(1676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不久後加封太子太師,權傾朝野。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佔據臺灣後,明珠堅決反對放棄臺灣,清政府設立臺灣府,從此將臺灣納入中央政府的直轄範圍。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納蘭明珠與俄國使團在京,談判為日後《尼布楚條約》簽訂創造了重要條件。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康熙決意打擊納蘭一黨,隨即被罷黜,後官復原職,但再沒被重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納蘭明珠病故,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

劇情來源:《康熙王朝》第19~21集

圖片來源:電視視劇截圖,侵權立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