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絲綢密碼:四大家族原型之謎

康熙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東方絲格麗 2017-04-30

紅樓夢絲綢密碼:第一集 四大家族原型之謎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內容,全在我的手上。這是一本《紅樓夢》,但可不是普通的書,這是一本絲綢版的紅樓夢,中間每一頁都是絲綢做的。您看!它的光澤和顏色,與普通的紙是不一樣的。今天我要講的話題,是“江南三織造與紅樓夢”,講的就是,康熙年間江南三織造,和《紅樓夢》之間的故事。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 “江南三織造”。中國古代,自西漢以後,歷朝歷代,宮廷內大多都設有一個機構,專門給皇帝、朝廷生產各種絲綢產品。

漢代的絲織業主要分為官營絲織業和私營絲織業兩種。其中官營絲織業是由政府直接經營或控制的手工業,分為中央政府經營和地方政府經營兩種類型。中央政府經營的主要是位於長安和洛陽,分別叫東、西織室。東、西織室生產絲綢的目的是為封建皇室、貴族與官員提供奢侈衣飾用品,也有用於賞賜和與周邊民族的互市貿易及海外貿易等。

隋代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高機構是尚書省的工部;具體管理官府所需各項產品的機關是太府寺,太府寺下設置的司織、司染部門就是管理絲綢的織造和印染的。

唐朝的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少府監下設有織染署,專門管理絲綢產品的生產。織染署的絲綢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使用。

宋朝的染織工藝,在唐朝生產的基礎上,又有較高的發展。宋朝對絲綢染織十分重視,管理染織生產的機構相當龐大,分工也很精細。在少府監設了文思院,綾錦院、染院、裁造院、文繡院等機構,負責生產,並管理地方上的官辦織造作坊。

元代,絲綢產業的格局已經定型,北方傳統桑蠶經濟優勢地位逐步喪失,江南桑蠶經濟優勢地位逐步確立,桑蠶絲織經濟,絲綢生產重心完成南移。元代,雖然是少數民族統治者管理國家,但是也設立了官辦絲織局,對絲綢產業進行管理,官辦絲織局其下有掌管紡織工匠的織染局、紋錦局、中山局、真定局等工局。

明代的官方織造機構,按經營管理體制,可分朝廷官局和地方官局。朝廷官局包括:設在南京的內織染局,又名南局,隸工部,料造進宮各色絹布;設在北京的外織染局,即工部織染所,以染練絹布為主;另在南京設有神帛堂和留京供應機房,前者專造神帛,後者備不時織造。地方官局分設在浙江、南直隸等八省直各府州,一共有二十二處織染局,嘉靖七年(1528)後約為十九處。朝廷官局大半隻從事織品染練,而皇帝所用賞賜各項段匹,主要由蘇州、杭州等府地方織染局分別織造、供奉。

而前面我所說的江南三織造,就是清代的三個官營絲綢織造機構。清順治二年、三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1645年到1646年之間,清政府相繼在南京、蘇州、杭州設置了三個官營絲綢織造機構。位於南京的叫江寧織造,另外兩個分別叫蘇州織造、杭州織造。江南三織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清代專門給皇室和朝廷管理絲綢,生產各種絲綢產品的絲綢企業、絲綢工廠!

江南三織造跟《紅樓夢》能扯上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很多研究學者認為《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原型,和康熙年間的江南三織造,有非常大的關係。而且這個江南三織造,不僅是做絲綢的,還是康熙皇帝的三個密探機構。那麼這種觀點有沒有道理呢?我認為是有的。

江南三織造是《紅樓夢》四大家族的原型,那江南三織造分別對應了四大家族的哪一家?江南三織造又是怎樣成為康熙皇帝的密探機構?他們又分別替皇帝完成了哪些本職任務,哪些祕密任務呢?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將給大家一一剖析。

讀過《紅樓夢》的朋友,對書中四大家族都很熟悉。小說裡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來自這四家。故事一開始,曹雪芹就對四大家族有過一次整體的描述,也是四大家族唯一一次同時出場的片段。《紅樓夢》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說的是賈雨村,剛到應天府當官兒,就接了一個人命關天的大案子。原來呀,是薛寶釵的哥哥薛蟠,為了搶一個丫頭,也就是後來的“香菱”,讓手下的人把一個姓馮的打死了。這個薛蟠囂張得不得了,打死了人,好像沒事人一樣,大搖大擺地帶著“香菱”和家人揚長而去,上京城去了。姓馮的家裡人當然不肯罷休,就告到賈雨村這裡,請他主持公道。賈雨村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沒地方燒呢,就碰上了這樣的事情,火氣就來了,說:打死了人,就這樣白白地走了?給我把他抓回來!這時,旁邊一個門子,就是我們說的“差役”,使勁給賈雨村遞眼色,讓他不要下令。賈雨村也很謹慎,他想,我好不容易做到這個官,新官上任,人生地不熟的,如果不小心做錯事,前面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因此賈雨村停止了下令,然後偷偷的把門子叫到密室,問:你幹嗎給我使眼色?為什麼不讓我去抓薛蟠?門子掏出一張紙給他。上面寫著: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您有沒有發現,我剛才強調了四個字——賈、史、王、薛,這都在這幾句話裡,就是《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其中這個“薛”,不是指別家,正是那個打死人的薛蟠他們家。

門子很嚴肅的提醒賈雨村,說這個叫 “護官符”。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錢、最有權、最有勢的人家,如果不小心得罪了這樣的人家,不但烏紗帽保不住,只怕連小命也難保呢。賈雨村聽完,恍然大悟,他自己能當上這應天府的官,都是靠了護官符裡面所寫的賈家和王家幫忙,這幾家的權勢,他是深知的,看來這薛家同樣確實是不可得罪的,不僅不能得罪,還得幫薛蟠把這個事情掩護過去才好。所以賈雨村後來胡編了一些理由,說薛蟠已經暴病身亡了,死無對證。然後讓薛家賠給馮家一筆銀子,胡亂審了一通,就草草結案了。

這就是我說的,《紅樓夢》中曹雪芹對四大家族的整體描述,從這個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大家族的一個特徵,那就是權大勢大,地方官員都得罪不起。

前面我提出了我的觀點,說《紅樓夢》四大家族的原型和康熙年間江南三織造有莫大關係。大家可能要好奇了,你不是說江南三織造就是給皇帝、給朝廷,做絲綢的機構嗎?幾個做絲綢的機構怎麼可能像四大家族一樣,有這麼大權力,這麼大的影響力,讓賈雨村這樣的地方官,怕成這樣?

我告訴大家,這個江南三織造,在康熙年間,可是非常特別的三個機構。它們不僅僅是做絲綢的,同時還是康熙設在江南的三個密探機構,權勢通天,是最能左右江南地區官員命運的三個機構。

接下來我就先來說一說,江南三織造是如何成為康熙的密探機構。

事實上江南三織造成為康熙的密探機構,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古代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亂,在三番與清政府的戰爭中,江南地區是清政府最主要的物力、財力供應基地,引起了康熙的高度重視。他意識到江南地區,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財政的根基,但是這個地方又是前朝勢力殘留最多的地區。江南天氣的變化、糧價的波動、民心的浮動都有可能引起整個國家的動盪。因此康熙認為,必須在政治上進一步穩定江南地區的統治,經濟上進一步擴大江南地區的賦稅收入,文化上進一步籠絡江南百姓的民心,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所以,從這個時期開始,江南的情況,哪怕一些小事,在康熙心目中,都變得十分重要,江南地區的風吹草動,他都想了如指掌。這要在我們今天,那沒什麼難辦的,上個網、打個電話、發個郵件,信息要多少有多少。可是清朝,那是300多年之前,皇帝沒有這些工具,他也不可能老是自己跑到江南來微服私訪。他大多數時間都只能坐在紫禁城裡,讓江南地方官來向他彙報。可是古代官場上的奏摺,你懂的,都是官話套話,八九不離十,都是報喜不報憂,不是“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就是“百姓安居樂業”。這些套話雖然好聽,可康熙是個明君,他知道真實的情況肯定不止這些,他生怕自己被矇蔽了。那怎麼辦呢,他想,我與其聽你們的官話套話;乾脆,悄悄安排幾個自己人,常駐江南,隨時幫我打聽情報、小道消息。這樣,我得到的消息又準確,又可靠,江南的情況,就在我掌控之中了。辦法倒是個好辦法,可是安排什麼人去呢,這樣的人,可不能隨隨便便找,第一,必須對我忠心耿耿;第二,辦事要牢靠、能力要強,不能惹出亂子。

對於這個人選,康熙想到了身邊的一個御前侍衛,就是他的貼身警衛。這個御前侍衛是誰?不是別人,正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爺爺——曹寅。

曹寅出生於順治十五年,比康熙皇帝小四歲,他從小就文武兼修,聰明好學,有神童的美譽,13歲就被挑選為御前侍衛,陪伴康熙皇帝讀書,並保護皇帝。就一個御前侍衛,康熙皇帝怎麼會覺得他是做江南密探最好的人選呢?原來這個御前侍衛,在康熙皇帝的心裡,可不一般。兩個人的情誼,比和親兄弟還要好。這又是為什麼?

曹寅,字子清,漢軍正白旗人,父璽,官工部尚書。寅官通政使、江寧織造,兼巡視兩淮鹽政。性嗜學,校刊古書甚精,嘗刊音韻五種及?亭十二種。工詩,出入白居易、蘇軾之間。著有?亭詩鈔八卷。又好騎射,嘗謂讀書射獵,自無兩妨。又著有詩鈔別集四卷、詞鈔一卷。

我們先來看一下曹家的發跡史。曹家的祖籍在今天遼寧省的遼陽市。現在可以查到的,最早出現在史料中的是曹雪芹的六世祖曹世選。在明朝天啟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清兵攻佔瀋陽時,曹世選被清兵抓了,當了俘虜,曹家全部分配到了和碩睿忠親王多爾袞的麾下,入了正白旗包衣。包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家奴。後來曹世選的兒子,也就是曹寅的爺爺曹振彥跟著多爾袞入關征戰,還當了一名小小的軍官,在跟著多爾袞征戰的過程中立了不少戰功。到順治八年,多爾袞去世後,曹氏家族全部入內務府,由多爾袞的家奴變成皇帝的家奴。

公元1661年,康熙皇帝玄燁登基。就在這一年,曹寅的父親曹璽,娶了一個叫孫氏的女子為妻,從此曹家的命運就和康熙皇帝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這個孫氏是誰呢?她啊,不是什麼大人物,從本質上來說也不過是康熙皇帝的家奴,但是因為她,曹家人在康熙心目中,就不再是普通的家奴了。為什麼呢?因為她是康熙小時候的保姆。這個保姆,不同於我們今天意義上的保姆,她不管掃地、燒飯、搞衛生這些雜事;她的主要任務,就是教養皇子,比如教皇子各種做人的道理,宮廷的禮儀,教皇子怎麼待人接物,以及督促皇子認真讀書等等。

一般皇帝的保姆不止一個,康熙皇帝也不例外。但是康熙和孫氏感情最好。說起康熙,大家腦海裡蹦出來的詞,肯定是都是千古一帝,叱吒風雲等等。可這個千古一帝的童年卻十分孤苦無依。他雖然有父親也有母親,但是幾乎沒有享受過親生父母的關愛。清代宮廷有一個規矩,妃子生下皇子後,都不能由自己撫養的,一般是放在阿哥所,由保姆教養。所以康熙皇帝小時候,親身母親就沒見過幾次。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呢,大家知道,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那個董鄂妃身上,對這個不是董鄂妃生的兒子,幾乎都忘在了腦後。

沒有父母的陪伴,這本來已經夠可憐的了。可康熙皇帝小時候還不能住在皇宮,因為他出生不久,就趕上皇宮裡天花大流行,天花,我們現代醫學對它的定位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是一種致命的病。現在我們通過接種疫苗等方法,已經控制了它。但是在古代,得了天花的人,十有八九都難活下來。康熙皇帝的家族就有好幾個人是得天花去世的。比如說康熙皇帝的伯父,和碩豫親王愛新覺羅·多鐸,還有前面說的他父親順治皇帝的愛妃董鄂妃,都是得天花不治身亡的。所以在清代宮廷內,那是聞天花變色。還沒有出過天花的皇子,按照規定都要搬到宮外去,防止被感染。

所以,康熙皇帝幼年時,都是由保姆帶著在宮外撫養的。有文獻記載,康熙皇帝到晚年,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都還覺得無限傷感,他六十歲大壽那天,本是普天同慶的大好日子,這個帝王卻流露出無限的傷感,他跟自己的臣子們說,“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母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九十)。意思是說,我幼年時,因為還沒有出過天花,是由保姆帶著在紫禁城外長大的,沒有享受過父母一天關愛 ,我這六十年來,每每想起這事,都覺得心酸。

想想也是,一個幼小的孩子,是多麼渴望父母的關愛,這種關愛得不到,確實是一個人一生的遺憾,皇帝也不例外。沒有父母的陪伴與教導,那麼自然而然,,從小陪在他身邊關愛他,照顧他的保姆,就成了康熙心中最親的人。這一點,我也有體會。我女兒小時候,我和太太都特別忙。沒辦法,她從小隻能跟著我家阿姨生活,所以她跟她的阿姨感情很好,我有的時候覺得,她對阿姨的感情,甚至都超越了我和她的媽媽。比如她每次出門,她最惦記的事情,就是給阿姨買禮物,不是給我們買禮物。一方面,我很欣慰,女兒知道感恩,很孝順;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吃醋。這裡我也想告訴觀眾,有時間還是要多陪陪自己的子女。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跟孫氏的感情,也是非同一般。我舉個例子,康熙皇帝登基後,孫氏就出宮嫁給了曹寅的父親曹璽。曹璽從康熙二年開始,就被派去南京管理江寧織造,曹家也搬到了南京。公元1699年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到了南京,就住在江寧織造。當時孫氏已經68歲,走起路來都顫顫巍巍的。皇上駕到,曹寅攙扶著孫氏,出門拜見皇帝。自從孫氏出宮後,康熙已經有40年沒見到孫氏了。久別重逢,他心中大喜,還沒等孫氏下跪行禮,康熙就快步迎上前去,把她扶了起來,並大聲向身邊的大臣介紹,“這位,是我家的老人啊”。清代文獻很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的場景:“上見之,色喜,且勞之約:‘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厚。會庭中萱花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大字以賜。(清代馮景《解春集文鈔》)第一個字,上,代指皇上。這裡,大家可以看看,這康熙皇帝,是不是高興得有點失態了啊?孫氏是他幼年的保姆,其實也就是家奴。皇帝居然在公開場合,當著大臣們的面,稱她是皇家的長輩,這個明顯是不太合適的。可是這也恰恰說明了,孫氏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這個場景也正是康熙真情的流落。從文獻的記載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康熙當場把下江南隨身帶的很多貴重物品,賞給了孫氏。還覺得不夠,又提筆寫下 “萱瑞堂”三個大字賜給孫氏。萱,上面一個草頭,下面一個宣傳的“宣”。萱草,古時代表了母親,說明孫氏在皇帝的心裡,真的像母親一樣。康熙希望孫氏能幸福長壽。

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迴馭,止蹕於江寧織造臣寅之府。寅紹父官,實維親臣、世臣,故奉其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齎甚厚。會庭中萱花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大字以賜。嘗觀史冊,大臣母高年召見者,第給扶,稱“老福”而已,親賜宸翰,無有也。

這裡不難看出,康熙內心深處,曹家是他自己家,曹家人就是他最信任的人。另一方面,曹寅13歲,就是康熙的御前侍衛,每天陪著他,保護著他,和他一起讀書習武。用今天的話,他們倆是真正的“小夥伴”!康熙對曹寅十分了解,對他的能力、人品都很滿意。因此,在康熙心裡,“江南密探”的人選,曹寅最合適不過了。

密探人選好了,必須找個合適的身份做掩護。電視劇裡,我們看到,一般的密探,明裡開個茶館兒、開個客棧、做點小生意,暗地裡蒐集情報、傳遞信息。康熙找了什麼身份,給曹寅做掩護?不是別的,正是我前面所說的江南三織造。

康熙選江南三織造作為密探機構,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 江南三織造,具有先天優勢。首先,地理位置好!剛好位於江南3大核心城市,杭州、蘇州、南京,這裡是江南地區人口最密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最為繁榮的三個城市,如果將位於這三個城市的江南三織造設置為密探機構,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個牢靠的情報網,三足鼎立於江南,基本上整個江南地區的一舉一動就都在掌控之中了。其次,江南三織造和皇帝關係近!康熙之前,江南三織造都是歸工部和戶部管理的,錢、糧都由這幾個部門撥放,任務也是由它們下達,江南三織造每段時期的運營情況,也要向工部、戶部彙報。所以在康熙之前,江南三織造就是三個歸屬於朝廷職能部門分管的普通機構,就是三個做絲綢的機構。從康熙二年開始,江南三織造的性質就變了。它們不在由工部、戶部管,而是直接劃給了內務府管理。內務府是什麼呢?就是皇帝的管家,管著皇帝一家子的吃穿住行。江南三織造劃分到內務府,就相當於是從朝廷的機構,變成了皇帝自家的機構,它們的官員任命,也由原來的朝廷命官,換成了內務府包衣。從此江南三織造與朝廷其他職能部門以及地方政府之間,就沒有任何利益瓜葛了。江南三織造向皇帝彙報工作時,就可以不用顧忌地方官員的利益得失和顏面,可以大膽的講真話、講實話。這些真話、實話才是康熙最想聽到的。

內務府是清朝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為清代特有,始設於順治初年。至順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內務府為十三衙門;十八年,裁十三衙門,復設內務府。自此遂為定製。

內務府是清代獨有的機構,職官多達三千人,比事務最繁的戶部人數多十倍以上,可以說是清朝規模最大的機關。內務府主要職能是管理皇家事務,諸如皇家日膳、服飾、庫貯、禮儀、工程、農莊、畜牧、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等,還把持鹽政、分收榷關、收受貢品。內務府主要機構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廣儲司,專儲皇室的金銀珠寶、皮草、瓷器、綢緞、衣服、茶葉等特供品。

內務府的組織淵源於滿族社會的包衣(奴僕)制度,其主要人員分別由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鑲黃、正黃、正白旗)所屬包衣組成。最高長官為總管內務府大臣,初為三品衙門,雍正十三年(1735)升為正二品,由皇帝從滿洲王公、內大臣、尚書、侍郎中特簡,或從滿洲侍衛、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補。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事務,都由內務府承辦。內務府直屬機構有7司3院。內部主要機構有廣儲、都虞、掌儀、會計、營造、慎刑、慶豐七司,分別主管皇室財務、庫貯 、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禮儀、皇莊租稅、工程、刑罰、畜牧等事。另有上駟院管理御用馬匹,武備院負責製造與收儲傘蓋、鞍甲、刀槍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處苑囿的管理、修繕等事,統稱七司三院。內務府還有三織造處等30多個附屬機構。此外負責管理太監、宮女及宮內一切事務的敬事房也隸屬總管內務府大臣管轄。1911年辛亥革命後,廢帝溥儀仍居宮內 ,為皇帝服務的內務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為止。

第二,曹家和江南三織造的淵源非同一般。曹家原本就是內務府的包衣,康熙二年江南三織造劃歸內務府管理後,曹寅的父親曹璽,就被派往南京擔任江寧織造。曹璽,原名曹爾玉,古代人寫字都是豎著寫的,有一次康熙皇帝寫他的名字的時候,就把爾玉兩個字連在了一起,變成了“璽”字,按理來說這是康熙皇帝寫錯了,可是皇帝是天子,是主子,主子怎麼能有錯呢?所以曹爾玉就將錯就錯,從此改名為曹璽。曹璽在管理江寧織造的同時,或多或少也給皇帝打探過一些江南的消息。他每次進京拜見康熙,都要把江南地區的情況,仔仔細細做個彙報。康熙十七年,進京陛見康熙,康熙“面訪江南吏治,樂其詳剴”,意思是說,康熙皇帝親自向曹璽打聽江南地區的官員情況,曹璽說得越詳細,康熙越高興。此外康熙還賜曹璽蟒服,把曹璽加封為正一品,並且親自題寫“敬慎”匾額賜給曹璽。您看出來沒?其實從曹寅的父親曹璽開始,江寧織造已經有“密探機構”的苗頭了。

江南三織造的先天優勢,加上曹家人江南三織造的淵源關係,三織造變成密探機構,就順理成章了。不過,曹寅,要當上江寧織造的CEO,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順利。

公元1684年6月,曹璽因勞累過度,病死在江寧織造的任上,曹寅從北京趕回南京奔喪。康熙認為,可以讓曹寅接管江寧織造了。有文獻記載:“璽在殯,詔晉/內少司寇,仍督織江寧。”內少司寇,是曹寅當時的官職,這裡代指曹寅。意思是說曹璽去世,康熙詔令曹寅接管江寧織造,在此之前,絲綢織造這種職位是沒有世襲的,康熙再一次破除舊規,打算讓曹寅世襲曹璽江寧織造的職位。可沒想到!皇帝想讓曹寅接管江寧織造這件事,並沒有馬上實現。為什麼皇帝的想法都實現不了呢?

前面我們說過,康熙皇帝的保姆孫氏,嫁給了曹璽,可曹寅並不是孫氏的親生兒子,而是曹璽另一個妻子顧氏生的。康熙保姆孫氏的的親生兒子叫曹宣,比曹寅小几歲。在古代,一般認為,能接替父親職位的,肯定是家裡最有才能的兒子。康熙皇帝讓曹寅接替江寧織造,而不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曹宣接,孫氏心裡就有想法了,這不是說我的親生兒子不如曹寅麼。孫氏越想越不開心。曹璽一死,曹家的內部矛盾就起來了。曹寅呢,他不僅博學多才,而且還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他就主動向康熙皇帝提出,把江寧織造這個職位讓給弟弟曹宣。可康熙是有另外的打算的呀,他是想讓曹寅給自己當江南密探的呀,他怎麼可能同意讓曹宣接管江寧織造呢?可是讓曹寅直接當吧,又傷了自己保姆媽媽孫氏的心。唉,真是左右為難啊。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現在看來,不僅清官難斷,連皇帝也難斷啊。各位觀眾,是您的話,您會怎麼辦?

康熙是中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從處理這件事情,就顯示了他的處世風格和非凡的政治才能。首先,他既沒讓曹寅當,也沒讓曹宣當,而是把曹宣調到北京當御前侍衛,而且出宮的時候,常常帶著他,表示對曹宣的重視,也就向孫氏表示尊重,保姆媽媽你看,朕還是很器重您兒子的。然後,他再把曹寅派去蘇州,管蘇州織造,而且康熙特別關照曹寅,把孫氏一起帶去蘇州,親自奉養、培養感情,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曹寅在蘇州幹了3年,業務也熟悉了,而且他確實也非常的孝順,感動了孫氏,孫氏對他也不再有成見。康熙見時機成熟了,就讓曹寅管著蘇州織造,又兼任江寧織造。又過了一年,曹寅終於順理成章地回到南京,當上了江寧織造。大家看看,康熙前前後後花了8年時間,讓曹寅正式接管了江寧織造。看得出來,這件事情上,康熙用心良苦。“治大國如烹小鮮。”我覺得康熙的這道“小鮮”,烹得真是出神入化!如果我們的企業家們,都能像康熙一樣,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員工的心理因素,更加耐心地面對各種問題,企業一定會做得更加成功!為什麼康熙能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得人心者,得天下!道理,就在這兒。

曹寅調到南京後,江寧織造正式成為了康熙皇帝在江南的第一個密探機構。有了第一個樣本,蘇州、杭州只要按照這個模式複製就行了。

蘇州織造的密探叫李煦。李煦又是誰?無巧不成書,他是康熙皇帝另一個保姆的兒子,也是他十分信任的人。關於李煦的故事,後面我會專門用一集的時間,給大家做介紹。

杭州織造成為密探機構,要晚一點。公元1706年,康熙派了一個叫孫文成的,去管杭州織造。孫文成又是誰?他是曹寅親自考察,覺得能力和人品都不錯,然後才推薦給康熙皇帝的。關於杭州的孫文成,今天也先放一放,後面的節目裡,我會詳細講!

公元1706年,是江南三織造歷史性的一年,除了做絲綢、做衣服,它們都成為了康熙皇帝不折不扣的三個密探機構。曹寅、李煦、孫文成一邊管理絲綢織造,一邊替康熙皇帝打聽江南地區各種消息,整個江南地區的大小動態,基本上就都在康熙的掌控之中了。

那麼管理江南三織造的曹家、李家、孫家,給康熙皇帝完成祕密任務後,又是如何把情報傳遞給皇帝的呢?寫祕密奏摺!

祕密奏摺,還是康熙皇帝的一個發明。奏摺是古代重要官文書之一,也稱摺子、奏帖或摺奏。它始用於清朝順治年間,以後普遍採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奏摺的內容包括言事,即一切中央、地方的政、經、軍、文日常和突發事務、事件。康熙年間的奏摺,要經過一級一級內閣大臣審閱,然後才能到皇帝手裡。奏摺的保密性不夠,所以寫奏摺的大臣們一般心裡會有所顧忌,不太敢言真事。康熙是知道這一點弊端的,所以開創了祕密奏摺這個形式。所謂祕密奏摺,就是將奏文寫在摺疊的白紙上,外加上特製皮匣,然後由寫密摺的人,安排可靠人手直接呈交給皇帝,不需要經過其他大臣審閱,皇帝有什麼批示,也直接寫在密摺上,再經由可靠人手,直接發回給寫密摺的人所以密摺裡寫了什麼內容,外人無從得知。祕密奏摺,一是保密性強,二是時效性強,充分滿足了康熙皇帝的要求。所以康熙就要求江南三織造的曹寅、李煦、孫文成,打聽到什麼事情以後,就用寫祕密奏摺的形式向他彙報。

康熙四十三年,曹寅給康熙上了一道摺子,大致意思是想和皇上見個面,感謝下皇上的厚愛之類的。康熙在他的摺子後面有幾句硃批,以前皇帝給臣子們的批覆都是用硃紅色的顏料寫的,所以叫硃批。康熙給曹寅的硃批是這樣寫的,“朕體安善,爾不必來。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定。倘有疑難之事,可以密摺請旨。凡奏摺不可令人寫,但有風聲,關係匪淺。小心,小心,小心,小心。”(《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桉史料》作者: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出版社: 中華書局出版年: 1975年)意思是說,我身體很安康,你不必親自過來,我明年春天打算到南方走走,但是還沒有確定,如果有什麼情況,你可以用祕密奏摺的形式向我請示,你所有的奏摺都不能讓別人替你寫,一旦走漏風聲,後果很嚴重,小心,小心,小心,小心。您沒看錯,我也沒有添油加醋,這裡康熙皇帝確實是連續寫了4個“小心”。平時小孩子出門,我們會說“路上小心點!”;交代下屬辦事,我們會說“事情很重要,請小心點!”各位觀眾,您長著這麼大,有沒有誰一口氣和您說過4個“小心”?沒有吧,康熙皇帝就是這樣對曹雪芹的爺爺曹寅說的,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康熙皇帝也有婆婆媽媽的一面嘛。其實不是,這裡連續4個“小心”,正式表現出了康熙皇帝對密探工作的重視和謹慎,以及對江南三織造能不能萬無一失的完成祕密任務,還有些放心不下!

還有公元1708年,康熙給曹寅寫批覆,再一次強調,一定要曹寅他們用密摺的形式彙報。批覆是這樣寫的“以後有聞地方細小之事,必具密摺來奏。(《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桉史料》作者: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年: 1975年)意思是說,以後只要聽到地方上的事情,哪怕是十分細小的事情,都要寫密摺來彙報。在大家的印象中,皇帝處理的事情,那都是國家大事,而康熙皇帝呢?竟然要求曹寅他們,把地方上芝麻綠豆大的情報,也要專門寫密摺彙報上來。我為了研究“江南三織造”這個課題,基本上看過江南三織造寫給皇帝的所有密摺。非常有意思,三大密探真的寫了很多八卦新聞。哪家起火了,哪個鄰居打架了,哪個官和哪個官鬧矛盾。康熙都看,還都批了!難道是日理萬機的康熙皇帝也想聽聽地方上八卦新聞,解解悶?不是的,我認為康熙皇帝是告訴江南三織造的曹寅他們,儘可能多的打聽情報,好讓他自己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真正聽到江南老百姓最基層的聲音,給自己做決策提供更多參考,從而給自己的統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蘇州織造、杭州織造,也給皇帝寫過很多密摺。蘇州織造、杭州織造也一樣,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初二,蘇州織造的李煦,給康熙上了一道請安折。沒什麼內容,不外乎關心皇帝身體好不好,表表忠心之類的。而康熙給他回了一大段硃批,是這樣寫的 “近日聞得南方有許多閒言,無中作有,議論大小事,朕/無可以/託人打聽,爾等受恩深重,但有所聞,可以親手/書折/奏聞才好。此話斷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耳即招禍矣”。意思是叮囑曹寅、李煦、孫文成三人,仔細打探南方的大小事情,有什麼情況就用寫祕密奏摺的方式,直接向康熙報告。而且密摺還絕對不能讓人代寫,必須曹寅、李煦、孫文成三個人親自手寫,寫的時候也不能讓人看見。康熙為了保護他三人的安全,保證情報網能持久運作,還鄭重叮囑他們,絕對不能暴露身份!

前面我舉的幾個例子,都很清楚地說明了,江南三織造的曹寅、李煦、孫文成給康熙皇帝傳遞信息的方法,就是寫祕密奏摺。我們看到,現在康熙留下來的密摺一共有3000餘件,其中江寧織造曹家人的有191件,蘇州織造李煦413件,杭州織造孫文成有213件。也就是說,他們三人的密摺加在一起,一共817件,佔了總數的近三成。可以說,當時的江南三織造是康熙皇帝最大的三個密探機構。

江南的天氣情況、糧食收成,當官的、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在江南三織造的監控下,而且他們可以隨時向皇帝彙報。這時,江南三織造是權勢可以說是通天的!有一個典故,康熙皇帝詔令蘇州地區一個地方官進宮,地方官動身那天李煦就寫了一封密摺告訴康熙,說皇上啊,某某某已經動身了,並且還把那幾天的天氣情況作了一下彙報,說蘇州下雪了,雪有多大等等都寫的詳詳細細。那個地方官跋山涉水半個月終於到了京城,見到了康熙。康熙就有意調侃他,說你們這些地方官吏,不要以為朕遠在京城就管不到你們,朕可是有千里眼的,你們的一舉一動朕都看得明明白白呢,你動身那天,蘇州是不是下雪了,而且是鵝毛大雪,下了足足三尺厚。那個地方官一聽,內心十分震撼,馬上伏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因此大家看看,這個時期,在江南當官,誰敢得罪管理江南三織造的曹、李孫三家啊?不僅不敢得罪,還要夾著尾巴做人,萬一做錯了事,被曹、李、孫三家的人知道了,自己還沒反應過來,說不定皇上就已經知道了,腦袋就要搬家了。這種情況就像節目一開始,我們提到《紅樓夢》第四回,門子說的那樣,在應天府當官,要帶著一張“護官符”,“如果不小心得罪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位保不住,只怕連性命也會保不住。”

這就很好解釋,在《紅樓夢》中,為什麼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可以榮登“護官符”的前四位。因為他們的原型,就是江南三織造,就是康熙的密探。別說賈雨村這樣小官了,就連江南最大的地方官,遇到《紅樓夢》的四大家族,那也要禮讓三分。

另外,大家可能還注意,紅樓夢四大家族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曹雪芹在《紅樓夢》一開始,就借門子的口說了出來,“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意思是說,四大家族之間都是親戚關係,相互扶持、相互照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要告訴大家,現實中,還真的有人說過和門子類似的話。誰?不是別人,正是康熙皇帝。

康熙45年,1706年6月25日,曹寅在揚州辦事,康熙派了剛剛上任杭州織造的孫文成,到揚州給曹寅,傳一道祕密的口諭。康熙的原話是這樣的“三處織造,視同一體,須要和氣。若有一人行事不端,兩個人說他改過便罷,若不悛改,就會參他。《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桉史料》作者: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年: 1975年意思是說,三個織造機構,是一個整體,要和和氣氣,相互照應,相互監督。大家聽聽,康熙對江南三織造的這幾句話,是不是和《紅樓夢》里門子,是同一個意思?我認為,曹雪芹寫四大家族的關係,能寫出那樣的話,並非巧合,而是有所出處的。這個出處,就是康熙叮囑江南三織造的這道口諭。

江寧織造曹寅覆奏奉到口傳諭旨折

江寧織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謹奏:六月二十五日,臣在揚州於新任杭州織造.郎中臣孫文成前,恭請聖安。蒙聖旨令臣孫文成口傳諭臣曹寅:三處織造,視同一體,須要和氣,若有一人行事不端,兩個人說他改過便罷,若不悛改,就會參他。不可學敖福合妄為。欽此欽遵。臣寅免冠叩首,感激涕零,謹記訓旨,刻不敢忘。從前三處委實參差不齊,難逃天鑑。今蒙聖訓,臣等雖即草木昆蟲,亦知仰感聖化,況孫文成系臣在庫上時,曾經保舉,實知其人,自然精白乃心,共襄公事。臣寅遙望行在,焚香九叩謝恩。理合具摺奏聞,謹具摺上奏。

硃批:知道了。

而且門子所說的《紅樓夢》書裡的四大家族連絡有親,我告訴大家,現實中的江南三織造,也是沾親帶故。首先蘇州織造李煦的妹妹,嫁給了曹寅。孫文成,大家注意到沒有,他姓孫,他就是曹寅的母親,孫氏的親戚。江南三織造的關係和書中四大家族一樣,也是聯絡有親的。

今天我主要講了3層意思。首先,《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家和江南三織造,有很深的淵源。歷史上,曹家幾代人管理了江寧織造。其次,小說中,四大家族排在“護官符”的前四位,甚至可以左右地方官員命運;現實中江南三織造,是康熙皇帝的三個密探機構。他們一樣,都是權勢通天的。最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聯絡有親,和現實中江南三織造曹家、李家、孫家沾親帶故,幾乎如出一折。我認為,《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原型,就是康熙年間的江南三織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