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的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綺春園組成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年盛夏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圓明園。這個園林呢,名字取自雍正的法號“圓明”,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始建於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給雍正的賜園

1722年雍正拓展原賜園,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乾隆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嘉慶時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很可惜,這麼美的圓明園,我們再也見不到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園內舉行朝會、接見外使的等下區域。功能類似故宮太和殿、保和殿,蠻是皇帝駕崩後停靈之處。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正大光明殿建成於1725年(雍正三年)內簷高懸雍正御書“正大光明”四字匾。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九洲清晏為圓明園中最早的建築物群之一,部分建築物為康熙年間所建。雍正初年,此部分景區成為帝王重要的寢宮區,歷史上著名的西太后(慈禧)為“懿嬪”時居住在此。九州清晏位於圓明園九州地區的中軸線上,此處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處也是各地衙門,向皇帝呈覽貢品、物件、畫冊的地方。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蓬島瑤臺:建於1725年(雍正三年)前後,時稱蓬萊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島瑤臺。位於福海中央,為相連的三座湖心島,仿神話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霧中的蓬島瑤臺如仙境一般。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澹泊寧靜俗稱田字房,又名淡泊清淨。此景雍正5年1727年已建成。這座宮殿的外型是一個漢字的形狀:“田”。“田”的意為耕地,農業是封建帝國的命脈,皇帝每年都要在這兒舉行犁田儀式。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萬方安和是以國家統一、天下太平為意境的一組景觀,位於圓明園中心景區後湖的西北側。雍正時稱“萬字殿”,俗稱萬字房,乾隆時稱“萬方安和”。主建築位於湖中,外觀為卍字形,共33間殿宇,萬字型建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特例。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牡丹臺:就是後來圓明園四十景臺中的“鏤月開雲”。牡丹臺位於後湖東岸,南臨曲溪。殿為三間,殿前以文石為坡,種植牡丹數百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來圓明園的牡丹臺觀賞牡丹。主宰中國命運長達130餘年的康雍乾三朝天子,在牡丹臺會聚一堂,傳為佳話。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遠瀛觀西鄰海晏堂,在長春園南北主軸線與西洋樓西軸線交會處,是最為壯觀的歐式噴泉景觀,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馬戈爾尼,曾至此處遊賞。遠瀛觀分為三部分,分別為:遠瀛觀主體樓、大水法、觀水法。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南邊朝北建有專供皇帝觀賞噴泉用的寶座和石雕屏風,名曰觀水法。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線法亭位於大水法之東,在圓形土丘上建西式漢白玉八方亭。“線法”意指西洋透視法。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馬登山處,俗稱轉馬臺。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方外觀:建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為三開間刻有回紋圖案的大理石貼面的歐式小宮殿,上下各三間,兩側有半環形石階通往二樓。“方外觀”為一座清青寺,據說此樓曾是乾隆帝維族愛妃(容妃,俗稱香妃)作禮拜的地方,方外觀西南橋外有一座西式八角亭。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萬花陣:即迷宮,現已經重新。萬花陣花園門為西洋座鐘形,黃銅雕刻花紋大門兩扇。花園迷宮中央為石亭,內設西洋式座椅。每年中秋節皇帝坐在亭子裡,宮女位手持黃色蓮花燈從迷宮入口進去,誰先到達亭子,就可以得到賞賜,所以又稱黃花陣。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3D圓明園復原圖,太美了!!

海宴堂由正樓和後工字蓄水樓組成,是最大的一處歐式園林景觀。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我國十二生肖從身獸頭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鍾”。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琴棋書畫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