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抗日戰爭 魯迅 文學 京劇 綿州虎眼 綿州虎眼 2017-08-29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

現在網上總有一些人,喜歡誇張其詞黑魯迅。特別是把魯迅黑成親日派,不抗日,很有煽動力。事實果真如此嗎?

魯迅不抗日?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1932年,魯迅在北師大演講,揭露日本侵華罪行。)

魯迅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領袖,左聯的成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事件。魯迅還將自己的稿酬捐給左聯作為最初的活動經費。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以左聯為核心的愛國文學藝術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15日,左聯執委會發表《告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及一切愛好文藝的青年們》宣言,抗議日本侵略者;左聯與美術研究會聯合編輯的連環圖畫《東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膽揭露日本侵華的罪行。

1932年1月,“上海各界民眾反日救國聯合會”成立,左聯派代表參加,並安排作家深入前線採訪,撰寫抗日宣傳文章,鼓舞士氣,同仇敵愾。9月28日,為抗議日本侵佔東北,左聯發表《告國際無產階級及勞動民眾的文化組織書》,10月15日,左聯執委會發表《告無產階級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愛好文藝的青年》,抗議日本侵略。

除了積極支持左聯的活動外,魯迅還與其他知名人士聯合發表宣言,對日本的侵略和屠殺中國人的行為進行抗議。1932年2月4日,魯迅等43人聯名發表《上海文化界發告世界書》,抗議日本進攻上海。2月7日,魯迅等129名愛國人士聯合發表《中國著作者為抗議日軍進攻上海屠殺民眾宣言》。

積極推介年輕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魯迅積極參與抗戰的另一種方式。作為當時文壇的主將,魯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戰題材的文學作品,使一批文學新人快速嶄露頭角。1935年,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小說《生死場》在魯迅的幫助下,終於出版發行。魯迅為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來自東北淪陷區的年輕作家,親寫序言,高度評價。在為《生死場》所作的序言中,魯迅稱讚蕭紅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葛琴的《總退卻》短篇小說集,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上海軍民在1932年1到3月“淞滬抗戰”中的英勇表現,魯迅也為之作序,盛讚其是“這一時代的出產品”。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魯迅關心抗日救亡青年)

1936年6月1日,魯迅、馮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口號”。6月15日,《夜鶯》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發表魯迅等贊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文章。7月1日,魯迅發表《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強調無產階級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主張“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是一個總口號,“國防文學”是“隨機應變的具體口號”。同日,魯迅發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對和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為,並表示:“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著現在中國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奮鬥者,我得引為同志,是自以為光榮的”。

1936年10月1日,距離逝世還有18天,身體已經極度虛弱的魯迅,仍會同21人聯合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主張“全國文學界同人應不分新舊派別,為抗日救國而聯合。”在民族大義面前,魯迅毫不猶豫站到了超越派別、團結禦侮的高度,這對文化界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後能夠迅速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積極抗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魯迅去世1年多後,全面抗戰爆發。

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魯迅作品,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

魯迅7歲入本宅家塾讀書,那時,書桌上除了《鑑略》和習字的描紅格,不許有別的書。12歲入三味書屋讀書,大約在這前後,他開始抄寫家藏《康熙字典》中的奇字和《唐詩叩彈集》中的百花詩,16歲以前就讀完了四書五經,並“幾乎讀遍十三經”。他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學寫八股文和試帖詩,抽屜中小說雜書等古典文學,無所不有。即使在18歲考取了江南水師學堂之後,還要四天學英文,一天讀《左傳》,一天作古文。28歲在日本時,魯迅還聽章太炎先生講《說文解字》,學習文字學。當時留學在外的魯迅,在脫離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環境下,已經學過了礦產和醫學,撰寫過《說鐳》和《中國地質略論》、《中國礦產志》、《人之歷史》和《科學史教篇》等介紹或研究自然科學的文章和著作,卻還要在日本學習《說文解字》。如果不是懷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魯迅是絕不可能這樣做的。

魯迅的古文寫作功底也相當深厚,他早期用古文作了《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文章旁徵博引、氣勢縱橫,和任何一位古文家的文章相比,都毫不遜色。1927年在留日期間,魯迅和周作人合作翻譯了英國小說《紅星佚史》,書中的白話由周作人翻譯,十六節詩則由魯迅用離騷體翻譯。能用離騷體翻譯外國詩歌,恐怕沒有相當的古文和外文功力是絕難做到的。魯迅回國後在教育部任職,他曾參與設計、起草民國的國徽和說明,說明部分是他用六國文體寫的,深得同事欽佩。

同時,作為學者的魯迅,從30歲起就開始輯錄整理古書,流傳下來的有:輯錄的唐以前小說佚文《古小說鉤沉》,記錄的越中史地書《會稽郡故書雜集》,纂集校勘的唐代記載嶺南風物人情的《嶺表錄異》,抄錄的清水產著作《記海錯》,還有研究古代文學的《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並曾花費大量時間抄錄古碑、研習佛經。

魯迅不但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瞭解,而且倍加珍視熱愛,並自覺傳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那麼,對中國傳統文化無比熱愛的魯迅,為什麼同時又對傳統文化持批判態度呢?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魯迅為北大設計的校徽。)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儒家學說,儘管儒家學說本質上是一種人生修養的智慧,但是被異化為統治工具之後,就有一種基本的觀點,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的觀點建立了基本的人間統治秩序。“君為臣綱”是社會關係的秩序,“夫為妻綱”是男女家庭關係的秩序,“父為子綱”是父子血緣關係的秩序。這“三綱”或許不是儒家思想的本來面目,但至少在宣傳和接受的角度,是為社會上層所大力宣傳、為普通民眾所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念。這裡麵包含著君權本位、男權本位和長者本位的基本思想,而這些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科學與民主精神相左,更與魯迅畢生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背道而馳。自然地,魯迅要對這些禁錮精神自由、壓抑個性解放的傳統文化中保守腐朽的方面大加鞭撻。

魯迅對傳統的批判,不是針對傳統文化本身,而是針對傳統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是對傳統文化沉澱於民族基本價值觀念的那些負面的效果進行抨擊,並不是對傳統文化的本原進行徹底否定。也就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批判地接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對中國文化深厚的造詣,對外國文學的精通、對自然科學的關注,都使魯迅在審視民族文化的時候,比純粹的國學大師們多了幾個參照系,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優和劣都瞭如指掌。魯迅生在一個戰亂頻仍的年代,活在一個“國將不國”的危亡時期,就好比面對一個垂死的病人,溫和的方子是沒用的,只有下猛藥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只有激烈地罵醒了中國人,才有可能打破國民“中華文化中心論”的清秋大夢,才有可能使我們民族意識到自己正站在毀滅的邊緣而奮發圖強、得以自保。比起那些整天一味“之乎者也”地頌揚傳統文化的人,魯迅更熱愛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更清醒地瞭解我們的民族。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就像這幅畫,你如果一葉障木,沒有深入紮實的研究,只有誤讀魯迅,看不清真實的魯迅。)

魯迅為什麼不喜歡京劇?

這也是有人說魯迅反對傳統文化的一大證據。

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者們,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等,都曾把京劇簡單目之為宣揚封建迷信的“國粹”,置之徹底掃蕩之列。在大呼猛進、摧枯拉朽地掃蕩封建舊文化的偉大運動中,有一點片面是難以避免也不足為病的。更何況特立獨行的魯迅。事實上當時的當時京劇本身也要很多原因。從內容上說,一些劇目充斥著陳腐的封建倫理道德(如愚忠、愚孝、節烈等)和迷信、色情、凶殺、恐怖等種種不健康傾向;從演出上說,則一些庸俗無聊、低級趣味的東西也讓人不堪入目。對此,“五四”先驅者們不滿甚至怒斥也是情理中事。魯迅那時罵梅蘭芳,他不喜歡男人扮女人,太陰柔了。那時的中國舞臺,太需要陽剛,太需要血性、太需要真的猛士!當然,梅蘭芳也是愛國者,兩個硬骨頭,相互少了溝通,由此產生了芥蒂。 梅蘭芳至死不能原諒魯迅的,這比起當年被魯迅罵為“四條漢子“之一的田漢在後來京劇的改革中,不得不對魯迅的前瞻性大為讚賞就顯得小氣得多。

魯迅之所以為魯迅,正是由於他能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媚俗,不阿世,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 魯迅式的批評,有利於京劇藝術的發展。魯迅畢竟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藝術感覺,今天的搞京劇的人,讀一讀他的這些文章不是沒有益處的。

(崢嶸收集整理)

魯迅不抗日?魯迅反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只要真相!

(梅蘭芳《天女散花》劇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