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段祺瑞在掌權期間清正廉明,口風頗好,在民族大義上面也具有很好的品德,是抗日的積極將領。

對付日本,段祺瑞可以說是非常有“心得”,只不過由於當時之中日兩國並沒有正式宣戰。段祺瑞作為民國政府的首腦,自然無法正面對日本作戰,但這並不影響段祺瑞佔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是出了名的清廉,在接手北洋政府的時候,經濟比較慘淡,他帶頭節省開支,從不收別人贈送的禮品。

但是節省下來的是有限的,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修建鐵路、通訊設備、礦產等處處都要用到錢。如何才能弄到更多的錢呢?在思索之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日本,要從日本人手裡搞錢。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段祺瑞在掌權期間清正廉明,口風頗好,在民族大義上面也具有很好的品德,是抗日的積極將領。

對付日本,段祺瑞可以說是非常有“心得”,只不過由於當時之中日兩國並沒有正式宣戰。段祺瑞作為民國政府的首腦,自然無法正面對日本作戰,但這並不影響段祺瑞佔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是出了名的清廉,在接手北洋政府的時候,經濟比較慘淡,他帶頭節省開支,從不收別人贈送的禮品。

但是節省下來的是有限的,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修建鐵路、通訊設備、礦產等處處都要用到錢。如何才能弄到更多的錢呢?在思索之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日本,要從日本人手裡搞錢。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17年7月,段祺瑞表面上與日本稱兄道弟,並且給日本許諾大量的在中國權益作為抵押,讓日本人借給他大量的金錢。

自1917年~1918年期間,段祺瑞使用這個方法,從日本手中借了共計5億日元。這筆錢對於當時的北洋政府而言,絕對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

而段祺瑞抵押給日本的這些權利,其實就是一些“空頭支票”,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這5億借款,段祺瑞就沒打算還,因此日本算是被段祺瑞白白“坑了”五個億。

段祺瑞的抗日態度,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很多人對他讚揚歌頌。然而段祺瑞後來做了一件錯事,使他的名聲毀於一旦,以魯迅、朱自清、梁啟超等文人為首的國人,更是對其展開了口誅筆伐,謾罵之聲不斷。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段祺瑞在掌權期間清正廉明,口風頗好,在民族大義上面也具有很好的品德,是抗日的積極將領。

對付日本,段祺瑞可以說是非常有“心得”,只不過由於當時之中日兩國並沒有正式宣戰。段祺瑞作為民國政府的首腦,自然無法正面對日本作戰,但這並不影響段祺瑞佔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是出了名的清廉,在接手北洋政府的時候,經濟比較慘淡,他帶頭節省開支,從不收別人贈送的禮品。

但是節省下來的是有限的,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修建鐵路、通訊設備、礦產等處處都要用到錢。如何才能弄到更多的錢呢?在思索之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日本,要從日本人手裡搞錢。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17年7月,段祺瑞表面上與日本稱兄道弟,並且給日本許諾大量的在中國權益作為抵押,讓日本人借給他大量的金錢。

自1917年~1918年期間,段祺瑞使用這個方法,從日本手中借了共計5億日元。這筆錢對於當時的北洋政府而言,絕對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

而段祺瑞抵押給日本的這些權利,其實就是一些“空頭支票”,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這5億借款,段祺瑞就沒打算還,因此日本算是被段祺瑞白白“坑了”五個億。

段祺瑞的抗日態度,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很多人對他讚揚歌頌。然而段祺瑞後來做了一件錯事,使他的名聲毀於一旦,以魯迅、朱自清、梁啟超等文人為首的國人,更是對其展開了口誅筆伐,謾罵之聲不斷。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五千餘名群眾(以青年學生為主),組建了一支遊行隊伍,來到民國政府前進行遊行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有消息稱當時段祺瑞並不在執政府,開槍命令段祺瑞不知情)竟下令對著遊行隊伍開槍,造成四十七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消息傳播之後,舉國譁然。

魯迅先生悲痛無比,題筆寫下輓聯:“死了倒也罷了,活著又怎麼做。”表達自己的沉痛之意,並稱這一天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後來又為了此慘案,痛心疾首的寫下7篇檄文以及《記念劉和珍君》等文。

除了魯迅之外,朱自清、梁啟超、聞一多等人,都指責他們的“獸行”。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段祺瑞在掌權期間清正廉明,口風頗好,在民族大義上面也具有很好的品德,是抗日的積極將領。

對付日本,段祺瑞可以說是非常有“心得”,只不過由於當時之中日兩國並沒有正式宣戰。段祺瑞作為民國政府的首腦,自然無法正面對日本作戰,但這並不影響段祺瑞佔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是出了名的清廉,在接手北洋政府的時候,經濟比較慘淡,他帶頭節省開支,從不收別人贈送的禮品。

但是節省下來的是有限的,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修建鐵路、通訊設備、礦產等處處都要用到錢。如何才能弄到更多的錢呢?在思索之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日本,要從日本人手裡搞錢。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17年7月,段祺瑞表面上與日本稱兄道弟,並且給日本許諾大量的在中國權益作為抵押,讓日本人借給他大量的金錢。

自1917年~1918年期間,段祺瑞使用這個方法,從日本手中借了共計5億日元。這筆錢對於當時的北洋政府而言,絕對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

而段祺瑞抵押給日本的這些權利,其實就是一些“空頭支票”,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這5億借款,段祺瑞就沒打算還,因此日本算是被段祺瑞白白“坑了”五個億。

段祺瑞的抗日態度,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很多人對他讚揚歌頌。然而段祺瑞後來做了一件錯事,使他的名聲毀於一旦,以魯迅、朱自清、梁啟超等文人為首的國人,更是對其展開了口誅筆伐,謾罵之聲不斷。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五千餘名群眾(以青年學生為主),組建了一支遊行隊伍,來到民國政府前進行遊行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有消息稱當時段祺瑞並不在執政府,開槍命令段祺瑞不知情)竟下令對著遊行隊伍開槍,造成四十七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消息傳播之後,舉國譁然。

魯迅先生悲痛無比,題筆寫下輓聯:“死了倒也罷了,活著又怎麼做。”表達自己的沉痛之意,並稱這一天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後來又為了此慘案,痛心疾首的寫下7篇檄文以及《記念劉和珍君》等文。

除了魯迅之外,朱自清、梁啟超、聞一多等人,都指責他們的“獸行”。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對於這件事,段祺瑞自知理虧,親自安撫遇難者家屬,送給他們大量的撫卹金,並且之後以素食為主,哀悼亡靈。

段祺瑞晚年時期依然保持民族氣節,堅決抵抗日本。

在日本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後,段祺瑞公開發表了自己的抗日態度,他在採訪中說道:

“日本暴橫行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語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國積極準備,合力應付,則雖有十日本,何足畏哉?”

"

前言:清朝被推翻之後,袁世凱建立北洋政府。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軍閥紛紛自立山頭,軍閥割據時期到來。

191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成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段祺瑞在掌權期間清正廉明,口風頗好,在民族大義上面也具有很好的品德,是抗日的積極將領。

對付日本,段祺瑞可以說是非常有“心得”,只不過由於當時之中日兩國並沒有正式宣戰。段祺瑞作為民國政府的首腦,自然無法正面對日本作戰,但這並不影響段祺瑞佔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是出了名的清廉,在接手北洋政府的時候,經濟比較慘淡,他帶頭節省開支,從不收別人贈送的禮品。

但是節省下來的是有限的,維持一個國家的運轉,修建鐵路、通訊設備、礦產等處處都要用到錢。如何才能弄到更多的錢呢?在思索之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日本,要從日本人手裡搞錢。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17年7月,段祺瑞表面上與日本稱兄道弟,並且給日本許諾大量的在中國權益作為抵押,讓日本人借給他大量的金錢。

自1917年~1918年期間,段祺瑞使用這個方法,從日本手中借了共計5億日元。這筆錢對於當時的北洋政府而言,絕對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

而段祺瑞抵押給日本的這些權利,其實就是一些“空頭支票”,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這5億借款,段祺瑞就沒打算還,因此日本算是被段祺瑞白白“坑了”五個億。

段祺瑞的抗日態度,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很多人對他讚揚歌頌。然而段祺瑞後來做了一件錯事,使他的名聲毀於一旦,以魯迅、朱自清、梁啟超等文人為首的國人,更是對其展開了口誅筆伐,謾罵之聲不斷。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1926年3月18日,北京五千餘名群眾(以青年學生為主),組建了一支遊行隊伍,來到民國政府前進行遊行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有消息稱當時段祺瑞並不在執政府,開槍命令段祺瑞不知情)竟下令對著遊行隊伍開槍,造成四十七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消息傳播之後,舉國譁然。

魯迅先生悲痛無比,題筆寫下輓聯:“死了倒也罷了,活著又怎麼做。”表達自己的沉痛之意,並稱這一天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後來又為了此慘案,痛心疾首的寫下7篇檄文以及《記念劉和珍君》等文。

除了魯迅之外,朱自清、梁啟超、聞一多等人,都指責他們的“獸行”。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對於這件事,段祺瑞自知理虧,親自安撫遇難者家屬,送給他們大量的撫卹金,並且之後以素食為主,哀悼亡靈。

段祺瑞晚年時期依然保持民族氣節,堅決抵抗日本。

在日本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後,段祺瑞公開發表了自己的抗日態度,他在採訪中說道:

“日本暴橫行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語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國積極準備,合力應付,則雖有十日本,何足畏哉?”

他積極抗日,稱10個日本都不夠打,因做錯了一件事,遭到魯迅唾罵

在採訪中,他慷慨陳詞,聲稱只要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即便是有10個日本,也不夠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