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淨虧損15.98億元,靠著燒錢在中國咖啡市場成了老二。

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億元,燒下去的錢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幫瑞幸上了市。

2019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6.8億元。照此推算,2019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虧損將在20億元以上,瑞幸還打算“燒”多久?

外賣業務收縮後,小藍杯的核心是什麼?

儘管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三個月前接受採訪時曾說“虧損就虧損吧,補貼還會繼續3到5年”,但瑞幸也在儘可能地降低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外賣業務。

瑞幸曾透露,送一單外賣的成本是9-10元,其中快遞員收入是7元一單,而消費者支付的是6元一單。這意味著,每成交一單外賣,瑞幸都要承擔3—4元的配送成本。

早在去年12月,瑞幸就提高了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免費配送額度,由35元提升至55元。而後,這一政策擴散至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

不少消費者吐槽,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瑞幸咖啡最貴的飲品為27元,如果買兩杯則是54元,離免費配送還差1元,這就要求必須額外加一杯或者搭配一款輕食。

僅僅提升免費配送的門檻還不夠,瑞幸又使出了第二招。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淨虧損15.98億元,靠著燒錢在中國咖啡市場成了老二。

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億元,燒下去的錢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幫瑞幸上了市。

2019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6.8億元。照此推算,2019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虧損將在20億元以上,瑞幸還打算“燒”多久?

外賣業務收縮後,小藍杯的核心是什麼?

儘管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三個月前接受採訪時曾說“虧損就虧損吧,補貼還會繼續3到5年”,但瑞幸也在儘可能地降低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外賣業務。

瑞幸曾透露,送一單外賣的成本是9-10元,其中快遞員收入是7元一單,而消費者支付的是6元一單。這意味著,每成交一單外賣,瑞幸都要承擔3—4元的配送成本。

早在去年12月,瑞幸就提高了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免費配送額度,由35元提升至55元。而後,這一政策擴散至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

不少消費者吐槽,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瑞幸咖啡最貴的飲品為27元,如果買兩杯則是54元,離免費配送還差1元,這就要求必須額外加一杯或者搭配一款輕食。

僅僅提升免費配送的門檻還不夠,瑞幸又使出了第二招。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瑞幸的店鋪種類中,快取店由去年同期的356家增至2741家,同比增長669.9%;悠享店由22家增至123家,同比增長459%。前兩者快速增加的同時,外賣廚房卻由246家縮減至99家,同比減少59.8%。

外賣廚房的一路走低有跡可循。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不久,錢治亞就曾表示計劃到2021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過萬。她同時強調,瑞幸咖啡的主打模式是快取並非外送,希望能將門店開進寫字樓和企業,開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但若真丟了外賣,瑞幸的隱憂也會顯現。

儘管瑞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以星巴克競爭對手自居,不斷叫板星巴克。但明眼人都知,這是“碰瓷”行業老大式的營銷行為而已。無論從咖啡口味還是從品牌溢價上,兩者都不在一個維度。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淨虧損15.98億元,靠著燒錢在中國咖啡市場成了老二。

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億元,燒下去的錢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幫瑞幸上了市。

2019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6.8億元。照此推算,2019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虧損將在20億元以上,瑞幸還打算“燒”多久?

外賣業務收縮後,小藍杯的核心是什麼?

儘管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三個月前接受採訪時曾說“虧損就虧損吧,補貼還會繼續3到5年”,但瑞幸也在儘可能地降低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外賣業務。

瑞幸曾透露,送一單外賣的成本是9-10元,其中快遞員收入是7元一單,而消費者支付的是6元一單。這意味著,每成交一單外賣,瑞幸都要承擔3—4元的配送成本。

早在去年12月,瑞幸就提高了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免費配送額度,由35元提升至55元。而後,這一政策擴散至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

不少消費者吐槽,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瑞幸咖啡最貴的飲品為27元,如果買兩杯則是54元,離免費配送還差1元,這就要求必須額外加一杯或者搭配一款輕食。

僅僅提升免費配送的門檻還不夠,瑞幸又使出了第二招。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瑞幸的店鋪種類中,快取店由去年同期的356家增至2741家,同比增長669.9%;悠享店由22家增至123家,同比增長459%。前兩者快速增加的同時,外賣廚房卻由246家縮減至99家,同比減少59.8%。

外賣廚房的一路走低有跡可循。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不久,錢治亞就曾表示計劃到2021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過萬。她同時強調,瑞幸咖啡的主打模式是快取並非外送,希望能將門店開進寫字樓和企業,開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但若真丟了外賣,瑞幸的隱憂也會顯現。

儘管瑞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以星巴克競爭對手自居,不斷叫板星巴克。但明眼人都知,這是“碰瓷”行業老大式的營銷行為而已。無論從咖啡口味還是從品牌溢價上,兩者都不在一個維度。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寫字樓裡的瑞幸悠享店

由此看,瑞幸的快取店對標的更像是全家、7-11等便利店。而如果去除補貼,前者21-27元一杯的咖啡,並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相較於快取店,優享店多了座位,講究的是空間。

記者走訪多家悠享店後發現,說是店,其實只是在大型物業中簡單劃出了一個角落,部分店內沒有空調也沒有WiFi,座椅稀少。別說對標講究“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即便是對標肯德基、麥當勞,也遜色不少。

瑞幸的“流量”生意

拋開越燒越烈的成本,瑞幸還有一個終極問題:當補貼不再時,用戶能夠被留存嗎?

退一步說,被教化的咖啡用戶一定會選擇瑞幸嗎?瑞幸啟蒙之後,他們是否會選擇其他的品牌?

畢竟咖啡市場不像出行市場,瑞幸咖啡也無法像滴滴一樣,把自己燒成“壟斷型”的存在。

但或許,瑞幸並不擔心這個問題——它從一開始就更像是一家披著咖啡外衣的流量運營企業。其對流量的重視,從僅支持手機移動支付可見一斑。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淨虧損15.98億元,靠著燒錢在中國咖啡市場成了老二。

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億元,燒下去的錢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幫瑞幸上了市。

2019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6.8億元。照此推算,2019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虧損將在20億元以上,瑞幸還打算“燒”多久?

外賣業務收縮後,小藍杯的核心是什麼?

儘管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三個月前接受採訪時曾說“虧損就虧損吧,補貼還會繼續3到5年”,但瑞幸也在儘可能地降低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外賣業務。

瑞幸曾透露,送一單外賣的成本是9-10元,其中快遞員收入是7元一單,而消費者支付的是6元一單。這意味著,每成交一單外賣,瑞幸都要承擔3—4元的配送成本。

早在去年12月,瑞幸就提高了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免費配送額度,由35元提升至55元。而後,這一政策擴散至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

不少消費者吐槽,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瑞幸咖啡最貴的飲品為27元,如果買兩杯則是54元,離免費配送還差1元,這就要求必須額外加一杯或者搭配一款輕食。

僅僅提升免費配送的門檻還不夠,瑞幸又使出了第二招。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瑞幸的店鋪種類中,快取店由去年同期的356家增至2741家,同比增長669.9%;悠享店由22家增至123家,同比增長459%。前兩者快速增加的同時,外賣廚房卻由246家縮減至99家,同比減少59.8%。

外賣廚房的一路走低有跡可循。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不久,錢治亞就曾表示計劃到2021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過萬。她同時強調,瑞幸咖啡的主打模式是快取並非外送,希望能將門店開進寫字樓和企業,開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但若真丟了外賣,瑞幸的隱憂也會顯現。

儘管瑞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以星巴克競爭對手自居,不斷叫板星巴克。但明眼人都知,這是“碰瓷”行業老大式的營銷行為而已。無論從咖啡口味還是從品牌溢價上,兩者都不在一個維度。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寫字樓裡的瑞幸悠享店

由此看,瑞幸的快取店對標的更像是全家、7-11等便利店。而如果去除補貼,前者21-27元一杯的咖啡,並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相較於快取店,優享店多了座位,講究的是空間。

記者走訪多家悠享店後發現,說是店,其實只是在大型物業中簡單劃出了一個角落,部分店內沒有空調也沒有WiFi,座椅稀少。別說對標講究“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即便是對標肯德基、麥當勞,也遜色不少。

瑞幸的“流量”生意

拋開越燒越烈的成本,瑞幸還有一個終極問題:當補貼不再時,用戶能夠被留存嗎?

退一步說,被教化的咖啡用戶一定會選擇瑞幸嗎?瑞幸啟蒙之後,他們是否會選擇其他的品牌?

畢竟咖啡市場不像出行市場,瑞幸咖啡也無法像滴滴一樣,把自己燒成“壟斷型”的存在。

但或許,瑞幸並不擔心這個問題——它從一開始就更像是一家披著咖啡外衣的流量運營企業。其對流量的重視,從僅支持手機移動支付可見一斑。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記者發現,瑞幸咖啡的所有店內都僅支持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下單支付,並無現金、刷卡等其他支付方式。

如此一來,所有的數據便鎖在了瑞幸體系之內。基於對消費者數據的洞察,提供更為精準的優惠活動,例如對於價格敏感者,給出的折扣券力度也更高。

在通過咖啡掌握了互聯網時代最為珍貴的“流量”及其背後的大數據之後,便可進行變現操作。

在咖啡之外,瑞幸已經陸續上線了健康輕食、幸運小食、午餐等產品。不久前,又上線戰略新品“小鹿茶”,進軍茶飲行業。

今年5月23日,瑞幸咖啡還成立了瑞幸烘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經營範圍為“糕點、麵包零售;咖啡飲料、果蔬飲料的研發;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果蔬飲料、咖啡飲料、咖啡豆、咖啡用具銷售;自營和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出口”。

7月經營範圍新增“紡織品及針織品;服裝零售;鞋帽零售;鐘錶、眼鏡零售;箱、包零售;其他日用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等,與咖啡餐飲幾無相關性。


"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文 | 徐藝婷

編輯 | 杜博奇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瑞幸咖啡公佈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根據這一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淨營收為9.091億元,同比增長648.2%;淨虧損為6.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33億元,同比擴大了105%。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這兩項數據成為我們衡量瑞幸咖啡的關鍵。

前者反映了公司的成長速度——顯然,這家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的公司,在上市後資金彈藥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了高速發展。對此,瑞幸咖啡認為主要得益於“消費人數不斷增長,消費品類不斷增加,並且有效銷售價格也上漲了”。

後者更為重要,它反映了模式是否可持續,公司是否有未來——在營收高增長的情況下卻出現了虧損的大增加,顯然,這算不上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財報發佈後,資本市場也迅速“用腳投票”。

瑞幸咖啡盤前跌幅為5.3%。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20.44美元,跌幅超16%;當前市值為48億美金,較開盤前蒸發近10億美金。

日虧666萬,錢都燒哪兒了?

三個月虧損6.8億元,平均每天虧損額超666萬元。乍一看數字驚人,但看看瑞幸咖啡的具體操作就會發現虧是正常的,不虧才是意外。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累計交易用戶數2280萬,新增交易用戶590萬,平均月活用戶620萬,同比增長410.6%。根據瑞幸咖啡的優惠規則,每位新客戶都會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24元一杯折中的價格計算,僅這一項的支出就有1.4億元。

在這期間,老客戶的補貼也在繼續。2017年成立之初,瑞幸咖啡便藉助“買2贈1”“買5贈5”等多種優惠活動以及“請朋友喝咖啡,各得一杯”的社交裂變迅速崛起。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在上市後,瑞幸曾短暫縮小過補貼力度,只留下“買2贈1”活動,但近日面向欠活躍用戶的1.8折券和“買10贈10”等優惠活動再次重現,這也不禁讓人懷疑,老客戶在補貼下降期間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有人好奇,一杯咖啡的豆子、牛奶等原材料成本僅在6元左右,瑞幸咖啡優惠後平均14元一杯的價格難道無利可圖嗎?

其實,咖啡的原材料並不是大頭,運營成本與營銷費用才是關鍵。

具體到瑞幸身上,尤為明顯。

2019財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的材料成本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514.8%,幾乎與產品銷售增長一致。

這一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門店593家,總門店數達2963家。儘管瑞幸咖啡的店鋪選址多在寫字樓一層的一隅,裝修簡約,但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等運營成本依然不容忽視,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71.7%至3.715億元。

更為龐大的是3.9億元的銷售與營銷費用,佔總營收的42.9%,同比增長119.1%。對此,瑞幸咖啡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並簽訂協議後,廣告費用和交付費用增加。董事長陸正耀表示接下來廣告還要多花錢。

這符合了瑞幸一貫以來的打法。

最早,瑞幸邀請湯唯、張震擔任“小藍杯”的代言人,迅速切入市場;如今又邀請了當紅小生劉昊然擔任新品代言人,捕捉年輕用戶。兩年來,在分眾傳媒的電梯框架中,經常可見瑞幸藍白相間的廣告。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淨虧損15.98億元,靠著燒錢在中國咖啡市場成了老二。

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億元,燒下去的錢讓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幫瑞幸上了市。

2019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擴大至6.8億元。照此推算,2019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虧損將在20億元以上,瑞幸還打算“燒”多久?

外賣業務收縮後,小藍杯的核心是什麼?

儘管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三個月前接受採訪時曾說“虧損就虧損吧,補貼還會繼續3到5年”,但瑞幸也在儘可能地降低成本,這主要體現在外賣業務。

瑞幸曾透露,送一單外賣的成本是9-10元,其中快遞員收入是7元一單,而消費者支付的是6元一單。這意味著,每成交一單外賣,瑞幸都要承擔3—4元的配送成本。

早在去年12月,瑞幸就提高了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免費配送額度,由35元提升至55元。而後,這一政策擴散至杭州等多個新一線城市。

不少消費者吐槽,這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瑞幸咖啡最貴的飲品為27元,如果買兩杯則是54元,離免費配送還差1元,這就要求必須額外加一杯或者搭配一款輕食。

僅僅提升免費配送的門檻還不夠,瑞幸又使出了第二招。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瑞幸的店鋪種類中,快取店由去年同期的356家增至2741家,同比增長669.9%;悠享店由22家增至123家,同比增長459%。前兩者快速增加的同時,外賣廚房卻由246家縮減至99家,同比減少59.8%。

外賣廚房的一路走低有跡可循。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不久,錢治亞就曾表示計劃到2021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過萬。她同時強調,瑞幸咖啡的主打模式是快取並非外送,希望能將門店開進寫字樓和企業,開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但若真丟了外賣,瑞幸的隱憂也會顯現。

儘管瑞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以星巴克競爭對手自居,不斷叫板星巴克。但明眼人都知,這是“碰瓷”行業老大式的營銷行為而已。無論從咖啡口味還是從品牌溢價上,兩者都不在一個維度。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寫字樓裡的瑞幸悠享店

由此看,瑞幸的快取店對標的更像是全家、7-11等便利店。而如果去除補貼,前者21-27元一杯的咖啡,並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相較於快取店,優享店多了座位,講究的是空間。

記者走訪多家悠享店後發現,說是店,其實只是在大型物業中簡單劃出了一個角落,部分店內沒有空調也沒有WiFi,座椅稀少。別說對標講究“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即便是對標肯德基、麥當勞,也遜色不少。

瑞幸的“流量”生意

拋開越燒越烈的成本,瑞幸還有一個終極問題:當補貼不再時,用戶能夠被留存嗎?

退一步說,被教化的咖啡用戶一定會選擇瑞幸嗎?瑞幸啟蒙之後,他們是否會選擇其他的品牌?

畢竟咖啡市場不像出行市場,瑞幸咖啡也無法像滴滴一樣,把自己燒成“壟斷型”的存在。

但或許,瑞幸並不擔心這個問題——它從一開始就更像是一家披著咖啡外衣的流量運營企業。其對流量的重視,從僅支持手機移動支付可見一斑。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記者發現,瑞幸咖啡的所有店內都僅支持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下單支付,並無現金、刷卡等其他支付方式。

如此一來,所有的數據便鎖在了瑞幸體系之內。基於對消費者數據的洞察,提供更為精準的優惠活動,例如對於價格敏感者,給出的折扣券力度也更高。

在通過咖啡掌握了互聯網時代最為珍貴的“流量”及其背後的大數據之後,便可進行變現操作。

在咖啡之外,瑞幸已經陸續上線了健康輕食、幸運小食、午餐等產品。不久前,又上線戰略新品“小鹿茶”,進軍茶飲行業。

今年5月23日,瑞幸咖啡還成立了瑞幸烘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經營範圍為“糕點、麵包零售;咖啡飲料、果蔬飲料的研發;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果蔬飲料、咖啡飲料、咖啡豆、咖啡用具銷售;自營和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出口”。

7月經營範圍新增“紡織品及針織品;服裝零售;鞋帽零售;鐘錶、眼鏡零售;箱、包零售;其他日用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等,與咖啡餐飲幾無相關性。


每天虧666萬,瑞幸還在燒錢的路上狂奔

天眼查信息

瑞幸的創始團隊均來自以資本運作出名的神州系:瑞幸咖啡第一大股東陸正耀,為神州系掌門人,在瑞幸創始之初不僅提供資金,還提供人才和場地;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原為神州優車COO,是陸正耀的得意門生;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和CMO楊飛,原為神州優車CMO。

原班人馬,“燒錢——搶市場——IPO”的打法如出一轍,瑞幸的資本運作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或許當我們在嚴肅地討論咖啡時,只有他們知道,那杯咖啡裡潛藏著的其實是流量與資本的遊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