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赴港IPO”到“太年輕,不符合要求”,“6月赴美上市”等各種版本的傳聞之後,美國時間4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了瑞幸咖啡提交的招股書,後者將尋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計劃募資1億美元。這意味著,這家僅面世1年多的咖啡品牌“赴美上市”一說落下實錘。

自稱“咖啡獨角獸”的它剛融資又赴美IPO,燒錢策略能否持續?

自2018年年初在北京試運營以來,瑞幸咖啡獲得資本的高度青睞,先後完成共計5.5億美元融資,並迅速跑馬圈地,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出了2000多家門店。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明星代言、大規模的優惠補貼、高調叫板星巴克等一系列舉動,也引起業內質疑。幾天前剛剛宣佈獲得1.5億美元融資的瑞幸咖啡又在美國IPO,引發外界對其財務狀況的關注。瑞幸咖啡想要在今年年底在門店和杯量上完成趕超星巴克的目標,需要每天新開近8家門店,對於開店速度下滑的瑞幸來說,也並非易事。

燒錢擴張

自稱“咖啡獨角獸”的瑞幸咖啡,邁出了赴美上市的關鍵一步,在美國提交了招股書。

美國時間4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了瑞幸咖啡提交的招股書。F-1文件信息顯示,瑞幸咖啡申請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LK”,計劃融資1億美元,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等為其承銷商。

就股權結構來看,神州系仍佔主導。其中,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創始人錢治亞佔股19.68%,黎輝代表大鉦資本、劉二海代表愉悅資本分別持有11.9%和6.75%的股份。

與招股書一同曝光的,還有瑞幸咖啡的運營數據。自2018年年初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瑞幸咖啡始終保持高速擴張。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擁有2370家直營門店,其中快取店2163家,佔據總店數的比例為91.3%,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開店最快,數量達到884家。根據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報告,截至2018年年底,從門店數量和銷售咖啡的杯數這兩個維度,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

儘管擴張速度夠快,但瑞幸咖啡虧損額仍在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淨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淨收入為4.8億元人民幣,淨虧損5.5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在試運營之前的2017年,瑞幸咖啡淨虧損5637萬元,也就是說,成立不足兩年的瑞幸,累計虧損金額已超過22億元。對瑞幸來說,也許值得欣慰的是,淨收入出現較好增長。

對標星巴克

自入局咖啡市場開始,瑞幸咖啡就高調對標“老大哥”星巴克,時常隔空喊話“要超越星巴克”。

早在2018年5月15日,瑞幸咖啡剛宣佈運營不久,就發佈公開信稱其在業務發展中遇到來自星巴克的不正當競爭,就對方涉及的壟斷行為,擬向有關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星巴克則迴應,“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歡迎有序競爭彼此促進”。此事被業內人士認為瑞幸“碰瓷”星巴克搞營銷。一天後,星巴克在上海舉辦全球投資者交流會議,宣佈在未來5年,每年都將在中國大陸市場新開600家店面,預計到2022年,星巴克將在中國230個城市擁有6000家店面。這被視為星巴克對瑞幸咖啡的隔空狙擊。

如今,隨著瑞幸咖啡完成B+輪1.5億美元融資,與星巴克的關係更加微妙。因為,星巴克主要股東貝萊德出現在瑞幸此輪融資中,貝萊德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了1.25億美元。在業內和資本方看來,瑞幸和星巴克已在同一條賽道上,而貝萊德的投資能幫助瑞幸獲得美國主流投資者認可。

在瑞幸咖啡2019年的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宣佈, 2019年將新建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將在門店和杯量上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根據公開資料,目前星巴克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已超過3800家。

開店放緩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6月瑞幸咖啡註冊成立公司。2018年1月,瑞幸咖啡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進入試運營階段。此後瑞幸咖啡迅速攻城略地,動作頻頻。

自稱“咖啡獨角獸”的它剛融資又赴美IPO,燒錢策略能否持續?

按照瑞幸咖啡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數量為2370家,若要完成2019年年底4500家門店的計劃,自4月起,瑞幸咖啡平均每月開店數量要超過236家,若按每月30天計算,瑞幸的開店速度要達到近8家/天。

不過,瑞幸咖啡的開店速度已在下滑。根據招股書數據計算,2018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瑞幸淨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81家、334家、 565家、 884家,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其淨增門店數量僅為297家。對於開店速度放緩,瑞幸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上市)靜默期,不方便接受採訪”。

自稱“咖啡獨角獸”的它剛融資又赴美IPO,燒錢策略能否持續?

資金問題或是其開店放緩的原因。招股書顯示, 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的店鋪租金為1億元,比上季度增長了39%,但門店數量僅增長了14%。電商行業專家、上海萬擎商務諮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表示,瑞幸追加B+輪融資表明其融資遇到問題,而開店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瑞幸咖啡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在新融資不確定的情況下放緩開店速度是必然選擇。同時,瑞幸也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面臨的風險包括“維持歷史增長率的能力”和“獲取足以維持擴張的資金的能力”。

瑞幸咖啡之所以稱要在門店和杯量上超越星巴克,也與其本身的營收和盈利情況與星巴克差距巨大有關。2018財年,星巴克營收247億美元,淨利潤為45億美元;而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淨收入為8.4億元,淨虧損16.2億元,兩者並不在同一量級。瑞幸在招股書中也表示,“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最終將實現預期的盈利。”

魯振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既有的補貼情況下,瑞幸咖啡要完成開店目標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即使成功上市也需要更多資金,否則可以預見的是,其未來關店速度會遠超開店速度。至於在門店數量和銷售杯量上對標星巴克,魯振旺認為沒有意義,持續開店則會加劇虧損力度,實現單店盈利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急上市“找錢”

瑞幸所採取的“首杯免費,買二贈一、買五贈五”、“輕食五折”、“百萬大咖抽獎返現金”等“用大規模補貼換取市場”的方式一直受到質疑,尤其2018年年底,瑞幸咖啡B輪商業計劃書曝光,其中數據顯示,2018年前9個月瑞幸淨虧損8.57億元,當時瑞幸方面迴應新京報記者稱“符合預期”。

在2019年1月3日的瑞幸咖啡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CMO楊飛回應稱,“用適度的補貼獲取這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持續補貼,3到5年內長期堅持。”對於盈利時間表,他表示 “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3-5年之後再說吧”。

支撐瑞幸擴張的是資本。截至目前,瑞幸已經完成3輪累計5.5億美元融資。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宣佈獲得2億美元A輪融資;2018年12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則發生在4月18日,瑞幸咖啡宣佈在B輪融資的基礎上完成1.5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9億美元。

但瑞幸咖啡依然缺錢。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59億元,同時有短期債務8.48億元,而在2018年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債務的數據分別為16.31億元、7.81億元。此外,瑞幸咖啡長期債務為2.32億元。

此外,今年4月初,瑞幸咖啡新增一條動產抵押信息,將其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多家門店的咖啡機、奶箱等做抵押,涉及金額為4500萬元。這被外界認為是瑞幸咖啡資金吃緊的一個表現,但對此,瑞幸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公司輕資產運營的思路。

招股書顯示,瑞幸將要募資1億美元,就融資用途,瑞幸咖啡解釋稱,計劃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其中可能包括商店網絡擴張,客戶獲取,研發,銷售和營銷,對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工作資本和其他一般和行政事項。

魯振旺表示,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獲得5.5億美元融資,摺合人民幣約36億元,但過去的兩年虧損超過22億元,在目前的門店規模和補貼力度下,其持有的資金並不充沛,瑞幸現在著急上市應該是融資不利,想找到更多資金。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 李嚴 張明璇

圖片來源 / 招股書截圖 官網截圖

近期文章推薦

600噸飛天茅臺首次面向商超招商,條件苛刻,再透露“控價”信號

一週食評|香草香草總部成老賴,娃哈哈否認宗慶後退休

蔬菜價格降了,雞蛋前期稍有上漲| 新發地一週菜價

“奶白兔”和“大白兔”不是同一個“白兔”

曾堪比海底撈的香草香草解體了,創始人欠款“跑路”

增值率277.38%,科迪乳業又打算收購科迪速凍

回覆“菜價”獲取每日菜價信息

本文為綠松鼠(ID:xjbxinshipi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自稱“咖啡獨角獸”的它剛融資又赴美IPO,燒錢策略能否持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