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2-3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保潔員在收集垃圾時,每次都會把可漚垃圾和不可漚垃圾分開收集。

今年53歲的喬蘭香是鉅野縣董海村的保潔員。每天早晨,她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戶的垃圾,都需要分兩遍收集。第一遍,先把塑料袋、舊衣服等不可漚的收集起來。這些垃圾比較乾燥,不會把車斗弄髒。收完之後,再重新把西瓜皮、菜葉子等可漚垃圾收起來。

榮成市則採用主動上門收集和村民自送相結合的方式。從7月初,東山街道樓底下村開始垃圾分類,村裡專門購置垃圾收集車,每天早晨六點至八點,由村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2-3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保潔員在收集垃圾時,每次都會把可漚垃圾和不可漚垃圾分開收集。

今年53歲的喬蘭香是鉅野縣董海村的保潔員。每天早晨,她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戶的垃圾,都需要分兩遍收集。第一遍,先把塑料袋、舊衣服等不可漚的收集起來。這些垃圾比較乾燥,不會把車斗弄髒。收完之後,再重新把西瓜皮、菜葉子等可漚垃圾收起來。

榮成市則採用主動上門收集和村民自送相結合的方式。從7月初,東山街道樓底下村開始垃圾分類,村裡專門購置垃圾收集車,每天早晨六點至八點,由村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王連街道王家莊村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

王連街道王家莊村,則在村裡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每個收集點都有固定的可燃、不可燃、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四種垃圾桶,村民隨時可以把家中相應垃圾倒進去。

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則是採取了嚴格的定時投放。村裡的垃圾收集點只在早晨五點到六點半開放。在這個時段內,村民要把自家分好類的垃圾,送到收集點。收集點每天都有一名村幹部值班,負責檢查村民們的垃圾分類是否合理。

垃圾最終 如何處理? 

——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2016年初,鉅野縣董海村在村東面,建設了2個垃圾池。“菜葉子等經過這麼一漚,基本就爛沒了。3年下來,2個垃圾池還沒填滿。”董海村黨支部書記董峰說。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2-3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保潔員在收集垃圾時,每次都會把可漚垃圾和不可漚垃圾分開收集。

今年53歲的喬蘭香是鉅野縣董海村的保潔員。每天早晨,她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戶的垃圾,都需要分兩遍收集。第一遍,先把塑料袋、舊衣服等不可漚的收集起來。這些垃圾比較乾燥,不會把車斗弄髒。收完之後,再重新把西瓜皮、菜葉子等可漚垃圾收起來。

榮成市則採用主動上門收集和村民自送相結合的方式。從7月初,東山街道樓底下村開始垃圾分類,村裡專門購置垃圾收集車,每天早晨六點至八點,由村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王連街道王家莊村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

王連街道王家莊村,則在村裡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每個收集點都有固定的可燃、不可燃、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四種垃圾桶,村民隨時可以把家中相應垃圾倒進去。

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則是採取了嚴格的定時投放。村裡的垃圾收集點只在早晨五點到六點半開放。在這個時段內,村民要把自家分好類的垃圾,送到收集點。收集點每天都有一名村幹部值班,負責檢查村民們的垃圾分類是否合理。

垃圾最終 如何處理? 

——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2016年初,鉅野縣董海村在村東面,建設了2個垃圾池。“菜葉子等經過這麼一漚,基本就爛沒了。3年下來,2個垃圾池還沒填滿。”董海村黨支部書記董峰說。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在村頭建設了垃圾降解池,用於降解可漚垃圾。

董峰認為,垃圾分類之後,一個比較直觀的變化,就是垃圾清運車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垃圾沒分類前,垃圾清運車一週要來兩三次;分類後,一個月只來一兩次。現在出村垃圾至少減少了八成。”

目前鄒城市在13個鎮規劃建設30座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站,日處理農村可堆肥垃圾約15噸,年均消減農村生活垃圾量達5000噸,轉化成有機肥約1000噸。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2-3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保潔員在收集垃圾時,每次都會把可漚垃圾和不可漚垃圾分開收集。

今年53歲的喬蘭香是鉅野縣董海村的保潔員。每天早晨,她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戶的垃圾,都需要分兩遍收集。第一遍,先把塑料袋、舊衣服等不可漚的收集起來。這些垃圾比較乾燥,不會把車斗弄髒。收完之後,再重新把西瓜皮、菜葉子等可漚垃圾收起來。

榮成市則採用主動上門收集和村民自送相結合的方式。從7月初,東山街道樓底下村開始垃圾分類,村裡專門購置垃圾收集車,每天早晨六點至八點,由村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王連街道王家莊村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

王連街道王家莊村,則在村裡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每個收集點都有固定的可燃、不可燃、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四種垃圾桶,村民隨時可以把家中相應垃圾倒進去。

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則是採取了嚴格的定時投放。村裡的垃圾收集點只在早晨五點到六點半開放。在這個時段內,村民要把自家分好類的垃圾,送到收集點。收集點每天都有一名村幹部值班,負責檢查村民們的垃圾分類是否合理。

垃圾最終 如何處理? 

——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2016年初,鉅野縣董海村在村東面,建設了2個垃圾池。“菜葉子等經過這麼一漚,基本就爛沒了。3年下來,2個垃圾池還沒填滿。”董海村黨支部書記董峰說。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在村頭建設了垃圾降解池,用於降解可漚垃圾。

董峰認為,垃圾分類之後,一個比較直觀的變化,就是垃圾清運車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垃圾沒分類前,垃圾清運車一週要來兩三次;分類後,一個月只來一兩次。現在出村垃圾至少減少了八成。”

目前鄒城市在13個鎮規劃建設30座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站,日處理農村可堆肥垃圾約15噸,年均消減農村生活垃圾量達5000噸,轉化成有機肥約1000噸。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垃圾分類後,榮成市東山街道樓底下村使用多年的地埋式垃圾箱被運走,地埋坑被填平。

2015年起,榮成市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投入運營。榮成市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本地實際出發,把不能燃燒的玻璃、陶瓷、海鮮貝殼、煤灰爐渣等單獨分出來。通過實施垃圾分類之後,大大提高了垃圾焚燒質量。

據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在最早實現垃圾分類的3個鎮街,6月份收共運垃圾2941.5噸,其中可燃垃圾2205噸,佔總數的75%。

跟城市垃圾相比,農村還有一類特殊的垃圾,就是廢棄農藥瓶、農藥袋。如果被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安全隱患。榮成市在垃圾分類過程中,專門設置有害垃圾回收點,並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負責收運處理。同時,安排專項資金,鼓勵村民回收有害垃圾。如在樓底下村,村民每上交1斤有害垃圾,可獲得3元獎勵。

如何鞏固

垃圾分類效果?

——精細化管理,配合激勵機制

為了讓村民儘快適應垃圾分類,榮成市八河孔家村專門製作了垃圾分類檢查表。每家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都會按照好、一般、差三個等級來劃定。“我們把垃圾分類效果跟每戶的信用分結合,如果三次以上評為‘差’,就會扣掉相應的信用分。”村黨支部書記王浩說。

在榮成市王家莊村,每家每戶門前都掛著一個垃圾分類星級牌。村黨支部書記王學岐介紹說,每個月,都會由村幹部、志願者組成的考核小組,挨家挨戶檢查垃圾分類,超過3次發現分類不合理的,就會扣掉一顆星。

"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的垃圾收集點

進入7月,上海市迎來“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根據相關要求,到明年底,我省的濟南、青島、泰安3個城市也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2025年其餘各設區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體系。

早在3年前,我省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垃圾分類,無論是在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後端處理環節,都進行了有益探索。近日,記者走訪菏澤、濟寧、威海等地,梳理了各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的相關做法。

如何讓農民

學會垃圾分類投放?

——用村民易於接受的方式

盛夏時節,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行道樹濃綠茂盛,水泥路乾淨平整。街旁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藍兩個垃圾桶,專門用於垃圾分類。

2016年初,鉅野縣開始在農村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當年3月,董海村成為全縣第一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村。當時,國內鮮有城市進行垃圾分類,對農民來說,垃圾分類更是聞所未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按照可漚、不可漚、可回收和有害垃圾4類,在村裡設置固定垃圾回收點

“我們沒有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而是用老百姓最容易聽懂和理解的‘可漚的’和‘不可漚的’來分類。”環境學博士出身的鉅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鳳鳴認為,在農村探索垃圾分類,必須結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

“可漚的就是埋在地裡能爛掉的,不可漚的就是埋地裡不能爛的。村幹部一說,老百姓都明白。”董海村村民黃立華說。

原鉅野縣文明辦主任李兵介紹說,可漚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飯、果皮菜葉;不可漚垃圾則是塑料製品、玻璃製品、舊衣物等。可漚垃圾被收集到村裡垃圾池集中漚制發酵,就地轉化成有機肥。對於不可漚垃圾,村保潔員回收時再細分,把可賣的挑出來,收入歸保潔員;最後剩下不可賣的垃圾,要在村裡集中收集存放後,統一運到縣垃圾處理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源頭細分是基礎。鉅野縣這種先由村民初次分類,再由村保潔員進行二次分類的做法,被稱為“兩次四分”法。

近年來,山東省很多地方都採用“兩次四分”法進行垃圾分類。鄒城市的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2016年啟動。第一步也是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兩類,分別投放到兩個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收運至處理站後進行第二次分類,將“會爛的”,進行資源化堆肥處理;對“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的”“不好賣的”和“有毒有害的”三類。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去年3月,鉅野縣太平鎮歐莊村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村裡為每戶村民配備了兩隻塑料桶。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榮成市、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鄆城縣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榮成市將在全市22個鎮街全面推廣垃圾分類,目前已在8個鎮街全面推開。

記者在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山街道的多個村莊採訪時發現,每家每戶門前都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上面分別寫著“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垃圾分類指導科科長閻志超介紹說,在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全市採用的是“一次四分法”,即把生活垃圾分為可燃、不可燃、有害和可回收四類。“可燃垃圾是最多的一類垃圾,包括菜葉、果皮、果殼、剩菜剩飯、殘枝敗葉等。分類後,直接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掉。”

由於農村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較少,榮成市在實施垃圾分類過程中,沒有在每家每戶單獨設置收集桶,而是在村裡設置固定收集點。記者在王連街道王家莊村瞭解到,該村設置了3處垃圾回收點,除了收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每個點都有專門的垃圾桶存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分類之後

如何收運?

——村民自送和上門收集相結合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各地通過巡迴宣講、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垃圾分類。在已經實施垃圾分類的地區,農民基本都掌握了分類方法。

讓農民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只是第一步。垃圾分類,不是村民們的“獨角戲”,而是需要中端的清運環節和末端處理環節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哪個環節不配套,垃圾分類都是“白忙活”。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2-3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保潔員在收集垃圾時,每次都會把可漚垃圾和不可漚垃圾分開收集。

今年53歲的喬蘭香是鉅野縣董海村的保潔員。每天早晨,她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戶的垃圾,都需要分兩遍收集。第一遍,先把塑料袋、舊衣服等不可漚的收集起來。這些垃圾比較乾燥,不會把車斗弄髒。收完之後,再重新把西瓜皮、菜葉子等可漚垃圾收起來。

榮成市則採用主動上門收集和村民自送相結合的方式。從7月初,東山街道樓底下村開始垃圾分類,村裡專門購置垃圾收集車,每天早晨六點至八點,由村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收集。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榮成市王連街道王家莊村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

王連街道王家莊村,則在村裡設置了3個垃圾回收點,每個收集點都有固定的可燃、不可燃、有毒有害和可回收四種垃圾桶,村民隨時可以把家中相應垃圾倒進去。

東山街道八河孔家村則是採取了嚴格的定時投放。村裡的垃圾收集點只在早晨五點到六點半開放。在這個時段內,村民要把自家分好類的垃圾,送到收集點。收集點每天都有一名村幹部值班,負責檢查村民們的垃圾分類是否合理。

垃圾最終 如何處理? 

——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2016年初,鉅野縣董海村在村東面,建設了2個垃圾池。“菜葉子等經過這麼一漚,基本就爛沒了。3年下來,2個垃圾池還沒填滿。”董海村黨支部書記董峰說。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鉅野縣董官屯鎮董海村在村頭建設了垃圾降解池,用於降解可漚垃圾。

董峰認為,垃圾分類之後,一個比較直觀的變化,就是垃圾清運車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垃圾沒分類前,垃圾清運車一週要來兩三次;分類後,一個月只來一兩次。現在出村垃圾至少減少了八成。”

目前鄒城市在13個鎮規劃建設30座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站,日處理農村可堆肥垃圾約15噸,年均消減農村生活垃圾量達5000噸,轉化成有機肥約1000噸。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垃圾分類後,榮成市東山街道樓底下村使用多年的地埋式垃圾箱被運走,地埋坑被填平。

2015年起,榮成市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投入運營。榮成市農村垃圾分類也是從本地實際出發,把不能燃燒的玻璃、陶瓷、海鮮貝殼、煤灰爐渣等單獨分出來。通過實施垃圾分類之後,大大提高了垃圾焚燒質量。

據榮成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在最早實現垃圾分類的3個鎮街,6月份收共運垃圾2941.5噸,其中可燃垃圾2205噸,佔總數的75%。

跟城市垃圾相比,農村還有一類特殊的垃圾,就是廢棄農藥瓶、農藥袋。如果被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安全隱患。榮成市在垃圾分類過程中,專門設置有害垃圾回收點,並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負責收運處理。同時,安排專項資金,鼓勵村民回收有害垃圾。如在樓底下村,村民每上交1斤有害垃圾,可獲得3元獎勵。

如何鞏固

垃圾分類效果?

——精細化管理,配合激勵機制

為了讓村民儘快適應垃圾分類,榮成市八河孔家村專門製作了垃圾分類檢查表。每家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都會按照好、一般、差三個等級來劃定。“我們把垃圾分類效果跟每戶的信用分結合,如果三次以上評為‘差’,就會扣掉相應的信用分。”村黨支部書記王浩說。

在榮成市王家莊村,每家每戶門前都掛著一個垃圾分類星級牌。村黨支部書記王學岐介紹說,每個月,都會由村幹部、志願者組成的考核小組,挨家挨戶檢查垃圾分類,超過3次發現分類不合理的,就會扣掉一顆星。

棒棒噠!在這個方面,山東農村做了個好榜樣

單縣龍王廟鎮劉土城村街長楊金義講解垃圾分類。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單縣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根據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為村民發放“文明實踐鈔票”,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每季度評選“紅旗文明實踐戶”,並在年底評選“文明富豪”。

鉅野縣柳林鎮榆園村,今年60歲的老黨員王衍存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來村民門口,看看“可漚的”“不可漚的”兩個垃圾桶是否名副其實——合格,就發給戶主一張合格劵。集齊10張後,村民就可到村委會兌換一塊香皂或一袋洗衣液。

柳林鎮鎮長徐巨轉表示,“兩次四分”法讓農民一學就會,同時,發動老黨員、老幹部來當志願者,“網格化管理”抓監督,村民分得好了有物質和精神獎勵,在農村推廣垃圾分類並沒有想象得那麼難。

(農村大眾融媒體記者 李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