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作以1812年的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從1805到1820年間的重大歷史事件。以鮑爾康斯、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者將“戰爭”與“和平”的兩種生活、兩條線索交叉描寫,構成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讚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雖然描寫的不是農民生活,但是在描寫戰爭與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慘”人物,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同情。這一切凸顯了托爾斯泰“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人道主義思想。雖然故事發生在貴族階層,但很明顯,受迫害的絕不只是小說裡的貴族,受到戰爭迫害的也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萬勞動人民。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核心是博愛精神,在《戰爭與和平》中,作者通過最後對每個人命運的描寫,表現出了他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比如海倫, 她可以說是一個遭人唾棄的角色,行為放蕩,不檢點,因此,她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始終沒有逃離慘死的命運。但最後作者為她塑造的因為男人的選擇而臥床不起的情節就是她自我救贖的一種表現,同時體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每個人都有反省救贖的機會,不會因為這個人品行是否惡劣而失去這個權利

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核心是博愛精神,在《戰爭與和平》中,作者通過最後對每個人命運的描寫,表現出了他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比如海倫, 她可以說是一個遭人唾棄的角色,行為放蕩,不檢點,因此,她的命運也是悲慘的,始終沒有逃離慘死的命運。但最後作者為她塑造的因為男人的選擇而臥床不起的情節就是她自我救贖的一種表現,同時體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每個人都有反省救贖的機會,不會因為這個人品行是否惡劣而失去這個權利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說:“按基督的學說來看,真正的生命在於最大限度地接近每一個人在內心發現並意識到的天國的完美,在於越來越接近自己的意志同上帝的意志的融合。”而對於娜塔莎來說,即使是一個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的形象,也充斥著作者對她的無限同情,雖然娜塔莎的命運不算糟糕,但因為婚姻而成為一個受生活左右的,失去女性享受生活權益的命運,同樣使人們同情,也同樣表達了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在對人物塑造的同時, 抒發了尊重女性權力的呼籲,希望能夠感染更多的人來關注女權,消除社會性別歧視。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內容介紹

1805年,在拿破崙率兵征服歐洲之後,法國和俄國之間也發生了戰爭。可是在俄國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給退隱於領地“禿山”的父親及妹妹瑪麗婭之後,就擔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希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安德烈剛剛留學歸來的好友皮埃爾·別祖霍夫,是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是社交界的寵兒。居心叵測的監護人庫拉金公爵看到這一點,便企圖把美貌但品行不端的女兒愛倫嫁給他,結果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同年11月,安德烈所屬的俄軍在奧斯特里茨之役戰敗。安德烈歷盡種種艱難後回到禿山。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時死去了。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安德烈陷入孤獨和絕望中,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結束,便下定決心終老於領地。另一方面,婚後不久的皮埃爾發現妻子愛倫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存在暖昧關係,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聲,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決鬥。在幸運地擊倒對方後,皮埃爾即與妻子分居,他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問題的困擾之中。不久,皮埃爾加入了共濟會,得出了一套生活的哲學。他又懷著寬宏大量之心,接回了妻子。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1807年2月,俄奧聯軍在埃爾勞與法軍進行了一場殘酷的鏖戰,雙方損失都很慘重。6月拿破崙與沙皇簽署了和平協定,暫時的和平生活開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羅斯托夫公爵。在公爵家裡,他立即為充滿生命力、美麗動人的公爵的女兒娜塔莎所吸引,娜塔莎答應了他的求婚。但禿山老公爵認為她不夠富有,年齡太小而加以反對。最後雙方相約一年後成婚。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不久,安德烈出國了。娜塔莎傷心地答應等待一年,卻又無法忍受寂寞。她結識了愛倫的兄弟阿納托爾。在他的誘惑下,兩人決定私奔。至此,她與安德烈的婚約宣告無效。這對安德烈驕傲的性格是一次極其沉重的打擊,為此他痛苦不堪。然而由於軍務纏身,他對此事又漸漸淡忘了。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1812年,拿破崙率先撕毀原來的和平協定,指揮軍隊跨過涅曼河俄法兩國再度交戰,年邁的庫圖佐夫將軍決心阻止法軍繼續向前推進,但由於戰術失誤和其他原因,並未使俄軍畢其功於一役。戰役還不斷進行著,雙方損失都很慘重。最後,俄法軍隊在博羅狄諾展開了一場異常激烈的爭奪戰。顯然,這是俄軍所進行的最糟糕的戰役。庫圖佐夫不得不痛心地宣佈軍隊無力保衛莫斯科拿破崙則作為勝利者進抵又一座空城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安德烈在博羅狄諾戰役中身負重傷。羅斯托夫家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派去運送傷兵。娜塔莎意外地在傷員中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她向他謝罪,並精心地看護他。彼此間又舊情重萌,但為時已晚。安德烈傷口惡化,不久即在睡夢中逝去。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皮埃爾留在莫斯科,決意做一名民族英雄。他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崙,但在解救一位遭受法國士兵凌辱的俄國婦女時,他被捕成為俘虜。皮埃爾的妻子愛倫在戰火中仍然難以抑止自己的放蕩行為,最後,因誤食墮胎藥而死亡。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拿破崙的軍隊在空城莫斯科完全分崩離析,他疲勞地等待著,寄希望於沙皇要求他簽訂和平協定。但是這一天遲遲不來,他只好放棄莫斯科回師法國。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軍徹底瓦解,成為一群落荒而逃、恣意搶掠的烏合之眾。在哥薩克人的不斷騷擾下,大量俄國戰俘被解救,皮埃爾也重獲自由。俄國終於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皮埃爾又回到了莫斯科,恢復了同羅斯托夫和保爾康斯基一家的友誼。娜塔莎吸引了他,而他也突然意識到娜塔莎已長大成人。於是時機一成熟,他就恭請她父母同意他們的婚事。與此同時,娜塔莎之兄尼古拉也正在考慮娶安德烈之妹瑪麗婭為妻。皮埃爾與娜塔莎結為伉儷,生活幸福。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這位曾經單純而輕浮的女子變成了一個勤勞能幹的妻子。他們結婚8年後,養育了4個可愛聰敏的孩子。娜塔莎完全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丈夫和孩子們。他們發現彼此的生活實現了他們過去的夢想。尼古拉雖然無法完全肯定自己對瑪麗婭的愛,卻懂得這樁婚事明智適宜。他們收養了安德烈的兒子尼古路什卡,生活也十分快樂幸福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歷史背景

1855年,亞歷山大二世登基。當時,沙皇政府由於在克里木戰爭期間遭到軍事火敗而削弱,農民暴動風起雲湧,各方面人士要求改革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在這種形勢下,亞歷山大二世被迫廢除了農奴制,並實行了一些自由主義改良政策。因1825年起義失敗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也在這時被赦免。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1861年的農奴制改革,標誌著俄國農奴制社會正禮崩樂壞,疾速地向西方文明的資本主義邁進。經過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上下求索,托爾斯泰終於推出《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在19世紀初,俄國經歷了兩次對拿破崙軍隊入侵的反擊。那是兩場正義的保家衛國的戰爭,俄國人民空前地團結在了一起,不分貧富貴賤,甚至男女老幼前所未有地同仇敵愾,有力地阻擊了拿破崙軍隊的進攻,挫敗了拿破崙的征服。托爾斯泰認為,19世紀60年代的俄國,要解決自己的社會走向問題,有必要回到這段歷史當中去,回到這段歷史當中那種上下一起努力的奮鬥當中去,因而創作了《戰爭與和平》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者背景

1860年,托爾斯泰在國外旅行期間,他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遇見了一位遠親、從西伯利亞流放地被赦免回來的著名十二月黨人謝·格·沃爾康斯基。同沃爾康斯基的長談使作者產生了創作一本關於十二月黨人的小說的想法。1861年3月26日,他在布魯塞爾寫信給赫爾岑表示,他4個月前開始構思一部長篇小說,主人公是從西伯利亞回來的十二月黨人。他寫的這個十二月黨人應是一個狂熱者、神祕主義者、基督徒。十二月黨人用嚴厲的多少有些理想主義的眼光來衡量新俄羅斯。作者給屠格涅夫讀了開頭,最初幾章受到了他的贊成。小說只寫了三章就放棄了。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1863年,托爾聽泰又重新動手接著寫下去。作品的開頭部分共有十五種草稿。最初一份草稿的標題是《三個時期》。他想寫一部關於十二月黨人的三部曲(即1812年,1825年和1856年)。這個開頭,他放棄了。開頭部分的第小二稿題目是“從一八〇五年到一八一四年——列·托爾斯泰伯爵的長篇小說(一八〇五年,第一部)”。從這稿開始,托爾斯泰才形成了一個想法:寫一部俄國同拿破崙交戰時期的歷史小說,預計要寫幾部,第一部稱《一八〇五年》。後來托爾斯泰又寫了三稿。第十五稿才是讀者讀到的《戰爭與和平》的開頭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主題思想

戰爭與和平》的主題思想:人道主義與博愛精神。《戰爭與和平》它歌頌和平,同時又描寫戰爭,反映人民保衛自己祖國土地不受敵人凌辱的英勇精神庫圖佐夫被描寫成感悟到人民的意願的人,“他能對當時的種種事態洞若觀火,其根源就在於擁有純潔而強烈的人民感情”。人民通過違背沙皇的意志的奇特方式,選擇庫圖佐夫這位不得寵的老頭子作為人民戰爭的代表。庫圖佐夫知道,“決定戰爭命運的不是總司令的命令,不是軍隊所佔的地形,不是大炮和殺人的數量,而是不可捉摸的士氣力量。”那種“被稱為士氣的東西”,有如“一條不可捉摸的神祕鏈條,它使全軍同心同德,構成戰爭的主要神經”。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庫圖佐夫不僅在聆聽民心和“士氣”,更在聽命於隱藏在民心和“士氣”之後深刻而宏大的東西,它貫穿“戰爭與和平”較量的漫長曆程之中;它使俄羅斯人忍受了痛苦和犧牲,並且趕走了法國人;它使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滾滾大軍在佔領莫斯科之後,又倉皇逃遁;它藉人心之所歸把庫圖佐夫這個臃腫倦怠的老人推上歷史舞臺;它讓“庫圖佐夫演完自己的角色”時死去——因為“再沒有什麼可做的了。留給人民戰爭代表的只有一死。於是庫圖佐夫死了”;它也就是在史詩的斑駁陸離的大千世界中隱隱閃現,左右著人們命運,使安年科夫當年驚歎不已的東西:“有一個情況最為奇怪,這裡的人們好像是受著某種咒語的控制,那就是永遠也達不到自己的任何一種設想、計劃和希望。他們好像被一種不可捉摸的懷有敵意的力量驅趕著,從他們為自己設置的目標旁邊疾馳而過,即使達到什麼,也往往不是嚮往中的目標。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藝術特色

史詩建構

戰爭與和平》描繪了俄羅斯衛國戰爭時期真實而豐富的人民生活。俄國人民在強敵的殘酷掠奪下毫不氣餒,以正義的戰爭去制止非正義的戰爭,爭取和平生活。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即使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俄羅斯人民還是那麼詼諧活潑、生動可愛;但一旦投入戰爭,他們又毫無顧慮、為國捐軀。他們身上的英雄主義和愛國精神才是使衛國戰爭得以勝利的最根本保證。士氣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小說《戰爭與和平》對人物心理乃至整個民族心理所作的洞察,既具有史詩小說的壯闊色彩,又不失表現的深切。固然,這是成功的長篇史詩小說建構的不斷向深層突進的顯示之一。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正是因為《戰爭與和平》以衛國戰爭為中心,充分描繪了戰爭“前線”與“後方”,“戰爭”與“和平”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從中又明顯突出了人民力量的崇高與偉大,所以它深刻揭示出了推動歷史前進、決定歷史命運的是人民群眾這一歷史規律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品著意對社會生活作全景式的宏觀概括,實現了創作主體的史詩美學理想和對作品本身的超越。從而使他必然能超越於司各特式歷史小說以較單純的歷史風俗描繪展現歷史人物的建構模式。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建構模式

史詩建構模式即是小說文體自身的內在結構形式。《戰爭與和平》以宏偉而不失細膩的手筆,描寫了從沙皇到廣大士兵、農民的各社會階層的歷史風貌,在大量社會場景中反映出歷時近20年的方方面面的民族生活。《戰爭與和平》主要描寫的兩次戰爭的成敗,雖然屬於軍事鬥爭範疇,但是人民在戰爭中的歷史活動與當時優秀青年貴族的人生奮鬥,一樣崇高神聖,具有悲壯性和英雄性。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也在全景式的戰爭場景以及傳神的家庭和社會生活的細緻描寫中得到了空前的顯示。作品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級與下層,都市與鄉村聯繫溝通起來,全方位地反映了那個激越動盪的時代。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敘事風格

戰爭與和平》敘事線條的第一個基座是它的時間橫軸。這個橫軸始自1805年7月——在宮廷女官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爾家的晚會,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直至1820年12月——尼科連卡從睡夢中醒來為故事的結尾。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為這部小說的外在基座——時間展現是相當清晰的。這個時間橫軸又是和俄國特定的歷史事件相統一的。因此,在《戰爭與和平》中,托爾斯泰用特定歷史事件的大背景——俄法戰爭和客觀的時間範圍——從1805年到1820年,為這部小說劃定了邊界。他在選定的素材周圍劃了一根線,使其四周都具有了邊緣。於是,就形成了《戰爭與和平》這樣一座巨大的故事宮殿。在這邊界之下,小說展開了幾大家族的變遷、家族成員命運的變化。在這個變遷和變化的展現過程中,既有歷史事件對人的影響,也有人對歷史朝向的左右,不僅有外在環境對人的影響,更有人對人的影響。就這樣,托爾斯泰在邊界之內統一連貫地處理了被劃人這個魔圈的素材,並明確地表達出了其中的各種關聯。而這一切就糾結成了托爾斯泰的“ 關聯之迷宮” 。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品影響

文學影響

托爾斯泰筆下人物的性格發展合情合理,他的這一藝術手法後來被車爾尼雪夫斯基概括為“心靈的辯證法”車爾尼雪夫斯基概括出的托爾斯泰的另一傑出的藝術才華,即“道德情感的純淨”,在《戰爭與和平》中有突出體現。與對道德情感的描寫相關的,還有托爾斯泰的道德學說,即所謂的“托爾斯泰主義”。托爾斯泰主義是在托爾斯泰晚年最終形成的,但其中的一些主要內容,如博愛、不以暴力抗惡、自我完善等,在《戰爭與和平》中已有鮮明體現。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在整個俄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中,《戰爭與和平》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俄國文學史家米爾斯基曾說:“這部作品同等程度地既屬於俄國也屬於歐洲,這在俄國文學中獨一無二。”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一方面,這是一部由俄國人創作的反映俄國人生活的長篇小說,它剛一面世,便令歐洲和全世界的讀者感到新奇、震撼。人們既津津樂道於小說中的人與事,也為小說所體現出的巨大藝術表現力所傾倒,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部小說竟然出自此前在歐洲似乎並非主流的俄國作家之手。《戰爭與和平》構成了俄國小說乃至整個俄國文學崛起的標杆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另一方面,這部作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之高峰的俄國小說,卻又最具有全人類性。就內容而言,它不僅是一首宏偉的俄國貴族的“英雄田園詩”,同時它也在抒寫整個人類的愛與恨,生與死,戰與和;就形式而言,它綜合性地繼承了之前歐洲小說的豐厚傳統,將長篇史詩這一藝術體裁發展到極致。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作品評價

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便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數以千計的俄國文學名著中,《戰爭與和平》這部最偉大作家的最偉大作品,無疑就是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俄國作家巴別爾 人們讀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就不再是原來的人了。僅憑《戰爭與和平》這一部作品,托爾斯泰就可以雄踞世界文壇的奧林匹斯山巔。 ——英國作家朱利安·赫胥黎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在這部規模宏大的作品中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這部作品以高超的技藝描述了本世紀初俄羅斯的社會生活和個體生活。《戰爭與和平》使我們能夠更直接、更準確地瞭解俄羅斯人民的性格和氣質,以及整個俄羅斯的生活,這會勝過讀幾百部民族學和歷史學的著作。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

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十九世紀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戰爭與和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它的場面廣闊、人物眾多,不但以前沒有人寫過這樣的小說,以後也不會有人再寫,是當之無愧的“史詩”。《戰爭與和平》是一幅有關一切人們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幸福和悲哀、偉大和恥辱的事物的完整畫像。——英國作家毛姆“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近代的《伊利亞特》”。——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