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軍事歷史 二戰 陸軍 歐洲 舊書卷裡的長安 舊書卷裡的長安 2017-11-01

現代意義上的軍服,起始自17世紀中後期的歐洲。當時的各國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發現了建立常備軍團制度的迫切需要。

隨著火藥在軍事中的大量應用,作戰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近身擊打搏殺不再是殺傷敵方的唯一方法,防禦性質的硬質鎧甲逐漸失去存在價值。為了便於士兵減輕額外負荷,更加輕便地使用燧發槍,紡織材料製作的軟質制式服裝逐漸成了軍人的重要身份象徵。

為了激發官兵的榮譽感,當時的歐洲諸國窮極可能為軍隊設計最為威武華美的軍服。

戰爭是科學的催化劑,同樣也在促進軍服的發展。在隨後二百餘年的戰爭,各國的軍服經歷了面料和式樣的革新,風格更趨於簡化和統一,更加側重於功能和實用。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1937年,十月革命勝利20週年閱兵式上的蘇軍士兵,頭戴M36式鋼盔,身穿M35式冬季制服,M36式鋼盔外形與法國M1916式亞德里安型頭盔類似,經過戰爭初期大量消耗,很快就退出了蘇軍列裝,逐漸被避彈外形流暢的 SSH-40 式頭盔取代

一場結局失敗的榮譽之戰

蘇芬戰爭是第一次在極寒地區展開集團化作戰的現代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升級前的序篇,軍服裝具和後勤保障也第一次成為影響戰爭進程的重要因素。

1939年9月,蘇聯在波蘭戰役中獲得波蘭東部的大面積領土,隨後在同年10月又脅迫波羅的海三國簽訂“共同防禦協定”。至此,蘇聯幾乎恢復了沙皇俄國在1914年歐洲部分的版圖,芬蘭作為蘇聯西部邊境最後一塊“失地”,早已被覬覦已久。10月14日,蘇聯對芬蘭施以外交脅迫,提出以“交換土地”的方式,獲得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等地區的領土,此項提議被芬蘭政府拒絕。

芬蘭防務委員會主席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CarlGustaf Emil Mannerhei)作為芬蘭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從1939年秋季就開始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將芬蘭軍隊化整為零,分批部署到前線。芬蘭官兵有充分的時間熟悉地形,測量炮兵射擊參數,完備防禦陣線。但是,芬蘭可以部署的部隊加上預備役僅有22萬人,戰爭中幾乎是傾全國之力進行防禦作戰。

芬蘭軍隊的防禦重點從最初就被圈定為卡累利阿地峽,那裡有歷時13年修建的“曼納海姆防線”,這條防線長達135公里,最大縱深95公里,密佈著防禦工事、碉堡和地雷。

芬蘭國土的森林覆蓋面積將近70%,湖泊則達18萬個之多,與之連接的河流蜿蜒曲折,形成了複雜的水路網絡。冬季時溫度將會達到零下30—零下40攝氏度,大面積的冰凍,雖然可以削弱湖泊沼澤的遲滯問題,但是密佈的森林地帶缺少足夠的公路,不利於大規模軍團實施推進。

1939年11月30日,蘇聯以馬伊尼拉村遭受芬蘭不明炮擊為由,在蘇芬邊境發起了北部、中部、南部3個方向的全線進攻,計劃將芬蘭軍隊分割切斷,令其防線無法首尾呼應。

當時芬蘭軍隊已經基本換髮M36式制服,這種制服的式樣與歐洲當時主流軍用制服基本一致,五粒鈕釦的獵裝式上衣,下著馬褲和皮靴,制服顏色為灰色,配色有些近似於德軍的田野灰色。冬季配發的制服含有較高的羊毛成分,緻密厚實的面料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另外冬季還會配發有帶護耳的M39式羊毛護耳帽。

芬蘭軍隊善於利用各種來源的服裝改良單兵裝備,獵人冬季使用的手套和皮氈混合的高筒拉普蘭式靴子,都是經過多年野外作業檢驗的戶外護具。帶風帽的全白色偽裝服大量取材於與床單一樣的布料,這些便於製造且易用的民用服裝和用具,很快變成制式服裝配發給軍隊。當戰爭降臨時,芬蘭人民主動向前線官兵捐贈了大量防寒保暖衣物,有效補充了自開戰以來因緊急動員而帶來的物資缺口。

芬蘭軍隊缺少足夠的摩托化車輛,因此很早就開始著手改良單兵裝備和步兵戰術。冬季的漫天冰雪成為芬蘭軍隊最好的戰場,狙擊手在芬蘭軍隊是一個獨立兵種,3-5名狙擊手組成一個小隊,採取獨立遊擊的方式投入前線。這些身穿白色偽裝服的狙擊小組,如同掠過冰雪大地上空的死神。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蘇芬戰爭時期,身穿白色偽裝服的芬蘭士兵,芬蘭軍隊善於利用各種來源的服裝改良單兵裝備,帶風帽的全白色偽裝服大量取材於與床單一樣的布料

蘇軍在戰爭初期,配發的是M35式制服,頭戴“布瓊尼”野戰便帽,身穿長大衣,手持M1891莫辛-納甘步槍。蘇聯士兵的著裝形象,與“紅星勳章”的正面造型幾乎完全一樣。

這些身著單薄的M35式野戰服的蘇軍士兵行進困難,就像雪地裡笨拙的麋鹿。芬蘭漫長的冬季,白晝只有短短的7個小時,夜間的溫度很快會下降至零下30—零下40攝氏度,一旦被冰雪浸溼的卡其布製成的軍服沒有及時乾燥,在夜晚徹骨的寒風中,很快就會被凍成堅硬的外殼。輕則會造成凍傷,重則失去生命。這些大批的非戰鬥減員需要醫療救治,為本已捉襟見肘的蘇軍補給增加了更大的難度,嚴重降低了蘇軍的戰鬥力。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蘇芬戰爭時期被芬蘭軍隊抓獲的蘇聯士兵,他頭上戴的“布瓊尼”帽,雖然也有下翻的單薄護耳,但無法抵禦芬蘭冬天的嚴寒,容易造成頭頸部的凍傷,而正前方的紅色五星成了最佳的瞄準目標

出於全軍自上而下對蘇芬戰爭的過分樂觀情緒,參戰官兵配發裝備的服裝鞋靴缺乏實用性,且保暖性不足。由於後勤部門對芬蘭冬季惡劣的環境和交通準備不足,後勤運輸調配的低效率,後續補充的白色偽裝服、護耳帽等急需的冬季軍服和裝具,又無法及時配給到前線蘇軍手中。

戰役初期,過分樂觀的蘇軍官兵以為憑藉坦克和大炮,就可以嚇退對方,然後步兵們就可以喝著伏特加,愉快地接受芬蘭軍隊投降。但芬蘭軍隊利用靈活的戰術,不動聲色地藉助環境優勢,切斷蘇軍補給線,大批消滅著困在冰雪中的蘇軍。蘇軍高級軍官缺少這種寒冷地區的作戰經驗,面對這種靈活的阻滯後殲滅的游擊戰,深感無力施展。

到了12月,芬蘭軍隊甚至在多處局部戰線向陷入防禦的蘇軍發起了進攻,反而向蘇軍發起了分割和包圍。

這場歷經3個多月的戰爭,據最近時期的考證,芬蘭軍隊48243人陣亡與失蹤。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佈的蘇軍數據是,陣亡71214人、失蹤39369人。芬蘭以較低的損失,換來了一場結局失敗的榮譽之戰,並由此損失了4萬平方公里土地,超過10%的國土面積。但蘇芬戰爭極大地激發了芬蘭人的愛國情緒,大批預備役軍人開赴前線,加入保衛祖國的戰爭。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蘇芬戰爭時期,頭戴M39式羊毛護耳帽的芬蘭軍隊使用彈弓向蘇聯士兵發射手榴彈。 戰役初期,過分樂觀的蘇軍官兵以為憑藉坦克和大炮,就可以嚇退對方,但芬蘭軍隊利用靈活的戰術,不動聲色地藉助環境優勢,切斷蘇軍補給線,大批消滅著困在冰雪中的蘇軍

漫長的凍土

蘇德戰爭是一場兩個強大的對手都等待了很久的較量。這場鋼鐵角逐的結果將會最終決定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1941年夏天開始的這場戰爭之初,德國人取得了一系列空前的勝利。幅員廣闊的蘇聯彷彿永遠有可以退守的防線,斯大林和他的將軍們終於拖住了德國人疲憊的進攻節奏。當寒冷的冬季降臨時,一望無際的凍土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就彷彿是看不到邊際的天然防禦屏障。

德國由於對進攻蘇聯的進度缺少足夠的準備,冬季軍服缺口很大,嚴重缺少冬季軍服、大衣、厚靴子、棉耳帽等,當時實際運抵前線的冬季軍服僅夠稍多於10%的部隊使用,因此大部分德軍官兵只能穿著夏季軍服作戰。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在戰爭中就地取材繳獲的敵方裝具,既能及時補充自用,也是老兵們炫耀資深的搶手道具,圖為1945年頭戴繳獲德軍M42式頭盔的蘇軍官兵(前排中、右),身穿經典的套頭衫

戈培爾向全國發表演講,號召德國人民向前線將士募捐禦寒衣物,這次運動成功募集到了大批的衣物,但是運抵到蘇德邊境時卻受到了滯留。由於蘇聯的寬軌與德國的窄軌互不兼容,鐵路改軌的進度降低了鐵路運輸的效率,有限的運力需要優先供給武器裝備和燃料物資,冬季軍服基本運抵前線幾乎延滯到了1942年1月。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身穿M31式冬季大衣的蘇聯士兵檢查在莫斯科戰役中繳獲的德國MG34機槍

進攻受阻的前線德軍只能就地籌集禦寒衣物,各種式樣參差不齊的衣物和保暖物資被從當地徵用,甚至還會從陣亡的蘇軍官兵身上取得衣物,被這些式樣奇特的衣物包裹起來的德軍官兵,顯得狼狽不堪。

套頭衫在蘇軍服役了半個世紀

蘇軍在蘇德戰爭初期佩戴的是M36式和SSH-40式頭盔,前者外形與法國M1916式亞德里安型頭盔類似,經過戰爭初期大量消耗,很快就退出了蘇軍列裝,逐漸被避彈外形流暢的SSH-40式頭盔取代。這種工藝大為簡化的頭盔僅通過束縛三塊內襯的束繩,來實現簡單的調節尺寸,外層也為單色塗裝,取消了蘇芬戰爭時期顯眼的紅色五星。舒適輕便的M35式船形帽也深受蘇聯士兵喜愛,也常用於日常和作戰時佩戴。

軍服上衣為經典的套頭衫(Gimnasterka),這種半開襟上衣的式樣同樣繼承自沙俄時期,分為卡其布制的夏裝和呢絨制冬裝兩種面料。在蘇軍服役了半個世紀,其間經歷了數次軍服換裝,但套頭衫的基本式樣一直被保留下來,直到M69式換裝時才被全部替換。

蘇軍在冬季還裝備了M31式冬季大衣,這是一種使用完整羊皮製作的冬季大衣,內翻的羊毛內襯,保暖效果非常出色。1941年7月,從遠東地區外貝加爾軍區的16集團軍和西伯利亞集團軍的24集團軍整編至西部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這些來自遠東的增援部隊,由於長期部署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配發了完善的冬季軍服和裝具,幾乎都裝備了M31式冬季大衣的官兵,不僅讓德軍羨慕不已,也讓友鄰部隊大為眼紅。

鞋靴為統一制式產品的黑色或褐色的長筒靴子,材質是鉻鞣工藝加工的牛皮,軍官的皮靴多為牛犢皮或羊皮的全皮製成,士兵的皮靴是下半部皮製,上半部漆布或人造皮革的搭配而成,在戰爭中後期還有更為廉價的全漆布製成的靴子。另外,美英援助的鞋靴也在廣泛配發給前線官兵。

裹腳布是俄羅斯人特有的傳統習慣,使用一塊邊長約為40釐米的方形棉布或絨布,按照特定的方法裹在腳上,再套上皮靴。這種看似陳舊的傳統方式可以充分填充腳與靴子之間的空隙,避免了當年工藝粗糙的硬質皮靴對腳的磨傷。這些服裝廠的生產邊角料,既能保護雙腳,又可以降低後勤生產壓力,不經意的同時解決了兩個戰爭時期的重要問題。

戰爭時期蘇軍大批配發的是一種簡易的背囊式樣的M39式帆布揹包,它的外形很像一個以細繩捆綁收口的帆布口袋,帆布揹帶縫製在袋身,用金屬釦環調節長度,實際使用感覺有些像現在馬拉松比賽大量發放的領物袋。袋內可以放置衣物、乾糧、罐頭等各式日用品。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1941年,莫斯科,炮兵學院的蘇聯士兵練習完後將帶刺刀的步槍放歸原位,斜挎一個貌似“乾糧袋”式樣的東西,實際上是一件被仔細摺疊成條狀的長款軍服

德軍軍服和裝具

德軍在東線戰場裝備的野戰軍服主要為M40、M41、M42、M43式,這四種野戰軍服都演化自M36式野戰軍服,形制大致相似,主要區別是服裝材質的羊毛含量和鈕釦的材質等涉及生產成本的細節,軍服的顏色為原野灰色。

最後期裝備部隊的M44野戰服很大程度上區別於以往式樣,採用下襬收緊的短夾克式版型。實際作戰穿著時,可以減少軍服對實施戰術動作的妨礙,短小的軍服式同時也節省了布料。

德軍對軍服和裝具的功能區分,就像他們對機械製造一樣執著。例如鞋靴的裝備,空軍、海軍、山地部隊、炮兵、坦克兵、突擊炮兵多為輕便的短幫皮靴,陸軍官兵統一配發的是皮革或人造皮革的長筒行軍靴,軍官可以定製馬靴,由於來源不統一,版型有所差異。

皮質重型Y帶是德軍在單兵裝具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進,在配合腰帶使用時,Y帶可以有效地用肩部和腰部分散負載的裝具重量,進而達到提高士兵在行軍時的負荷和舒適度。Y帶分為M40和M42兩種。

德軍的野戰褲相比上衣的複雜演化,在生產過程中改良變化較少,分為M37式和M43式。M37式為傳統的搭配內用Y型吊褲帶的直筒褲,式樣少許類似普通的民間長褲。在蘇德戰爭初期,穿M37褲的士兵需要穿著長筒行軍靴。

M43式野戰褲配發時,考慮到皮質重型Y帶已經大批配發到前線,實際穿著時既可以搭配內用Y型吊褲帶使用,也可以搭配普通腰帶使用。戰爭後期,前線官兵對於短幫野戰靴的熱衷,常見到這兩種搭配。

德國和蘇聯都在戰爭中一樣犯過很多錯誤,但是蘇聯擁有人員和工業上的優勢,大量抵消了德國難以持久的戰術優勢,來自美英的物資援助又為修正錯誤提供了重要的加權。

二戰時期的蘇聯軍服:在蘇芬戰爭中吃虧,在蘇德戰爭中沾光

1942年初嚴寒中的德國士兵,當時進攻受挫的東線德軍就地籌集禦寒衣物,看起來狼狽不堪

1941年9月29日,美英蘇三國代表在莫斯科簽訂對蘇聯的援助議定書,其中約定美英兩國在援助的第一階段(1941年10月1日至1942年6月)向蘇聯提供的軍需物資,再由美英兩國提供運輸工具,將貨物運到蘇聯。每月交付物資的清單共計71項,其中關於軍服生產用消耗原材料就包括: 鞋底用皮革1500噸,羊毛2000噸、軍靴40萬雙、軍衣料120萬米。

德國非但沒有可以依賴的援助,反而還要向軸心國的盟友和僕從國輸出援助。雖然戰後,蘇聯的將軍們對物資援助諱莫如深,但其為蘇聯取得戰爭的勝利,起到了不可置疑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