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

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目前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對參評國家進行的排名,只具有相對意義。對於我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建立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


"

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目前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對參評國家進行的排名,只具有相對意義。對於我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建立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更多國家意識到贏得競爭優勢有賴於國家創新能力,並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核心戰略選擇。2016年3月,中國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未來創新發展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即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到2035年實現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到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支撐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世界領先,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基於這一戰略目標,迫切需要釐清創新的內涵和維度、創新的關鍵因素、國家創新能力構成及其特徵、創新型國家特徵、科技強國特徵、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測度方法、本國在創新測度國際比較中的位置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中國的創新發展進程,而且有利於優化調整創新發展戰略。

本文綜述關於創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辨析了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內涵特徵,綜合分析了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等問題,並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些啟示與借鑑。

創新的研究進展

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分析,當前關於創新研究的相關進展可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一是創新內涵不斷拓展。國際上對創新尚無統一的定義。早期,對於創新的認識侷限於從研究到發明再到商業化的線性過程。目前,創新的內涵已拓展至包括創新供給和投入、外部市場需求、政策環境、教育和國家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構成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二是創新來源更加多樣化。創新來源於研究與試驗開發、科技領域的交叉匯聚等創新實踐,來源於軟件、人力資本、商標和知識集群等創新資源,來源於創新模式、科研合作模式等創新機制,來源於世界各個角落以及消費者提出的數以萬計的新需求。

三是創新擴散速度加快,交叉與合作日益明顯。汽車用55年實現了美國1/4家庭的普及率,而互聯網僅用了7年。此外,不同領域的交叉和匯聚現象日益增多;科學家、工程師、發明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活動範圍日趨全球化。

四是創新模式不斷演化。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看,創新模式已經從第一代的技術推動模式發展到當前第六代的開放式創新網絡模式。開放式創新網絡,強調更廣泛的創新屬性,不僅關注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和技術創新,也關注非技術的創新或用戶驅動的創新等其他形式的創新(圖1)。


"

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目前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對參評國家進行的排名,只具有相對意義。對於我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建立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更多國家意識到贏得競爭優勢有賴於國家創新能力,並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核心戰略選擇。2016年3月,中國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未來創新發展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即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到2035年實現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到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支撐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世界領先,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基於這一戰略目標,迫切需要釐清創新的內涵和維度、創新的關鍵因素、國家創新能力構成及其特徵、創新型國家特徵、科技強國特徵、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測度方法、本國在創新測度國際比較中的位置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中國的創新發展進程,而且有利於優化調整創新發展戰略。

本文綜述關於創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辨析了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內涵特徵,綜合分析了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等問題,並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些啟示與借鑑。

創新的研究進展

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分析,當前關於創新研究的相關進展可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一是創新內涵不斷拓展。國際上對創新尚無統一的定義。早期,對於創新的認識侷限於從研究到發明再到商業化的線性過程。目前,創新的內涵已拓展至包括創新供給和投入、外部市場需求、政策環境、教育和國家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構成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二是創新來源更加多樣化。創新來源於研究與試驗開發、科技領域的交叉匯聚等創新實踐,來源於軟件、人力資本、商標和知識集群等創新資源,來源於創新模式、科研合作模式等創新機制,來源於世界各個角落以及消費者提出的數以萬計的新需求。

三是創新擴散速度加快,交叉與合作日益明顯。汽車用55年實現了美國1/4家庭的普及率,而互聯網僅用了7年。此外,不同領域的交叉和匯聚現象日益增多;科學家、工程師、發明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活動範圍日趨全球化。

四是創新模式不斷演化。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看,創新模式已經從第一代的技術推動模式發展到當前第六代的開放式創新網絡模式。開放式創新網絡,強調更廣泛的創新屬性,不僅關注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和技術創新,也關注非技術的創新或用戶驅動的創新等其他形式的創新(圖1)。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圖1 創新模式由封閉式創新向創新網絡演化

五是創新系統的多層面化。創新系統可分為國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產業創新系統、技術創新系統等。但無論哪個層面的創新系統,都是由多個創新主體和多種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創新網絡結構(圖2)。


"

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目前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對參評國家進行的排名,只具有相對意義。對於我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建立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更多國家意識到贏得競爭優勢有賴於國家創新能力,並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核心戰略選擇。2016年3月,中國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未來創新發展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即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到2035年實現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到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支撐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世界領先,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基於這一戰略目標,迫切需要釐清創新的內涵和維度、創新的關鍵因素、國家創新能力構成及其特徵、創新型國家特徵、科技強國特徵、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測度方法、本國在創新測度國際比較中的位置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中國的創新發展進程,而且有利於優化調整創新發展戰略。

本文綜述關於創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辨析了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內涵特徵,綜合分析了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等問題,並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些啟示與借鑑。

創新的研究進展

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分析,當前關於創新研究的相關進展可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一是創新內涵不斷拓展。國際上對創新尚無統一的定義。早期,對於創新的認識侷限於從研究到發明再到商業化的線性過程。目前,創新的內涵已拓展至包括創新供給和投入、外部市場需求、政策環境、教育和國家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構成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二是創新來源更加多樣化。創新來源於研究與試驗開發、科技領域的交叉匯聚等創新實踐,來源於軟件、人力資本、商標和知識集群等創新資源,來源於創新模式、科研合作模式等創新機制,來源於世界各個角落以及消費者提出的數以萬計的新需求。

三是創新擴散速度加快,交叉與合作日益明顯。汽車用55年實現了美國1/4家庭的普及率,而互聯網僅用了7年。此外,不同領域的交叉和匯聚現象日益增多;科學家、工程師、發明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活動範圍日趨全球化。

四是創新模式不斷演化。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看,創新模式已經從第一代的技術推動模式發展到當前第六代的開放式創新網絡模式。開放式創新網絡,強調更廣泛的創新屬性,不僅關注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和技術創新,也關注非技術的創新或用戶驅動的創新等其他形式的創新(圖1)。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圖1 創新模式由封閉式創新向創新網絡演化

五是創新系統的多層面化。創新系統可分為國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產業創新系統、技術創新系統等。但無論哪個層面的創新系統,都是由多個創新主體和多種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創新網絡結構(圖2)。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圖2 創新系統多層面化

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分析

為監測主要國家的創新能力,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和若干國家競相開展有關國家創新能力、國家競爭力、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等的理論研究與監測和評估實踐。

國家創新能力測度

《歐洲創新記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EIS)由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於2001年創建,每年評估歐盟成員國並定標一些非歐盟國家(包含美國、日本和中國等)。EIS的指標體系由3類一級要素(能動因子、企業活動和創新產出)、8個二級創新指標(人力資源、研究體系、金融和公共經費、企業投資、合作與創業、知識資產、創新者、經濟影響)構成。EIS根據當年的創新總指數得分(即總排名得分)將成員國劃分為創新領先國、創新強國、中等創新國和適度創新國。

《全球創新指數》(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自2007年起發佈。GII指標體系由3類一級要素(創新投入、創新效率和創新產出)、8個二級創新類目(制度、人力資本和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技術產出和創新輸出)構成。GII根據上述指標每年對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的創新能力進行綜合和單項指標的評價,並比較分析具體的優勢與劣勢。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自2011年起發佈,設計了創新資源、知識創造、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等5個要素的指標,對所選國家進行綜合排名和一級指標單項排名。

國家競爭力測度

《全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GCR)由世界經濟論壇從1979年開始發佈,以此反映全球主要國家/地區在國際上的相對競爭力和潛在經濟增長能力。GCR 由3大一級指標(基本條件指數、效率增強指數、創新與先進因素指數)及其所屬的12個指標(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高等教育與培訓、技術成熟度、市場規模、企業先進性等)聚合而成。GCR利用國家發展階段理論,考慮所測度國家/地區經濟發展所處不同階段因素,將國家/地區劃分為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3個發展階段進行評估測度。

《世界競爭力年鑑》(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WCY)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自1989年起每年定期發佈。該評估體系採用4大要素(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和基礎設施)及其20個子要素進行評測。該評估體系每年對60個左右的參評國家分別按總體競爭力指標、4大要素指標和20個子要素指標等進行評估排名。

國家科技能力測度

科技能力指數(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pacity index,STCI)由蘭德公司與世界銀行合作研究構建,用以測度國家吸收和利用科技知識的程度。該指標體系將科技能力劃分為3個維度(能動因素、資源和嵌入知識)及下屬8個子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研發投入、科研機構數量、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科技論文和專利產出等)。STCI將所研究的國家劃分為4類進行排序:科技能力先進國家、科技能力成熟國家、科技能力發展中國家和科技能力落後國家。

技術成就指數(technology achievement index,TAI)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2年提出。TAI側重評價國家創造和使用技術的能力而不考慮其技術發展的總體情況,設計了新技術創造、新創新擴散、舊有技術擴散和人的技能發展等4個要素指標。TAI將國家劃分為4大類:技術成就領導者、技術成就潛在領導者、技術成就積極採納者和技術成就邊緣國。

目前有關創新能力的評估各有千秋,但仍有共性規律可循,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1)測度方法。測度國家創新能力的現有指標往往從兩個視角進行國際比較,一是從創新能力總量的視角,將所比國家依據各創新指數的總指標得分劃分為不同的國家組;二是從各指數和指標排名的升降的視角,將國家劃分為競爭的“贏家”或“輸家”。

2)測度要素。測度要素大致可以歸為以下3類,一是創新投入,包括研發投入、人力投入、基礎設施投入等;二是創新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科研教育機制等;三是創新產出,包括科研論文產出、專利產出、知識密集型產業輸出等。

但是,應該認識到,無論哪種評估體系都難以兼顧國家創新能力的諸多特點和差異。一方面是由於各個國家在發展階段、發展方式、發展資源與環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另一方面也歸因於創新活動本身具有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特徵辨析

國家創新能力及其核心要素

國家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方面。Furman將國家創新能力界定為一個國家長期研發技術並使其商業化的能力,並結合創意驅動理論、國家競爭優勢模型等理論構建了國家創新能力框架。該框架將通用基礎設施、國家產業集群創新環境、通用基礎設施和產業集群之間的聯繫作為國家創新能力的三大核心要素。OECD認為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是“管理反映市場需求和其他社會需求的富有創造性知識的能力”。Malgorzata認為國家創新能力很大程度有賴於國家在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和技術勞動力的規模,對科學技術與創新的投資,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生產力,政府的創新戰略和政策選擇等。

事實上,大量研究表明,國家創新能力是許多要素的總和,主要涉及:科學、技術和創新領域的投資;基礎設施;科學家與工程師隊伍,以及掌握知識與技能的人力資源;與科技和創新相關的政策環境;研發機構與合作用戶的合作網絡;開放創新的機制與開放的貿易體制等。

創新型國家及其特徵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認為,創新型國家的最主要特徵是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與傳統的發展模式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並將“社會經濟和財富增長是主要依靠要素(傳統的自然資源消耗和資本)投入驅動,還是主要依靠以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為標誌的創新活動來驅動”作為判斷依據。2008年,英國創新、大學與技能部(DIUS)發佈《創新國家》白皮書,強調從政府的作用、需求創新、支持企業創新、國際創新、創新人才及公共部分創新等角度出發,構建以政府為引導,企業、機構和個人等全社會參與的創新體系。2013年,法國頒佈實施國家層面的科學研究與創新發展戰略“法國-歐洲2020”戰略,強調從完善國家級戰略規劃流程與協調機制,深入推進技術研究;大力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與培訓設施,推廣實施轉移轉化新政策等方面改善法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此外,前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競爭力年鑑》《全球創新指數》等創新評估指標往往將政策環境、基礎設施、研發投入、人力資源等作為評價維度。

根據主要國家的創新發展戰略、國內外有關創新評估的研究實踐以及學術研究文獻,將創新型國家的內涵歸為以下6個方面。

一是創新戰略清晰。例如,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目標,制定了清晰的研究與創新戰略政策;二是創新投入巨大。例如,持續為研究與創新領域等大量投資;三是創新實力雄厚。例如,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能力,具備快速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創新型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以及具備能儘可能充分發揮不同性別國民的創新潛力的能力;四是創新單元活躍。例如,擁有能與世界上最具創新的競爭者相抗衡並贏得創新競爭優勢,且提供高就業的產業部門;五是創新環境友好。例如,具有為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而提供的有利的創新環境,能為國民營造更健康和安全的環境;六是創新機制完善。例如,具備促進科學界、產業界、社會各界及國際合作夥伴產生協同創新效應的資源整合機制,具備促進新的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創新激勵機制,以及促進社會進行負責任創新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等。

科技強國及其特徵

“科技強國”較多出現在中國政治、政策、宏觀戰略文件中。近兩年,“科技強國”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筆者參與編纂的《科技強國建設之路中國與世界》於2018年出版,是國內第一部明確以科技強國為題的著作,曾較為系統地從科技、經濟、產業、教育、人才、社會、文化等方面歸納了科技強國的特徵與要素。也就是“科技強國”的內涵與科學史中的世界科學中心轉移有關,主要核心要素包含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科學技術的體制與制度、科技人才隊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科技政策研究專家和創新能力評估專家一般認為,科技強國具有如下3個特徵,一是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與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同步,可應對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並能解決國家的其他戰略問題;二是具有創新能力自主建設、研發的高戰略性、高水平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並重、能持續培養高水平人才等的機制與措施;三是充分重視科技要素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科技創新對生產率的貢獻、科研機構的合理分佈,以及創新友好型環境的建設。

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及優勢和不足

綜合分析國際上不同的創新評價體系及其評價結果,可以判斷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優勢和不足。

相對位置

1)中國在多個創新測度體系中的總排名處於世界中上游。根據《世界競爭力年鑑》,中國近5年的年度整體競爭力排名基本位居前25位。國家綜合實力在參評的60多個經濟體中的排名在中上游位置,超過法國、意大利和其他金磚國家,但落後於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主要創新型國家。另外,中國在《全球競爭力報告》近5年的總排名相對穩定在前30位(參評國家138個),處於其劃分的“效率驅動發展”階段,保持最具競爭力的新興經濟體之列。此外,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的排名第17位,首次進入前20名(參評國家126個)。

2)中國的創新能力提升較快。根據《歐洲創新記分牌》,中國創新綜合指數的提升速度是納入評價的所有國家/地區中最快的。從2008年為歐盟平均績效(歐盟=100)的26%上升至2017年的76%,中國在持續縮小與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或地區創新績效的差距。根據《全球創新指數》,中國綜合排名在2012年至2018年間上升了17個位次,領跑中等收入國家。在《世界競爭力年鑑》的整體競爭力排名中,中國也從2010年的第47位躍升至前25位。此外,中國在《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的“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也從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7位,不斷縮小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創新型國家的差距。

相對優勢和不足

1)相對優勢。

近年來,中國在創新能力建設的多個關鍵指標上取得顯著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宏觀經濟總體指標表現良好,市場優勢明顯。根據《世界競爭力年鑑》,中國近5年的“經濟表現”要素指標均位居世界前5位;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市場規模”指標中國位居世界第1位。這表明中國大規模的經濟總量和市場容量可為創新活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中國創新投入總量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根據《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8》,2017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過2300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16.1%,且呈不斷上升趨勢。自2010年起超過德國,2013年超過日本後,中國目前已連續4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同時,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1%,首次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根據《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國的知識和技術產出(其下包含知識創造、知識影響和知識傳播等3個二級指標)指標排名世界第5位。其中,知識創造(包含專利申請量、國際專利申請量、實用新型申請量、科技論文、引用文獻H 指數5類三級指標)排名世界第7位;知識影響指標(包含高端、中高端技術生產佔比三級指標)排名世界第4位;知識的傳播中的高技術出口淨額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指標排名世界第1 位。另外,根據《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8》,中國的知識創造指標排名世界第7位,比2017年提升了1個位次。此外,根據《自然指數2018年度排行榜》,中國是2018全球年高質量科研論文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貢獻國,超過德國、英國、日本等國。中國在化學、物理、地球與環境、生命科學領域的表現總體均居世界前5位。

2)相對不足。

作為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的創新績效與高收入經濟體相比,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

一是創新的制度環境排名相對靠後。根據《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國的制度指標世界排名第70 位(參評國家126個)。該指標下的政治環境、監管環境和商業環境的世界排名分別為第60、100和59位。在《全球競爭力報告2016—2017》中,中國的制度指標排名世界第45 位(參評國家138 個)。在創新環境指標方面,企業創新項目獲得風險資本支持的難易程度排名在下滑,表明企業創新項目的融資難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世界排名也在下滑。這些都表明,中國創新和創業的制度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是高等教育指標排名偏低。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中國的高等教育二級指標排名世界第94位。該指標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高等教育入境留學生的比例”世界排名分別為第55和97位,顯示中國高等教育覆蓋率及國際競爭能力程度偏低。

三是基礎設施指標排名靠後。堅實和高效利用的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中國的一級指標基礎設施(包含信息通信技術、普通基礎設施和生態可持續性三類二級指標)排名第29位(參評國家126個),較中國第17位的綜合排名相對靠後。該指標下的信息通信技術排名第45位,生態可持續性排名第71位。

借鑑與啟示

1)創新是國家經濟競爭戰略的前沿和核心,創新驅動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關鍵戰略選擇。儘管主要國家創新戰略目標有別,但所體現的共性是將科學、技術和創新與經濟和就業增長結合,或者圍繞科學、技術與創新調整國家發展戰略,制定有效實施的行動計劃,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在全球贏得創新競爭優勢。例如,大量和持續投資科學技術和創新的關鍵領域,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培養和吸引人才,參與以創新為基礎的科技和經濟活動等。

2)為實現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應聚焦推動國家創新能力的均衡提升。國際上創新能力領先的國家,其創新能力各個維度的測度指標都很優秀,創新維度表現出均衡的結構。而創新能力中等或偏下的國家,其創新維度表現出偏正的結構。中國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要持續支持國家創新能力表現突出的方面,更應推動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的方面(如制度環境、基礎設施等),進而實現國家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

3)正確應用國家創新能力評估結果,進一步發展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全球創新指數》《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等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將參評國家進行排名。然而,各個國家的排名結果只具有相對意義,難以揭示各國的規模、經濟發展模式、社會發展階段、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等方面的差異,更難以揭示各國的科技進步和取得的科技成就。對於中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責任編輯 傅雪)

參考文獻(略)


"

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目前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對參評國家進行的排名,只具有相對意義。對於我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建立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21世紀,更多國家意識到贏得競爭優勢有賴於國家創新能力,並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核心戰略選擇。2016年3月,中國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未來創新發展制定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即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到2035年實現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到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支撐中國綜合國力和國家影響力世界領先,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基於這一戰略目標,迫切需要釐清創新的內涵和維度、創新的關鍵因素、國家創新能力構成及其特徵、創新型國家特徵、科技強國特徵、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測度方法、本國在創新測度國際比較中的位置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判斷中國的創新發展進程,而且有利於優化調整創新發展戰略。

本文綜述關於創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辨析了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內涵特徵,綜合分析了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等問題,並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些啟示與借鑑。

創新的研究進展

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分析,當前關於創新研究的相關進展可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一是創新內涵不斷拓展。國際上對創新尚無統一的定義。早期,對於創新的認識侷限於從研究到發明再到商業化的線性過程。目前,創新的內涵已拓展至包括創新供給和投入、外部市場需求、政策環境、教育和國家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構成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二是創新來源更加多樣化。創新來源於研究與試驗開發、科技領域的交叉匯聚等創新實踐,來源於軟件、人力資本、商標和知識集群等創新資源,來源於創新模式、科研合作模式等創新機制,來源於世界各個角落以及消費者提出的數以萬計的新需求。

三是創新擴散速度加快,交叉與合作日益明顯。汽車用55年實現了美國1/4家庭的普及率,而互聯網僅用了7年。此外,不同領域的交叉和匯聚現象日益增多;科學家、工程師、發明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活動範圍日趨全球化。

四是創新模式不斷演化。從歷史演進的角度看,創新模式已經從第一代的技術推動模式發展到當前第六代的開放式創新網絡模式。開放式創新網絡,強調更廣泛的創新屬性,不僅關注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和技術創新,也關注非技術的創新或用戶驅動的創新等其他形式的創新(圖1)。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圖1 創新模式由封閉式創新向創新網絡演化

五是創新系統的多層面化。創新系統可分為國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產業創新系統、技術創新系統等。但無論哪個層面的創新系統,都是由多個創新主體和多種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創新網絡結構(圖2)。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圖2 創新系統多層面化

創新監測與評價實踐分析

為監測主要國家的創新能力,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和若干國家競相開展有關國家創新能力、國家競爭力、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等的理論研究與監測和評估實踐。

國家創新能力測度

《歐洲創新記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EIS)由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於2001年創建,每年評估歐盟成員國並定標一些非歐盟國家(包含美國、日本和中國等)。EIS的指標體系由3類一級要素(能動因子、企業活動和創新產出)、8個二級創新指標(人力資源、研究體系、金融和公共經費、企業投資、合作與創業、知識資產、創新者、經濟影響)構成。EIS根據當年的創新總指數得分(即總排名得分)將成員國劃分為創新領先國、創新強國、中等創新國和適度創新國。

《全球創新指數》(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自2007年起發佈。GII指標體系由3類一級要素(創新投入、創新效率和創新產出)、8個二級創新類目(制度、人力資本和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技術產出和創新輸出)構成。GII根據上述指標每年對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的創新能力進行綜合和單項指標的評價,並比較分析具體的優勢與劣勢。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自2011年起發佈,設計了創新資源、知識創造、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等5個要素的指標,對所選國家進行綜合排名和一級指標單項排名。

國家競爭力測度

《全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GCR)由世界經濟論壇從1979年開始發佈,以此反映全球主要國家/地區在國際上的相對競爭力和潛在經濟增長能力。GCR 由3大一級指標(基本條件指數、效率增強指數、創新與先進因素指數)及其所屬的12個指標(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高等教育與培訓、技術成熟度、市場規模、企業先進性等)聚合而成。GCR利用國家發展階段理論,考慮所測度國家/地區經濟發展所處不同階段因素,將國家/地區劃分為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3個發展階段進行評估測度。

《世界競爭力年鑑》(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WCY)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自1989年起每年定期發佈。該評估體系採用4大要素(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和基礎設施)及其20個子要素進行評測。該評估體系每年對60個左右的參評國家分別按總體競爭力指標、4大要素指標和20個子要素指標等進行評估排名。

國家科技能力測度

科技能力指數(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pacity index,STCI)由蘭德公司與世界銀行合作研究構建,用以測度國家吸收和利用科技知識的程度。該指標體系將科技能力劃分為3個維度(能動因素、資源和嵌入知識)及下屬8個子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研發投入、科研機構數量、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科技論文和專利產出等)。STCI將所研究的國家劃分為4類進行排序:科技能力先進國家、科技能力成熟國家、科技能力發展中國家和科技能力落後國家。

技術成就指數(technology achievement index,TAI)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2年提出。TAI側重評價國家創造和使用技術的能力而不考慮其技術發展的總體情況,設計了新技術創造、新創新擴散、舊有技術擴散和人的技能發展等4個要素指標。TAI將國家劃分為4大類:技術成就領導者、技術成就潛在領導者、技術成就積極採納者和技術成就邊緣國。

目前有關創新能力的評估各有千秋,但仍有共性規律可循,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1)測度方法。測度國家創新能力的現有指標往往從兩個視角進行國際比較,一是從創新能力總量的視角,將所比國家依據各創新指數的總指標得分劃分為不同的國家組;二是從各指數和指標排名的升降的視角,將國家劃分為競爭的“贏家”或“輸家”。

2)測度要素。測度要素大致可以歸為以下3類,一是創新投入,包括研發投入、人力投入、基礎設施投入等;二是創新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科研教育機制等;三是創新產出,包括科研論文產出、專利產出、知識密集型產業輸出等。

但是,應該認識到,無論哪種評估體系都難以兼顧國家創新能力的諸多特點和差異。一方面是由於各個國家在發展階段、發展方式、發展資源與環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另一方面也歸因於創新活動本身具有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國家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特徵辨析

國家創新能力及其核心要素

國家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方面。Furman將國家創新能力界定為一個國家長期研發技術並使其商業化的能力,並結合創意驅動理論、國家競爭優勢模型等理論構建了國家創新能力框架。該框架將通用基礎設施、國家產業集群創新環境、通用基礎設施和產業集群之間的聯繫作為國家創新能力的三大核心要素。OECD認為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是“管理反映市場需求和其他社會需求的富有創造性知識的能力”。Malgorzata認為國家創新能力很大程度有賴於國家在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和技術勞動力的規模,對科學技術與創新的投資,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生產力,政府的創新戰略和政策選擇等。

事實上,大量研究表明,國家創新能力是許多要素的總和,主要涉及:科學、技術和創新領域的投資;基礎設施;科學家與工程師隊伍,以及掌握知識與技能的人力資源;與科技和創新相關的政策環境;研發機構與合作用戶的合作網絡;開放創新的機制與開放的貿易體制等。

創新型國家及其特徵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認為,創新型國家的最主要特徵是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與傳統的發展模式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並將“社會經濟和財富增長是主要依靠要素(傳統的自然資源消耗和資本)投入驅動,還是主要依靠以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為標誌的創新活動來驅動”作為判斷依據。2008年,英國創新、大學與技能部(DIUS)發佈《創新國家》白皮書,強調從政府的作用、需求創新、支持企業創新、國際創新、創新人才及公共部分創新等角度出發,構建以政府為引導,企業、機構和個人等全社會參與的創新體系。2013年,法國頒佈實施國家層面的科學研究與創新發展戰略“法國-歐洲2020”戰略,強調從完善國家級戰略規劃流程與協調機制,深入推進技術研究;大力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與培訓設施,推廣實施轉移轉化新政策等方面改善法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此外,前述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競爭力年鑑》《全球創新指數》等創新評估指標往往將政策環境、基礎設施、研發投入、人力資源等作為評價維度。

根據主要國家的創新發展戰略、國內外有關創新評估的研究實踐以及學術研究文獻,將創新型國家的內涵歸為以下6個方面。

一是創新戰略清晰。例如,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目標,制定了清晰的研究與創新戰略政策;二是創新投入巨大。例如,持續為研究與創新領域等大量投資;三是創新實力雄厚。例如,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能力,具備快速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創新型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以及具備能儘可能充分發揮不同性別國民的創新潛力的能力;四是創新單元活躍。例如,擁有能與世界上最具創新的競爭者相抗衡並贏得創新競爭優勢,且提供高就業的產業部門;五是創新環境友好。例如,具有為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而提供的有利的創新環境,能為國民營造更健康和安全的環境;六是創新機制完善。例如,具備促進科學界、產業界、社會各界及國際合作夥伴產生協同創新效應的資源整合機制,具備促進新的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創新激勵機制,以及促進社會進行負責任創新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等。

科技強國及其特徵

“科技強國”較多出現在中國政治、政策、宏觀戰略文件中。近兩年,“科技強國”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筆者參與編纂的《科技強國建設之路中國與世界》於2018年出版,是國內第一部明確以科技強國為題的著作,曾較為系統地從科技、經濟、產業、教育、人才、社會、文化等方面歸納了科技強國的特徵與要素。也就是“科技強國”的內涵與科學史中的世界科學中心轉移有關,主要核心要素包含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科學技術的體制與制度、科技人才隊伍、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科技政策研究專家和創新能力評估專家一般認為,科技強國具有如下3個特徵,一是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與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同步,可應對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並能解決國家的其他戰略問題;二是具有創新能力自主建設、研發的高戰略性、高水平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並重、能持續培養高水平人才等的機制與措施;三是充分重視科技要素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科技創新對生產率的貢獻、科研機構的合理分佈,以及創新友好型環境的建設。

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及優勢和不足

綜合分析國際上不同的創新評價體系及其評價結果,可以判斷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上的相對位置、優勢和不足。

相對位置

1)中國在多個創新測度體系中的總排名處於世界中上游。根據《世界競爭力年鑑》,中國近5年的年度整體競爭力排名基本位居前25位。國家綜合實力在參評的60多個經濟體中的排名在中上游位置,超過法國、意大利和其他金磚國家,但落後於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主要創新型國家。另外,中國在《全球競爭力報告》近5年的總排名相對穩定在前30位(參評國家138個),處於其劃分的“效率驅動發展”階段,保持最具競爭力的新興經濟體之列。此外,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的排名第17位,首次進入前20名(參評國家126個)。

2)中國的創新能力提升較快。根據《歐洲創新記分牌》,中國創新綜合指數的提升速度是納入評價的所有國家/地區中最快的。從2008年為歐盟平均績效(歐盟=100)的26%上升至2017年的76%,中國在持續縮小與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或地區創新績效的差距。根據《全球創新指數》,中國綜合排名在2012年至2018年間上升了17個位次,領跑中等收入國家。在《世界競爭力年鑑》的整體競爭力排名中,中國也從2010年的第47位躍升至前25位。此外,中國在《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的“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也從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17位,不斷縮小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創新型國家的差距。

相對優勢和不足

1)相對優勢。

近年來,中國在創新能力建設的多個關鍵指標上取得顯著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宏觀經濟總體指標表現良好,市場優勢明顯。根據《世界競爭力年鑑》,中國近5年的“經濟表現”要素指標均位居世界前5位;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市場規模”指標中國位居世界第1位。這表明中國大規模的經濟總量和市場容量可為創新活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中國創新投入總量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根據《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8》,2017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過2300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16.1%,且呈不斷上升趨勢。自2010年起超過德國,2013年超過日本後,中國目前已連續4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同時,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1%,首次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根據《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國的知識和技術產出(其下包含知識創造、知識影響和知識傳播等3個二級指標)指標排名世界第5位。其中,知識創造(包含專利申請量、國際專利申請量、實用新型申請量、科技論文、引用文獻H 指數5類三級指標)排名世界第7位;知識影響指標(包含高端、中高端技術生產佔比三級指標)排名世界第4位;知識的傳播中的高技術出口淨額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指標排名世界第1 位。另外,根據《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8》,中國的知識創造指標排名世界第7位,比2017年提升了1個位次。此外,根據《自然指數2018年度排行榜》,中國是2018全球年高質量科研論文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貢獻國,超過德國、英國、日本等國。中國在化學、物理、地球與環境、生命科學領域的表現總體均居世界前5位。

2)相對不足。

作為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的創新績效與高收入經濟體相比,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

一是創新的制度環境排名相對靠後。根據《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國的制度指標世界排名第70 位(參評國家126個)。該指標下的政治環境、監管環境和商業環境的世界排名分別為第60、100和59位。在《全球競爭力報告2016—2017》中,中國的制度指標排名世界第45 位(參評國家138 個)。在創新環境指標方面,企業創新項目獲得風險資本支持的難易程度排名在下滑,表明企業創新項目的融資難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世界排名也在下滑。這些都表明,中國創新和創業的制度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是高等教育指標排名偏低。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中國的高等教育二級指標排名世界第94位。該指標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高等教育入境留學生的比例”世界排名分別為第55和97位,顯示中國高等教育覆蓋率及國際競爭能力程度偏低。

三是基礎設施指標排名靠後。堅實和高效利用的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全球創新指數2018》中,中國的一級指標基礎設施(包含信息通信技術、普通基礎設施和生態可持續性三類二級指標)排名第29位(參評國家126個),較中國第17位的綜合排名相對靠後。該指標下的信息通信技術排名第45位,生態可持續性排名第71位。

借鑑與啟示

1)創新是國家經濟競爭戰略的前沿和核心,創新驅動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關鍵戰略選擇。儘管主要國家創新戰略目標有別,但所體現的共性是將科學、技術和創新與經濟和就業增長結合,或者圍繞科學、技術與創新調整國家發展戰略,制定有效實施的行動計劃,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在全球贏得創新競爭優勢。例如,大量和持續投資科學技術和創新的關鍵領域,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培養和吸引人才,參與以創新為基礎的科技和經濟活動等。

2)為實現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應聚焦推動國家創新能力的均衡提升。國際上創新能力領先的國家,其創新能力各個維度的測度指標都很優秀,創新維度表現出均衡的結構。而創新能力中等或偏下的國家,其創新維度表現出偏正的結構。中國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要持續支持國家創新能力表現突出的方面,更應推動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的方面(如制度環境、基礎設施等),進而實現國家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

3)正確應用國家創新能力評估結果,進一步發展適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創新監測與評估體系。創新能力是多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家創新能力是全社會整體創新系統能力的體現。《全球創新指數》《國家創新指數報告》等有關國家創新能力測度體系按創新能力強弱將參評國家進行排名。然而,各個國家的排名結果只具有相對意義,難以揭示各國的規模、經濟發展模式、社會發展階段、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等方面的差異,更難以揭示各國的科技進步和取得的科技成就。對於中國創新能力的評估,要按照創新規律構建創新測度要素,客觀反映國家創新能力的變化。(責任編輯 傅雪)

參考文獻(略)


國家層面創新能力的評價

本文作者:尹高磊,譚宗穎,王雪

作者簡介:尹高磊,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戰略情報、科技政策; 譚宗穎(通信作者),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員, 研究方向為科技發展戰略、學科戰略情報、國際科技競爭力。

注:本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19 年第14期,敬請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