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業務強勁增長 光啟技術上半年淨利增逾八成'

"

本報記者 李春蓮

超材料產品的產業化落地及量產實力令光啟技術(002625.SZ)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日前,光啟技術正式對外發布上半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營收與淨利實現雙增長,其中,營收同比增長1.75%;淨利潤同比增長87.28%。令市場欣喜的是,光啟技術持續發力的超材料業務增長迅猛,營收同比增長134.7%,為業績整體增長作出貢獻。

“超材料產品的加速產業化,必將為公司高速發展提供動力。”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超材料批產比例大幅提升

超材料業務的增長提速,尤其是批產比例大幅提升,將整個行業的產業化發展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半年報顯示,光啟技術超材料產品的營收佔比達到27.67%,同比增加328.7%。

“這表明光啟超材料產品進入批產階段,已經形成產品銷售收入為主,研發收入未輔的盈利模式。”一位尖端裝備行業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光啟新一代超材料技術具有跨代創新性,對於尖端裝備的智能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批產比例提高說明,光啟技術已經趟出一條將前沿科學研究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的產業化之路,這也是業內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轉向超材料技術的原因所在。”

據瞭解,今年春節剛過,光啟技術位於深圳觀瀾的超材料智能工廠已經在滿負荷運轉。這家擁有全球首條超材料生產線的智能工廠,具備年產15萬平米超材料及2000件複合超材料製品的生產能力,覆蓋了功能材料從開發、驗證,到試產、量產的全流程,並配備滿足高性能、高標準複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設備,承擔光啟多款尖端裝備的研製和交付任務。

儘管批產提速,這家在業內率先實現超材料產品規模化生產製備的工廠,即使開足馬力,生產線實行連軸運轉,產能依然捉襟見肘。“目前,僅靠深圳這條產線,已遠不能滿足訂單增長和交付需求。”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據瞭解,光啟系列超材料智能結構件由數以千萬計的微結構設計構成,集電磁調製、傳感、結構、承載於一體,已經應用在我國尖端裝備上。值得一提的是,外界一直對光啟“黑科技是否落地”存在爭議,此次財報和越來越密集發佈的訂單公告也給出了有力迴應。公告顯示,今年1月至今,光啟技術共發佈6份訂單合同,訂單總額已達1.35億元。多份公告同時表示,系列訂單“意味著公司先進超材料結構產品在裝備領域取得了進入批量生產的重要進展”。

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Stratistics MRC預測,到2022年,全球超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26.3億美元,6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3.2%。按照該增長率,光啟技術如能及時擴充產能,將有機會進入發展快通道。

人工智能覆蓋技術賦能業績增長

“人工智能覆蓋技術”是光啟技術繼應用於尖端裝備後新一代超材料技術的又一深度創新的戰果。據光啟技術財報披露,相關技術已在市場上逐步獲得客戶認可,預計今年會迎來較快發展。

一位城市安防專家分析指出,超材料技術的本質是利用超級計算機數字化設計一種微結構,並在物理世界裡通過高精度的製造將之製造出來。這就讓光啟技術擁有了將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一一映射的核心能力,從而,發展出“人工智能覆蓋技術”。“人工智能覆蓋技術”通過穿透實戰應用,把孤立的個體、區域、環境等物理世界整合為一張規模化實時動態感知網,首次實現對海量目標的全域無感覆蓋追蹤,解決了業界長期難以突破的關鍵技術難題。

據瞭解,“人工智能覆蓋技術”已在上海、重慶等多地成功應用,已協助警方處理多起盜竊、“黑導遊”、孩童老人丟失案件,所有案件平均處理時間不超過10分鐘。人工智能覆蓋網絡的智能終端之一——警用智能頭盔也已形成逾千萬訂單。

“人工智能覆蓋技術”將成為光啟技術的又一增長點。據國務院《關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業內認為,這意味著,光啟技術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覆蓋網絡有望為規模超萬億元的產業提供新一代數字基礎支撐。

據瞭解,光啟組建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唯一擁有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致力於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應用的基礎研究,承擔了我國從無到有構建超材料學科的技術體系、工業體系、標準體系的職責,對於增強我國超材料技術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光啟發揚深圳‘敢闖敢幹’的特區精神,從0到1建立了超材料的工業體系,將原屬於在實驗室的基礎研究,真正轉化為工程實踐,並應用於新一代尖端裝備上。隨著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度推進,光啟這種強大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光啟技術的行業和市場影響力也將不斷增強。”有分析人士表示。

(編輯 喬川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