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破2” 只差25秒!

肯尼亞選手基普喬格衝過終點

本報訊 週末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被3位黑人朋友和一個數字給刷屏了嗎?

6日,全世界的跑者都把目光投向了意大利蒙扎國家賽車場上,勒利薩·德西薩、澤森內·塔德塞和埃魯德·基普喬格3人進行了一場馬拉松突破兩小時(Breaking2)的正式挑戰,最終埃魯德·基普喬格以2小時25秒跑完了42.195公里,雖然沒能突破2小時,但這個成績已經創造了非正式比賽的馬拉松世界最好成績(2小時2分57秒),這是全人類突破極限的創舉,意義遠遠超出挑戰本身。

“破2”只差25秒是怎麼做到的?

“馬拉松破2”的正式挑戰並不向公眾開放,吃瓜群眾只能通過網絡直播來圍觀人類試圖創造歷史的壯舉。

2014年,肯尼亞選手丹尼斯·基米託在柏林馬拉松上以2小時2分57秒的成績創下新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想要跑進2小時,意味著要在42.195公里的跑動中節約近3分鐘,直觀來說,就是比原來的速度快2.5%。

為了達成這“不可能的任務”,“破2”團隊煞費苦心,提前安排好了所有能預想到的問題。“今天這種方式可以稱為‘實驗室模式’,凡事都精準控制,幾乎就是模擬了真空的最佳狀態。”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國強分析說。為什麼說是“實驗室模式”?

首先,測試地點選在意大利蒙扎賽道,這裡海拔183米,每圈高低差為5.35米。

過去5年這裡的平均氣溫為12.8℃。在對歷史天氣的分析並與柏林馬拉松創造世界紀錄時的天氣作比較,外加多次模擬實驗後得出,在5月初的3天中,蒙扎至少有90%的概率會出現絕佳天氣適合挑戰。所以,時間、地點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為了減少風阻,3位選手前方時刻有6名兔子充當“破風箭頭”,每兩圈就要輪換3人;兩輛自行車一路跟著,後座上放著特製的補給,以便選手隨取;前方還有設備投射出3道綠色射線,保證選手可以按最佳路線奔跑……

“沒有彎道折返、沒有高低起伏,也沒有其他選手影響,前面有人領跑,補給又隨時提供,這和實戰挑戰下的複雜狀況完全是兩個概念。至少從結果來講,在完全控制的情況下,人類已經可以靠近這個時間(2小時),只不過這一成績是否被承認為世界紀錄,仍然存疑。”陳國強說。正由於奔跑過程中有領跑員等團隊成員的協助,基普喬格此次取得的成績並不會被國際田聯承認為新的世界紀錄,世界紀錄仍然是2小時2分57秒。

人類“破2”有多難?同時天時、地利、人和

拋開商業因素不講,馬拉松要跑進2小時,真的很難,難就難在需要多個條件同時符合。陳國強教授分析為天時、地利、人和。

“馬拉松跑進2小時,想要一下子實現突破是蠻難的。”陳教授分析,因為現在世界上的馬拉松水平已經很高了,要在這個平臺上繼續提升難度很大,好比你考試從90分到95分可能不難,但是95分以上可能提高1分都會很困難。就算放在柏林、芝加哥這樣比較容易創造紀錄的賽道上,估計也要10多年。

當然,專業人士分析的“破2”時間只是一種可能性,“是難,但不是沒希望。”陳教授補充道,“或許將來有人專門去非洲高原大面積篩選跑步人才,就會發掘更多能跑的人,天才人物的出現是很關鍵的。還有就是訓練方法的改進,好比現在高手為了保護膝蓋會採取間歇跑的方式,再加上核心力量和肌群的訓練,也許有人在實踐中發現了更好的方法,將跑者潛能發掘的時間縮短,快速達到最高水平後,在黃金運動年齡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水平。另外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同時出現、裝備的不斷更新、體能恢復手段的提升等。”都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