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李明鬆老師有《卜算子·蛟潭石拱橋》詞一首:

百丈瀉飛泉,仙女身披素。嫋嫋雲煙四處飄,峭壁金橋布。

橋下漾清流,橋上游人渡。發水蛟龍躍上天,坦道千年固。

這一段古道,雖然路面較為平坦,但路下邊是峭壁深潭,稍有不慎,便釀慘禍。然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語),徜徉在此段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蒼翠,層巒疊嶂,藤蔓蒙絡;異巖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趣,附近有著名的疊箱巖、佛星巖、金雞報曉巖等等;溪水淙淙,穿擠跌宕,梳巖吻石。隨著地勢的變化,或構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這一段古道還有著名的馬鞍嶺摩崖石刻。石刻位於現在蛟坑隧道背,疊箱巖後面的馬鞍嶺的石壁上。此處海拔650米。石刻坐東朝西,長1.5米,寬1.15米。保存較為完整,字體為楷書,字跡清晰可辨。上面有“清咸豐元年(1851)修”的字樣。其中“禁路下柴”的字形較大。內容主要是記載清咸豐元年修蛟坑到前村段古道時,周邊前村、後村、胡村、章村、上坪、蛟坑、柘嶴口等村民共51人的樂助名單及其款額。這些樂助者雖然早已作古,但他們鐫刻在石碑上的大名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磨蝕,仍清晰可見,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李明鬆老師有《卜算子·蛟潭石拱橋》詞一首:

百丈瀉飛泉,仙女身披素。嫋嫋雲煙四處飄,峭壁金橋布。

橋下漾清流,橋上游人渡。發水蛟龍躍上天,坦道千年固。

這一段古道,雖然路面較為平坦,但路下邊是峭壁深潭,稍有不慎,便釀慘禍。然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語),徜徉在此段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蒼翠,層巒疊嶂,藤蔓蒙絡;異巖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趣,附近有著名的疊箱巖、佛星巖、金雞報曉巖等等;溪水淙淙,穿擠跌宕,梳巖吻石。隨著地勢的變化,或構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這一段古道還有著名的馬鞍嶺摩崖石刻。石刻位於現在蛟坑隧道背,疊箱巖後面的馬鞍嶺的石壁上。此處海拔650米。石刻坐東朝西,長1.5米,寬1.15米。保存較為完整,字體為楷書,字跡清晰可辨。上面有“清咸豐元年(1851)修”的字樣。其中“禁路下柴”的字形較大。內容主要是記載清咸豐元年修蛟坑到前村段古道時,周邊前村、後村、胡村、章村、上坪、蛟坑、柘嶴口等村民共51人的樂助名單及其款額。這些樂助者雖然早已作古,但他們鐫刻在石碑上的大名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磨蝕,仍清晰可見,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願他們的義舉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裡,激勵後世的人們發揚光大慷慨樂助,行善積德。順便講一下“禁路下柴”:因此處是懸崖峭壁,路下是深淵,人畜失腳跌落者時有發生。因而嚴禁採伐路下的柴草樹木,一是增加安全感,二是即便跌落,也會減輕受損的程度,故而有此告白。

在抱骨嶺頭第三間涼亭邊上有一眼清泉,叫冷水孔頭。傳說處州大盜陳鑑湖在泉水旁邊的石頭上刻寫了一句銀詩(古代暗示尋找掩藏金銀的詩句):“一弓一箭,金銀在眼前。”自此,想得寶者,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很多人根據此意,絞盡腦汁,在泉水周圍一箭地的地方找了個遍,終無所獲。

後來有一個人,看看泉底沉積了一層厚厚的泥沙汙垢,就動手清洗,去掉上面的泥沙後,就摸到硬硬的幾根金條。大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弓一箭”是指扒下喝水時的姿勢(縉雲話,“弓”即彎下身;“箭”應為“牮”,即腳向後伸,手指腳趾著地支撐),人扒下喝泉水的時候,金銀自然就“在眼前”了。人們都羨慕清洗泉池的人,輕輕鬆鬆地得到了金條,殊不知,得金銀者,必懷善良之心也!不然,雖得到,也沒命消受矣!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李明鬆老師有《卜算子·蛟潭石拱橋》詞一首:

百丈瀉飛泉,仙女身披素。嫋嫋雲煙四處飄,峭壁金橋布。

橋下漾清流,橋上游人渡。發水蛟龍躍上天,坦道千年固。

這一段古道,雖然路面較為平坦,但路下邊是峭壁深潭,稍有不慎,便釀慘禍。然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語),徜徉在此段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蒼翠,層巒疊嶂,藤蔓蒙絡;異巖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趣,附近有著名的疊箱巖、佛星巖、金雞報曉巖等等;溪水淙淙,穿擠跌宕,梳巖吻石。隨著地勢的變化,或構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這一段古道還有著名的馬鞍嶺摩崖石刻。石刻位於現在蛟坑隧道背,疊箱巖後面的馬鞍嶺的石壁上。此處海拔650米。石刻坐東朝西,長1.5米,寬1.15米。保存較為完整,字體為楷書,字跡清晰可辨。上面有“清咸豐元年(1851)修”的字樣。其中“禁路下柴”的字形較大。內容主要是記載清咸豐元年修蛟坑到前村段古道時,周邊前村、後村、胡村、章村、上坪、蛟坑、柘嶴口等村民共51人的樂助名單及其款額。這些樂助者雖然早已作古,但他們鐫刻在石碑上的大名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磨蝕,仍清晰可見,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願他們的義舉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裡,激勵後世的人們發揚光大慷慨樂助,行善積德。順便講一下“禁路下柴”:因此處是懸崖峭壁,路下是深淵,人畜失腳跌落者時有發生。因而嚴禁採伐路下的柴草樹木,一是增加安全感,二是即便跌落,也會減輕受損的程度,故而有此告白。

在抱骨嶺頭第三間涼亭邊上有一眼清泉,叫冷水孔頭。傳說處州大盜陳鑑湖在泉水旁邊的石頭上刻寫了一句銀詩(古代暗示尋找掩藏金銀的詩句):“一弓一箭,金銀在眼前。”自此,想得寶者,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很多人根據此意,絞盡腦汁,在泉水周圍一箭地的地方找了個遍,終無所獲。

後來有一個人,看看泉底沉積了一層厚厚的泥沙汙垢,就動手清洗,去掉上面的泥沙後,就摸到硬硬的幾根金條。大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弓一箭”是指扒下喝水時的姿勢(縉雲話,“弓”即彎下身;“箭”應為“牮”,即腳向後伸,手指腳趾著地支撐),人扒下喝泉水的時候,金銀自然就“在眼前”了。人們都羨慕清洗泉池的人,輕輕鬆鬆地得到了金條,殊不知,得金銀者,必懷善良之心也!不然,雖得到,也沒命消受矣!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同樣在抱骨嶺頭古道邊,有一天,某個擔鹽客在此歇腳時,因內急,便在懸崖邊上方便。完事後,看看附近沒有東西擦屁股,就隨手拔下崖上的一蓬草來湊合。這一拔不要緊,草根竟帶出了一枚銀元,他當即清理了崖洞邊的泥土雜物,那洞剛好容一隻手出入,裡面較大,像一隻橫放的小罈子,裡面竟塞滿銀元。他悉數扒出,竟有幾百枚,真是飛來的橫財,喜不自禁。有了這麼多的銀元,夠他受用的了,無須再擔鹽受累了。他就把食鹽倒在大便上,還用腳踩了個夠,美滋滋地回家享用去了。誰知過了不久,他就被天雷給劈死了,遭到了報應。

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通往溫州的道路經常有日本飛機轟炸,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千年古鹽道成了金華至溫州的主要通道,每天有數千客人過往,呈現出迴光返照般的輝煌。1965年9月25日,蛟坑至前村公路通車,喧譁了一千多年的古鹽道,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頓時安靜了下來,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漸漸地掩埋在荒草叢中,塵封於歲月的深處。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李明鬆老師有《卜算子·蛟潭石拱橋》詞一首:

百丈瀉飛泉,仙女身披素。嫋嫋雲煙四處飄,峭壁金橋布。

橋下漾清流,橋上游人渡。發水蛟龍躍上天,坦道千年固。

這一段古道,雖然路面較為平坦,但路下邊是峭壁深潭,稍有不慎,便釀慘禍。然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語),徜徉在此段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蒼翠,層巒疊嶂,藤蔓蒙絡;異巖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趣,附近有著名的疊箱巖、佛星巖、金雞報曉巖等等;溪水淙淙,穿擠跌宕,梳巖吻石。隨著地勢的變化,或構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這一段古道還有著名的馬鞍嶺摩崖石刻。石刻位於現在蛟坑隧道背,疊箱巖後面的馬鞍嶺的石壁上。此處海拔650米。石刻坐東朝西,長1.5米,寬1.15米。保存較為完整,字體為楷書,字跡清晰可辨。上面有“清咸豐元年(1851)修”的字樣。其中“禁路下柴”的字形較大。內容主要是記載清咸豐元年修蛟坑到前村段古道時,周邊前村、後村、胡村、章村、上坪、蛟坑、柘嶴口等村民共51人的樂助名單及其款額。這些樂助者雖然早已作古,但他們鐫刻在石碑上的大名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磨蝕,仍清晰可見,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願他們的義舉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裡,激勵後世的人們發揚光大慷慨樂助,行善積德。順便講一下“禁路下柴”:因此處是懸崖峭壁,路下是深淵,人畜失腳跌落者時有發生。因而嚴禁採伐路下的柴草樹木,一是增加安全感,二是即便跌落,也會減輕受損的程度,故而有此告白。

在抱骨嶺頭第三間涼亭邊上有一眼清泉,叫冷水孔頭。傳說處州大盜陳鑑湖在泉水旁邊的石頭上刻寫了一句銀詩(古代暗示尋找掩藏金銀的詩句):“一弓一箭,金銀在眼前。”自此,想得寶者,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很多人根據此意,絞盡腦汁,在泉水周圍一箭地的地方找了個遍,終無所獲。

後來有一個人,看看泉底沉積了一層厚厚的泥沙汙垢,就動手清洗,去掉上面的泥沙後,就摸到硬硬的幾根金條。大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弓一箭”是指扒下喝水時的姿勢(縉雲話,“弓”即彎下身;“箭”應為“牮”,即腳向後伸,手指腳趾著地支撐),人扒下喝泉水的時候,金銀自然就“在眼前”了。人們都羨慕清洗泉池的人,輕輕鬆鬆地得到了金條,殊不知,得金銀者,必懷善良之心也!不然,雖得到,也沒命消受矣!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同樣在抱骨嶺頭古道邊,有一天,某個擔鹽客在此歇腳時,因內急,便在懸崖邊上方便。完事後,看看附近沒有東西擦屁股,就隨手拔下崖上的一蓬草來湊合。這一拔不要緊,草根竟帶出了一枚銀元,他當即清理了崖洞邊的泥土雜物,那洞剛好容一隻手出入,裡面較大,像一隻橫放的小罈子,裡面竟塞滿銀元。他悉數扒出,竟有幾百枚,真是飛來的橫財,喜不自禁。有了這麼多的銀元,夠他受用的了,無須再擔鹽受累了。他就把食鹽倒在大便上,還用腳踩了個夠,美滋滋地回家享用去了。誰知過了不久,他就被天雷給劈死了,遭到了報應。

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通往溫州的道路經常有日本飛機轟炸,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千年古鹽道成了金華至溫州的主要通道,每天有數千客人過往,呈現出迴光返照般的輝煌。1965年9月25日,蛟坑至前村公路通車,喧譁了一千多年的古鹽道,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頓時安靜了下來,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漸漸地掩埋在荒草叢中,塵封於歲月的深處。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然而它沒並有被人們徹底遺忘,住久了鋼筋水泥建築、用膩了現代交通工具的人們,開始嚮往和迴歸自然,他們沿著前人的足跡,重走這條現在已並不太完整的古道,彷彿時光倒流,依稀領略了它昔日的風采,勾起一番莫名的惆悵。

"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本文作者:陳喜和

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的悠悠千年古鹽道,連府通州,歷經滄桑,承載了世人多少匆匆的步履;更似一位歷史老人,見證了多少王朝的興衰更替,檢閱了多少世間萬象!千年古鹽道,是一座歷代先賢義舉的道德豐碑,更是演繹了無數警世的傳說故事,增添了它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縉雲至永嘉千年古鹽道開通於唐朝昭宗年間,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溫州的食鹽就是民眾用肩挑的辦法通過此道供應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古鹽道從胡源鄉胡村開始到古方山第三間涼亭止這一段,有三條支道:一條是從胡村經馬面嶺,過上坪村,上三疊嶺,到古方塘附近的第一間涼亭後,下十八肩嶺,穿十八肩橫路,過第二間涼亭直達第三間涼亭(冷水孔涼亭),然後向南就到了大洋後村,但比過抱骨嶺支道要遠5華里路。

另一條支道是從胡村到抱骨嶺腳,然後向東南通過抱骨嶺頭,經牛塘嶴到達第三間涼亭,與上坪支道匯合。這一條古道走的人最多,也最為陡峭險要,有一段坡路,沒有臺階,過往客商要在嶺頭平路處,歇下擔,把貨物一件一件地捧下來再挑。人一旦滑落,就到了無底的深淵,連屍首也很難找得到,即使找到也抬不回家,只能等幾年後變成枯骨抱走入土,故名“抱骨嶺”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還有一條是從上坪村經上宕村,再沿古方山北面的古方嶺上山,翻古方嶺頭到達古方塘後,在第一間涼亭附近與三疊嶺上來的上坪支道匯合。幾條支道匯合後到達後村,再從後村到達永嘉縣界坑,過石染後沿小楠溪南溪江到達溫州府。此段古道,沿途山深林密,夕陽西風,人影驚鳥。途中有多間涼亭供來往者歇息和避風雨或乘涼,有多眼清泉供人們解渴漱洗。

古時候,溫州有一位晒鹽賣鹽的女商人,出於商業方面的考慮,獨資修建了抱骨嶺坡路的岩石踏步(臺階),這段路就踏實安全多了,功德無量。那時候,工具簡陋,路基靠鋤頭平整,石頭用手工挖出後,靠肩挑背馱送到路基,施工難度極大。2公里多的路段,整整修建了一年。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路修建後結賬,每一步石級造價三塊銀元。這些臺階,可以說是用銀子和血汗磊就的。當我們走過這些古道的時候,眼前彷彿就會浮現出一個個冒著嚴寒、頂著烈日的人們,在艱難鋪路的勞動場景;就會叩擊著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對那些捐資者和建設者的敬仰之情!

章村前清秀才張鼎明先生有個女兒嫁到大堰頭村財主上官陳雲家,兩親家經常要走這古道。經過上坪要多走五里的冤枉路,過抱骨嶺又太陡峭。假如把從前村大堰頭至蛟坑沿溪這條峽谷小徑改造拓寬,就可避開抱骨嶺。幾經商榷,1934年,上官陳雲同意出賣田產獨資修建這條路。但從抱骨嶺腳到蛟坑途中的佛星嶺仍然很陡峭,後面的人可踩到前面人的扁擔稍。如果避開佛星嶺,那道路既平坦又縮短路程,但需要在蛟坑“蛟潭”上建造一座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造此橋耗資巨大,本地無力籌措。正當一籌莫展之際,1937年春,時任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樊鬆甫(號哲山)將軍回家探親,張鼎銘先生以好友的身份前往五雲樊府拜訪將軍。說明來意後,將軍慷慨解囊,出資500塊銀元,委託張先生總理造橋事宜。張先生邀請各村首事者組成造橋理事會,並從溫州請來造橋師傅。當年冬此橋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此橋一直沿用至今。

橋頭的岩石上鐫刻著“樊哲山造橋”的字樣,樊將軍的義舉一時傳為美談,並必將流傳千古。理事會用造橋餘款在蛟坑村頭對面的路旁建了一座涼亭。此亭在建造蛟坑三級水電站時被拆除,原址建了電站的職工宿舍。此橋叫“樊哲山橋”,也叫“將軍橋”。橋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橋秀橫澗壁,腳下響春雷”。電影《啞姑》的序幕就在此處拉開。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李明鬆老師有《卜算子·蛟潭石拱橋》詞一首:

百丈瀉飛泉,仙女身披素。嫋嫋雲煙四處飄,峭壁金橋布。

橋下漾清流,橋上游人渡。發水蛟龍躍上天,坦道千年固。

這一段古道,雖然路面較為平坦,但路下邊是峭壁深潭,稍有不慎,便釀慘禍。然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語),徜徉在此段古道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青山蒼翠,層巒疊嶂,藤蔓蒙絡;異巖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趣,附近有著名的疊箱巖、佛星巖、金雞報曉巖等等;溪水淙淙,穿擠跌宕,梳巖吻石。隨著地勢的變化,或構成一條小瀑布,濺玉噴珠,傾瀉而下;或匯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這一段古道還有著名的馬鞍嶺摩崖石刻。石刻位於現在蛟坑隧道背,疊箱巖後面的馬鞍嶺的石壁上。此處海拔650米。石刻坐東朝西,長1.5米,寬1.15米。保存較為完整,字體為楷書,字跡清晰可辨。上面有“清咸豐元年(1851)修”的字樣。其中“禁路下柴”的字形較大。內容主要是記載清咸豐元年修蛟坑到前村段古道時,周邊前村、後村、胡村、章村、上坪、蛟坑、柘嶴口等村民共51人的樂助名單及其款額。這些樂助者雖然早已作古,但他們鐫刻在石碑上的大名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磨蝕,仍清晰可見,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但願他們的義舉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裡,激勵後世的人們發揚光大慷慨樂助,行善積德。順便講一下“禁路下柴”:因此處是懸崖峭壁,路下是深淵,人畜失腳跌落者時有發生。因而嚴禁採伐路下的柴草樹木,一是增加安全感,二是即便跌落,也會減輕受損的程度,故而有此告白。

在抱骨嶺頭第三間涼亭邊上有一眼清泉,叫冷水孔頭。傳說處州大盜陳鑑湖在泉水旁邊的石頭上刻寫了一句銀詩(古代暗示尋找掩藏金銀的詩句):“一弓一箭,金銀在眼前。”自此,想得寶者,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很多人根據此意,絞盡腦汁,在泉水周圍一箭地的地方找了個遍,終無所獲。

後來有一個人,看看泉底沉積了一層厚厚的泥沙汙垢,就動手清洗,去掉上面的泥沙後,就摸到硬硬的幾根金條。大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弓一箭”是指扒下喝水時的姿勢(縉雲話,“弓”即彎下身;“箭”應為“牮”,即腳向後伸,手指腳趾著地支撐),人扒下喝泉水的時候,金銀自然就“在眼前”了。人們都羨慕清洗泉池的人,輕輕鬆鬆地得到了金條,殊不知,得金銀者,必懷善良之心也!不然,雖得到,也沒命消受矣!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同樣在抱骨嶺頭古道邊,有一天,某個擔鹽客在此歇腳時,因內急,便在懸崖邊上方便。完事後,看看附近沒有東西擦屁股,就隨手拔下崖上的一蓬草來湊合。這一拔不要緊,草根竟帶出了一枚銀元,他當即清理了崖洞邊的泥土雜物,那洞剛好容一隻手出入,裡面較大,像一隻橫放的小罈子,裡面竟塞滿銀元。他悉數扒出,竟有幾百枚,真是飛來的橫財,喜不自禁。有了這麼多的銀元,夠他受用的了,無須再擔鹽受累了。他就把食鹽倒在大便上,還用腳踩了個夠,美滋滋地回家享用去了。誰知過了不久,他就被天雷給劈死了,遭到了報應。

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通往溫州的道路經常有日本飛機轟炸,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千年古鹽道成了金華至溫州的主要通道,每天有數千客人過往,呈現出迴光返照般的輝煌。1965年9月25日,蛟坑至前村公路通車,喧譁了一千多年的古鹽道,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頓時安靜了下來,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漸漸地掩埋在荒草叢中,塵封於歲月的深處。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然而它沒並有被人們徹底遺忘,住久了鋼筋水泥建築、用膩了現代交通工具的人們,開始嚮往和迴歸自然,他們沿著前人的足跡,重走這條現在已並不太完整的古道,彷彿時光倒流,依稀領略了它昔日的風采,勾起一番莫名的惆悵。

藏在縉雲千年鹽道!在時光中,那些鮮為人知的風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